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5亿,罗永浩和锤子科技还能翻身吗?

新手学堂08

一年亏损5亿,罗永浩和锤子科技还能翻身吗?,第1张

锤子亏损5亿的新闻应该还是在去年的报道中有披露的,当时的新闻披露锤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的几年时间内,在2015年的时间里亏损金额达到46亿,2016年代的亏损金额也有19亿,加起来已经超过了6亿人名币的资金,但是锤子科技还在一直延续,而且在2017年推出了几款产品,在市面上的口碑与销量虽然还是与大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与锤子科技前几代推出的智能手机像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不可否认,本人就是一个锤黑,在锤子手机成立之前就一直期望着锤子科技的倒闭,不为别的,也不是高端黑。只不过实在看不过老罗的营销模式,相信在锤子科技成立之前的宣传工作,老罗依靠着自己的粉丝宣传,加上自己永无止尽的吹牛B照成了市面上很极端的两种用户,一类就是罗永浩的个人粉丝,对锤子科技这个项目是五条件的支持,另外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锤黑,等着看老罗打脸。

但是老罗与他的锤子科技公司走的是相当的艰难,早期的时候那些打脸的言论统统都灵验,锤子手机也没有像罗永浩所说的那样成功的取代苹果公司,这也间接的导致了锤子科技成为了一件小而美的小众的消费电子公司,随意在前期的资金投入与生产线控制方面,锤子科技可以说是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当然,事实也证明了乔布斯只有一个,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不迎合大众是不可能有出路的,但是锤子科技好像已经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在2017年的时间里锤子科技好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首先是公司收回老罗的微博公众账号,限制老罗的额锋芒毕露,并且喜欢吹牛的言行,从这个CEO的形象方面开始扭转锤子科技的企业形象,随后推出了面向大众消费产品的M1与M1L,更是在后面推出了一致好评的坚果PRO,这三款手机一改之前锤子手机给人的能看不能有的印象,走起了小米的重配置,低设计的路线,采用的是平庸的没有短板的设计思想,但是配上了强大的硬件加上亲民的手机,使得2017年成为了锤子科技的一个转折点。

虽然本人是一个锤黑,但是不得不承认罗永浩当初那一句我不在乎输赢,我就是认真这句哈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也希望锤子科技走上正轨,让那我们这些锤黑打脸。

Iphone x领先现有安卓阵营所有手机1到2年。

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和水平得东西,小米mix2不过是一台拥有着高屏占比的普通手机,其软硬件根本无法定义下个智能手机时代。

来…我们一项项对比下。

处理器:iphone X是苹果A11处理器,六核,两大核加四小核,单核于a10提升百分之25,多核提升百分之70,来,米粉们不是最喜欢跑分么?a10单核3400分左右,多核5500左右,那a11的预计跑分就是单核4300左右,多核9400左右,小米mix2搭载骁龙835处理器,跑分多少就不说了,可以预见的是骁龙845都不是对手。以上是我预估的跑分,实际跑分已经出来了,对比骁龙835  三星猎户座。

&

&l

各位服气了吗?多核都破万了。

屏幕:iphone X搭载了苹果和三星共同研究的oled屏幕,苹果称之为super retina display,超级视网膜屏幕,对比度1000000:1,分辨率2436x1125,458ppi,支持p3广色域。菲尔说这块屏幕补齐了传统oled屏幕的缺点。小米mix2搭载2k LCD屏幕,分辨率2160x1080,对比度LCD屏幕比不过OLED,更何况是定制的OLED屏幕,支持p3广色域。屏幕这块,小米mix2完败。

摄像头:iphone X搭载后置双1200万竖直双摄像头,前置700万,后置双OIS光学防抖,广角光圈f18,长焦升级为f24,为ar拍照增强现实特别设计,新开一种摄像打光模式,支持前置人像模式。小米mix2搭载的是和小米6相同的摄像头,并进行优化,单摄像头,1200万像素(索尼IMX386,125μm像素,4轴光学防抖),f20光圈。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加上,在ZEALER评测的小米mix2上手那个视频,mix2夜拍细节比不过7p和note8(此处有说错恳请各位米粉去看那个视频频,有错我马上改)。夜拍是比较能够反应出相机的成像素质的,小米mix2拍照比7p都还差了点,更何况iphone X呢?

