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儿金融与小米公司是什么关系?

新手学堂022

米粒儿金融与小米公司是什么关系?,第1张

小米近日在微信公众号“米粒儿”上发布了小米金融的招聘信息,称小米金融是小米“最重要的服务之一”,将“专注零售金融业务,主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和理财服务,希望通过数据化的征信和运营体系,以极低的成本和极致的用户体验打动我们的用户”。

目前小米金融正在招聘的职位有信贷政策专家、信贷管理专家、金融产品经理、平台产品经理、用户产品经理、算法工程师、JAVA工程师和高级运营专员。

这次小米公布的招聘信息透露出小米即将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计划。从招聘岗位的职位描述来看,小米金融有可能涉足一下几个领域:分期购物、个人征信、理财产品开发和第三方支付。而且小米有意成为P2P网贷的一个入口。

先说支付

去年年底小米已经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根据一些其他申请企业的消息,央行的第八批支付牌照已经完成审核,进入流程的最后阶段,近期就将公布。如果小米在这批审核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相信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小米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然后是个人消费信贷

央行在消费金融方面还处于试点阶段,阿里和京东之所以能分别推出“花呗”和“京东白条”两项业务,是因为中国第一号和第二号电商将消费贷款定义为“应收货款管理”而打了央行政策的擦边球。而小米现在的电商还主要是出售自家的产品。如果他们不想只是让用户分期付款购买小米手机的话,很可能需要拿下消费金融这块不容易拿到的牌照。

最后是征信业务

央行首批要求8家机构或者公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包括阿里和腾讯。小米想要涉足这一领域必须要拿到牌照。此外,个人征信业务开展的前提是支付和购买产生的海量数据。

因此,小米的个人征信系统也应该会在支付功能发展一定时间、积累了足够数据之后才会推出。而且为了面对支付和金融业务的大量并发数据和数据沉淀,小米的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也会受到挑战,他们从去年开始才真正在这个领域发力,和BAT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想要追上BAT甚至弯道超车,小米可能需要采用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提供能让用户感知到的服务并且积累用户口碑和数据。

相比同样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的BAT,小米做金融的优势是硬件。小米通过手机、手环和未来将推出的手表可以深入到一些软件公司无法做到的支付场景和支付功能。比如小米已经推出了手环免密支付,下一代小米手环和小米手表很可能集成类似ApplePay的NFC支付功能。

 5月11日,小米金融正式上线,虽然大家喊得很火,雷军也喊着小米生活圈,甚至还说挖来了支付宝的团队,但是菜导发现,小米金融的官网并未上线,苹果版的小米金融APP也并未推出,目前只有小米手机用户可通过更新MIUI开发版系统或在小米应用商店下载“小米金融”APP的方式,享受小米提供的“活期宝”,看来离小米所说的“做最好的个人金融服务”还有待时日阿。

  活期宝是啥?

  首期推出“小米活期宝”理财产品,由合作伙伴易方达基金旗下天天理财货币基金提供。这么说吧,就是用户把资金转入小米活期宝,实际上申购了一款易方达基金公司旗下“天天理财货币基金A(000009)”的货币基金。

  小米为何选易方达?——安全收益高

  首先,易方达基金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货币基金、主动偏股基金和指数量化类产品上均表现突出,2015年一季度末旗下货币基金规模超千亿,是国内仅有的四家拥有千亿货币基金的公司之一。

  “小米活期宝”所选择的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基金今年一季度末合计规模达3786亿,为国内十大货币基金之一,2014年A类份额的全年业绩稳居可比同类第3名,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A今年前4个月的对应年化收益率约45%。

  从“小米活期宝”的收益表现看,处于同业最为领先的水平。同时,“小米活期宝”背后支撑的是风险极低的货币基金,从易方达相关基金成立以来的数据看,每天都有收益,未发生过亏损。

  此外,“小米理财宝”还具有存取自由、使用灵活、安全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它随时申购、随时赎回、远超活期存款收益的特点非常适合年轻理财用户。

近期,多家银行和上市公司披露了其控股或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据了解,目前国内成立的消币公司有30家,其中包括苏宁消费金融在内的银行系(即最大股东为银行)消币公司有20家。截至今日,已有招联、兴业、即刻、小米、金尚、湖北、阳光、中邮、中行、中原、哈尔滨、盛银、海尔、金诚等14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21年的“吸金”能力。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1年,上述14家公司中,招联营收突破150亿元,随即突破100亿元,兴业8391亿元紧随其后,位列前三。其次是中国邮政和中国银行,营收超过50亿元;中原近36亿元的营收排名第六,海尔20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七。

