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信息流优缺点及建议

新手学堂015

微信订阅号信息流优缺点及建议,第1张

微信订阅号内容,是除了朋友圈外,我们每天打开次数第二的板块。在670版本之后,订阅号的文章推送以“封面图+标题”的格式,以信息流的方式直接显示,不再只显示头号标题,点击进去相应订阅号才能看到当次全部推送。刚刚改版后怨声四起,到现在已经使用过大半年以后,对这种方式的优缺点,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给头条之外的二条三条以更多的曝光机会。

对于公众号而言,只要被用户关注了,就有了会被看到的机会。

减少了用户查看订阅号内容的路径,打开信息流,直接点击感兴趣的内容即可进去浏览。

取关入口变浅,用户能方便快速筛选自己的订阅号内容。

随着各个号主越来越洞悉用户心理,引人入胜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多,用户订阅的公众号数量也是在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多。各个订阅号都争先把握两大黄金时间(20:00-23:00、6:30-10:00)推文,造成的结果是,用户一段时间不点开订阅号之后,一打开未读消息几十条上百条。从第一条滑到最后一条用时非常久加上手酸,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下,分给每篇文章的时间越来越少,草草扫过每篇文章或是深度阅读一两篇之后放弃剩下的订阅号内容,对用户和订阅号本身都是损失。

用户置顶的星标的订阅号不会直接展示,要再点击到订阅号列表里才能看到。

1 将置顶星标的订阅号的头像方式在信息流最上方,用户可直接点击进入最想看到的订阅号。如读有余力,再继续往下刷信息流。已经读过的内容在信息流中去除。

2 可增加随机读5篇、10篇的按钮,点击后在未读文章中随机生成相应数量文章列表,排在信息流上方,与信息流文章区分开。佛系用户可点击随机阅读。

3 订阅号分组。用户关注时手动分组,信息流内容可分组查看。

  微信信息流广告的玩法是:

 1、利用大数据模式将每个用户所喜欢的东西通过信息流推荐给用户,最大的满足客户需求;

 2、将客户所偏好的数据进行统计,结合当下环境来判断各个领域的走向,用最小的资本投入创造最大的盈利模式;

 3、信息流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应不断的开发新的广告模式,让用户在感到耳目一新的条件下,对客户进行产品概念的推广,从而减小客户的流失量。

1、辩证地说“无限即有限”,没有绝对。正如您问题内容所说,微信“强关系”的基因就已经限定了微信在营销中做不到无限可能。

2、微信在营销中的优势在于,庞大的10亿+月活用户的基数和广度优势,而在营销深度和精准度上来说始终是微信的软肋,不及阿里等电商平台,和头条、抖音等基于内容和用户兴趣标签的流量分发,微信更多地做到了“刷别人的屏,涨自己的粉”而已,同时不能带来如头条和抖音带给用户愉悦的体验和倾向性的资讯内容。

3、在微信公众号方面,微信栏目制和信息流制的形态决定了微信在营销效率提升方面并非无所不能。相比较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的「微头条」推出,头条的微博化特征日趋明显,从而让微信公众号变成了信息滞后的内容形态。简单的跟进逻辑,内容流程的全面移动互联网化,谁能够让内容更简便、更快,谁就代表着移动互联网新的方向,也随之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方向。

4、移动互联网营销中真正好的营销引导效果是什么呢比如说能够看到好友留言而并未被内容作者精选的留言;比如能够具体显示哪些好友看了某篇文章等等,但这些所涉及到的是微信用户的信息安全,所以没办法再往深去挖掘,关系信息的使用做到现在似乎也就到尽头了。头条、抖音就更好地解决了微信的瓶颈,抖音小店、抖音带货能力越来越被更多品牌和供应商广泛认可就是最好的例证说明。

5、微信的强关系私域流量,很难如头条、抖音、微博等行程热点话题等,对于营销和品牌打造而言,同样注定微信并非无所不能。

6、微信的过度营销反而影响品牌方对用户的营销体验。如张一鸣所说:微信需要人工订阅,很多优质内容账号无法得到传播分发,反而营销号得到病毒传播。内容创造者不应花费大量精力在于营销,头条号的机器推荐具备更大优势。在营销方面越精准则用户体验越好。

综上所述,在营销中应该更加注重流量精准、行业兴趣和用户培养,所以在营销中微信并非无限可能。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启发与帮助。

微信作为一款从2G时代出现的产品,跨越了十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如今国民级的应用,甚至正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却一直保持着简单和连接的理念。

就在今年一月份,微信推出了80版本,其中添加了很多新奇有趣的功能,站在用户视角上,能看到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说微信根本不了解用户而且孤傲,有人说微信正在变得臃肿,有人说微信体验不好但是没有替代品不得不用。

看了很多介绍微信80的文章,发现都只是在介绍微信80更新了什么,但是没有看到有人会更深层次地聊微信为什么要这样更新;上周我在听完张小龙的微信十周年演讲后,感触良多,并从中窥探出了微信更新的些许用意。

于是想试着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分析微信,所以我想把第二个思维框架分析对象确定在了微信身上。愿读完这篇文章,你能获得我所希望交付的价值~

一、微信是一款什么软件?

先说结论,微信本质上是一款连接的信息流流量平台。

在很多人人眼中,微信就应该是一款社交工具,希望微信能够做好社交的本职工作就够了,不需要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功能;有人抱怨说微信变得越来越臃肿,很多功能其实自己并不用得到,还占用手机的内存,已经丢失原来简单的模样。

但是要知道,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其实是由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所塑造的。就像几年前有一句特别火的话:你的眼睛里,有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你能成为你今天的样子,其实是由你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所以微信十年来不断改版,从一款通讯工具变成如今的连接信息流的平台,其实是由微信的基因所决定的。张小龙在2021年1月微信十周年公开课中讲到:“微信10年,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描述微信,我想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

从一开始微信从一开始的连接人,到后来的连接企业,微信支付功能后开始连接现金流,到如今80的视频号来连接视频,短视频的信息流,微信基于连接的理念从来没有变过。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微信能够战胜米聊成为当今最火热的社交工具的原因。

在2014年的时候,微信10版本的时候,微信只有400万用户,而雷军米聊有2000万用户,两者的差距从微信30推出陌生人社交拉开,从推出微信支付功能开始彻底打败了米聊。

是因为米聊是只是在社交,而微信却是在做连接;微信把社交看成一种信息流,从而把更多的信息流整合连接自己的体系内;因为要把更多的信息流整合到平台上,于是微信变得越来越大,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多。

看似有意为之,实则情非得已。

另外说一句,雷军貌似是在这次大战之后学会了教训,并把这套战略用在了小米身上,于是能看到你OPPO,ViVO把手机作为核心盈利产品,而小米却只是把手机作为流量连接的入口,继而发展出小米智能家居这一庞大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