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留存任何聊天记录,你真的相信吗?

新手学堂020

微信:不留存任何聊天记录,你真的相信吗?,第1张

为啥不选择相信?你的聊天记录对后台没有任何意义,也许你和谁聊天才是重点之一!

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公布了最新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这一年来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

微信用户估计到了2018即将突破10亿,我不知道其他人微信聊天记录如何,我一看我的,OMG!居然占有10G的存储!难怪手机老是报存储不够,除了照片、视频占的多,就剩下微信属于老三了!如果微信客户端也留存你的聊天记录100000000010G=100亿G,啥个概念?而且他留存你的聊天记录意义何在?为了我的空间我果断删掉没用信息,只留下重要信息。居然还有快4G!

微信会关注你的哪些信息呢?(以下四点信息来自第三方报道)

1、你的使用时常。2016年日均使用微信市场在4小时以上的用户较2015年增加了一倍,第三方数据显示微信APP人均月度使用时间在2016年12月达到了1967分钟,超出第二名一倍以上。

2、微信用户好友规模。 对比2014年有较大的增长,根据调查结果来看2016年个人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接近45%,5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占据135%。

3、微信好友类型。大多数用户每月新增好友数量在5人以内,微信的网络关系相对稳定。微信作为一个社交沟通工具,近年来整体关系已经从熟人社交向“泛社交”转变,新增好友里面来自于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多

4、微信的使用功能。从城市分别的角度来看,八成用户使用微信有工作相关行为,其中一线城市用户是微信办公的主力,较四五线城市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除了以上行为微信需要了解外,个人认为微信现在植入越来越多的小程序,他们对于第三方的介入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会对用户逐步展开分类,了解其需求,消费方向等等,有助其更好的服务用户,为用户提高更加精准的服务,这才是服务最终的目标——更好的了解你,更好的让你消费,消费才能产生效益!

所以说,不用担心,尽情的在微信上聊天,只要不是敏感字眼,他们不会对于实时监控,你说呢?

2018年微信小程序行业发展报告分析,大家都知道现在小程序发展非常快,很多人都猜不透小程序未来的发展,我们无从得知小程序的发展程度,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小程序已成大局,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小程序行业发展分析吧。

写在前面:微信小程序用户数突破4亿,上线超过100万款小程序,市场价值超过千亿。

1、“持续爆发中”的微信小程序

截止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4亿,渗透率达到 439%。 根据发布的《微信小程序洞察报告》,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户从 2018 年1 月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到3月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户突破4亿,渗透率达到 439%,用户数增长潜力巨大。

2017年1月-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TOP100小程序中,50%完全依托于微信而生,没有自己独立的 APP。对于功能简单、低频刚需的应用场景,小程序几乎可以完全替代APP。手机游戏、移动购物、生活服务等行业在微信小程序的加持下迅速发展。

2018年3月用户规模TOP100微信小程序的 APP开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3月TOP100微信小程序细分行业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TOP100微信小程序中小游戏占比达28%,平均每5个微信小程序用户就有 4个在玩小游戏。微信小程序中的《跳一跳》、《成语猜猜看》、《头脑王者》、《欢乐斗地主》等4款小游戏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亿。

2018年春季微信小程序手游用户规模TOP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小程序助力移动购物,拼多多等强势崛起。凭借基于小程序的社交电商模式,拼多多成为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 2017 年拼多多GMV 已超千亿,年末其日订单量已超越京东。到 2018 年3月,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累计活跃用户超23亿;京东、唯品会等部署小程序后,同样发展迅猛。

2018年3月移动购物行业典型独立APP与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微信小程序为生活服务类平台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闭环。模式简单,易工具化的场景可以由小程序代替;而对于功能复杂,需要沉淀用户行为数据、培养用户粘性和活性的应用场景则仍然需要开发独立的 APP,二者实现相互导流协同发展。