从营收增速来看,2021年海尔消费金以较上年76%的同比增长排名第一,中原消费金以70%的增速排名第三,湖北消费金以59%排名第三。

从盈利能力来看,智联招聘3063亿元的净利润仍然位居第一,兴业223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即刻138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三。其次是中国邮政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229亿元和84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和阳光金消2021度实现亏损。小米小金目前处于14家小金公司的末尾,营收未披露,净利润只有368万元。

净利润增速方面,湖北、小米、盛银、中邮、即刻现金分别增长470%、2364%、233%、206%、94%。

资产规模上,招联、兴业、即刻仍在前三。其中,招联和兴业的总资产接近1500亿元,而招联和兴业的总资产都在610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年化利率24%的调整仍有较大压力,未来小金公司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收窄,行业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无疑会更加激烈。如何做好精细化、流程化运营,留住优质客户,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抢新用户,将是各类消费金融公司在未来竞争中面临的长期挑战。

介绍以下14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

招募消费金融

2021年,招联消费金融收入15933亿元,比上年的12816亿元增长243%;净利润3063亿元,比上年的1668亿元增长836%,利润增速惊人。

截至报告期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49698亿元,比上年末的108311亿元增长382%;总负债达135661亿元,较上市期末的97284亿元增长394%。

此前三年,招联的消费金融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其2021年的净利润却实现了“突飞猛进”。2018年至202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6956亿元、1074亿元和12816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544%和1933%;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1466亿元和1668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17%和1378%。与2020年相比,其2021年收入仅增长243%,但净利润却激增至836%。

兴业消费金融

截至报告期末,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6179亿元,同比增长3867%;贷款余额58056亿元,同比增长4186%。实现营业收入8391亿元,同比增长2978%;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6514%。以此计算,兴业消费金融下半年营收4522亿元,净利润88亿元。与上半年相比,其收入环比增长169%,净利润环比下降14%。

即期消费金融

2021年,即刻消费实现营收1001亿元,同比增长316%;净利润为1382

随即,消费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完成三次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40亿元。消费开放后立即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成功扭亏为盈。2017年出现大的业绩爆发,营业收入4668亿元,是上年的134倍;实现净利润578亿元,是上年的886倍。2018年,即刻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8239亿元,净利润也达到801亿元;然而,从2019年到2020年,原本快速增长的即期消费戛然而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出现净收入双负增长。两年营收分别只有8999亿元和7604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853亿元和712亿元。

小米消费金融

根据重庆农商行2020年中期报告,

小米消金自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亏损了9069万元,截至2020年年底,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94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1年上半年,小米消金总资产增至4691亿元,净亏损约65327万元。

事实上,2021年前三季度,小米消费金融均出现亏损。重庆农商行2021年三季报在“享有联营企业利润的份额”一项中亏损1644万元,累计亏损21242万元,按30%股份比计算,小米消金2021年三季度亏损548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0807万元。

阳光消费金融

截至2021年末,阳光消费金融总资产11873亿元,净资产101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员工104人,其中管理类6人、业务类70人、支持保障类2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100%。

据此计算,2021年下半年,阳光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约151亿余元,环比增长455%。较2020年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中银消费金融

2021全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5346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844亿元,同比增长855%。报告期末,中银消费金融资产合计54326亿元,负债合计46465亿元。2020年,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431亿元,净利润455亿元。

其中,2021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3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30亿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净利润53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1亿元同比增长42673%。其资产合计37894亿元,负债合计29941亿元。

中原消费金融

2021年,中原消金实现营业收入3595亿元同比增长,客户数量增加42601万户,累计为151779万客户提供服务。报告期内,中原消金放款金额为64544亿元,累计放款金额为168878亿元;截至2021年末,贷款余额为251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2亿元,放款突破1887万笔,累计放款突破505053万笔。公司共有员工469人。

据中原银行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末,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放款金额为人民币135155亿元;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614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314亿元。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56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37亿元,增幅为5072%;上半年报告期内,放款突破1,15885 万笔,累计放款突破432237万笔;新增客户数24139万户,累计客户数为133317万户。

