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恶意人举报本身不是犯罪行为,但如果举报人的举报行为是恶意的,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则可能涉及到犯罪或民事责任。比如,如果举报人故意编造虚假的信息或者造谣诽谤他人,并且举报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那么举报人可能会因此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另外,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其使用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不得传播*秽、色情、赌博、暴力等违法内容,不得通过网络进行恶意诈骗、敲诈勒索等行为。如果用户违反了相关规定,微信有权采取限制、禁用账户等措施。因此,如果您的微信账户出现异常,建议及时联系微信客服,协助解决问题。
在微信中你可对含有色情、暴力、欺诈等不良信息进行举报操作。
常用的举报方法如下:
1、通过附近的人举报,点击该用户的详细资料页,点击举报按钮即可。
2、通过摇一摇举报,点击该用户的详细资料页,点击举报按钮即可。
3、在朋友圈动态中,长按需要举报的好友头像-点击“投诉”即可。
4、好友举报:在好友的详细资料页面中点击右上角的功能键->举报即可。
注:为了保护投诉/举报者隐私,不会给予被举报者任何提示或查询方式。
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 民事诉讼 维权。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微信朋友圈发虚假宣传违法,有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或者诈骗罪,构成虚假广告罪的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微信谣言转发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微信群转发谣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散播谣言不算犯罪,只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针对不同类型的谣言,就可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以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微信也是网上的一个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果传播自己未经核实的谣言、虚假信息,也是属于违法的。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的,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标准是根据涉案事实严重程度而定的,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法律主观:
在微信上被人恶意造谣诽谤的,如果知道是谁的,那么可以要求对方停止造谣诬陷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如果对方拒不停止的,可以报警处理,该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法律客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散播疫情谣言可以通过这两个渠道举报:1、疫情造谣可以到当地的派出所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来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网站上公布的举报热线进行,详情可查询当地政府官方网站。2、通过微信举报疫情谣言的通道,打开微信搜索征集疫情防控线索,即可看到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面向社会征集疫情防控工作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的服务,也可以通过点击支付-城市服务-疫情专区-征集疫情防控线索散布谣言,编造、传播虚假疫情的行为视情节和结果,可能导致行政违法或涉嫌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 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可处5日以上10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291条 公安机关将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