屏占比:各位最喜欢吐槽苹果的屏占比很低,我也一样。但iphone X目前是所有高屏占比的手机中做到最极致的。来,各位喜欢吐槽苹果的边框可以跑马,那小米mix2何尝不是?

(应知友要求,再放一张mix2现场真机图,来源:微博,侵删)

上多张正面的,唉…(应某个层主要求,上真机图,iphone X)

这屏占比肉眼都能看出来iphone X的屏占比高吧,就连前三星资深工程师戈蓝也承认iphone X目前是做到最极致的e61c758

所以,屏占比小米mix2败。

小米mix2不止宣传的时候把边框p的那么小,而且它拿对手iphone来对比的时候上面标的是7p,而实际呢?

<img data-rawheight="608"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

7p是有耳机孔的我也是醉了,米吹别老拿7p和6p 6sp的尺寸是差不多的,你一个高端旗舰的发布会ppt竟然做的如此不严谨?拜托,小米可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耶…恐怕这背后也反映出不少的问题吧。

解锁方式:iphone X用了自己研发的3d结构光进行人脸解锁,苹果命名为face id,它通过原深感摄像头来实现,使用时会投射30000个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点,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在黑暗中可以解锁,并且摄像头会感知你的眼睛是否有看着摄像头,这和那些拿照片就能解锁的人脸识别是不一样的。小米mix2则是后置指纹。face id和后置touch id哪个好用暂且不表,个人没有体验过。小米内部人士都承认各厂商结构光落后苹果1到两年。

;

续航和充电:你们之前吐槽的苹果没有快充和无线充电,苹果这回都加上去了,快充30分钟充百分之50,无线充电是比较鸡肋的接触式,小米mix2没有无线充电,支持快充30,电池3400ma,599寸。iphone X电池容量暂时不知,官方称比7多了两小时续航,和7p差不多,58寸。实际续航大家还是看看之后各大家的测评吧。

其他方面:苹果那一小搓刘海你们知道放了多少东西吗?有红外镜头  泛光传感器  距离感应器  环境光传感器  扬声器  麦克风  700万前置摄像头  点阵投影器。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总得来说,上升到宏观方面来看,苹果今年的wwdc大会发布的arkit使得ios成为全世界最大的Ar平台,iphone X所搭载的后置 前置摄像头支持Ar拍照以及3d识别已经把整个行业带入ar时代了,相比之下小米不过是大幅提高屏占比,然后针对上一代的功能性缺点进行了优化罢了,况且宣传和真机的外形还有较大出入。不光是小米,安卓阵营其他全面屏手机也是这样,更别说那些低屏占比手机了。

其实我也买了很多小米的东西,比如小米台灯,小米充电宝等等(为避免有人说我骗人,上图)

但老实说mix2让我太失望了,小米各种宣传把我们的兴趣调到最高,结果就这样,这样也就罢了,毕竟小米只是一家7年的公司,它也把自己所能拿出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了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厂商之间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好的是厂商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人们买得起好手机;坏的是 机海营销让小白消费者不知所措 ,无从选择,想给自己买一部新手机,挑来拣去却难以满足需求。即便买到了机子,也和自己想象中的产品相去甚远。

俗话说, 换机还是图个省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机子,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白消费者并不想去理解SOC(手机上的CPU)、内存、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等等繁复的专业名词,他们只是想买一台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 作为一个伪数码科技爱好者,我整理了一些自己常看的手机评测节目,供大家参考。

依我自己的经验,国内的手机测评节目主要分为 老牌强队和新生鲜肉两派。 老牌强队底子好,在内容制作方面经验老道,能给消费者许多独到的见解。新生鲜肉风格多变,在节目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希望大家看过节目后,都能成为朋友圈搞机小能手。

Tips:以下评价仅代表作者个人主观意见,排名不分先后。

这里的老司机都是中国手机测评界的开拓者,其中 Zealer、科技美学、Fview三巨头更是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引导着消费者的购买导向。