2020年,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109亿元,较上年的122亿元增长7887%。

哈银消费金融

哈银消金是全国第19家开业、国内首家获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哈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哈银消金资产总额人民币13658亿元,同比增长1988%;贷款余额人民币13040亿元,同比增长2305%;营业收入人民币960亿元;累计服务人次超过2,900万人次。

2021年上半年末,哈银消费金融贷款总额达13295亿元,净利润6100万元。2020年,哈银消费金融贷款余额10597亿元,不良贷款率显示低于2%,未披露当年盈利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银保监局披露,2021年,哈银消费金融投诉总量163件,上期数据为37件,同比增幅达340%。

盛银消费金融

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资产人民币4804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3917亿元,累计服务客户47903万人。

2021年,盛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10亿元,拨备前利润人民币150亿元,不良贷款率074%。其中,2021年上半年,盛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拨备前利润人民币110亿元。

2020年,盛银消金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仅为045亿元,同比下滑338%。2019年,盛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1866%;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786%。

海尔消费金融

海尔消金总资产15552亿,实现营业收入2064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175亿元,同比上升7566%;实现净利润191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23亿元,同比上升5528%。根据上半年业绩计算,2021年下半年,海尔消金营收为1332亿元,环比增长82%,净利润为114亿元,环比增长48%。自开业来,海尔消金已连续7年保持盈利。

2021年度,海尔消费金融流动资产15347亿元,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13亿元。2021年营业支出为185亿元,较2020年的1066亿元同比增长735%。综合收益总额191亿元,上年度为123亿元。

晋商消费金融

2021年,晋商消金营业收入为55亿元,较上期的546亿元同比微增07%;净利润为609377万元,较上期的5418万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21年期末,晋商消金资产合计789亿元,负债合计7094亿元。

湖北消费金融

湖北消金营业收入729亿元,较上期的46亿元同比增长585%;净利润为931994万元,较上期的163276万元同比增长470%。湖北消金资产合计110亿元,负债合计956亿元。

湖北消金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63亿元,净利润5080万元。这也意味着,湖北消金下半年营收为393亿元,环比增长约17%,净利润为42399万元,环比下降165%。

中邮消费金融

中邮消费金融实现营收5686亿元,同比增长1692%;实现净利润1229亿元,较2020年的402亿元增长2057%。截至去年末,中邮消费金融资产总额突破400亿大关,至44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3%。

锦程消费金融

据成都银行2020年年报,截至年末,锦程消金资产合计8817亿元,负债合计769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25亿元;2020年,其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约40%,实现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约27%。2016年至2019年,锦程消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56亿元、230亿元和5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061亿元、076亿元和166亿元。

相关问答:国内十大催收公司排名都有哪些?那个效率很高呢?

青岛联信集团是一家不错的催收公司,旗下有DCA国际催收平台,可以找到各国的催收律师,针对海外的欠款也有针对性解决方法。

相关问答:百度、美团、微博、支付宝、京东这些网贷催收给个排名?

1美团:逾期第一天就开始催收,下午没见还款就授权第三方公司开启恐吓模式,并且联系紧急联系人或单位电话。

2分期乐:逾期第一天只是短信温馨提示,第二天开始电话提醒,第三天开始上午下午各一个电话提醒,一周左右开启授权第三方恐吓骚扰。

3微粒贷:前三天基本不催促,一周后基本每天一个电话,半个月后上午下午开始软磨硬泡,第16天左右开启第三方威胁上门。

4招联金融:逾期后一周基本上没有电话骚扰,一周后基本上是一天一个电话,半个月后基本上一天3~5个电话+短信轰炸,直至还款完成。

5支付宝(借呗、花呗、网商贷):逾期半个月基本上只是短信温馨提示,半个月后第三天,直接授权第三方联系紧急联系人,直至还款完成,一个月后基本不催了。

6京东(金条、白条):基本上一逾期就开始电话提醒,一周左右电话骚扰+短信轰炸,半个月后直接通知紧急联系人或威胁上门。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总的来说美团、分期乐、京东催收最疯狂,贷款需谨慎,还款伤身体。

深圳市小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2013-09-27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阳光社区沙坑路伟豪工业园4栋厂房301-1。

