微信朋友圈被谣言侵害,应该怎么处理呢?

新手学堂026

微信朋友圈被谣言侵害,应该怎么处理呢?,第1张

1:澄清事实,在一些媒体网站发表言论

有些人为了所谓的流量,经常不择手段的无中生有。碰到有人散布黄谣,第一时间我就会在一些媒体网站上发表言论:“澄清此次事件的真相,不是我做的谁也别想诬陷。”

2:保留微信等聊天截图,这些证据对将来有好处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因为你的一句话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是我我会做好充分准备。保留微信等聊天截图,怕的就是有一天闹到法院要用到。

3:提醒身边的人密切注意,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的时候危险恰恰伴随在我们身边,他们很有可能把恶手伸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因此我会提醒身边的人密切注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4:自己加强完善个人信息,异常网站不访问

自己的各大媒体账号密码一定要加强,设置为最强。其次就是抓紧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未免被别人盗用;陌生人发给自己的一些异常网站,都不能访问。

网络时代的信息真的是真假难辨,小到八卦周边,大到国家政策,谣言真的是严重有误导他人判断的巨大危害,有的时候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我们如何鉴别网络上的谣言呢其实微信的APP上架了一个辟谣助手的小程序,只要使用他,我们就可以轻松辟谣了

打开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后的界面:

1、用关键字搜索辟谣信息

用户遇到疑似谣言时只需在“谣言识别”页面,输入关键字搜一搜即可轻松辨别,从此远离谣言困扰。

2、展示最新谣言及辟谣

用户进入“谣言识别”即可查看最近被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辟谣的谣言。

应对方法

1、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由于朋友圈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加上朋友圈把关人的缺失,对于谣言传播的管控,基本只能依靠网民自身的判断,判断的依据就是媒介素养,即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论和传输各种信息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转变为传者的普通网民应做到不发布、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网络社会,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充斥在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受众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正确解析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

2、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

面对网络谣言的泛滥,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广播不应袖手旁观,一方面,微信中一部分、文字的分享内容来自传统媒体的报道,因此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力求真实、准确,从源头切断不良信息传播链。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威性进行辟谣,发挥传媒正能量。

3、运营商要加强监督

运营商在盈利的同时也应担负起遏制微信谣言、净化网络空问的责任,通过实时监控、屏蔽关键词等举措,强化“把关人”职责。运营商还可模仿朋友圈广告主推广形式,在朋友圈对传播力度强、影响特别恶劣的谣言进行官方正式辟谣,减轻公众恐慌情绪。

谣言特点

1、标题抢眼,包含有惊叹号、问号等特殊符号,对标题或者内容的部分字体进行加粗或者使用区别性颜色。 

2、信息内容为预警性或提醒类信息,主要集中在诸如医疗健康、心灵鸡汤、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等日常生活周边问题。 

3、在信息来源上,以专业性或官方机构矫饰信息源头,将虚假信息或炒作信息伪装成为知识科普贴。

被罚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在网上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 ,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 500 次以上的 , 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 情节严重 ", 可构成诽谤罪。需要注意的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 , 造成严重后果的 , 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一、“小龙虾浑身是虫?”传播量最高,达5400多万,专家提醒,该说法夸大其辞,虾蟹不宜生食,但煮熟的小龙虾可放心食用。

二、“葡萄无籽是用避孕药培育的?”事实上,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根本不起作用。

三、“维生素A伤害婴儿大脑?”其实,有充足证据证明额定计量补充维生素A是安全的。

四、“肉鸭生长过快是注射激素?”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打激素并不划算,肉鸭生长快是科学育种的结果。

五、“美国政府说胆固醇有益无害?”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确取消了限制胆固醇摄入的建议,但也强调不代表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时注意胆固醇不再重要。

六、“美国人民又不吃转基因了?”事实上,美国是转基因研发和消费大国,已经吃了20多年转基因食品。

七、“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这类“食物相克论”造成过无数“冤案”,尚没有证据表明西瓜和桃同时食用会致命。

