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挑战局#
据Canalys 发布的新数据显示,2022 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9%,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①三星,市场份额21%
②苹果,市场份额17%
③小米,市场份额14%
④OPPO,市场份额10%
⑤vivo,市场份额9%
三星就厉害了,三星目前在国内已经退出了市场,为何还能在全球保持销量第一?虽然三星曾经也是国内手机市场的皎佼者,但由于他的不关心,歧视,手机安全性能问题等等,各种原因。目前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了。其实三星企业,之所以能够这么强大,就是因为他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手机上,他在处理器,屏幕,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自身实力非常强悍。况且安卓旗舰上,华为遭受打压,很多份额被其他三星手机占去。
2022年上半年季度,不能说因为疫情那些的原因吧,只能说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手机旗舰,基本都是摆烂,每年的创新改进确实有限,老用户逐渐也不再热衷于换新,所以智能手机这个市场每年都在缩水。价格水涨船高,安卓旗舰普遍看标苹果价格,年轻人实力有限,没有这么大的经济实力。所以下跌我觉得很正常。
但是可怜了我们的华为企业,平白无故在全球化竞争中遭受美国打压。在手机销量排行榜冲刺全球第一的过程中,惨淡落下帷幕。最后只能苟且,只为活下去。相信华为经过历经三年之久的打压,将会变成一只凤凰——涅槃重生。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地位。
好在华为能够处理过来,不至于一蹶不振。华为的主要利润就不全是来自手机业务, 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服务。因为华为是5G网络专利最多的企业。专利费那些也能够赚一笔。虽然华为目前的处境非常的困难,但是相信华为能够创造新的奇迹。
谢谢您的问题。黎万强给小米带来了发展的动力。
黎万强是谁
小米创立时的核心人员之一,金山老将之一。
黎万为小米带来了什么
黎万强是一个开疆拓土式的人物,MIUI、小米网、小米市场营销体系都跟他息息相关,第一次开疆拓土, 黎万强为小米带来了极致体验感的MIUI系统,参与了整体研发、设计、运营,逐步把小米打造为全体 科技 迷瞩目的企业。 第二次开疆拓土是黎万强完整搭建了小米的运营、市场、电商、物流等业务,更策划营销多次爆款事件,创造了多个与小米相关的热点词,如:米粉节、参与感、F码等,成功树立小米的 科技 范、性价比、良心的小米形象,带领小米在14、15年走上行业巅峰。第三次开疆拓土是在2016年回归小米后,布局推出高端 “小米Mix”系列,让“一面 科技 、一面艺术”成为当年小米的标签,小米也再次让业界和米粉惊艳,这都离不开黎万强的功劳。
黎万强将何去何从?
2019年11月29日,在小米准备全力冲刺5G业务和海外业务时,小米集团进行了高管的职务调整,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开小米的消息。雷军对黎万强表示了感谢,并在朋友圈中表示,希望“阿黎从此彻底放飞自我,快意人生。”
黎万强喜欢摄影和绘画,早在2009年,他就准备做一些相关爱好的工作,结果被雷军挖到了小米,十年之际,小米已成森林,这个当初的播种者或许早已想好了自己未来的路,快意人生,四亿江湖。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个人觉得,黎万强不仅是给小米带来了什么,也是给许多互联网营销运营人员带来了很多想法和知识。
先从小米说起,小米早起的比如论坛,米粉维护,小米的营销,包括小米的产品本身,黎万强都有参与并且主动的去贡献自己的想法。说黎万强是粉丝经济之父都不为过。
紧接着说说他对互联网营销运营人员的启发。黎万强曾经有过一本书,叫参与感。这本书在几年前,可是互联网运营营销人员的教科书。基本上从事运营工作的人都会买来看,包括我在内也是。他里面关于粉丝的维护,口碑的管理等等,真的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
最后,黎万强的离职,怎么说呢。小米现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可能黎万强那一套打法跟现阶段的市场大势已经不是非常匹配了。他离开也正常。
1,小米粉丝和系统的搭建者。
2,小米移动互联网事业部的开创者。
3,小米多元化的领导者。
不过离职了股票可以全部套现离场,也算是个好结局。
对于梨万强的介绍——
并且,它还创造了“F码”,“米粉节”等等。可以说,黎万强确实给小米带来了一些不同的地方,这里最大的成绩,可能就是MIUI系统了。
