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在德国死于苏联”的83型重巡洋舰列传

新手学堂033

「 ”生在德国死于苏联”的83型重巡洋舰列传,第1张

1940年2月,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贸易协定》后,苏联和德国方面经过磋商,决定从德国购买尚未完工的「 ”吕佐夫”号重巡洋舰。 该舰是「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5号舰, 舰名继承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沉没的德国公海舰队「 ”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的2号舰,名字来源是普鲁士王国将军路德维希·阿道夫·弗赖赫尔·威廉·冯·吕佐夫男爵。该舰最一开始计划按照搭载 150 毫米主炮的轻巡洋舰于1936年7月18日以L号舰的名义订购的,建造费用83590000帝国马克。1937年8月2日在德国的不莱梅船厂铺设龙骨(船厂建造编号 941)。 开工后的第二年,由于获悉了苏联在建造搭载180毫米主炮的26型轻巡洋舰的计划,德国海军遂决定将该舰重新作为重巡洋舰的设计进行建造,改为装备与前几艘「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塔。1939年7月1日该舰下水。前一代「 ”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舰长的遗孀哈尔德夫人为该舰行掷瓶礼。 1940年2月11日,苏联正式出资10655亿德国马克买下了完工程度已达54%的该舰,按照当时的币值汇率计算约合116亿卢布。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德方应于1941年5月之前向苏方提供该舰的全部图样和技术文件,供应尚未完成安装的设备、备件和附件,交付双倍基数的炮弹和25枚鱼雷,并由德国舰船与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对之后在苏联船厂的续建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苏联人还为此额外支付了5000万马克。 被苏联人买下的「 ”吕措夫”号重巡洋舰舰体 5月31日该舰从不莱梅港被拖航至列宁格勒第189造船厂的舾装码头。该舰被苏联人重新列为83型重巡洋舰。 83型重巡洋舰竣工想象图 根据海军人民委员部的命令,该舰在 1940年9月25日被重新命名为「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按照时间表,该舰本应于1942年完成续建工作并加入红海军服役。而此时的希特勒已经下定决心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开战,虽然德国人断断续续地向苏联运去一些零碎的设备部件。在一些最关键的材料设备上,他们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迟了交货,这引起了苏联人的警觉。 卫国战争爆发后,波罗的海舰队将舰队主力从塔林撤至喀琅施塔得,以集中力量保卫列宁格勒。 根据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在1941年7月31日下达的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组建了隶属于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海军炮兵部,受其指挥的海军舰炮、岸炮以及铁道炮能够在个别地段起到加强陆军炮兵的作用。此时该舰虽然尚未建成,但德国人在战前已经向苏联人提供了足量的203毫米炮弹,1号和4号主炮塔上的4门203毫米主炮也已经装配调试完毕。 卫国战争爆发时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巡洋舰 不过,该舰不具有完备的自航能力。1941 年 8 月 15 日该舰提前升挂苏联海军旗,作为波罗的海舰队少数装备大口径舰炮的水面战斗舰破格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舰员们则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工人的帮助下,加紧熟悉舰上德制武器及船舶系统的操作流程。 1941年9月7日,该舰用其德制203毫米主炮首次向兵临城下的德军开火。9月11日上午9时10分,该舰1号主炮塔左侧的火炮在发射炮弹时发生炸膛事故,使得原本就不密集的火力锐减了四分之一,只有剩下的3门主炮能够开火。在之后的10天里,该舰向正在不断逼近列宁格勒的德军进行了40轮射击,总计消耗了676发203毫米炮弹。由于203炮身管长,射程远,对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1941年9月17日中午该舰遭到了德军21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报复性炮击。被命中了至少8~12 发炮弹。舰上唯一电力来源的发电机被打坏,主舱壁漏水,失去电力供应的主炮被迫停止射击。舰上共有10人丧生,20人受伤。 1941年9月后,该舰舰员队伍被就地解散,只保留了由第5战斗部门部门长西马科夫领导的一支机电技术小组。