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手机品牌的“失败”之作,有你用过的吗?

新手学堂014

各大手机品牌的“失败”之作,有你用过的吗?,第1张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 的进步,手机早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大手机品牌也是风光无限。但在智能手机的发展 历史 中,各大手机品牌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挫折,本来寄予厚望的一款手机,却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销量十分惨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各大手机品牌的“失败”之作吧。

一、iPhone 5C

2013年9月11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举行新品发布会,会上,苹果推出了新一代手机——iPhone 5S。但让人意外的是,除了iPhone 5S,苹果还带来了一款新机,那就是iPhone 5C。外观由钢质加固框架和硬膜聚碳酸酯一体机身组成 ,正面采用防油渍防指纹涂层,有白色、粉色、**、蓝色和绿色五种颜色 。 采用4英寸视网膜 Retina 屏幕,A6处理器,配备800万像素iSight摄像头,720p HD FaceTime前置摄像头。

但很可惜,由于硬件与上代iPhone 5基本相同,且价格相对昂贵,16GB版售价4488元,32GB版5288元。iPhone 5C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上市仅两个月就出现了削减订单与降价的报道,面对惨淡的销量苹果却没做出降价处理,使得iPhone 5C的销量一直很差,也被称为“苹果史上销量最惨的iPhone”。

二、三星 Note 7

三星Galaxy Note 7发布于2016年8月2日, 三星S6 edge使用的双曲面屏惊艳了无数人的眼球,经过几代的打磨后,在Note 7身上可以说是达到了完美, 搭载57英寸的QHD Super AMOLED双曲面 屏幕, PPI 达到518。 不但是外观亮眼,其性能也十分出色,使用的高通骁龙820处理器,是当时的顶级处理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Note 7都是一款顶级旗舰手机,也被人誉为“安卓机皇”,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喜爱,纷纷开始抢购。

但可惜的是,由于电池设计缺陷,Note 7有很大的自燃风险,在正式销售不久后就发生了多起事故。为此,三星不得不进行全球召回,但中国市场例外,原因在于三星宣称国行版本的Note 7采用的是不同的电池,没有自燃风险。但事实正面三星说的是假话,国行版同样出现了多起自燃事故,最后,三星也召回了国行版Note 7。不过,三星的区别对待政策无疑是伤了中国用户的心,虽然在Note 7前,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就不断下降,但Note 7无疑是压垮毛驴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三星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三、华为Mate S

2015年9月2日华为推出了全新旗舰机——华为Mate S,外观依旧延续了精湛的一体化全金属机身设计,同时又加入了25D弧面屏,外观十分惊艳。配有55英寸压力触控屏,支持1080p分辨率,采用的是Kirin935八核处理器,拥有3GB内存和128GB的存储容量。除了搭载Android60和EMUI 40之外,该机还配有800万像素前置镜头和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

华为Mate S虽然看似十分不错,但其可以说是华为自大后的产品,在经历了Mate 7的成功后,华为不免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狙击iPhone 6S,华为仓促发布了华为Mate S系列,并在顶配版上抢先苹果使用了3D触控功能。但Mate S的使用的麒麟935处理器在性能上相比麒麟925提升并不大, 电池容量仅为2700mAh,完全失去了Mate系列主打的超长续航, 且由于定价太高,Mate S的销量十分低迷。不过Mate S的失败也警醒了华为,在经过细心打磨后,Mate 8出世,成功挽救了华为Mate系列的声誉。

四、小米 Note

2015年1月15日下午两点,小米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小米Note。在机身设计上小米Note十分出色,选用更具质感的玻璃材质及天然竹材质,尝试加工曲面工艺,同时还将每一个精密元器件都浓缩在695毫米的超薄机身内。机身正面和背面均使用曲面玻璃,并在背部进行弧形收边设计,配合铝合金金属边框,使其拥有良好的润泽手感。

屏幕采用57英寸夏普/JDI全高清屏幕,搭载骁龙801(标准版)/810(顶配版)处理器,6片式镜头,ƒ/20光圈,1300万像素光学防抖相机,400万像素前置相机。