2018年3月美团系APP及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但是如果要说取消,我们也不建议,因为这个问题理性来说我认为算是见仁见智的,因为很多人认为可能这个功能不好用,或者是就像笔者刚才说的,确实有些人就是喜欢发语音,但是我们某些场合确实不适合听,所以很讨厌这种人,我想现实生活中,确实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可能已经数不胜数了,每次发送几十秒的语音,但是我所在的环境不允许听,而打字相对来说你可以直接看到信息,简单明了。

因为微信针对的不仅仅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用户,而且还有更多的年龄大的群体,就像我们的父母,确实有些人不会打字,或者是打字相对比较慢,虽然他们确实可以通过语音或者是视频电话,给我们经常联系。但是平时又有会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少这样做,而打字又不会,所以只能说发送语音,而且相对来说语音,确实可以把一件事情说的更加明白和清晰,这也是文字相比不了的,或者是说他发送语音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而打字可能需要5-10分钟的时间,而且有时候打字也会打错等等。

在2016年的时间,微信就有做出了的统计 ,其中日均活跃用户在768亿左右,当然这是在9月份做出来的一个统计,但是我们从统计中可以知道的是:95后每天要发出81条信息,典型用户(即80后、90后)每天发送74条信息,老年人每天发送44条信息,老年用户发送的语音信息占比最高。通过下面的,其实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年人每天发送44条信息中,语音占比在22%,确实对于他们来说语音会更加的方便,因为打字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有点难为了。

在2017年的时间。 微信再次做出来了统计,也是9月份发现,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来到了902亿。同比增长17%,关键在于此前用户量相对不大的55岁至70岁的老年用户,9月已涨至5000万人。而且再次统计了语音日均发送量,超过了61亿次,同比增加了26%,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其中有26%的消息是语音消息。

在2018年9月份微信用户其中55岁至70岁用户达到6100万。 虽然没有统计发送语音的次数,但是我们知道其中绝大多数的老年人确实不会打字,或者是学习的过程相对比较慢。

我个人现在也算是年轻人中的一员,有时候我确实很忙,老板每次都要发语音,或者是家人,朋友,也总是发语音,我个人确实当时很生气,因为听语音确实也有些不方便,声音大了影响别人,声音小了自己听不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如此就要取消,我们只能说做出来一个折中的办法,或者是添加按钮,比如你可以要求别人不能语音信息等等来改善,而取消我们只能说不建议,因为我们要照顾到老人,以及父母,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或者是智能手机普及的速度,或者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下降,所以也只能通过语音和我们时长沟通。

回答完毕

微信的发展历程:

微信由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HoldingsLimited)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该团队经理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曾成功开发过Foxmail、QQ邮箱等互联网项目。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在产品策划的邮件中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3年10月19日,微信LBS图文回复是由商家设置店铺位置,用户提交当前所在位置后,可以找到最近的商家店铺,并进行一键导航、一键拨号,如果店铺当前有进行的活动(如:优惠券、刮刮卡),也可把活动显示出来。

2013年10月13日,全城搜索志在帮助那些不懂技术的个人或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接口程序,让完全不懂技术的个人或企业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拥有强大的功能。

企业使用全城搜索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实现智能客服机器人功能,店家可以轻松实现店铺商品和粉丝的关联与互动,也即将为微信地方号运维人员提供强大的地方运维的管理功能模块。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

在随后11、12和13三个测试版中,微信逐渐增加了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与腾讯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会话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了20版本,该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样的语音对讲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户群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到2011年底,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

2011年10月1日,微信发布30版本,该版本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

2011年1月17日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微信商标,腾讯的微信商标于2011年1月24日申请注册,仅仅迟了一星期。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这一版本增加了类似Path和Instagram一样的相册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

2012年4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为了微信的欧美化,将其40英文版更名为“Wechat”,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视频聊天插件,并发布网页版微信界面。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摇一摇传图功能,该功能可以方便的把从电脑传送到手机上。这一版本还新增了语音搜索功能,并且支持解绑手机号码和QQ号,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把控。

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破2亿。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方人。

2013年2月5日,微信发布45版。这一版本支持实时对讲和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并进一步丰富了“摇一摇”和二维码的功能,支持对聊天记录进行搜索、保存和迁移。同时,微信45还加入了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