1942 年的4月4日和5日这两天,该舰又在德国空军第4轰炸机联队的31架 He-111轰炸机炸伤搁浅。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该舰终于在1942年9月11日晚被秘密打捞出水, 然后在9月16日被拖到波罗的海造船厂的码头。12 月前,该舰恢复作战能力,再次投入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3 年状态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巡洋舰 1944年的1月,列宁格勒的苏军开始向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发起反攻。为了对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波罗的海舰队将麾下的200多门大中口径火炮集中编为5个炮群,该舰与「 ”十月革命”号战列舰、「 ”基洛夫”号、「 ”马克西姆·高尔基”号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一同被编入第2炮群于1月15日向德军阵地开火。发射了250发炮弹。15 日至 20 日,该舰先后射击了沃罗尼亚山、德军在红村地区的指挥所、基尔戈菲观察哨所还有维尔拉斯地区的指挥所,共消耗800发203毫米炮弹。 1月20日后的克拉斯诺谢利斯克-罗普辛进攻行动中,部分海军战舰因德军撤出阵地而陆续停止射击,而该舰继续发挥其 203毫米主炮远射程的优势向敌军开火,共进行了31轮射击,消耗弹药1036 发。1944年1月24日,该舰最后一次向德军开炮。9月1日,该舰被重新命名为「 ”塔林”号。 1945年夏天该舰被拖回波罗的海造船厂对战时受到的损伤进行修复。 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海军领导层就是否将战前以重金购得的该舰继续建成的问题进行讨论。1946年指示第17中央设计局对利用俘获的「 ”赛德里茨”号舰体(「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4号舰)部件完成该舰续建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拟配备战前设计的МК-3-180型装180毫米炮塔。不过,由于该型战术技术性能在战后已显落后,这一方案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再加上整个第17中央设计局的设计人员正因为当时同时开展的24型战列舰、82型重巡洋舰、65型轻巡洋舰、68К型轻巡洋舰等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而分身乏术,对83工程进行设计修改的工作也就此搁置下来。 随着战后苏联经济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的恢复,海军重新提出了将该舰建成的计划。1949年1月12日, 停泊在列宁格勒第189造船厂码头旁的该舰按照苏联海军新的分类规则被归入轻巡洋舰的行列。12月23日,苏联海军部下发了将该舰以83К型轻巡洋舰予以建成的战术技术任务书。主副炮换为与已开始批量建造的68-бис型轻巡洋舰相同的4座МК-5-бис型装152毫米主炮塔和6门СМ-5型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副炮,小口径防空炮则计划改用最新设计的6座СМ-20型四联装45毫米高炮和6座2М-3型四联装25毫米高炮。 1951年9月海军造船总局的评估报告指出:若要将该舰按照83К工程的设计方案予以建成,需要耗费至少246亿卢布,而建造一艘全新的68-бис型轻巡洋舰也不过只要 322亿卢布。考虑到该舰的技术性能已经落后,因此不适合将该舰继续建成。第17中央设计局又草拟了一个将该舰以训练巡洋舰建成的方案(类似于卫国战争前的78型训练巡洋舰工程),舰上装152毫米主炮塔的数量减少到2座,副炮也降低标准改为安装2门 Б-2 型双联装130毫米炮,45毫米与 25 毫米高炮则各削减到2座。训练巡洋舰的航速下降到25~28节,舰员编制550人,容纳1000名见习水兵居住。这一计划最后也没能付诸实施。1953年3月11日,该舰改为非自航式训练船「 ”第聂伯河”号,1956年12月27日又改作「 ”ПКЗ-112 ”号浮动营房。1958年4月4日,该船从海军舰艇名录中除名并于1959~1960年作为废金属被出售给黑色金属回收局进行拆解。 1955 年状态的「 ”第聂伯河”号非自航式训练船 排 水 量:14,247吨/18,500吨(标准/满载) 主 尺 度:2059米×2124米×583米(全长、宽、吃水) 动 力:3台高温高压蒸汽轮机,12台瓦格纳锅炉,三轴推进,132000马力 航 速:32节 续 航 力:6500海里/17节,7000海里/20节 武 备(83型重巡洋舰状态):双联装203毫米舰炮4座,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6座,双联装37毫米速射炮6座(37手拉机),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4座,单装20毫米机关炮8门,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 ”阿拉多”AR-196水上飞机3架。