八、“方便面含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甚至致癌?”专家认为,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配些肉、菜更营养。

九、“吃樱桃感染H7N9病毒?”类似“吃猪肉感染H7N9”“吃麻辣烫感染H7N9”等谣言不断变种,专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谣言在“乱扣帽子”。

十、“猪肉生了无敌钩虫?”经鉴定,网传的钩虫照片,是猪的淋巴、血管等组织,猪肉中没有钩虫的说法。

以上信息来自于网易新闻

1、撞树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有流言称,用背部或四肢撞树可以刺激身体,起到按摩和保健的作用。

这种“健身方式”是不科学甚至是危险的,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撞树可能导致骨折。

2、AMD Zen4架构移动处理器遭爆光(c代表核心数量,CU代表核显规格):

U系列(轻薄本):R7 7740U 8c 12CU;R5 7640U 6c 6CU。

HS系列(轻薄游戏本):R9 7940HS 8c 12 CU、R9 7840HS 8c 12 CU、R7 7740HS 8c 12 CU、R5 7640HS 6c 6 CU。

HX系列(高端游戏本):R9 7945HX 16c 2 CU、R9 7845HX 12c 2 CU、R7 7745HX 8c 2 CU、R5 7645HX 6c 2 CU。

3、荣耀字体HONOR Sans已免费开放下载,已正式上架开发者网站,面向社会免费提供下载,支持商用。(脉冲星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意味着我们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声明或者交费,就像开源那样。)

4、雷军晒出小米13/Pro系列拍摄样张。(放的不是原图,原图比较大,就没有搬过来。)

5、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有观点指出,越甜的水果含糖量就越多,而不甜的水果肯定含糖少。

事实上,口感甜的水果含糖量不一定高,例如西瓜、草莓、木瓜等;也有水果口感不甜但含糖量高,例如人参果、百香果、山楂等。水果本身的甜度不仅与含糖量有关,还与所含糖的种类及含酸量有关,同时气候等因素也会影响水果甜度。所以,“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多”的说法并不准确。

6、长期吃素就能避开脂肪肝,不少人认为脂肪肝和吃的肉多、吃得油腻有关,故而选择长期吃素避免。

事实上,长期吃素不仅不能避免脂肪肝的发生,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预防脂肪肝还是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适当增加身体锻炼。

7、电热毯、暖宝宝有辐射,有流言称,电热毯和暖宝宝中有辐射,长期使用可能会致癌。

但实际上,普通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都在300赫兹以下,属于极低频的非电离辐射,并不会损伤DNA和细胞,更不会致癌。

而暖宝宝采用的也只是简单的氧化反应放热原理,这种氧化反应本身并不会产生辐射。

8、借清洗油烟机的名义拐卖小孩,有朋友圈被一条“打着免费上门清洗油烟机的幌子拐卖小孩”的内容刷屏,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回应,经过核实,当地警方并未接到类似的报警。而“有人借清洗油烟机拐卖小孩”的传闻近年来也曾在多地出现,各地警方也已做了辟谣和回应。

9、流鼻血时要仰头止血,当流鼻血的时候,经常有人会说快把头仰起来止血,这种说法对吗?

实际上,仰头只能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咽喉部,并不能真正达到止血的目的,流鼻血时仰头反而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科学止鼻血应采取以下办法:如果出血量小,可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压住两侧鼻翼,暂时用嘴呼吸,并将头部向前倾,同时在前额部敷上被冷水浸湿的毛巾。如果出血量大,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来止血,先用脱脂棉卷成鼻孔粗细的棉条,再将棉条塞进鼻孔。

10、反季水果对人体有害,有说法称,反季水果都是大棚催熟的,吃了对人体有害。

事实上,该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果蔬中是否存在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与自然栽种还是大棚栽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大棚栽种中使用的保鲜剂、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是国家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的,且在规定用量下,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