他最开始将100个用户被拉进MIUI的论坛里,奠定了小米MIUI系统的基础。可以说,黎万强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出万千跟小米一起发烧的粉丝。
我觉得一个手机品牌最主要的就是用户,而黎万强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出小米发烧友,可以说如果没有黎万强,小米的发烧友可能并不会如此的丰盛,也不会像现在的小米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什么叫营销?为什么我们会说黎万强是营销大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抓住了用户的点,抓住了用户的迫切需求。
因此,他给小米带来了什么,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小米带来了升级带来了用户。如果说雷军是开拓者伯乐,那么黎万强一定就是千里马。
黎万强二进二出
黎万强离开的2015年对雷军来说可谓焦头烂额。
年初,受制于高通810发热问题,小米计划发布的小米5不得不临时变身为小米Note,此后又传出小米Note销量不佳、产线砍单的问题。年中,红米Note 2屏幕供应商从夏普更换为天马引发诚信危机的“屏幕门”事件。年底,又曝出小米1代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不合格。
祸不单行的是,当年负面缠身的小米,估值也受到了质疑,各种唱衰小米的声音持续不断:“小米手机不再发烧了”、“小米就是个屌丝机”、“小米的产品节奏乱了”、“小米就是个百货公司”,有友商甚至说“小米五年后肯定消失”。
市场和舆论上的不利消息、友商的凶猛进攻,创业5年一路狂飙的小米首次锐气受挫。2015年,小米没有实现每年一轮的融资,也没有一年一度的小米手机发布,而以往4年,小米1代、2代、3代、4代手机每年都能如约而至。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出现下滑,在国际市场也被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超越,全年8000万台出货量的目标,最终也没能完成。
雷军压力不小,2015年11月底的小米年度发布会上,雷军首度在公众面前泪流,“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句话:我所有的向往!”灯光暗淡,雷军哽咽离场。
相比雷军,那一年作为旁观者的黎万强要轻松不少。据媒体报道,黎万强有段时间在北京顺义的家中,反复地看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瓦茨的《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还自驾去了一趟云南,拍照、发呆、思考人生,就像个文艺青年一样。
在顺义的温榆河边,黎万强意外地发现,把花与草地倒过来看,竟然可以组成一个星空,他干脆拍摄了几万张同系列的照片,最后精心挑选出了23张,举办了一场“花与树的星空”主题影展,顺便公开谈论和反思了他的中年危机。
在影展之前,黎万强即将回归小米的传言就一直不断,而在那次影展上,他略显突兀的回应称,“最近有很多传言,但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年底,我要回到小米。”在全场的掌声中,黎万强接着说到“感谢我的老大、我的老师。”声音有些哽咽的他又接着说了一遍“感谢我的老大、我的老师。”说罢,便向雷军走去,眼里泛着泪光。
对于小米面对的挑战,黎万强当时对《 财经 》杂志表示,这一年小米最大的变化,是挑战变大,节奏加快,不管是输出还是输出之后的缓冲期都变短了。“以前用十天时间做一件事情现在只给你三天时间,信息传播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品牌需要进化,以前的玩法需要升级,需要尝试新的东西、新的渠道。”
8月的那场影展后,关于“黎万强回归能否振兴小米”的讨论就一直未结束。2016年1月4日晚,黎万强正式发出闭关结束回归小米的微博,随后迅速引来围观。
不过事后看来,外界似乎高估了黎万强所能发挥的影响力。黎万强回归后主要负责与手机线并不相关的小米影业。对于小米布局影视,外界当时的普遍看法是,一方面有利于充实自家电视产品的内容生态,另一方面瞄准未来千亿的市场规模,是做高小米整体估值的有效办法。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米影业一年多时间代表作品寥寥,随后便被砍掉。黎万强也从回归时被寄予厚望的走向台前,再次回归幕后,近两年来更是鲜少有公开消息。
11月29日下午,黎万强在微信朋友圈发声称,自己正式离开小米了,说一声道别,祝福小米越来越好。“近10年征程,感谢雷总,感谢小米并肩作战过的兄弟们,感谢所有媒体朋友、合作伙伴的抬爱和支持,还有天南海北给过我建议和鼓励的米粉朋友!还有我老爸5点摸黑起来煮的那锅开业小米粥,谢谢这滚烫沸腾的10年!”