ВА им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以捷尔任斯基命名的军事学院

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

苏联武装力量培养具有高等军事和工程文化程度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军事和军事技术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它的前身是1820年创办于彼得堡的米哈伊尔炮兵学校彼得格勒军官班。1855年改为米哈伊尔炮兵学院。学院的学者、设计师和学生为制造线膛速射火炮和步兵武器,发展炮兵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弹道学方面有HA扎布茨基、HB迈耶夫斯基、BM特罗菲莫夫;火箭武器方面有AД扎夏德科、KИ康斯坦丁诺夫,火炮工艺学和材料力学方面有AB加多林;冶金学和金属学方面有ДK切尔诺夫;射击理论和射击方法方面有KГ古克、BЛ切贝舍夫、BH什克拉列维奇;火炮设计方面有PA杜尔利亚霍夫、AП恩格尔哈特,步兵武器方面有CH莫辛、BГ费多罗夫、HM菲拉托夫;炸药和火药化学方面有AB萨波日尼科夫、AA索洛尼纳、ЛH希什科夫;弹药方面有BИ勒杜尔托夫斯基等)。

十月革命时,学院大部分教师都站在革命人民一边。从1918年2月起学院恢复了教学。1919年3月15日,学院易名为工农红军炮兵学院。许多学员参加了彼得格勒保卫战和喀琅施塔得平叛。1921年开办预科后,为学院从工农中培训红色指挥员创造了有利条灼:。1923年开设了弹道系、机械系和化学系,成立了教研室和学术委员会,调整了教学。1925年炮兵学院和工程学院并为工农红军军事技术学院。1926年以ФЭ捷尔任斯基的名字命名。到1920年,除炮兵系和工程系外,还设有摩托化和机械化系、电工系、化学系。1932年,学院进行改组,以每系为基础分别成立独立学院。炮兵学院开设有指挥系、军用仪器系、炮兵兵器系、枪械系、弹药系、火药和炸药系等。战前,许多苏维埃时期的毕业生,如BA阿列克谢耶夫、AA布拉贡拉沃夫、MФ瓦西里耶夫、ДA文采利、BГ季亚科诺夫、ЭK拉尔曼、ПM普罗霍罗夫、HИ普切利尼科夫、ИФ萨克里耶尔、BE斯卢霍茨基、ME谢列布里亚科夫、KK斯尼特科、AA托洛奇科夫、HA乌波尔尼科夫等人,与旧校原有的学者ПA格利维赫、ИП格拉韦、BД格连达利、HФ德罗兹多夫、ДE科兹格夫斯基、ФФ连杰尔、BB梅奇尼科夫等人合作共事,卓有成效。他们制订了地炮和高炮射击原理,发展了外弹道和内弹道学新方向,并对各种新型火炮、火箭武器、枪械、火药和炸药、控制仪器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论据。许多战前的毕业生成为天才的武器设计师,如:ДH维什涅夫斯基、BГ格拉宾、ИИ伊万诺夫、MЯ克鲁普恰特尼科夫、ГЗ兰格马克、BO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基、BK波诺马廖夫、ЛЗ什瓦尔茨等。

1938年,学院从列宁格勒迁到莫斯科。当时,理论研究和哈桑湖、哈拉哈河的作战经验特别是苏芬战争的经验,都已表明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因此,需要探索其新的战斗使用方向。这一点在学院的体制、教学大纲和科研工作计划以及ЛA戈沃罗夫、AK西夫科夫等军事学者们的著作中均有反映。成立了新的系和教研室,改变了学员的培训体制。战前举办的各级首长速成进修班具有重大意义,为炮兵培训了相当数量的指挥员、政治干部和各级首长。