2013年4月11日,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微信正式向部分用户发布声明,称网上流传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系恶意造谣,同时强调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

2013年7月22日早上7:30,有大量用户反映微信发生全面故障,故障包括微信信息无法发出、无法刷新朋友圈、无法登陆公众账号平台、无法连接微信网页版。

事故一直扰攘至下午2时许,微信开发团队才在其腾讯微博内。宣布微信可以再次使用,但有部分用户仍然留言,指进入微信后,部分功能未恢复,或者根本未能连线。

2013年8月5日,微信50forios上线了,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简称313)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Android上线。

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一个月内新增3000万名用户。

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2013年12月31日,微信50forWindowsPhone上线了,添加了表情商店,绑定银行卡,收藏功能,绑定邮箱,分享信息到朋友圈等功能。

2014年1月4日,微信在产品内添加由“嘀嘀打车”提供的打车功能。2014年1月28日,微信升级为52版本,Android版界面全新改版。2014年3月,开放微信支付功能。2014年3月24日,电脑管家牵手微信上线聊天记录备份功能。

2015年1月21日,微信在AppStore率先上线了61版,新版增加了“附件栏发微信红包”、“更换手机时,自定义表情不会丢失”、“可以搜索朋友圈的内容和附近的餐馆”三大功能。还有安装之后的开场幻灯片——统计你过去一年“送出的赞”以及“收获的赞”。

2014年8月28日,微信支付正式公布“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具体体现在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

微信提供的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服务能力包括: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这也预示着微信再次加大商业化开放步伐,为合作伙伴提供连接能力,助推企业用户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化转型。

通过为合作伙伴提供“连接一切”的能力,微信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其已经渗透进入以下传统行业,如微信打车、微信交电费、微信购物、微信医疗、微信酒店等。为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高校、电商、民生等数十个行业提供标准解决方案。

2016年1月11日,微信之父张小龙时隔多年的公开亮相,解读了微信的四大价值观。张小龙指出,越来越多产品通过公众号来做,因为这里开发、获取用户和传播成本更低。拆分出来的服务号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微信内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态,叫「微信小程序」。

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同日起,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3月10日,微信官方首次公布“企业微信”的相关细节,并于4月18日通过应用宝正式发布安卓版。8月,微信与支付宝同获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在微信生态下,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引起广泛关注。腾讯云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解决方案,提供小程序在云端服务器的技术方案。

2017年1月9日0点,万众瞩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调上线,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小程序提供的服务。

2017年2月,Brand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微信排名第100。2017年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悄然推出了“微信指数”功能,腾讯方面定义其为微信官方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

2017年4月19日,微信方面宣布,因苹果新规定出台,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了变更,iOS版微信公众平台及表情平台赞赏功能从当日17:00起被关闭,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此外,腾讯相关人士表示,红包不在此范畴,不会受到影响。

导致此次微信调整公众平台及表情平台赞赏功能的原因是苹果于2016年6月13日更新了311条款,更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微信方面同时表示,赞赏功能关闭后,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文章中展示二维码,通过个人转账方式获取支持。为了对用户资金进行保护,此类转账资金将采取T+7的结算周期,如产生资金冻结或退款,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查看相关流水。

2017年5月4日,微信支付宣布携手CITCON正式进军美国。在微信支付正式进军美国后,赴美人群可在美国享受无现金支付的便利。通过微信支付,在美国的衣食住行均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

2017年5月5日上午起,俄罗斯境内部分微信用户陆续出现被限制使用的现象,网页版功能也无法使用。俄政府要求服务商提供所在国的工商注册信息、服务器地址、软件功能说明等信息。俄方保证,在提供上述信息后将取消对WeChat的封停。

2017年5月18日,微信迎来更新,新增「微信实验室」功能。目前,启用的实验有「看一看」和「搜一搜」两个功能。

2017年8月21日下午,微信出现大面积故障,其他app内容均无法分享到好友及朋友圈;微信转账功能也暂时失效,红包功能正常。

从2017年9月25日17时-28日17时的四天内,手机微信启动页面显示的地球也将从以前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更换为风云四号的成像图。这也是微信启动页6年来的首次更换。