关键词:专业、极客范、高质量

CEO:王自如

Zealer是我 入门数码坑的启蒙老师, 当时看到王自如评测魅族MX2,被他的专业态度、细致的讲解和高质量的视频所折服,瞬间路转粉。从我大一到现在,Zealer经历了不少波折,其中著名的就是 2014年那场“罗自翔大战” ,罗永浩因不服王自如对锤子T1的评测,公开在优酷上和王自如展开辩论,最终Zealer删除了锤子T1的评测视频并公开致歉。可以说, 这是Zealer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

虽然这次事件给Zealer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在我心目中, 自如的评测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有的人更新比它勤快,但是没它质量高,有的人讲解比它专业,但却没有它如此深入浅出,有的人评测比它全面,但却没有它的科技范。

经过裁员风波之后,Zealer转型成为「科技生活第一站」。 以科技数码知识普及内容为主,辅以少量手机评测。 想看新机评测的同学,可能会比较失望,因为 Zealer的手机评测并不重视时效性, 往往新机发布1~2个月左右才会推出评测,而且并非每台手机都会专门进行评测。但是,Zealer的 科技知识视频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Zealer Tips」这样的实用技巧,还有深度的「科技相对论」 ,如果你想成为朋友圈中的数码小极客,这些内容不可错过。

关键词:青年画家、SQ(色情)男主播、二次元

CEO:那岩

科技美学是我入门数码坑的好老师,其创始人那岩稳重又略调皮的性格非常吸引人, 常被网友们戏称为「钠盐」 。该团队于2012年创建, 一开始那岩完全靠自己的积蓄和网友打赏做评测,精神非常可嘉。 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评测团队,B站每期视频播放量平均有10万以上。

而且, 那岩的才华指数更是爆表。 在2014年,那岩在一段视频中展示自己用Galaxy Note3画「来自星星的你」的两位主角,先让你们来感受一下他的画功。

虽然能明显看出绘画的痕迹,但在人物表情刻画上,已经逼近了照片级别, 而且别忘了,这是在57寸的小屏幕上完成的手绘画,怎一个牛字了得。那岩还透露说, 他一共用了3万次描绘才完成 ,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科技美学初期的的路非常坎坷,曾因资金收入问题停摆过一段时间。 后来那岩受到大批粉丝感召,组建专业团队再度回归,在内容上重新进行了一次升级。

科技美学的视频在包装上,都不会太精致,但 胜于内容实在,其主打的「多机横评」覆盖产品很广,能够很好的击中消费者痛点, 给用户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购机参考。

关键字:奔奔、奔姐

CEO:王奔宏

王奔宏在去年年初新创立的科技评测媒体,视频短小,以体验感受为主。 CEO王奔宏因其神似女性的声线,被粉丝们戏称为“奔姐”, 其在2013年曾创立猫眼分享网,主打科技产品体验评测。视频产出速度非常快,一般新品发布1周左右,你都能在猫眼分享网上找到相关评测。伴随着当时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也笼络到了不少粉丝。

2015年, 猫眼分享网不再更新视频,宣告关闭。 轻电科技继承了猫眼的衣钵,产品视频以体验评测为主。 相对于科技美学和ZEALER来说,在专业度和内容包装上仍欠缺一定的实力。 不过相较于猫眼分享网时代,轻电的内容质量还是略胜一筹,文案实力也有所提升。

对于一个刚建立不到一年的科技媒体,我还是很看好轻电的未来的。

关键字:尾巴、文艺范、有温度

CEO:彭林

前身为 杀价帮 ,由创新工场投资,当时和Zealer、科技美学、猫眼分享网等群雄逐鹿,好不痛快。但 随后资金耗尽停摆,暗淡收场。

后接受网易投资,重整兵马重新杀入市场,成为评测界的一匹新兴黑马。 主编彭林是产品经理出身,对好产品和坏产品都有自己独特见地,个人最喜欢看的就是评测最后的「尾巴」, 彭林总能够深入浅出的解读出产品的特点。

爱否团队文案功底非常强,是评测机构中的文艺青年。 每每听到主讲读出视频中精致的文字,总会不知不觉融入到视频中,和主创一起感受产品的优美、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人文关怀。

