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微信数据背后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5月13日腾讯发布第一季度报告,我们也得以从中了解微信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已有相关数据,笔者对微信发展的几个趋势做了相关分析。
5月13日腾讯发布第一季度报告,我们也得以从中了解微信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已有相关数据,笔者对微信发展的几个趋势做了相关分析。
数据来源: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5Q1财报(未经审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报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中期报告
企鹅智酷《微信的“影响力”——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
一、微信月活跃用户新增近05亿:增长加速
微信2015年Q1月活跃数达到549亿,相比于腾讯2014年年报中5亿的月活跃用户,本季度新增活跃用户达到049亿,季度同比增长达到近10%,这一数据甚至优于之前两个季度平均增长68%的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它打消了人们对于微信增速放缓的质疑。
由于缺乏详细数据,外界无从得知新增活跃用户来源。但结合近期有关微信在海外拓展不畅的报道,049亿的新增活跃用户主要应该还是来源于大陆地区。
其实,智能手机装机量达到90%的微信,新增注册用户也已经很有限,所以新增活跃用户应该多是前期注册之后沉默用户的重新启用。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微信在日渐成为多数人的基本日常社交工具之后产生的带动效应。
在陌生人或好友团聚的场景中,由过去的交换电话号码变成互加微信好友。而在日常联系中,从打电话、发短信变成发微信留言,无疑都能有效激起沉默用户的活跃度。
二、微信好友多与少的苦恼
2015年1月企鹅智酷发布的《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表明,微信好友用户数在50人以下的接近四成,而100人以下的达到了六成以上。
现
实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好友数量差别很大。定位于熟人社交的微信远未完成线下社交关系向线上的转移,如果考虑到微信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非熟
人间的社交工具,那么这一路程仍然很漫长。在理想状态中,要达到线下社交关系的完全转移,微信好友至少要在300人以上才能涵盖大部分的线下关系。
但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提出的“邓巴人数”,人类能够维持亲密关系的“内部圈子”人数上限是150人左右。这是由于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
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即使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有数倍于此数的好友,基本上也停留于“点赞之交”。
很多微信的活跃用户,在好友人数超过一千之后,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微信中充斥着沉默的僵尸好友,在各种社交场合碍于情面添加的好友从此再无来往。朋友圈也因为陌生人的闯入,导致垃圾信息的泛滥,而真正熟人的状态被淹没中不断刷新的瀑布流中。
企鹅智酷的调研数据来自一年前,如今,好友数量的膨胀已是事实。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处理陌生人“闯入”朋友圈,不妨参照微博前运营总监刘新征的做法:“有时我不愿意给陌生人我的电话号码,就加微信好友,不过陌生人会第一时间双向屏蔽朋友圈”。
而对于微信团队来说,如何应对这一必将到来的趋势,可能需要提供除了允许用户拉黑之外的更多可选项。
三、微信公共服务与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之梦
为了破除社交工具盛极必衰的魔咒,微信必须升级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为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微信就不能止于聊天工具,企鹅帝国给微信的定位是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
各级地方政府开设公众号成为马化腾、张小龙完成这一梦想的绝佳契机。《“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其中省市级部门是政务微信运营的主力军,而公安和医疗系统开设的公众号合计占总量的367%。
这些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微信上打开了一个窗口,而这个窗口所能连接的服务从最初的提供资讯,逐渐强大丰茂,在微信顺势推出的“微信智慧城市”中,通过手机入口上的“城市服务”集成了小到天气预报,大到港澳台通行证等诸多民生服务。
这
一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微信的生活工具属性大大加强。除了聊天和打发时间之外,需要处理某项生活事务时,如果也能让人们第一时间想起微信并在微信上完成,
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一旦新的用户习惯养成之后,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加。微信将会像生活中的水电一样成为真正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微信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上名副其实的“流量黑洞”。企鹅智酷的报告中显示,40%的用户微信流量使用占到全部流量30%以上,463%的调查者在使用APP时首选是微信,而这一比例显然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坏
消息是,就像一直以来支持创新者批评的那样,微信的一家独大也有可能导致整体应用生态的恶化。当然,对行业领导者的批评从未消失,但整个互联网历史上不断
发生的“颠覆式创新”案例则表明,一切应用皆有生命周期,后来者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辟出新天地,就像微信只花了两三年就颠覆了曾经如日中天的微博一
样。
四、微信支付用户达到4亿:增长惊人
在
2014年的年报中,“QQ手机钱包及微信支付已绑定银行卡的用户账户总数已超过1亿”,这是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最新数据更显示微信支付