作为中国互联网新的营销旗手,黎万强被视为小米营销之父,他不断创新营销方法,主导了基于“用户开发模式”MIUI手机操作系统研发方法 ,管理小米网,开创了粉丝文化,如“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热词都由他创造。
黎万强是继周光平、黄江吉后第三位离职的元老,雷军在小米内部全员信中也对黎万强为小米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给与认可和感谢。据悉,黎万强自今年4月开始休假,目前正专注于自己热爱和追求的摄影和绘画。
另外,高级副总裁祁燕也因个人要求正式退休,改任高级顾问。原小米集团副总裁王翔晋升小米总裁、Redmi总经理卢伟冰替代雷军出任中国区总裁。
买本书自己读一读各个高管都在包括卢伟冰。
2015年年底的部分热销机型比如红米note3在黎回来后立即从预定变成了抢购,大概是耍猴教主吧!我也被耍过,以后不会了。
神棍雷军[赞][赞]
看到这个问题,恰逢在小米发布会之后,写过一篇稿子进行了一点个人分析,现在贴出了,分享一下。
文|邻章
这可能是这么多年来,国产智能手机新品第一次被网友自发大规模点赞的发布会。
25日下午,小米正式推出了其年度旗舰产品小米Note2和小米MIX概念手机,以双曲面屏幕、全屏幕(913%的屏占比)以及高配置作为主打卖点,意图再一次发起对国产高端市场的冲击,扭转当下挑战困局,提升小米品牌形象。
而在当前档期下,小米以双曲面屏幕迎合消费需求,用全屏幕释放科技探索,又辅以性价比和随着小米渠道建设的初见成效,这两款手机或将真正让小米产品踏入国产高端市场。
一、渠道缺失、消费升级,小米市场份额被蚕食
随着消费升级,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配置的全面提升以及渠道作用的全面凸显,从去年以来,谙熟互联网模式却疏于线下渠道建设的小米在智能手机产品销量上遭遇了很大挑战,其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而进入今年以来,这种趋势变得更为明显。
而为了止住跌势,小米在此前也采用了多种策略:诸如使用全新的品牌宣言,从为发烧而生进化到探索黑科技,意图摆脱性价比标签,彰显小米科技创新精神;再如发布更多的智能手机新品,用更具杀伤力的价格和更为细分的市场区隔,来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过多认可,也并未从实质上提升小米的品牌形象。
从诸多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市场份额统计结果来看,小米的市场份额正在加速下滑。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内市场,小米市场份额已经在第四名,市场份额占比从2013年Q3的146%到下跌到如今的106%。
市场份额加速下滑,其中原因总结来说则是:渠道欠缺,品牌被过多的低端产品性价比稀释,高端旗舰缺乏。对此分析师给出的建议是:弥补渠道,打造一台足够有诚意的超级旗舰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从小米自身来说,今年其也在努力的做这两件事。
二、渠道建设三线并行初见成效,旗舰打造更为激进大胆
今年以来,小米开始大力拥抱线下渠道,花费了大力气进行线下渠道建设,其三线并行策略已经初具规模。在产品上,小米也在使用更为激进和大胆的方式来打造足够诚意的旗舰产品。而小米这次发布的这两款产品,可以看作是小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1渠道建设三线并行,初见成效
小米在线下渠道建设上进行了三线并进策略。
第一条线是以体验模式为主的官方直营零售体验店小米之家。从2015年开始,小米之家已经陆续在内地20个省市以及港台地区落户。其布局颇有苹果直营店的味道。雷军表示要在3到4年的时间开1000家小米之家。让每家小米之家达到月销售额5000万元的目标。
第二条线路是以苏宁和国美和迪信通等公开渠道商合作。此前据一份路透社拿到的文件显示,“小米今年计划通过零售商在中国销售5800万部智能机,这些零售商包括苏宁、国美以及迪信通。”
而在此前,小米4C等产品就已经开始在苏宁零售店销售。
第三条线是与国内运营商合作,达成包销协议。诸如在今年6月15日,小米与中国联通宣布将展开全渠道、全终端合作。双方预计,2016年,中国联通全渠道销售小米终端1500万台,小米品牌终端进驻联通营业厅不少于1万家。而随后在8月,小米又和中国移动达成类似合作,在小米子品牌红米Note4的发布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慧镝表示年内力争销售超过3000万台小米手机。
2 旗舰打造更为激进大胆,曲面屏与全面屏助推小米产品科技感初现
随着智能手机日趋陷入同质化的境地,消费者对于产品求新求不同的诉求已经远大于以往。此次,小米在新品上采用更为大胆和激进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进行高端化的尝试。
在主力产品小米Note2上使用了双曲面屏幕。虽然前面已经有了三星产品巅峰般的存在,在国内市场也有了vivo的首次使用,而传闻华为在即将发布的Mate
9上也会有双曲面版本,但是小米的使用,在当下市场上亦属于差异化的打造,他们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共同培育壮大市场。
在小米MIX概念手机上,小米则为其注入了更多的未来感。小米MIX集全陶瓷结构机身和全面屏幕于一身,其高达913%的超高屏占比在亮屏状态下毫不夸张的说是真的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未来科技感,其带来的震撼可以说在国内尚属首次。
雷军将这款手机称为:是一款属于未来的手机,是未来手机前进的一个方向。而这一次,个人认为雷军倒是没有吹牛,从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小米MIX概念手机的确算是走在了前面。回望历史,智能手机的屏占比一直在不断提升,而我们也希望能过初现全屏幕手机,再到可弯曲可折叠的柔性屏幕。也正是因为小米此次在小米MIX概念手机上的大胆探索,所以在发布会后,也让小米迎来了久违的掌声赞誉,许多曾经的路人,都被这款产品圈粉。