战争年代和战后时期,学院的许多毕业生和教员成了高级军事首长,其中有:苏联元帅ЛA戈沃罗夫、KC莫斯卡连科、炮兵主帅MИ涅杰休,炮兵元帅ЮП巴扎诺夫、BИ卡扎科夫、ПH库列绍夫、ГФ奥金佐夫、MH奇斯佳科夫、HД雅科夫列夫等。为适应战争条件,学院的工作进行了调整,缩短了学制,开办了指挥员、政治干部和军事技术干部短训班。1941年11月-1944年7月,学院迁至撒马尔罕。战争期间,该院培养和轮训了成千上万名指挥员、工程师和技术干部;完成了700多项科研项目,约40项设计试验任务。当时学院编写出版的指南、说明书和各种参考书,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年代创立了自行火炮设计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炮兵和步兵武器设计理论,制造了新式火炮和枪械。有关地炮和高炮射击理论、炮兵重兵集团指挥的著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战后年代,50年代中期以前,学院炮兵干部的培训一直以总结和整理苏德战争经验为基础。1952-1953年,学院的各指挥系分出去作为该院的几个分院,后合并为一所独立的高等军事学校(见炮兵学院)。武装力量技术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根本变化,以及科学控术,特别在无线电技术、控制论、计算技术、控制自动化方面的最新成果,不仅对军事学科专业的内容,而且对学员整个基础科学技术的训练和政治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训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军事学科、基础科学及军事专门学科。学员必须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部队党政工作方法,接受必要的教学和训练。学院拥有配备着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器材的专修室和实验室,以及计算中心、陈列馆和图书馆。陈列馆中收有反映该院的战斗传统和历史的资料。学院的科研工作是多方面的。党政工作具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军官,探讨迫切的军事和军事技术问题,教育全院人员养成高尚的精神战斗素质。学院的毕业生中有64名苏联英雄,12名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57名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27名俄罗斯联邦功勋科技工作者(1975)。

战后时期,在研究现实的科学问题和培训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军官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学者和教员有EB沃尔科夫、AФ戈洛温、CH卡普斯京、MФ萨穆先科、AB索洛多夫、BC苏拉克韦利泽、ИB季舒宁、ГM特列季亚科夫、ЯM沙皮罗、AC沙塔洛夫等科学博士和教授。

学院荣获列宁勋章一枚(1938),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1945)和十月革命勋章一枚(1970)。

历任院长:1918-1923年CГ彼得罗维奇、1923-1925年BД格连达利、1925-1931年MM伊萨耶夫、1931-1932年AИ谢佳金、1932-1937年Д Д特里兹纳(师级)、1937-1941年AK西夫科夫(师级,1939年2月9日晋升为军级,1940年6月5日起为炮兵中将)、1941年5-7月ЛA戈沃罗夫炮兵少将、1941-1942年AA布拉贡拉沃夫炮兵中将、1942-1945年CП西多罗夫炮兵中将、1945-1951年BИ霍赫洛夫炮兵上将、1951-1953年ГB波卢埃克托夫炮兵中将、1954-1969年ГФ奥金佐夫炮兵上将(1968年2月晋升为炮兵元帅)、1969年起ФП退基赫上将。

捷尔任斯基:“契卡”的创始人

1917年的12月20日,距离红色苏维埃成立之后数星期,根据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提议,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人们按照俄罗斯的习惯,给了个简称“契卡”,从此,“契卡”闻名于世界。“契卡”在苏联建国初期的混乱局面下,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耳熟能详的保尔·柯察金,参加革命后就曾经在“契卡”工作。在捷尔任斯基的领导下,契卡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国家建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比如剿灭叛乱,清除流氓、黑帮、娼妓等社会丑恶,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线,设立孤儿救助机构,救助战乱和饥荒造成的孤儿等等。

当然,由于阶级斗争的残酷性,被革命推翻的沙皇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富农阶级、反动军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等在西方势力的唆使和纵容支持下,在公开和隐蔽的战线与契卡进行了殊死搏斗,在你死我活的情势下,捷尔任斯基是强硬而坚决的,因此获得了“铁腕”的称号,被称为“铁腕费利克斯”,在极短的时间内,新生的红色政权就稳住了社会局势,苏联进入了正常发展阶段,同时。契卡还担负着与***和苏维埃政权内部的贪污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人物,捷尔任斯基也自然是“铁腕”待之。契卡后来随着苏联政治结构的演变。成为世界所熟知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国家安全局。

如果有什么需要确认的,请给我留言

快乐啊!

(1)平行:线BC的斜率k=(-4-2)/(3-1)=-3,所以过A点直线的斜率k也是-3。由A点坐标和斜率得到方程:y-5=(-3)×(x-(-3)),化简为y=-3x-4;

(2)垂直:前面算到BC斜率为-3,因此垂线的斜率是1/3,由A点坐标和斜率得到方程:

y-5=(1/3)×(x-(-3)),化简为y=x/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