用户达到4亿。前后两组数据有表述上的差异,“已绑定银行卡的用户账户”与“微信支付用户”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未绑定银行卡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因为统计标准上的差异,所以两组数据无法做简单比较。但微信支付用户数的海量增长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惊人的增速背后是微信的全力推广。
春节期间总投入高达数十亿元的红包大战中,通过与央视的合作以及对传统发红包习俗场景的巧妙利用,微信成功发动全民参与。除夕当晚22:34摇一摇出现峰值,摇动频率达到81亿次/分钟。
春节过后,微信支付还通过更广泛的合作来进行推广。包括设立“微信支付日”,携手“京医通”开展医院微信全流程就诊,携手景区实现微信支付购票,以及携手家乐福及佐丹奴等商家实现线上线下微信支付优惠活动。
全力推广背后,是微信支付在微信商业化闭环中的关键作用。要想解决线上和线下消费结算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打造自己的移动支付工具是必然选择,即使面临支付宝的强大竞争压力,也必须全力迎战。
五、微信公众号的喜悦与哀愁
微信公众号最初诞生的目的是为了给整个微信生态提供“谈资”,提高用户可阅读、可分享的内容。但今天,微信生态面临的是内容在数量上的严重泛滥。一个显而易见的参考标准是,去年6月份公众号数量达到800万并且以每天15万的速度疯狂增加,时至今日,总数早已突破千万。
平
均130人一个公众号的细思极恐背后,是公众号红利期已逝、运营者生存形势两极分化的态势。早期成功的百万甚至千万级别大号,早已赚得钵满盆溢。而后期起
步的账号,除非有极其优质的内容,例如“一条”,或者不计成本的推广投入,例如“陆金所Lufax”或者“分众专享”,否则极难实现突破。
根
据新榜(newrankcn)监测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在持续下滑,点赞率也在逐渐降低。一方面,用户虽然仍在不断订阅各种公众号,但是由于
精力限制,并没有充足时间每天逐个查看。另一方面,微信用户更习惯于在朋友圈阅读他人分享的文章,这就导致“马太效应”,好者越好,坏者越坏。公众号运营
者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
而从近期的各种政策来看,微信官方对各种类型公众号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
原创功能目前已经进入大规模公开测试阶段,大部分认证媒体账号以及部分坚持原创的优质个人账号,以及个别企业主体账号,都已经获得包括原创声明、赞赏、评论和文章模板等全套功能。对于优质内容生产者,微信将会大力扶持。
而从微信官方近期政策、微信摇周边的推进情况,以及微信公开课的演讲案例,都显示出,对于具有更大商业变现潜力的企业账号,尤其是服务号以及企业号,微信正在通过赋予更多接口、更多功能,以及案例教学,引导企业积极使用,发掘各种可能性。
而
对于缺乏内容原创能力,基本依靠复制粘贴的草根类公众号,微信在极力遏制。除了浪费微信的服务器资源之外,他们的贡献实在是乏善可陈。“再小的个体也有自
己的品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体都会受到同样的对待。近期与日俱增的封号行动,已经是微信官方非常明确的“亮剑”,将来应该也不排除微信官方自建版权原创
库的可能性。
所以,在微信官方态度、政策明确化之后,2015年的中国微信公众号极有可能迎来大洗牌。
步骤如下:
1、首先登陆微信公众平台,在首页的右侧导航栏找到“用户分析”这一栏,点击进入。
2、进入用户分析里面我们可以查看用户的相关属性,同时也可以查看昨天的相关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做好相关推广优化。如图所示:
3、页面下拉,我们可以看到每日新增关注人数的相关数据及其相关发展趋势,且这些数据都是可以下载出来的,如下图所示。
4、重新把页面拉回浏览器顶部,点击“用户属性”这一栏,就可以对用户的性别、语言、年龄等进行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5、继续下拉页面,可以更加清晰的知道我们的公众号粉丝所在的省市地区以及学历等一些更加详细的数据,帮助我们对公众号的推广。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示
用户数据都是可以下载的,把这些数据下载下来再经过数据处理,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的日常微信的运营推广工作。
1、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崛起,智能互联网与万物融合相当快
5G逐渐打入国际标准研制的关键阶段,我国具备的应用能力的5G终端最早将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预计2019年的下半年会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以智能硬件作为突破口,万物互联迅速的生长。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语音与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领域的不断扩散,人工智能企业将会迅速崛起。
2、媒体融合系统性创新发展,效果评估不断规范
媒体融合战略发展将进入第五年,系统的创新将成为重点。传统媒体在技术的打压下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纸媒的停办、重组,区域整合还将继续。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坚持新媒体思维,坚持移动智能优先,坚持发挥优质内容优势。在融合发展实践的过程中,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逐渐增多,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
3、双微发展依然强势,今日头条异军突起
去年春节,微信全球每月活跃用户数量首次突破10亿。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增加到392亿,相对2016年底的增长7900万。微博实现了总营业收7713亿元,76%的增速创造了新高,广告的收入为6682亿元,同样的增加了75%。今日头条凭借着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知识付费产品等形成组合了产品链。
4、内容的价值一直回归,内容付费成为新媒体盈利增加新热点
在“后真相”时代,表现出客观事实、深度信息的报道的格外珍贵。不仅是在新闻媒体领域,在新媒体产品领域,内容的价值都不非常重要。内容付费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IP和知识领袖的不断出现,短视频和音频成为内容付费行业的主要产品形式。怎样确保知识付费产品的打开率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内容付费也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输出的一个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