3性价比支撑起小米诚意
如前面分析师所言,小米需要用具备足够诚意的惊艳旗舰产品来叩开高端市场的大门。而小米此次发布的这两款产品,倒可以看作是其最新尝试。坦率的讲,小米此前的产品,在性价比上虽具诚意,但是在惊艳上却显不足。而今天发布的这两款产品,特别是小米MIX,则在惊艳与诚意上达到了一定的平衡。
有关惊艳上述已有论述,不再赘述。在诚意上,小米Note2起步价2799,配备双曲面屏幕、满血版高通骁龙821处理器、全功能NFC、4070mAh大电池、高容量存储空间等等,可以说在今年是紧随潮流。而更为惊艳的小米MIX,其起步价则为3499,高配版3999,也未曾超过4000元。对此,甚至有微博评论道:第一次觉得小米MIX这款产品的售价太低了。可以说,这两款产品依旧是延续了小米产品一贯的性价比特征。
在当前档期下,小米以双曲面屏幕迎合消费需求,用全屏幕释放科技探索,又辅以性价比和随着小米渠道建设的初见成效,小米这两款手机去再次冲击国产高端市场,有了更多的可能。
三、冤家路窄又遇华为,但这次小米多了一丝底气
可能真是冤家路窄,在小米刚刚发布年度旗舰之后,华为又将在11月3日发布年度旗舰产品Mate
9。而作为都是主打商务人群的产品,上市时间的接踵而至,使得二者必然要进行一次正面碰撞。虽然当前还不知道华为Mate9会有那些亮点,但是小米方面相较于去年的二者竞争,已经多了一丝底气。在小米Note2和小米MIX的二重奏下,小米今年的产品已经超出了不少消费者的预期,是其产品形象提升了一大截。虽然从结果来看,华为在这次可能还是会保持优势,但小米此次的二重奏必然会给华为带来不小压力。
写在最后:
坦率的讲,自去年小米启用“探索黑科技作”作为品牌语以来,“黑科技”这个词一度成为了一个笑话般的存在,在大众化的配置里,小米的产品真的很难看出究竟有何黑科技可言。而这一次,小米MIX则为这句品牌语进行了一次正名,让小米在谈论了许久的“探索黑科技”上真正的迈出了一步。虽然超高的工艺难度可能会导致这款产品在产量上遭遇困境,使得其最后并不能大量出货。但是从实质上来说:这款产品对于小米的意义根本不在于其出货量究竟能有多少,而在于其代表了小米敢于在追求极限的精神。
而小米在发布MIX之后,消费者的一片好评,许多路人转粉,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打破消费者对品牌的刻板印象,真正有力的武器,不是营销的花枝乱坠也不是代言人名气大小更不是水军刷屏爱国绑架,而是要拿出真正能让消费者惊呼的强有力的产品。最后,把小米发布会PPT上的一句哈送给业界共勉:“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注:本文所有源自网络。
小米在中国市场一直面临巨大危机,急需雷军来救它。
一小米的现状
智能手机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小米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出货量下降,而中国无疑是一个重灾区。
早在2018年初,雷军就放话十个季度内重返中国第一。事实却是,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仍徘徊在第四位。5月初,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IDC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据,显示小米出货量为250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02%。
来自网络
小米曾发表官方声明,直接指出IDC错误,称本季度小米出货量不低于2750万。但即便如此,小米出货量仍旧在下滑。根据小米最近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盈利报告,该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约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本季度智能手机销量为2790万部。尽管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但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机销售额同比下降176%。
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甚至同比下降123%。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一次媒体会议上,CFO周受资解释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小米调整了该季度的手机组合,重点开发高端市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仅发布了两款产品,一款是10月发布的Mix3,另一款是12月发布的小米Play。
在小米9发布会上的采访中,雷军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他说,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产品的销售已经占到了在中国市场销售小米品牌的大部分。
如果2018年第四季度的下降是合理的。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拆分了红米品牌,并发布了小米9、MIX3 5G版、小米9SE三款高端车型,以及红米7Pro、红米NOTE7、红米7款入门机型,但仍没有走出销量下滑的泥潭。
销量下降的背后,是智能手机国内市场的饱和,现在智能手机的增量已经不复存在。大家都在抢存量市场,这就意味着,如果你选择这个品牌的手机,那么其他品牌的手机对应的就要少一些市场份额。这种比拼很残酷,需要很强的技术和营销做后盾支撑。那么小米的市场营销核心点在哪里呢?