深圳市小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080783665C,企业法人陈训银,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市小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接受金融机构委托对信用卡、贷款逾期账款催告通知服务,贷款后期管理服务咨询;受托资产管理 ;信息技术外包;投资策划管理咨询;企业信用征信服务;企业信用评估咨询(以上不含国家禁止、限制公司经营和许可经营项目)。^;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1874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市小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在智能 汽车 赛道上,小米已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小米 汽车 的一举一动,外界都万分关切。

然而, 小米至今仍未宣布其总部与 汽车 工厂位于何处。 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关于小米拿地建厂的传闻不断,武汉、成都、合肥、上海、北京、西安,六大城市先后与小米 汽车 联系在一起。尽管每次“绯闻”都传得有板有眼,可小米集团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过。

小米 汽车 花落谁家,依然是个未知数?

小米 汽车 能带来什么?

一家造车六家抢,小米 汽车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 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小米有多牛,而是因为 汽车 工业本身足够重要。

汽车 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工业的命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的 汽车 零部件、下游的 汽车 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业,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上海引入特斯拉,一年时间建起工厂,三年时间便开始向欧洲出口新能源 汽车 。围绕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建立起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在特斯拉工厂 3 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业均胜电子工厂。

近日,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在上海临港建立新的工厂,专门为特斯拉供货。

宁德时代签约上海

特斯拉的到来,为上海临港带来一大批新能源相关企业。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称,目前新片区已集聚智能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100多家,分布在整车及车身部件、动力系统等领域。今年涉及总投资额约3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重点在谈项目。“计划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到上海全市的4/5。”

上海引来特斯拉,孵化了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如果某个城市拿下小米,同样有机会复制特斯拉的事迹,凭空建立一个新能源产业链。

六大城市,各有优势

小米 汽车 ,很多城市都想要,其中武汉、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希望最大。武汉不必多说,雷军本人就是湖北仙桃人,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他本人武汉也有着深切的感情。

小米武汉总部

单从 汽车 制造来看,武汉确实拥有很多优势。武汉是我国重要的 汽车 工业基地之一,东风 汽车 每年 汽车 产销量都名列前茅。小米 汽车 落户武汉,很可能会选择东风 汽车 代工,鉴于武汉市政府热忱的态度,达成合作应该不成问题。

蔚来落户合肥

相比武汉,合肥、成都、西安三个城市机会稍微小一点。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过程中,合肥可以说是明星城市,在蔚来最危险的时候投入重金,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新能源 汽车 布局中,合肥已经聚集了蔚来、江淮、奇瑞、安凯、大众、威马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此外,合肥还有国轩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 汽车 上游企业。 单从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成熟度来说,合肥甚至优于武汉。

上个月,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传出消息,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 汽车 接触,有意将小米 汽车 引入合肥。江淮 汽车 内部人士也透露,江淮 汽车 有机会为小米 汽车 代工,小米 汽车 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 20 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江淮 汽车 此前一直是蔚来 汽车 代工厂,在 汽车 代工业务上有成熟的经验。如果小米选择合肥,选择江淮 汽车 ,某种程度上将减少许多阻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真正的小米 汽车 。

在第二梯队三个城市中,成都与西安机会不大。目前看来,当地政府都在积极引入小米 汽车 ,可除了政策优惠之外,并没有太多优势。反而是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或许在这场竞争中弯道超车,拿下小米 汽车 这个项目。

先看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 汽车 城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特斯拉、蔚来,从传统 汽车 厂商到新能源厂商,全都将总部设在上海。

上个月,小米官网发布了上百条与 汽车 行业相关的招聘信息,其中车辆动力学性能开发专家、CFD 仿真分析专家以及空气动力学开发专家等之外,工作地址均在上海徐汇区。

当然,仅凭招聘信息分析小米 汽车 落户所在地显然不科学。毕竟,小米 汽车 早前在北京发布了更多 汽车 相关岗位。

上海在引进小米 汽车 最大的劣势或许是政策优惠。当初引入特斯拉,上海市破天荒批了一大块地,给了许多优惠贷款,还给予特斯拉独资资格。 如此待遇,简直绝无仅有。 相比特斯拉这样的行业龙头,小米 汽车 目前只有个规划,研发人员还在招募,核心技术几乎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初创公司,上海市或许不会拿出多么诱人的优惠。

北京,小米的最终选择?