小米 Note就是小米公司向高端迈进的第一步,但很可惜,小米Note失败了。小米Note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其搭载骁龙810处理器,骁龙810处理器是 高通为了应对苹果在iPhone 5s上使用的史上第一款64位的处理器A7,仓促推出的八核64位处理器。骁龙810在性能方面虽然十分出色,但高通忽略了功耗问题,骁龙810的发热十分严重,被人誉为火龙。骁龙810坑害了一众旗舰手机,小米Note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个原因就是指纹识别的缺失。在指纹识别已开始流行的时候,作为小米顶级旗舰的小米 Note却并没有这个功能,也进一步打击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红米note10参数配置如下:

1、Redmi Note 10搭载65英寸LCD全面屏;配有竹石青、星云灰、晴山蓝、月影银四种颜色;高度约为16181毫米,宽度约为7534毫米,厚度约为892毫米;重量约为190克。

2、Redmi Note 10搭载联发科天玑700八核处理器,预装基于Android 11的MIUI 12操作系统;后置4800万像素主镜头+200万像素人像景深镜头三摄,支持超级夜景、魔法换天30等拍照功能,前置800万像素镜头;搭载5000毫安时容量不可拆卸电池;为5G全网通手机。

红米note10的特色功能。

红米note10搭载联发科的天玑700 5G处理器,7纳米工艺制程,2xA76大核、6xA55小核架构;配备UFS 22闪存,支持Write Turbo;存储方面还增加了HPB技术,可针对随即读取进行增强;配备VC液冷散热,支持红外遥控。

Redmi Note 10搭载了前置800万像素美颜相机,后置4800万主摄+200万人像双摄,也支持四合一像素。Redmi Note 10搭载5000毫安时容量不可拆卸电池,支持18瓦有线充电。

不,小米note11不是旗舰机。小米note11是小米公司推出的一款中端机型,它的配置比旗舰机要低,比如它的处理器是高通骁龙665,而旗舰机一般都是骁龙855或者更高的处理器;它的内存最高只有6GB,而旗舰机一般都是8GB或者更高;它的屏幕分辨率也比旗舰机要低,只有23401080,而旗舰机一般都是2K或者更高。因此,小米note11不是旗舰机。小米note11虽然不是旗舰机,但它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它的价格比旗舰机要低很多,而且它的配置也足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如果你想要一款性价比高的手机,小米note11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选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要被品牌和外观所迷惑,只有选择合适的手机,才能让你的使用体验更加完美。

小米note顶配版现在还能用吗

答:可以用的。上网课还是不错的。小米Note顶配版于2015年5月上市,搭载57寸2K阳光屏,是第一款载具高通骁龙810的手机,4G运行内存,摄像头配备索尼1300万像素光学防抖,双卡双待双4G,双面曲面玻璃➕铝合金边框,3090mAh电池,重161g,在当时,无论是颜值还是性能都处于顶尖状态,曾一度被誉为安卓机皇。

荣耀7与标准版小米note的对比。

外观上对比:

做工上这两款产品的握持感都很不错,不会有塑料感,手感也很不错。

小米note配备了一块57英寸的屏幕,而荣耀7则是52英寸,如果喜欢单手握持,那么就选择荣耀7,如果喜欢大屏幕那么就选择小米note。

机身按键上算是两者差别比较大的地方,小米note坚持使用物理按键,而荣耀7则是使用了虚拟按键,似乎喜欢实体按键的用户数量更多一些,毕竟实体按键在使用的时候会给用户提供一种安心的感觉。

机身厚度两者非常接近,两者按键与接口的布局也都很合理。

机身背面则是完全的两种风格,小米note采用了所谓的“3D”玻璃后盖,视觉效果和手感不错,防污抗指纹的能力也比一般的玻璃后盖机身要好一些。而荣耀7则是采用了金属机身,而荣耀对于金属机身的处理还是很到位的,手感上并不比市面上的其他金属手机差。

另外荣耀7还多出了指纹识别功能,并且为指纹识别功能加入了很多新的交互方式。

系统对比:

此次荣耀7内置了基于Android 50定制的EMUI 31,小米Note则搭载了MIUI 6,两个系统的界面风格有较大不同。荣耀7的图标风格介于扁平与拟物之间,而小米Note的图标则更加接近扁平化,扁平化设计在视觉体验上比较接近年轻人的口味,相比于MIUI 6的年轻化风格,EMUI 31显得更加稳重大气,有一股说不出的气场。

EMUI 31虽然仍抱定传统图标样式,但并不缺乏科技元素,切换页面时官方动态壁纸过渡效果相对顺滑。下拉任务栏沿用时间轴设计,各类通知一目了然,并且用户可以通过下滑指纹识别模块快速展开通知面板,双击后可清空通知。

EMUI着重提升用户体验,新加入的单手模式、指关节截图和手势控制在提升体验的同时,增加了使用上的趣味性。配合此次发布的新功能“智灵”按键,可以展开更多玩法。

“智灵”按键是此次荣耀7的一大卖点,荣耀7对语音功能上进行了深入的开发,如果想给朋友打电话,只需要说出“打电话给XX”,电话即可拨出,除了打电话,“智灵”键还可以管理闹钟、日程、备忘录,并能够帮助用户叫车。

转观小米,MIUI 6为大屏小米Note做了许多人性化改变。在锁屏界面下,用户左滑能够快速启动相机界面,右滑时可以启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待机界面下通过双指合拢手势可以激活桌面编辑功能,三指合拢手势能够查看桌面页缩略图,虽然手势较多,但总体看来还算方便。

小米Note一直被大家成为加强大屏版米4,所以在MIUI 6的表现上也更像是米4放大版,但图标间的默认间距比较大,即使是用惯MIUI的用户可能也要稍加适应一下。

性能对比:

跑分结果两者非常接近,都在46000分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跑分前,小米提示了是否切换至性能模式,小米到底是老实还是耍小聪明这个也要靠大家自己判断了。

跑分只是一个参考,下面选用一款游戏来测试一下两款手机的实际性能如何,选用的《我的世界》大家都懂,因为还是测试版,而且游戏场景极大,所以对手机的性能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虽然比不上PC上的《仙剑奇侠传6》又名《信仰6》,《4路泰坦陨落》,但这款《我的世界》用来测试手机性能绝对够用了。

两款手机基本在同样的场景在拖动屏幕的情况下,荣耀7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卡顿情况,而小米note则是表现比较流畅,荣耀7搭载的海思麒麟935处理器优点在于发热控制好,但兼容性与游戏性能目前还是高通要更好一些。

拍照功能:

荣耀7在摄像头方面下足功夫,搭载前置800万像素+柔光灯、后置2000万像素+双色温闪光灯组合,除此以外,主摄像头支持相位对焦,保证了高速对焦。小米Note的摄像头看起来也没有差很多,该机搭载了索尼1300万像素OIS光学防抖后置镜头与4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主摄像头采用F20大光圈有效提升单位时间通光量,增加成片率。

在拍照应用中,荣耀7的功能更加丰满一些,不仅延续了口碑不错的流光快门外,还设置了美肌模式与新引入的美食功能,进入左下角的滤镜模式下,荣耀7为用户提供了8种内置滤镜可供挑选。除此以外,右上角的详细设置中,还包含了慢动作、全景、HDR、延时摄影等多种创意摄影模式。

相比于荣耀7,小米Note的拍照应用就略显简单。左滑界面时只提供了夜景、全景、美颜等几种模式,而右滑后小米Note为用户提供了11种内置滤镜。在拍摄界面中,上下滑动可以切换主摄像头与前置摄像头,方便用户自拍。小米Note在相机中做的比较出色的一点在于,当用户选中对焦点后可以点击对焦点进行拍照,而不像传统相机那样,需要按触快门按钮才能拍摄。

在拍摄样片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荣耀7的对焦速度会快于小米Note,荣耀7可以一次性快速对准焦点,而小米Note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前后对焦过程,虽然最后都能够对准焦点,但速度上差别比较明显。

在强光下荣耀7与小米Note都可以保证快速对焦拍摄,样片表现上,两款手机也能够非常完美的保留细节,但可以发现小米Note的色温偏暖,在样片上的表现为照片颜色偏黄。