a、小米的整个生态系统。米粉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大家爱小米各有各的理由。作为市场营销来说,小米的巨大优势就是有这么一匹铁粉的追随,这样无论做什么产品,后续都能够跟消费者对接上。了解客户要什么,自然就能够在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同时,小米之家给小米的用户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大家喜欢小米的产品都可以去小米之家买。从生态导入到手机产品,这里有着巨大的流量导入。
b、线上线下结合的市场铺设。众所周知,小米现在的产品不单单是在手机上。看看小米有品,小米就已经在涉足社交电商的市场,而且背靠小米这个大品牌,很有可能做成另一个网易严选。有了电商的生态,小米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在手机上,包罗的产品就可以有很多。事实上也是,打开京东和天猫的旗舰店,小米的电视机、空调等一系列的产品都卖的非常不错。这些都可以能够为手机这块的产品导入巨大流量。
二、跟国内竞品的比较
荣耀一直是小米的老对手。小米手机国际化的同时,荣耀也开启了2018年的国际化之旅。同时,当小米意识到线下渠道的不足,大力开辟小米之家布局线下渠道时,一方面,线上渠道的荣耀超越小米,成为第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轻资产模式提升线下渠道布局。
来自网络
在同样的品牌和价格定位下,荣耀无疑正在蚕食小米市场。今年,OV也将进一步点燃。今年2月,vivo子品牌iqoo正式亮相。与vivo之前的产品不同,iqoo主要关注成本效益,定位互联网旗舰系列。
市调机构Canalys公布了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数据显示小米依然是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不过OPPO+realme与它的差距再次缩小,小米或将失去保持了十五个季度的霸主地位。
Canalys的这份数据显示,二季度小米继续位居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市场份额为27%,较去年同期29%下降2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下滑1个百分点。
OPPO和它的兄弟品牌realme则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OPPO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名,realme则以1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名,两者合计占有27%的市场份额,远超位居其后的三星和vivo,三星和vivo的市场份额都在17%左右。
今年一季度OPPO+realme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为25%,对比之下一个季度再增加了2个百分点,按照这样此消彼长的趋势,或许今年三季度OPPO系就将印度市场击败小米。
OPPO系在印度市场取得大幅增长,在于realme的攻势非常凶猛,数据显示该季度realme在印度市场的增幅高达181%,OPPO也有69%的增幅,小米的增幅为77%,realme的大幅增长有效帮助OPPO系提升市场份额。
OPPO和vivo都在2016年出击印度市场,当时它们将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渠道+广告模式复制至印度市场,迅速跻身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但是印度的消费水平远低于国内市场,这导致它们在印度市场很快陷入停滞。
2017年OPPO和vivo减少了给印度零售商的利润分成,引发掀然大波,市场份额曾出现下滑,为改变窘境,它们两家开始改变在印度市场的经营策略,它们都开始对标小米在印度市场推出性价比手机,vivo以本品牌vivo推出性价比手机,而OPPO则在印度市场创立了realme品牌。
2018年6月realme在印度市场推出手机,随即该品牌在印度市场呈现狂飙猛进的态势,出货量连续倍增,至同年底就跻身印度市场前五,被誉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新晋手机品牌。realme在印度市场与小米可谓针锋相对,都是偏向线上市场,以性价比为核心。
从今年二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realme在印度市场做得极为成功,单是realme品牌的市场份额就仅落后vivo 2个百分点,比小米的一半还要多,可以说小米的市场份额下降应该与realme大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realme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后,已开始进军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它在中国市场同样倍速增长,在俄罗斯市场更已跻身前五名,对小米已是巨大的威胁。
OPPO如今又将一加并入,OPPO在国内市场位居第二名,力压位居第三的小米;OPPO、一加在欧洲市场也已跻身前五名。如此OPPO、一加、realme已形成围攻小米的局面,面对OPPO系的崛起,小米又该如何应对呢?