2017年11月8日,微信入选中国商业案例TOP30榜单。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661版本突然开放了小游戏,微信启动页面还重点推荐了小游戏「跳一跳」。

2018年1月10日,在全国第32个110宣传日之际,烟台市公安局与腾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直播互动式报警方式——“@110”在全国首发上线。

2018年1月31日,微信发布iOS端新版本662,支持两个账号一键切换登录,以及发现页管理功能。

2018年2月9日,微信团队宣布对于网络赌博坚持零容忍,并微信团队通过用户举报数据,经过核实取证,共计对2300多个涉赌微信群进行限制群功能处理,对3万多个帐号进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录等阶梯式处罚。

2018年2月10日晚,针对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恶意违规及对抗行为,微信团队发布重磅公告。

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

2018年4月1日起,支付宝、微信静态条码支付,每天限额500元。

2018年4月9日起,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港片区,江苏省工商局在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4市,同时启动“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并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服务。

2018年5月11日,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助手iOS版发布,可编辑图文、处理留言等。

2018年5月,为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优化微信外部链接体验,微信团队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相关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新规将于5月29日起正式生效。

2018年5月23日,微信iOS更新到了667版本。

2018年5月,微信联合希尔顿集团共同打造的“希尔顿Hilton”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入住客人提供行业首创的预约开发票、酒店信息指南和周边出行探索等一系列全新线上服务。

2018年5月29日,《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新规正式生效。

2018年6月4日,微信下线了“朋友留言”功能。

2018年6月6日,发布“微信同声传译”插件。

2018年6月,微信上线“亲属卡”功能,用户可通过在微信上给父母、子女开通(赠送)亲属卡,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方的支付账户扣除。

一、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无疑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

    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自 2012 年上线以来,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2017 年已超过 2000 万,且这一突破得到了微信官方的证实。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 2017年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到 182%, 一方面体现了大量自媒体平台的推出给予了内容创作者更多的渠道选择,另一方面更体现了全民创作的浪潮和趋势渐已成型。

2013-2017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微信营销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6-2017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与粉丝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为 350 万,同比增长 14%;月活跃粉丝数为 797 亿,较 2016 年增长 19%。活跃度的上升,表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热情高涨,同时用户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背倚庞大的用户基础, 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产出与消费量依然非常可观。 一些优质的自媒体公众号的内容产出量和消费量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优质自媒体公众号的发文和阅读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用户高频关注或置顶的公众号类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达 152 亿元,同比增长 267%,作者数量达到 784万,同比增长 302%。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作者人数的增加, 体现了在阅读平台上内容产出能力的提高, 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意愿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16-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作者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 2017 年 12 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378 亿,同比增长 135%,占网民总体的 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 344 亿,同比增长 132%,

2016-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接近 4 亿,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向全年龄段拓展。2017 年数字阅读用户中青年人群占比 709%,同比下降 94%,且偏爱家庭、文艺、教育类内容;中年人群比例达到 273%,同比增加 88%;老年人群占比 12%,同比提升 05 个百分点。

    2018 年 4 月“掌阅” APP 的月活跃用户数为 105 亿人, 同比增长 131%; 阅文集团旗下的数字阅读平台产品“QQ 阅读” APP 的月活跃用户数为 7218 万人,同比增长 373%。

2018 年1- 4 月掌阅和 QQ 阅读 APP 的月活跃用户数(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1 月微信图文群发数据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微信公众号的原文点击率整体有升有降,在 4 月和 5 月达到最低,后面有所回升;但是打开率/分享率整体呈明显的下滑趋势的。

2017 年公众号的盈利方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7% 的公众号是不盈利的,占比将近一半了,这也侧面反映出 779 亿的活跃粉丝大部分是被头部大号吸收了。

    同时,2017 年微信官方对于公众号的处罚力度也是空前的, 2017 年处罚公众号数量约 18 万个,发布朋友圈谣言榜单 40 余篇,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过 4500 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趋势分析