室内暗光情况下,主要考验的是两款手机的防抖能力,而在实际体验中感觉小米Note的暗光拍摄成片率会更高一些,在同一个场景下荣耀7会偶尔出现照片抖动现象,导致需要重新拍摄照片。

在拍摄微距时,荣耀7无论从对焦速度与准确度都胜过小米Note,小米Note在没有对准焦点的情况下会频繁提示合焦成功,并且成片的画质也并不太尽如人意,相比于小米Note,荣耀7的表现确实好很多。

荣耀7与小米Note都内置美颜模式,感觉荣耀7拍出的颜色更加自然,而小米Note一直在出现颜色偏黄的问题,这应该是由于白平衡没有校准准确导致的。

在夜晚拍摄时,小米Note的表现还算不错,无论是噪点控制还是细节保留都比较出色,而荣耀7拍摄出的夜景照片会出现较明显的噪点,不过并没有出现为了降噪而产生的涂抹感,细节保留上还算不错。

总结:

总体而言,荣耀7与小米note代表了两家厂商目前最高的水准和特色,小米note更多的是小米对于以往的一个新尝试,而荣耀7则是将过去的经验更好的整合在一起。其实很难判断出谁才是更好的产品,毕竟两款产品各有优点,也各有自己的缺点,小米note胜在更大的屏幕与更好的游戏性能,而荣耀7则是胜在全金属机身,指纹识别以及更有亮点的包装。 售价上两者也都是1999元起,两款产品都比较值得购买,但具体选择谁就全看各位的个人喜好了。

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厂商之一,小米带给了我们许多优秀的产品。其中的小米数字系列以及后来的Redmi系列都出现了无数经典的、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而其实在这之前,小米也曾有两个系列的产品:一个寄托了小米冲击高端的愿望、一个则开拓了特殊的用户群体市场。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后来却都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这两个系列就是小米的Note系列和Max系列。下面就让我来带大家看看,这两个系列是如何逐渐走向消亡的。

首先是Note系列:

2015年1月,小米推出了旗下首款冲击高端旗舰的产品:小米Note。小米Note采用玻璃后盖+金属中框材质,并在背板玻璃上加入曲面工艺,使整个机身无论观感还是握持手感都有巨大提升。并且还有当时比较热门的竹制后壳版本。

这次小米一共发布了两款产品:即小米Note标准版和小米Note顶配版。其中标准版小米Note采用57英寸1080P LCD屏幕,宽69mm,重161克。小米Note标准版处理器搭载高通骁龙801,支持4G双卡双待,内存为3G,存储为16G/64G,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3000毫安时电池,并且内置独立HIFI芯片。

3月底,小米又推出小米Note女神版,女神版的外形和配置均与标准版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增了樱花粉配色。

5月份,小米Note顶配版上市。小米Note顶配版的外形与标准版相同。屏幕由1080P升级为2K分辨率,处理器升级为骁龙810,内存由3G升级到4G,其余配置与标准版完全相同,售价2999起。

一代小米Note无论在颜值还是配置上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还有极为罕见的HIFI芯片,可以说小米第一次冲击高端是有很大机会成功的。而小米Note的标准版确实也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不过最可惜的还是顶配版,毁在了那颗发热功耗极大的芯片:骁龙810上,当年搭载了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的手机几乎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即便小米为搭载骁龙810做了许多优化和散热措施,但也无法避免翻车的结果。总体来说,小米Note第一代有许多亮点,配置和价格上也都是诚意十足,可惜顶配版败在了芯片这一客观因素上,但标准版还是赢得了许多好评。

2016年10月,小米发布了Note系列的第二款产品:小米Note2。小米Note2采用一块57英寸1080P OLED曲面屏,也是小米第一款搭载曲面屏的手机。机身和后盖则依旧是金属中框+玻璃后壳材质。硬件配置上,小米Note2采用高通骁龙821处理器,内存4/6G,存储64G/128G,后置2256万像素镜头,电池容量4070毫安时。并在正面Home键集成指纹识别。