手机大盘进入存量时代,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重回世界前三,小米做了哪些调整?雷军当初为何下决心“补课三年”?
编辑 李薇
头图来源 受访者
这一刻,雷军等了六年。
11月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2020 MIDC(第四届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小米出货量重返全球前三。IDC等三家国际市场调研机构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反超苹果,位列全球第三。
雷军清楚地记得,小米上一次夺得全球第三,得追溯到2014年第三季度。“非常激动。”雷军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笑容。
这份成果实属来之不易。六年间,小米经历了供应链危机、出货量暴跌,销量一度掉出全球第六,雷军不得不亲自挂帅救火,在低谷时下决心“补课三年“。走出低谷后,雷军自豪地喊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手机产业链深陷艰难境地,也打乱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企业前进的步伐。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重回世界前三,小米集团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将其称为“巨大的成功”。
对于小米重回世界前三,雷军则总结为是“技术为本”的胜利。未来,小米的打法是“攻”还是“守”?曾学忠对《中国企业家》坦言,“小米发展到今天,毫无疑问,守是守不住的,面向未来,雷总(雷军)提出,小米要回归到非常‘拼’的创业状态。”
技术立业
“2016年7月,小米在最低谷的时刻,我们下决心‘补课三年’!”雷军表示,小米一边加紧在制造领域学习,一边在技术领域开展了大规模的补课,补课的内容主要在集中两方面:一是研发体系的建设,二是研发技术的积累。
2019年2月,小米调整组织架构,技术成为升级重点。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挂帅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全面督责小米未来的技术战略、技术人才、技术组织上的决策与合作。
雷军在内部会议上指出,小米2020年的研发投入预算超过100亿,技术事关小米生死存亡,要继续强化“技术立业”。
崔宝秋回忆自己刚加入小米时,小米只有四大支柱业务——小米手机、MIUI、米聊及小米网。当时,他问雷军:“你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互联网的后台研发团队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后,崔宝秋迅速接手米聊服务器团队,将20人的团队变身小米云平台,开始打造相应的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团队。
崔宝秋是雷军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拥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IBM硅谷实验室、雅虎、领英,从事数据库、搜索引擎、机器学习、大数据、社交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之前我不懂硬件,后来才知道小米的硬件技术有多复杂,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崔宝秋感叹。
崔宝秋认为,小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领跑超车,“小米是一个中国的缩影,中国的创新机会、应用产品非常多,我们做了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移动通讯,未来AIoT时代,中国的机会会更多,只有你有数据、有算力,就可能做出酷炫的智能产品。”
人才是创新之源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2018年9月被调往新成立的集团组织部担任组织部部长。组织部主要负责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建设和编制审批,此前刘德的工作重心在小米生态链的一线。
2018年9月,小米迎来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变革,过去开放而扁平的管理架构,已经不适合成长到两万多员工规模的公司了,小米要想变成披襟斩棘的‘战争机器’,无疑需要更高的效率。
研发体系建设、小米团队组织建设等问题,都落在了刘德的头上。如今,组织部成立两年有余,小米仍处在 探索 的过程。
“我发现,每家公司的组织变革都不一样,非常个性化,但最近一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管好关键少数”,这几个字太重要了。”刘德表示,“任何一个公司,只要管好了‘关键少数’,不管公司是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的规模,都没问题,所以后期我们都在思考这件事。”
创立初期,小米在招聘前300号员工时,每一个小米合伙人都需要参加候选员工的面试,共计7轮。刘德刚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费劲招这300人?直到后来有合伙人告诉刘德,“我们希望未来这300人能管理3000人甚至3万人。”这也体现了“关键少数”的思维。
过去两年,小米进行了频繁的组织架构、人事和战略调整,在高级干部的管理上,刘德承认,小米本质上采用的依旧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小米,已逐渐建立起一套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小米启动了创业以来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2021年,小米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占小米目前员工总数超20%。“人才是创新之源。提升技术实力的第一步,就是聚拢最顶尖的人才。”雷军说。