    诞生于2012年8月的微信公众号,在上线之初,是作为一个自媒体试验场而存在的,不少弄潮儿借机大放异彩。经过两年多的变革发展,微信公众号数量得到爆炸式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800万,中国平均每160人便拥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算得上是网络上最普及的产品了。

    但即使如此成功,人们还是会问,下一个平台是什么这不是说微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只是因为颠覆是这个领域的新常态。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渴望新鲜事物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为新事物的诞生,往往能给不同的人带来财富。

    1、微信公众号活跃度至少5年

    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互联网产品如过江之鲫,一一疲软老去,微信的巅峰时期能维持多久比较一下,可以发现,论坛、博客的式微和微博的衰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产品都缺乏平台性,无法跟现实世界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微博即使是第一个大规模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但它还远没达到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活不便的程度。

    但微信不一样,微信是真正的平台级产品,它融合了传播的各种形式——单向传播、互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功能之全面前所未有,甚至能在相当程度上取代手机的语音功能,使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不再绝对重要。微信还在成长期,在可见的未来,还看不出有哪个产品能取代它。

    微信公众号只是微信的一个副产品,是微信生态圈的一部分。皮存则毛可附,只要用户不大规模抛弃微信,跟微信结合得最紧密的内容产品微信公众号就不会消亡。

    新浪微博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2014年明显衰落,活跃生命期为5年,现在虽有衰减,但仍有相当活跃度。微信公众号2012年8月上线,活跃生命期应也不会少于5年。

    2、进一步垂直化、分层化

    微信公众号开始深入到各个长尾市场,逐渐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微信公众号以“小而美”的体态,天然具备精准传播的特点。在未来,这一特点会被进一步放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垂直化传播是大势所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数多、阅读量大的微信公众号几乎都是垂直的,不仅是大领域的垂直,小领域里也追求精准垂直。如汽车领域的微信公众号,查违章、查路况、教学车、教维修、教改车,都有专门的微信公众号,且用户众多,“新媒体排行榜”上,排名前50位的汽车类微信公众号,推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几乎都能超过1万个。

    反而是一些内容偏综合性的微信公众号,发展起来面临尴尬,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用户。

    一些大型机构、尤其是媒体机构,则在寻求分层化传播转型。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人民日报”,可发现得到认证的相关微信账号有二十余个,包括人民日报评论、文艺、政文等各个版面的官方微信,以及人民日报山东、江苏、上海等各省地的官方微信。通过构建分层化的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公众号不仅向受众传达全国性的重要时政新闻,也提供分属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服务性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全面开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号召力和传播力。

    2014年年底,微信官方出台了新政策,对公司机构的认证规则进行松绑,只要有公司资质就可以认证任意微信名,这一政策也助力了微信公众号的分层传播,同一机构可根据需求开通多个子账号,让分工配合更加精细。

    3、更加重视优质内容生产

    2014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将文章“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布,并丰富了后台数据,旨在催生更多的优质内容和创意互动。今年年初,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和抄袭处罚规则,抄袭达5次者将被永久封号,以期惠及更多的原创作者,优化平台维权机制。

    这系列举措一方面对外界批判已久的“微信抄袭风”作出了回应,另一方面也对微信运营者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之后,微信平台上“1人原创,99人抄袭”的现象有所遏制,更加公开透明的阅读数据也打击了弄虚作假和恶意营销行为,微信公众号们不得不更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通过“阅读数”等指标来吸引商业投入、监测传播效果。

    4 、迎接商业化和生活化浪潮

    国信办副主任彭波曾在成都论坛上表示:在PC时代,中国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和实现言论表达,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上网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网络的政治属性明显消减。

    的确,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使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生活,从事个人商务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正向商业化、生活化转移。

在舆论生态变革的大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的政治色彩和媒体属性正逐渐退潮。一方面,“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政策的出台,对微信公众号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内容生产本身就会遭遇危机。

