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报朋友圈违法内容

新手学堂09

如何举报朋友圈违法内容,第1张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也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朋友圈举报不良信息的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微信客户端,登录微信账号。

2、进入微信首页之后,点击下方选项栏中的“发现”。

3、进入“发现”之后,点击最上方的选项“朋友圈”。

4、进入个人朋友圈之后,找到那些令引起反感的不适当内容,点按发布者的头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会看到“投诉”,点击它。

5、最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投诉理由,选择提交审核或者不看其朋友圈内容即可。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播色情低俗等恶意内容的行为,严重触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微信平台规范,针对部分用户利用朋友圈、微信群恶意发布色情低俗信息:如色情云盘、视频、网站链接等,甚至组织招嫖的行为。利用互联网销售违禁品,违反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等相关规则协议也明确约定,微信用户不得利用微信发布违法违规信息。朋友圈违法内容:诽谤、辱骂他人;发布“违法违禁品”售卖信息;造谣、传谣;违规发布广告。

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对他人辱骂、发表侮辱性言论,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给他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尽量不要晒车票、飞机票等,因为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具体位置也尽量不要泄露。因为微信上有“所在位置”功能,当你晒出位置的时候,也可能会给心怀不轨之人创造有利条件。家人的照片、名字也不要泄露。尤其是孩子的照片和名字,在哪里上学,因为一旦泄露,可能会有“一些人”抓住这个机会,新闻上人贩子“能够一次就叫准孩子名字的”屡见不鲜,所以尽量避免将这些信息发布在朋友圈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骗局一: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

“在吗我的手机刷机后,手机号码什么都没有了,你把你的手机号码发来,我存下。”今年年初,太原市民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微信,宋女士完全没有任何警惕性,就把号码发给对方了。

随后对方传来:“我发到你手机的验证码收到了吗我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的验证,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我。”随后一个以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过来验证码,宋女士立即有所警觉,给朋友打电话后得知,朋友的微信果然被盗了。

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你的微信。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微信好友都将面临进一步风险。

骗局二:虚假购物送礼

此类骗局都打着免费领取礼物的旗号,大家只需支付一点儿“邮费”,就可以获得似乎价值高额的礼物。例如,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曾火爆一时的“香奈儿口红试用”骗局,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骗局三:帮助寻人或求捐助

众多骗局中,利用人们的善良与同情心,无疑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与街头上的假乞丐、假求助者不同,现如今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此类骗子也不少。朋友圈中有关“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有不少,但在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中,往往标明的联系电话及用来募集的银行账号都是骗子提前设好的局。

朋友圈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骗局四:**好友微信账户

今年6月,王先生微信上的一名“老朋友”突然发来信息。对方称有朋友出了车祸,急需借两万元,但他在外地赶不回,希望王先生能借钱应急。由于这笔钱数目较大,王先生留了个心眼,直接拨打了朋友的电话,没想到朋友一头雾水,他才发现对方是骗子。

事后,王先生的朋友发现,自己的微信登录不上,一直提示为密码错误,这才明白自己QQ号被盗,不法分子利用了QQ号登录微信来骗钱。盗号诈骗通过**好友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当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汇款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确认,并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木马病毒,及时更新防火墙,谨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骗局五:招嫖信息诈骗

骗子把微信演变成诈骗平台,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利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趁机下手。

网络上有许多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的“招嫖”信息进行网络诈骗,借招嫖之名行诈骗之事,导致受害人财物损失。

大家上网的时候发现此类信息不要去理会,要洁身自爱,因为一旦禁不住诱惑,很容易就会掉进骗子的陷阱。

另外,举报网络招嫖信息可以拨打110或者举报此公众号。

骗局六:交友诈骗

2016年年初,自称是高干子弟的黄某用化名通过微信加好友认识了家境殷实的李女士。此后,黄某以谈朋友为由取得李女士的信任,并以家中长者重病急需住院费为由,骗走李女士现金3万元。

微信的“定位”、“摇一摇”等功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途径,骗子可以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人搭讪,骗取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使用“微信”、“漂流瓶”等新型交友工具时,交友一定要谨慎。在网络设置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遇陌生人搭讪时尽量不要搭理,如果对方提出借钱等要求时,需提高警惕。

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不实资讯诽谤我,我该怎么办

对质呗,不要怕你会出现什么 毕竟他说你的是你没有做过的事情,问心无愧的。不管闹得多大 就是要个道歉。有些人就是看不过别人好,就信口雌黄的乱说,你一次不管她就因为你默认了 容忍了,还会有第二次的。我个人觉得要说清楚

微信朋友圈散布不实资讯怎么办

这种现象不要轻易相信,谁发这种资讯拉黑即可,连一点自我判断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在社会上生存呢。要多方求证,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资讯就相信,或者直接进行举报。

有人诽谤我,发信息给我婆婆,说我外面有人,我该怎么办

找到发信息的人,有号码,铁证,如果你没事那就千万不要给找事的人客气

首先,想办法找到号码的来源。弄清楚原因,对方为何给你婆婆发这种黑你的资讯。是你的前男友,还是你老公的前女友?见不得你好的,通常不外这二种人,当然万事都有例外。然后,要想法取得你婆婆家人的信任,敏感时期更要做个懂事的媳妇儿。让流言不攻自破。最后,如果对方还发这种资讯。就报警。

如果有人在贴吧或者朋友圈里恶意诽谤我该怎么做

很简单,截图保留证据,蒐集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告(一定要有明确证据能指向是这个人恶意诽谤你)

微信朋友圈诽谤他人违法吗

当然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传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资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 、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有人在微信里诬陷我,我该怎么办

知道是谁,你可以举报

有人发简讯恶意诽谤我该怎么办?怎么能查到机主的资讯

本案属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有人在贴吧上发帖诽谤我,我该怎么办?帖子怎么能够删除?

你可以找贴吧管理员投诉· 每个贴吧都会有一个管理员的·! 实在不行你可以联络站长!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人在朋友圈发我的照片还诬陷我卖*我该怎么办

现在盗图的人多了,谁认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