六大城市竞争小米 汽车 落户地,成都、西安已经率先出局。上海、合肥本身已经有新能源 汽车 企业,小米 汽车 对于她们,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剩下的武汉与北京,就成为可能性最大的两座城市。

小米总部设在北京,第二总部设在武汉,两个城市都与小米有莫大的渊源。 而在比拼软硬实力方面,北京显然优势更大。

首先,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销售市场,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可以就近获得大量用户与粉丝。

其次,北京拥有诸多互联网资源,却鲜有新能源 汽车 整车工厂。理想北京工厂尚未动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智能出行企业也没有在北京建立生产基地。小米 汽车 工厂若是落户北京,可以像特斯拉一样,带来大批上下游企业,甚至可以为北京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

再其次,新能源 汽车 涉及大量自动驾驶、智能化岗位,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百度、小马智行等公司潜心研究自动化驾驶多年,积累了无数经验丰富的员工,整个北京自动驾驶人才储备相当雄厚。

最后,北汽新能源可以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半年前,小黑在《售价10万以上,小米 汽车 你敢买吗》一文中表示,北汽蓝谷麦格纳三电技术成熟、自动驾驶技术达到 L25,最有机会成为小米 汽车 代工厂。若是小米 汽车 公司真的落户北京,只需做好研发工作,就可以快速造出第一辆小米 汽车 。

从最新传出的消息来看,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似乎已成定局,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正式发布。纠结了半年多,小米 汽车 落户问题终于要告一段落。接下来,小米 汽车 应该会将工作重心投入到 汽车 研发之中。小米 汽车 的雏形,正在小米 汽车 工程师的电脑里孕育,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到它的真容!

图源:谷歌、小米官网、pixabay

小米老总年薪百亿,小米高管年薪千万,小米搬砖工年薪17万元左右,这巨大的差距却存在同一家公司,这很正常,每个人创造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拿的工资也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还有很多人连小米普通员工的年薪也达不到呢。

任达华代言的乐乐捕鱼3D真人捕鱼,千万别错过!上线就送千万金币

00:29

乐乐捕鱼

45

立即下载

乐乐捕鱼广告

《暗黑破坏神:不朽》来了!领取专属好礼!征战庇护之地!