在内容包装上,Fview发挥还不太稳定。 每位主笔都要独立负责文案、配音、出镜等等环节,不像Zealer那样独立分开几个部门,专人专岗。所以最后的出品偶尔略显粗糙,不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目前爱否也在不断往多元化跨界的道路发展,不仅限于手机评测,还推出了不少兼具创意的实用的内容。 除了有「宜家什么不能买?」这类生活技巧视频,也有「2016 年度星辰奖评选」这种科技圈集体盘点,还有「净水器消费者报告(原理篇)| 关于净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这样的科技知识普及。

除了上述所说的老牌强队,近年来评测圈也涌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鲜肉, 有娱乐节目TESTV、有主打个人体验的小白和大米,也有主打现场上手的吴阳。 如果说Zealer是中国测评行业的拓荒者,那么这些小鲜肉们则扮演的是搅局者的角色,为评测圈增添了不少人气。

关键字:逗比、段子、不正经

CEO:菜刀老板

这是一个 披着科技媒体外衣的娱乐节目, 它里面有令人难忘的魔性祖传BGM、一流的后期特效、演员夸张随意的表演、精巧构思的神段子、唯美的航拍、老板的菜刀以及色影师的口罩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记得第一次看到TESTV的那个下午, 一下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花了一晚上把他们的视频全部刷完,从此就爱上了这个有点逗比的科技媒体。

看到TESTV节目,我有理由相信, 这家和外面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 一般科技评测都注重向观众传递产品信息、技术理论等等严肃话题,TESTV则反其道而行之,注重使用者日常体验感受。正如TESTV团队所强调的一样, 他们做的是「体验节目」而非「评测节目」。

其节目主要分为 「值不值得买」和「BBTime」两大类 ,「值不值得买」主要为各种消费数码产品体验,而「BBTime」是围绕他们为拍摄「值不值得买」而展开的开箱、 小故事、拍摄过程的周边视频,其拍摄创意借鉴了油管红人Casey Neistat的Vblog。

在此推荐 给小米无人机打10分那期节目 ,个人刷了三遍才罢休。

关键字:大学生、微博控、独立评测人

CEO:小白

小白是在校大学生,他靠自己的热爱撑起一间工作室,评测偏主观体验。 所以小白在自己的简介上强调:

在视频中看得出, 他的确非常热爱数码产品,并乐于把这种热情和粉丝共享。 工作非常勤奋,经常在工作室自己加班熬夜,只要有新机发布,一般会在10天以内产出测评。

在内容包装上,小白的测评质量都比较一般 ,无论是从镜头、背景、数据、文案都缺乏了一点精致感,这种以速度求胜的方法能帮助媒体在初期迅速积累粉丝,但到达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 如果小白能够慢一点,精致一点,将来会更有发展前景。

关键字:独立评测人

CEO:大米

也是近期才关注的独立评测博主, 口号是「有态度的科技评测」。大米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看他的评测就像是在听朋友点评手机,比较亲切。

在内容产出方面,大米和频率和小白差不多,新机一般都会有上手评测,到手后会测试游戏跑分、响应速度、拍照等等功能体验, 消费者能够亲眼看到机子在日常场景中的表现,比较客观真实,在圈子中口碑也不错。 普通消费者看他的视频,还是能够绕过不少坑。

以几个机型为例:

从上面的语句不难看出, 大米的评测能够反映一定的市场声音,通过听他的讲解,用户都可以分辨出哪些机值得买,哪些不值得买。

在内容包装方面,大米评测的套路和小白差不多,每期视频都按照一定的套路评测,缺乏一定的精致感和仪式感。不过 其祖传菜刀开箱是一个比较好玩的环节。

关键字:现场开箱上手、祖传迷之对焦

CEO: 吴阳

一个名气很小的科技博主,我某天刷B站科技频道,无意中看到了这位UP主的华米手表现场上手视频。准确来说, 吴阳的视频不算是手机评测,而是第一时间现场上手体验。 他的视频在B站上播放量平均有5~7万,这个数字可以比肩爱否、TESTV这些专业团队,经常在B站科技区游荡的小伙伴可能都会注意到他。