    不以内容为主导,也意味着下一步微信公众号将会充分发展O2O、B2C的功能,线上集聚用户,线下运营。如层出不穷的各种运动类微信公众号,就必然要由线上走向线下。

    5、走向机构化

    We Media,中文翻译为“自媒体”,其实不是太准确,如果说微博是真正的自媒体的话,发展得好的微信公众号,都在去“自”化。

    一些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向内容机构转型,如徐达内,他早年开设专栏,受到广泛欢迎,随后转战微信公众号战场,再次聚集了不小的影响力。但他现在力求“去个人化”,很少亲自撰写专栏,而是交由团队成员生产内容,自己则整合资源,成立了“长沙鹿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更多新媒体产品。不仅徐达内,很多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注册为公司,走向机构化,成为小微企业大军中的一员。

    运营过微信公众号的都知道,个体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变得力从不心。原因有两点,首先是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爆炸式增长,内容单薄的个人公众号想在红海中脱颖而出非常困难;其次,随着底端分栏、微网站、HTML5等功能的开放,对微信运营者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很难包揽内容、技术和维护等全部环节。

    在当前,要办好一个微信公众号,需要一个高水准的团队持续不断给用户提供高品质内容,单打独斗很难做到这点。微信公众号的运作,由此不得不走向去自化、团队化。

    6、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微信公众号的机构化和商业化,必然要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2014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负增长,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市场却迎来发展高峰, 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49亿元,同比增长1041%。一个佐证是,2014年初,海尔向纸媒发出通知,表示将不再在纸媒投放硬广,整个集团的广告战略向新媒体倾斜。

    面对此消彼长的广告市场,微信公众号也在积极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努力培养自我造血能力。

    除了出售广告位和广告植入等常见形式,在未来,精准广告技术、移动广告联盟这样的支持体系会在微信平台上更加完善,它们的核心任务是作为“中间人”,帮助广告需求与广告投放位进行高效精准的对接。例如腾讯搭建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广点通,能够对广告主和微信号进行智能匹配,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在微信订阅号图文消息页底部开辟一条文字链,按用户点击计费。广点通已被称为2014年移动广告市场的最大黑马,清华大学有个硕士生,个人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每月能从广点通获得收入超过4000元。

    此外,自媒体联盟,承接业务投放在自媒体上,为企业或机构提供营销和传播服务,也抢走了不少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生意。

    7、政策摇摆化

    微信公众号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政策的摇摆,如放开阅读量,又屏蔽显示10万以上阅读量;放开了一部分公号每天发送多次的权限,对后来者却几乎采取一刀切不放开的政策;试水了微社区,却一直做得不温不火……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平台,比较像是纸媒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每日可推送,运营者能够看见用户反馈,但沟通并不便利,用户和用户之间也彼此难以沟通,为此,微信尝试开设评论区功能,但一是只能呈现精选评论,难以形成互动氛围,二是也容易导致平台繁琐化、功利化,微信目前还没大范围放开评论区功能,下一步如何发展,仍待观察。可以预计的是,腾讯在放开微信哪些功能上将继续摇摆。

    微信公众号已经进入疲软期,如订阅号头条的平均打开率才10%左右,内容越来越乏善可陈,等等。但在现阶段,基于微信的普及性和成长性,微信公众号还不会过时。目前,微信上活跃了两三亿人,比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多,是中国最巨量用户群的聚集平台。

拥有十亿级用户量的微信,迎来了多年以来的大更新!

微信每次的更新都会引来很大的热议,毕竟是大家人手必备的通讯工具!这次的大更新更是引人注意!

这次的更新的版本为808,除了每次更新都提到的修复一些问题之外,还带来了一些新的功能,说实话本次更新的这些功能确实从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了,感觉还是很人性化的!

没错!目前只是针对于IOS(iphone)版本进行了更新,这儿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

为什么每次更新都是ios先更新,安卓总得等等?

我猜可能是因为安卓的用户群体量大,先更新安卓的话如果检测出有什么问题,可能带来的问题也就更多,相较于ios用户群体量小,且ios相对于安卓性能、适配、处理器方面略优,更有利于检测!