追逐高端
对小米而言,2020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畅想了多年的“高端梦”,终于看到了曙光。
近两年,随着华为、Ov(OPPO、vivo)对国内市场的蚕食,小米市场占比下滑严重,形势危急。2019年初,雷军甚至在发布会上打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号。过去一年多来,小米频繁引入外部高管、调整组织架构,都是围绕中国区和核心手机业务所做的变化。
2020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小米10系列、小米10至尊纪念版先后发布。曾学忠向《中国企业家》感慨:“在手机市场,得高端者得天下。”但小米一直自带“高性价比”标签,在这个标签之下,小米的利润和品牌都难以突破。
从销售数据上看,唯有高端才能解决困扰雷军的难题。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欧洲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同比去年增长91%,与苹果只有微弱的差距。小米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国外,500—700欧元价位段的产品同比增长将近300%,700欧元以上的价位产品增长超过300%。另外,运营商方面,小米已进入全球50个国家,51家运营商,107个子网,其中覆盖了多个高端运营商。
不过,小米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目前小米的基本盘还是由Redmi承接。
曾学忠引用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畅享机型单品TOP10榜单,“今年上半年,全球单款手机销量前十名,除了苹果和三星,小米占据了四席。”不过,《中国企业家》注意到,这四款产品均是2000元以下价位段的Redmi产品。
对此,曾学忠解释了小米对高低端两个梯队的看法:“我们努力突破高端的极致 科技 ,再将技术下沉到红米系列,让千元机用户也能享受技术突破带来的体验。但反过来,动辄千万级的红米用户,也因此能够体验高端,慢慢成长出一批高端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Redmi保卫基本盘,高端提升想象空间,小米接下来的打法已然清晰。
现在,小米的手机部高管团队每周都要围绕小米的双品牌战略梳理旗下产品,目标是将每一代产品做到款款精品、爆款,战略层面则是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上,不断发力,“小米内部认为未来的机会非常大。”曾学忠透露。
2020年黑天鹅事件频发,所有手机厂商面临的形势都比以往复杂,国际局势尚不明朗,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逐渐见顶,市场原本抱有期望的5G换机潮也未能如约而至。
曾学忠对《中国企业家》透露:“今年的全球手机大盘,特别是中国手机大盘在持续往下走,全球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我们自己也在判断,4G到5G的过渡,似乎没有大家感觉过去3G到4G那样变化巨大。今年好像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原因何在?小米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抖音、快手、微信等一批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当前,运营商还在不断建设5G网络,技术投入仍在进行,大家都在等待,小米甚至在推动5G时代杀手级应用的出现。“我个人的观点是,未来在视频领域、无人驾驶领域,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突破。”曾学忠表示。
此外,针对华为因断供可能会空出的市场份额,不仅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蓄势待发,三星、苹果等国际厂商也虎视眈眈,手机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局。小米、Ov均加大了对芯片的采购量,一位芯片供应商的内部人士对《中国企业家》透露,大部分手机厂商将明年的出货预期都调高了50%。
未来何往
拥有技术积累后,未来,小米还将往哪儿走?曾学忠给出了答案,即小米的核心战略“手机 AIoT”。
2020年,手机厂商们在IoT生态领域的战火越烧越旺,华为、苹果、一加、OPPO等多家手机厂商都已竞相抢滩,手表、电视等智能硬件成为厂商标配,不过,由于布局时间以及主攻产品品类的差异,各家IoT的生态模式也不尽相同。
小米早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IoT产品,并通过孵化生态链企业的方式,快速打开产品线,目前,小米生态链拥有业内丰富的智能硬件的支撑,站稳中国IoT市场的一席之地。截止到今年6月,小米财报显示,IoT平台已连接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数量达到271亿台,同比增长383%。
另外,小米已有四家投资的生态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华米、云米、石头 科技 及九号公司。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这些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了人民币368亿元。
今年8月,小米核心战略从“手机+AIoT”正式升级为“手机 AIoT”,曾学忠在开发者大会上解释称,这意味着小米的手机和AIoT业务不仅仅是过去简单的加法,而是将更加强调手机和万物互联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拥有了足够多的设备后,小米AIoT开始考虑“深度互联互通”。
