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信设置24小时转账到对方账户,对方确认收款可以随时退回吗?

新手学堂015

我微信设置24小时转账到对方账户,对方确认收款可以随时退回吗?,第1张

不可以。

延时到账并不能撤销交易。如果处理不及时,时间一到,钱款依然会通过第三方支付进入对方账户。

选择延时到账的用户,如果在到账前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并向支付机构上传报警的相关凭证,这笔转账就会被临时冻结。一旦警方判断确实系诈骗,转账就能原路返回。

扩展资料

支付宝、微信等转错账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收到错误转账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收款人负有全额返还的义务。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这就意味着,在追回全额钱款的同时,当事人还可以请求一并返还产生的利息,此外,如因配合返还而产生交通费、误工费、手续费等必要费用,可向相对人主张。

不当得利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事主所在地的法院是没有管辖权的,因此需要到被告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人民网-支付宝微信转错账咋追回?律师:协商无果可起诉

人民网-转账被骗有“后悔药”?微信、支付宝可延时到账

星期三 | 方法论 | 第03篇

周末和多年不见的中学同学S小聚。差不多十年未见,本来就是话匣子的S一见面就噼啦啪啦聊起来。本以为是老同学间的常规叙旧,怀念一下过去,唠叨唠叨现在,再憧憬一下将来,结果S越聊越投入,越谈越激动,从叙旧模式逐渐转换为倾诉模式,开始将这些年的不顺一股脑儿倾倒出来,说到最后,尽然有点泣不成声。而她所有的痛苦,似乎都集中在两个出口频率最高的字上:后悔。

后悔当初不听父母劝告,嫁给了没房没车的老公,五年过去,小孩都三岁了,依旧和公公婆婆挤一套房。

后悔房价还没狂飙的时候没有狠下心买一套,当时一万多一平的时候觉得自己买不起,现在三四万一平了,觉得这辈子都买不起了。

后悔在爱中迷失了自己,一切都以老公为中心,放弃了具有挑战性但发展前景极好的工作,找了一份朝九晚五有稳定没发展的工作,只为能照顾好家。

后悔在清闲的工作中放纵了自己的惰性,几年下来,以前的同学朋友在职场和生活中都越过越红火,只有自己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后悔自己总是在机会面前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想改变却又总是没有行动。

S最后说, 如果这世上有后悔药,我愿意拿灵魂去交换,然后重新过一遍不会后悔的人生。

我能体会伴随后悔带来的愧疚、挫败和痛苦的感觉,毕竟谁的一生没有几件让人肠子都悔青了的事。如果这世上真有后悔药,我也希望能尝试一下。只可惜这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人生注定是会存在后悔且不可逆的。

但后悔这种情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加以合理的应对策略,后悔也可以变成成长的加速器。相反,如果掉进情绪的漩涡,用偏执和自责应对后悔,则会对人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一个人的选择或行为造成了与预期不符的结果,如果这结果是超越预期地好,我们通常称其为幸运或者人品爆发;而如果结果是超越预期地差,我们通常就会产生后悔的情感,追溯到选择或行为发生之前,认为自己当初应该怎样或者不应该怎样。

所以产生后悔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后悔自己当初做了某事,二是后悔自己当初没做某事。

心理学研究发现,短期来看,我们更多地是后悔自己做了某事,比如浪费时间看了一部烂片,花钱买了一件其实并不需要的物品,或是对身边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从长期来看,我们会更多地后悔自己没做某事,比如没有抓住某个事业发现的机会,没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己,没有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多陪陪孩子。

由此看来,短期后悔事件,基本是一些日常性选择和行动,多是在冲动或者欠缺考虑的情况下发生,后果一般不会特别严重,随着时间的流逝,旧的短期后悔事件会逐渐在我们记忆中消退,取而代之会出现一系列新的短期后悔事件,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短期后悔事件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后果一般不会特别严重,但会对我们日常情绪的稳定,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自我认知及评价产生影响。如果放之任之,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选择/行动=》后悔/愧疚/挫败=》 低自我认知/评价=》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更艰难的选择/行动……

有时明明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因为对后悔情绪的过分担忧,我们可能迟迟做不了决定。选择困难症多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分析选项作出明智的决定,而是因为我们过度担心选择是否会让我们后悔。

应对短期后悔事件,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后悔 。后悔不是洪水猛兽,谁的一生不曾后悔过。Living with no regrets,只是歌词里面的理想主义。 后悔过,却能过得更好,才是真英雄。 所以面对后悔,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 坦然接受这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不过度自责陷入情绪的漩涡,也不要背上后悔的包袱前行,拖累未来的选择。