00:38

暗黑破坏神:不朽

43

立即下载

暗黑破坏神:不朽广告

大家还在搜

营养师证报考条件

通下水道电话号码

边锋游戏大厅

三国霸业手游

插画学习

集成墙板背景墙

脸上的痘痘如何消除

法国兰蔻化妆品价格

小米副总裁10人都是谁

雷军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软件,1998年出任金山软件CEO。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CEO,转任副董事长。2011年7月,雷军重返金山软件,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2000年创办了卓越网,2004年出售给亚马逊。同时,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YY,UC等多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4月6日,雷军选择重新创业,建立了小米公司。林斌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2010年加入小米。林斌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2在美国Drexel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至2006年历任微软公司主任工程师、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开发经理、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等职务。 先后参与了包括Windows Vista、IE8等产品的研发工作。2006年底加入谷歌,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全权负责谷歌中国移动搜索与Android本地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及工程研发工作。王翔合伙人、总裁2015年加入小米,目前负责集团职能平台,并协助CEO负责集团运营。王翔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在半导体和通信领域拥有20余年的丰富经验,在高通工作13年。他在任职美国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期间,全面负责高通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与运营。加入高通之前,他曾任职于包括摩托罗拉、朗讯/Agere等公司,担任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职位。洪锋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小米金融董事长2010年加入小米,目前担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洪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后取得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创立小米之前,洪锋在谷歌和Siebel担任了一系列产品和工程主管工作。主导或参与了谷歌音乐、谷歌拼音输入法,谷歌日历、谷歌3D街景等项目。刘德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集团组织部部长、清河大学校长2010年加入小米,目前负责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编制审批。刘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业设计学士,机械工程硕士。后取得美国艺术中心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曾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系主任。王川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2012年加入小米,目前担任首席战略官。1993年,王川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随后于1996年创立了雷石科技,并将其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影音娱乐设备公司。在2010年,王川于北京创立多看科技,并担任CEO一职。周受资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国际部总裁2015年加入小米,目前负责国际部的销售管理工作。周受资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经济系,并持有哈佛商学院MBA学位。2010年加入DST,在DST的5年时间,主导投资了包括小米、京东、阿里巴巴、滴滴打车等中国知名公司。在DST之前,他任职于高盛。张峰合伙人、副总裁、集团参谋长、集团采购委员会主席2016年加入小米, 目前担任集团参谋长,协助CEO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并督导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同时兼任集团采购委员会主席,负责整合公司各部门的采购需求,提升采购能力,优化采购流程和效率。张峰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测量专业。张峰从事手机及通讯行业20余年。1993-2012年,担任南京英华达总经理职务。2012年创办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并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卢伟冰合伙人、副总裁、中国区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2019年1月加入小米,现负责中国区的销售管理工作,以及Redmi品牌的打造,产品规划,生产和营销。卢伟冰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专业,长江商学院EMBA。曾任金立集团总裁,诚壹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努·贾殷副总裁、印度区总裁2014年加入小米,负责小米印度业务。马努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工程系,并持有印度管理学院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alcutta) MBA学位。他此前是印度顶尖电商网站Jabong的联合创始人,曾在麦肯锡工作了五年。崔宝秋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2012年6月加入小米,目前担任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负责集团在技术战略、技术合作、技术人才、技术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推进和强化。崔宝秋博士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拥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加入小米之前先后就职于IBM硅谷实验室、雅虎和领英,从事数据库、搜索引擎、机器学习、大数据、社交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颜克胜副总裁、集团质量委员会主席、集团组织部副部长、清河大学常务副校长2010年加入小米,负责集团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管理工作。同时兼任组织部副部长、清河大学常务副校长,负责公司培训工作。颜克胜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曾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担任首席结构工程师,参与了多款世界级产品的研发,拥有20多年通讯产品设计、研发、质量控制工作经验。尚进副总裁、集团组织部副部长、中国区综合管理部总经理2013年加入小米,现负责中国区的综合管理工作。尚进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99年加盟金山软件,先后在珠海金山、北京金山参与WPS和游戏业务,2002年担任雷军技术助理。2005年离开金山创业,投资或参与创建搜狐畅游、游戏谷、麒麟网、麒麟影业等多家公司。何勇副总裁2018年加入小米,负责集团公共事务、区域总部管理、区域拓展、行政管理等工作。何勇是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此前任湖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在政府沟通、公共事务、区域经济、企业服务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常程副总裁2020年1⽉加⼊⼩米,现负责手机产品规划工作。常程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加入小米之前曾任联想集团副总裁。高自光副总裁2014年2月加入小米,负责中国区新零售业务。高自光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又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加入小米之前就职于腾讯10年时间,从最基层工程师做到T4技术专家,参与并负责过 QQ、搜搜、腾讯微博、微视等产品,具有丰富的互联网业务经验。杨柘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2020年6月加入小米,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的全面管理工作。杨柘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商业经济专业,后又获得罗格斯大学EMBA学位。加入小米之前曾先后就职于多个全球500强企业在华总部,包括摩托罗拉,苹果电脑,三星电子,及华为消费者事业部、TCL通讯集团和魅族等本土企业,担任高级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国际化市场营销战略视野和规划能力,以及深厚的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曾学忠副总裁、手机部总裁2020年7月加入小米,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曾学忠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获得清华大学EMBA学位。他历任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兼中兴终端CEO等职务,还曾担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汇芯通信董事长兼总经理等高级管理岗位。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和通信行业专家,在企业战略、创新变革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彭志斌副总裁、首席人才官(CHO)2020年9月加入小米,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入小米之前任碧桂园集团副总裁、人力中心总经理、兰州区域总裁等职位,全面负责碧桂园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近十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并先后在武汉大学和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得MBA和EMBA学位;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在加入碧桂园之前,曾经服务于中粮地产(集团)、华信惠悦(Watson Wyatt Worldwide)、中兴通讯、中铁四院等大型集团公司,拥有17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林世伟副总裁、首席财务官(CFO)2020年10月加入小米,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林世伟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工程硕士学位。加入小米之前曾先后担任瑞信董事总经理和科技、媒体与电信投行部主管,以及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并执行过金山云、小鹏汽车和拼多多等美股IPO项目,以及阿里巴巴、小米、网易等港股IPO项目。拥有二十多年的资本市场实践经验。

sfi0012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