所以安卓用户再等等吧!

下面就看一下本次的重磅更新到底有多重磅!

更新步骤:微信--我--设置--关于微信--检查新版本

1、设置消息提音(听腻了好几年的提示音换换吧)

提示音修改:微信 我 设置 新消息通知 消息提示音,总共有8种音效任你选择。

2、视频语音通话来电铃声(这个算是符合大众需求了很nice)

来电铃声修改:微信 我 设置 新消息通知 来电铃声

选择铃声,可 搜索 !(歌曲来源于QQ音乐)

更人性化的是可以为你的朋友设置专属的铃声!

3、来电浮窗提醒

相较于之前的全面屏显示更为贴切!

5、折叠置顶聊天(置顶聊天超过7个就可以折叠,为你的消息栏省了很多空间)

6、切换账号显示微信号

新版本中在切换账号的页面中可以显示微信的微信号了

7、PC端扫码登录,在手机端确认的页面也进行了优化,以及登录设备优化

目前我所了解的感知到的更新就这些了,你们可以试着找找其它的新东西!

后记 :

说实话,这次微信的重磅更新确实有点东西的,迎合了大多数用户的一些需求,感觉没有明显的“鸡肋”的东西!这说明微信团队仍在努力为用户做更好的产品!只不过这次没有出现有强烈的呼声的一些功能,如大文件上传、语音进度条、15秒视频长度限制等等!众口难调,10亿多的用户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这肯定不现实!只能一步一步来去解决更多的问题,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用心做产品!

2022年微信用户量超12亿。

它集社交、通讯、购物、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尤其是电子支付的推出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会牵连一系列依托微信发展的产业链。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月19日,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重头戏的“微信之夜”活动上亮相。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从视频号、直播等方面分享了微信十年的重要进展。他说,虽然多了很多功能,但微信还是像十年前那样简单,“小而美的产品,有自己的灵魂,我和团队的工作也因此而有意义”。张小龙表示,去年这个时候,还想不到微信公开课会以视频号直播的方式来举行,而这个方式因为疫情变成了现实。他说,当初开发微信,是因为自己需要一个沟通的工具。“当时也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这样,十年后来看,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是‘上帝选中的那个人’”。

张小龙在演讲中表示,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支付已经像钱包一样,成了一个生活用品。“十年后,微信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生活方式,这要感谢微信平台上的每一个创作者”。

张小龙在演讲中首先谈到视频号。2020年1月9日,他在2020微信公开课PRO上预告: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微信要探索的方向;10天之后,微信视频号正式开启内测。张小龙说,视频表达变得越来越普及,最近五年,微信每天发送视频数量上升了33倍,视频化表达会是下一个十年内容的主体。他称,微信在2019年组建小团队开发视频号,当时定位视频化的微博,发布的时候,很多媒体不看好,但自己却认为,“不看好反而才有戏”。

微信团队对视频号的定义是:视频号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也是一个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张小龙说,视频应该是以结构化的数据而非文件的方式存在云端,并且很容易分享出去。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将来微信里流通的视频内容会越来越多以视频号的形式来存在。微信就像一个视频图书馆,随着时间沉淀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他说,希望视频号未来变成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用的东西,不仅仅是大V和网红。

2020年10月,微信视频号上线直播,两个月后,微信视频号直播支持推拉流直播。谈到直播时,张小龙说,互联网内容形态一直在演变,越来越碎片化,他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内容形态能被普通人接受”,而直播是有这个机会的。“短视频有创作门槛,需要做精美的内容,但直播不用”,他说,一个真实的直播应该是很轻松的,未来直播会变成很多人在用的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它的终极形态是“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眼睛”。在微信的下个迭代版本中,将设置直播入口,希望今年春节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

谈到用户隐私保护时,张小龙表示:“确实不会看你们的聊天记录,如果要看会被开除的,我们这里不保存聊天记录。”他也表示,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聊天记录被窃取,输入什么就会看到相应的广告。出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微信就要自己做一个输入法。“输入法是信息输入的第一个入口,会有一些想象不到输入方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