短期后悔事件的积极一面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反省在悔悟中成长。 每一次的后悔,都说明我们认识到了问题所在,看到了改进的空间,甚至是了解到了进步的方法。 如果对后悔事件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陷入上述提到的恶性循环中;但如果勤于反省后悔事件,则可以从中发现成长的契机,从失误/错误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不难发现,经常犯错却懒于反省的人通常做事都思前想后、畏首畏尾,因为他们害怕再次犯错及其带来的深重的后悔情绪。而勤于反省的人,虽然也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他们大多自信果断,不会因为可能产生的后悔情绪而束手束脚,他们知道, 后悔是一种检验,是进步的机会,同一件事上他们几乎只会后悔一次,因为从那一次后悔中,他们学到了避免后悔再次发生的方法 。

长期后悔事件,多涉及到人生方向和行事准则。 它们产生的结果更为重大,但却因为 其影响常常以一种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形式显现 ,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如果没有一些导火索事件爆发或者结果严重到难以忽略,我们很难清醒地认识到长期后悔事件对我们人生产生的重大影响。

就好像我的同学S一样,在没有和我小聚之前,她心安理得地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带着娃,过着小日子,但没想到一次同学小聚居然成了她悔恨人生的导火索。

小聚后第二天S发微信给我说:

不好意思昨天情绪爆发,但要不是和你聚会倾诉,我也没有发现原来我对自己这几年的生活有这么多后悔和不满。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吧。谢谢你的点醒,我会重新出发。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大家应该很熟悉,美国一位护理临终病人的护士Bonnie Ware统计了她所照顾的临终病人倾诉的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排名第一的是“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想希望我过的生活。“如果不是死亡这个极端事件的发生,很可能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仍然认识不到这件最让他们后悔的事,依旧活在”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中。

长期后悔事件,是真正能让你悔入骨髓,抱憾终身的事。由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态温和,且具有一定的伪装性,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等到长期后悔事件的结果开始被我们注意到时,往往其结果已经相当严重。所以应对长期后悔事件,我们的 最佳策略不是事后的反省改进,而是事前的预防控制。

那如何做长期后悔事件的预防控制呢?

最重要的,是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时刻牢记你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指引和提醒,我们很容易因为好奇和安逸,在人生路上走岔。

其次, 要定期回顾检查 ,看看自己是不是行走在正确的路上。

有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控制长期后悔事件:人生愿景图。这也是我在生涯咨询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工具:

1)在对自我有基本的认知后,花充足的时间认真思考:未来五年(也可以换为其它时间长度,一般建议三年以上),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充分发挥想象力细化对这种状态的描述,越详细越好;

2)将这个人生愿景用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自己画的,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的打印、裁剪下来的。之所以要视觉化,是因为科学研究证明大脑更愿意接受图像化的信息,对图像化的信息有更好的处理能力。用文字写下的愿景,难以对大脑产生有效的刺激,而图像化的愿景,则能激发大脑调用资源帮助你实现这个图像化愿景;

3) 从这个详细生动的人生愿景出发,向前倒推,要想达到这个愿景,我必须具备哪些能力,采取哪些行动,必须完成哪些里程碑事件? 请分别列出三项内容。

4) 从今天开始,生活在你的人生愿景中,就像你已经达到了这个愿景一样。 用这种倒推的方式去培养你的能力,采取行动,完成里程碑事件,直到你真真正正实现了这个愿景。

当我们回望自己一生时,可能会发现小悔不断,但正是这些小悔一点一点帮我们修正错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在人生的重大问题和原则上,有人生愿景图的指引,我们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不至于某一日突然如梦初醒,却没有了后悔的资格和改进的机会。

后悔药我们应该是指望不上了,但后悔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剂药,至于是毒药还是补药,全看我们怎么服用。

我个人觉得,本质上撤销是信息流动过程中一个拟人化的过程,在信息流动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因素造成信息传播不顺畅。如何解决不顺畅,也就有了撤销。

最近在分析的一个功能是“意见反馈”,也分析了一些意见反馈的模式和类型,以及不同模式和类型的优劣。在其中一类中——IM类型,思考的多了一点,也就有了上面的标题。有关意见反馈的内容,随后会更新到《移动产品基础模块设计规范之意见反馈》中。

我认为微信撤回参考了邮箱的信息撤回功能。一般来说,相同系统内(比如网易邮箱、QQ 邮箱)的邮件撤回,只要对方没有打开,发出去的邮件都是可以撤回的,并没有时间限制,用户也能够依此判断发出的信息是否已被对方阅读。