刘德就是将小米生态链一手打造起来的人。如今事后回顾,刘德认为,是时代造就了小米生态,或者说是小米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让生态链能走到今天。
“当时,一群小米工程师就住在深圳的城中村里。还在寻找投资项目时,有员工忍不住质疑,投资人都在国贸上班,我们这样真的能干好投资吗?但就这样,一群扑在一线看项目的团队,为小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水收入,小米生态链也以超乎想象的几何倍数增长。”刘德回忆。
手机大盘进入存量时代,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身在硬件领域,唯有不断奔跑,不断创新。雷军如今仍然奔赴在手机一线,小米手机部几位的核心高管,晚上几乎没有11点前离开公司的,“这是我们基本的状态,也是小米当前的‘创业’心态。”曾学忠总结。
文/杨剑勇
早前格力电器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全年营收将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3333%,对比小米披露数据显示,全年营收为1749亿元,至此2013年一场围绕小米营收超越格力,并豪赌10亿,依据双方披露报表告显示小米失败告终。
老实人雷军最终还是输给了女强人董明珠,这一场维持5年的赌约,输赢没有那么重要,就如董明珠所说,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他们获得5年热度,足以看出这一场横跨5年的营销将会成为商业史的经典案例,只是这种公然豪赌做法有待商酌。
全球智能手机下滑,而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8年下滑14%,有意思的是华为和OPPO则逆势大涨,其中华为同比增长16%,占据国内27%市场份额,领先小米与苹果等手机厂商,而小米则下滑6%,这数据来自Canalys。智能手机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手机创新已见顶,消费者对新机需求不高,尤其昔日风靡全球的iPhone,也因缺乏创新以及高售价导致需求低迷,仅iPhone营收在最新一季度下滑15%至520亿美元。
不过依据小米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共卖出19亿台智能手机,同比增长298%,智能手机带来的营收相比上一期增长413%至1138亿元。在全球智能手机下滑的大环境下,小米依旧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来自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增长尤为迅猛,同比增长869%至438亿元,主要得益于小米大家电业务。在智能手机取得高速增长的格局下,带动小米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26%至1749亿元。旗下生态链手环、米家电动滑板车和米家机器人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拥有超过5台小米IoT设备用户约为230万名,同比增长1095%,可以看出米粉忠诚度。
为了更好推进生态链智能硬件发展,小米在年初制定以手机+AIoT双战略,在手机以外寻求增长点,并将在未来几年投入百亿支持AIoT,不过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小米AIoT战略其实就是一个做杂货铺战略,频繁向市场推出各种智能设备,且对消费者来说,实用价值并不高。
小米多年前就在培育智能硬件生态圈,透过百家生态链企业生产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智能设备,因具有规模和小米销售渠道等 游戏 ,培育出了如云米和华米等独角兽企业。小米也因生态链初具规模,营收由2015年50亿增长到2018年438亿,四年间营收规模增长逾9倍,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人惊叹,至此引发其他手机厂商积极涌入,尤其华为更是自去年开始开足马力向智能家居领域挺进。
尽管小米生态链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我看来这光鲜数字背后也暗藏一定的风险,毕竟带来营收规模过于集中化,虽然小米没有披露具体硬件销售数据,但依据去年智米CEO苏峻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年200亿营收中,其中80%来自不到10款产品。这组数据可以折射出大多数产品不能创造价值。根据小米年报给出的数据显示,小米生态链营收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在于大家电,例如小米智能电话出货量同比增长225%至840万台。
但小米作为国内智能家居第一阵营,生态平台连接了,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也挤进全球前列,小米生态连接了151亿台智能设备,搭载小爱同学并激活的设备数量高达1亿台,月度活跃用户为3880万人,拥有超过5个小米物联网设备用户同比增长109%至230万人。可以说,当华为等手机厂商还在挺进阶段,小米率先取得突破,但能否保持这样规模优势有待市场检验,
小米在登陆香港市场前,曾对于估值预测飙涨,千亿美元,甚至两千亿美元各种估值预测和各种吆喝,然而在资本市场买入是真金白银,最终每股发行价为17港元,对应市值543亿美元。到如今市值为2919亿港元(约372亿美元),早已跌破发行价,甚至相比高位一度腰斩,当然动荡剧烈的资本市场是主因。但投资者对小米未来也面临考验,智能手机有华为、OPPO等强劲竞争者,智能家居因竞争技术门槛不高,各界积极涌入对小米AIoT战略也将带来冲击。2019年竞争异常白热化的智能家居领域,小米能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2016年中金在线十大 财经 自媒体,2017和2018年度网易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 科技 ,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