吴阳做视频的热情很足, 如同一位数码记者,有发布会的地方,你可能都会见到他的身影。但是 在内容包装上,吴阳做得不算好,甚至差于上文提到的博主, 就拿上手诺基亚6那期视频来举例子,在视频的第一分钟,就出现了一些科技迷都不能理解的错误:

1把 Windows Mobile 读作“Windows摸博”。

2说诺基亚被 Lumia 收购。

3说 诺基亚 6 是诺基亚第一款安卓手机。

一般稍微关注科技圈的数码粉,可能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估计是吴阳面对镜头比较紧张,没想好如何介绍一款手机,也没做好相关的背景功课。不过,能够感受一下现场发布会的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一、老牌强队

ZEALER、科技美学、轻电科技、爱否科技Fview

二、新生鲜肉

TESTV值不值得买、小白测评、大米评测、吴阳出品

有这么强大的参谋团,大家购机是不是多了一分保障呢?在此祝各位新年搞机顺利啦~

用智能门锁也有段时间了,我现在是恨不得把所有门锁都改成电子的,大串钥匙也就没必要带了。这次是ZEALER APP提供的众测机会,让我能拿到小米全自动智能门锁Pro。

先说特点,第一是全自动锁体;第二是自带摄像头;第三是数据安全有保障。

小米全自动智能门锁Pro搭载全自动锁体,指纹验证通过后,直接推拉把手开门,无需再用力拧把手;关门自动上锁,无需钥匙。

除此之外,小米全自动智能门锁Pro的门外侧还搭载了172度的超广角摄像头,支持230万高清摄像,16:16的图像传感器使得水平与垂直画面等宽,监控范围更大。在光线不足的情况可以切换成红外线黑白成像。省了门口的电子猫眼,来客可以按动门铃即可收到通知。当然也支持米家APP通过外置摄像头与访客通话,同时还支持变声通话功能,对于女性用户和家有老人小孩的用户比较友好。

使用双电源配置,8颗5号电池+5000mAh的锂电池,并且有Type-C口可以应急供电开门。至于说实体钥匙的话请一定不要放到房子内,毕竟那没什么用。车上和办公室各放一把是我的选择。

开门的方式也特别多,最常见的指纹支持50个指纹录入(中小企业可以用)当然手机也能开门,手环手表用NFC也行,最棒的是接入了苹果Homekit也就是你如果用iPhone依旧可以很方便的控制这个门锁。

使用下来,指纹的识别成功率还不错,大概10中8-9的样子。从内侧出门用手触碰开关就可以出去,孩子也可以。

在智能方面,小米全自动智能门锁Pro支持米家APP控制,当然也可以联网。所以可以在你不在家的时候远程给到临时权限,这个还是蛮方便的。因为集成了猫眼,所以这个Pro级别的小米智能门锁有了AI人形侦测录像,有人在门口可以远程查看,还有6项门锁状态提醒(包括门铃提醒、门锁被撬、门前有人逗留、胁迫指纹开锁、多次试错开锁、布防模式门内开门)

智能门锁这个门类之前我也做过节目,如果形态功能差不多的话成本基本一致,所以要Pro要卖贵一些就得有附加值。比如说价格上全自动>半自动>手动,定价就是这样,所以说全自动尊贵。

还有一项附加值就是把门上猫眼功能也加上,就是电子眼,可以替代一众电子猫眼。所以对消费者来说这部分钱就省了,对厂商来说产品上自然成本也增加了,售价就高了些。

以我不那么成熟的经验来看,其他的所谓金属包边、花纹之类的并不能算作附加值。但是我坚持买智能门锁得买大厂的,因为这东西是可以联网的!万一警匪片科幻片里出现的场景,敲敲键盘整个楼的房门都开了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对于全自动门锁来说。

所以我个人一直用米家的产品,代工厂是鹿客,都是体面的厂商,有完善的安全控制和法律保障。

总的来说,买主打单品爆款的米家产品没什么智商税,这款小米全自动智能门锁Pro也不例外,有附加值,价格也合适,即使不用小米手机也不影响其智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