在群里也和大家讨论了下,大家的讨论很棒——

@Charles 减少错误信息发送,另外增加聊天趣味性;至于撤回还有痕迹,可能是考虑到一条信息发出去,收到了新的消息提示,但点击进去发现啥都没,留个撤回痕迹在告诉别人这确实有过新消息,只是撤回了而已

@Rinka 撤回就撤回,还会显示有撤回,这点做的很奇葩

@郭明哲 我撤回了两条信息,你们有木有很恼火,觉得我莫名其妙

@张征(Allen zh)回归本质 撤回的目的是避免错误的消息发送,而为什么告诉别人你撤回了消息 我猜应该是产品设计之初做了权重 相比不告诉而言 更加符合社交属性吧;我猜微信产品经理在做这个的时候 没考虑的这么复杂

@Gogofishing 我觉得会感觉不可告人

@鲍立科 我觉得撤回功能符合微信一贯的对消息隐私性的保护理念。 在朋友圈评论里面,如果不是同为好友,是看不到其他人评论了,强调了圈子。评论了朋友圈内容以后依然可以删除,聊天当中可以撤回发送的消息,还有发朋友圈可以有选择性的让一部分人看到,或看不到。都是这种理念下的策略。

对于撤回功能

腾讯公司公关部人员介绍说,微信之所以推出消息撤回功能,是因为之前常有用户反馈因“手抖”发错信息而后悔莫及。在此前的版本中,微信已经推出过语音信息的取消发送功能,即用户在录音时,不想发送此条语音了,上拉至屏幕中部即可取消发送。此次推出“撤回”功能,算是一个补充和完善。(来自“微信2分钟内可撤回 新功能须小心使用”《东方网》)

我个人认为这个功能和我们日常聊天的时候说的“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道你能不能感受到?

人们在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中,是不会真实的存在“说出去的话,还能收回来的”。也就有了“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一类的话。

包括最后的提醒,也就是说“我这句话似乎不妥,需要重新思考后再说。”

@Charles 说“增加了聊天的趣味性”也是一点,不过我更希望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且这种情况就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趣味性并不是核心的需求,而是担心出错、不妥,才会把话收回去。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聊天场合(也就是场景和目标用户了),总会有些话到嘴边,发现不能说,说了会有问题或者不便。是不是“撤回”能帮你挽回损失呢?

说到损失,其实是人的另外一个“性”——怕失去。因为我们担心说出去的话,会对对方的认知造成负面的或者不好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判断、评价等等。

想一下,你是不是有的时候发了一个表情,觉得不妥而撤回呢?

对于撤回后提示

如果不提示,那什么事情就没有发生过,也没有人和人交流的上下文。这也是促进交流的手段之一,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趣味性。因为在真实的交流过程中,趣味性只是交谈的缓冲和增进交谈的手段。

如果提示:

1 对于暧昧对象,对方会不断猜测这是什么意思。内心的os也许是酱紫的:发还是不发,说还是不说,什么呢什么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 如果是好朋友,对方会想:哇塞你撤回了啥你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或者是:哟,发给谁的内容啊来来,我们八卦一下

3 对于领导同事,有时候可能真的说错话必须收回来,这种情况要对方知道你看到他的信息且有回复就可以;还有时候,是因为: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也有人说,这是微信自保的方式之一。我相信这是一个很低优先级的考虑和原因

微信正在像邮件一样,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工作沟通和协同工具,这是无法逆转的事实。我们在微信上交流时间最长的,可能不是你的另一半,而是你的同事和生意伙伴。我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将不再是曾经靠摇一摇、漂流瓶博得人心的微信,而是能做为“基础设施”的沟通工具。现在微信基本上已经取代了运营商的短信功能,所以撤回消息这个功能是其不断完善的标志。

消息撤回功能可以说是微信的“后悔药”,可撤回两分钟内发出的信息,可以撤回两分钟内发出的信息。共同诞生于腾讯的QQ邮箱和微信有一脉相承之处。QQ邮箱往往以一串数字@qqcom的样子出现,用户很容易输错其中一个数字,导致邮件发给错误的人。而邮件里的内容更多与工作相关,在对方没看到的时候及时撤回能够挽回损失。再或者男女朋友之间因为一条消息引发的争吵,或许撤销一条消息的错发能挽回错发信息导致的不良后果。

对于作为“基础设施”的微信而言,好玩已经不再是它所要前进的方向。消息撤回只是微信逐渐确立自身定位中的一小步,我们以后刽看到微信变得越来越完善的更懂改变。关于消息撤回功能微信对外的说法也是响应一些用户的呼声“别想太多,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及时纠错的机会罢了”。微信的使用场景毕竟是手机,有更大几率打出错别字,或是把信息转发给错误的人,这样一个撤回功能能很好地挽回损失(或者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