小米Note2身上几乎集成了所有最顶尖的硬件,曲面屏也带来了超高的正面颜值。但小米Note2可谓是成也曲面屏,败也曲面屏,LG的曲面屏幕显示素质过差,有很强的抹布感,直接劝退了许多消费者。最终导致小米Note2冲击高端又一次失败。

2017年9月,小米发布了小米Note3。这次Note3不再延续之前的旗舰定位,没有采用当时顶级的骁龙835处理器,而是采用了定位中端的骁龙660处理器,产品定位也随之降低。

小米Note3的外形和材质工艺与小米6完全相同,屏幕增加到55英寸,材质为LCD屏拥有4G/6G内存,64G/128G存储,电池容量3500毫安时,正面Home键集成指纹识别,前置摄像头支持红外人脸识别。后置为12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长焦镜头的双摄组合。

虽然小米Note3的外形十分不错,这样的配置放在中端也完全说得过去。但这款产品主打线下市场,且2499的价格有点略高,所以销售成绩很不理想,也直接导致小米Note系列被砍,此后再也没有Note系列产品的出现。

接下来是小米的Max系列:

2016年5月,小米发布了小米Max。小米Max定位中低端市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一块超大尺寸屏幕以及超大容量电池,为喜欢超大屏幕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小米Max采用一块644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080P,电池容量达到了4850毫安时。处理器分为标准版和高配版,分别采用了高通骁龙650和骁龙652,拥有3G/4G内存,64G/128G存储,支持后置指纹识别,主摄1600万像素。

小米Max的高性价比、超大屏长续航定位,为小米Max这款产品赢得了不少好评,骁龙650/652处理器的性能放在2000以内的价位几乎没有对手,因此小米Max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

2017年5月,小米发布了Max系列第二款机型:小米Max2。小米Max2依旧延续了一代的定位:644英寸超大屏幕,骁龙625处理器,更大的5200毫安时电池,全金属一体化机身,后置指纹识别。

小米Max2的改进主要提升在外观上,三段式金属机身升级为一体化金属机身,而在其他方面则并没有什么提升。反而骁龙625处理器在性能上还不如一代的骁龙650/652,但625的超低功耗和Max2更大的5200毫安时电池带来了近乎变态的续航体验,同样受到不少好评。

2018年7月,小米发布Max3。小米Max3的外观相对前两代改变较大,背面还是全金属一体化机身,正面从644英寸16:9显示屏升级为69英寸18:9显示屏,电池容量也增加到5500毫安时。其他配置上,小米Max3采用高通骁龙636处理器,后置1300万+500万双摄像头,支持前置人脸识别和后置指纹解锁。

小米Max3相比前代虽然各方面都有了提升,但骁龙636处理器在性能上还是无法完全超越一代的652,万众期待的骁龙670/710没能搭载在这款机型上,1699/1999的价格也略微偏高,所以这款机型最终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导致Max3之后就再也没有了Max系列的产品。

其实在了解完这两个系列的机型后,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出它们为什么会从初始的高光走向后来的暗淡,最终消失在手机发展的长河中。

小米Note起初的配置都是向旗舰机看齐,虽然一代经历了火龙810的洗礼,但标准版还是建立了不错的口碑;二代则是毁在了屏幕上,风头还被一同发布的MIX全部抢了去,冲击高端又一次失败;三代则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小米Note在小米家族中的定位,这也直接导致了Note系列走向灭亡。小米似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Note系列的销量越来越差,所以并没有选择坚持下去,而是及时止损,Note系列最终消失。

如果说Note系列被砍掉是外部因素占主导的话,Max系列则是由内部因素而消亡:Max系列最初的高性价比、超大屏超长续航的定位确实拥有相当一部分客户群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Max系列却没能跟上节奏,配置一成不变,甚至还有退步,价格却在一点点提高。如果能适当加强一些配置,提高Max系列的定位,那么或许这个系列就不会出现三代而亡的情形了。

总之,这两个系列在小米的产品线上都是曾经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们也都获得过不小的成就,我个人对这两个系列都是比较认可的,但最终没有坚持下来确实比较可惜。不知在日后还有没有相似定位的产品来代替它们,尤其是Max系列,超大屏手机其实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有非常多的潜在用户,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出现这样的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