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关闭LCD面板厂,为什么却疯狂采购国产面板?

新手学堂011

三星关闭LCD面板厂,为什么却疯狂采购国产面板?,第1张

韩国消费电子产品大厂三星电子为提高电视产品市占率,上调2019年的电视出货量目标后,公司影像显示(VD)事业部计划在2019年第四季前增加对国内面板龙头京东方,以及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等企业的105代LCD面板采购量。

韩国中央日报报导,华星光电是三星在电视市场的竞争对手,但三星与华星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3年前开始,三星电子透过子公司三星显示公司向华星光电位于深圳的工厂投资人民币21亿元,收购该工厂98%的股份

该工厂制作的105代LCD面板中,大约10%的产品供应给三星电子。华星光电的105代LCD工厂在2019年建成竣工,但由于产品良率相对较低,经营相对困难。从2019年下半年起,该厂的产品良率大幅提升,向三星电子供应的产品总量也有所增加。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指出,在三星电子2019年全年的电视出货量中,从三星显示公司采购的LCD面板仅377%,同期三星电子的六成电视产品均采用大陆与中国台湾供货商的LCD面板。

报导指出,三星电子最近将2019年的电视出货量目标提升至4,250万~4,300万台,不仅高于2018年的出货量推测值4,140万台,也高于2019年初的预期值4,200万台。

根据市场分析,对三星电子而言,在LCD售价已经降至接近成本价时,进行大规模采购,加上三星的讯号处理技术与光学技术,可以用较低成本大量生产电视产品。

在电视制造成本中,LCD面板占比最多可达30%、最少也有10%左右,面板价格下滑,能够大幅提高制造商的利润。

说起手机OLED屏,很多的印象应该是三星排第一,然后LG排第二,之后再是京东方、维信诺、TCL等国产品牌。

而如果从市场占比来看,大家固有的印象应该是三星占比在80%左右,然后LG占比在10%左右,至于国产OLED屏厂商们,合计占比应该在10%,也就是说主要还得看韩系厂商。

但这只是几年前了,这几年随着国产在OLED屏上不断发力,再加上像华为、小米、OV们的支持,国产OLED屏的品质越来越高,市场占比也是越来越高。

按照近日 CNNIO公布的2021年二季度的数据,OLED屏市场可以说已经迎来了大洗牌,国产屏厂商们,终于开始爆发了。

2季度全球手机OLED出货量为146亿块,而三星的市场占比为695%,这是三星 历史 上首次在OLED屏市场上跌破70%, 历史 最低值了。

而国产厂商们已经拿下了242%的份额,相比一季度的156%的份额,已经大幅度提升了,而出货量方面,则更是环比提升了361%。

而从具体的排名及出货量来看,京东方排全球第二,出货量为1428万片,环比增长361%,市场份额接近10%了,毕竟像华为、荣耀、OV、realme、iQOO等品牌都采用了京东方的OLED屏幕。

而 维信诺二季度出货量达980万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较Q1激增高达44%,增幅居各厂商之首,进步同样明显。

LG排全球第四, 出货量为920万片,较Q1下降32%。而全球第五名还是中国厂商EDO(和辉光电),甚至全球第6、7名还是中国厂商,分别是CSOT华星光电(TCL)、深天马。

而接下来京东方又将供货OLED屏给苹果的iPhone13,同时三星也将在M系列中使用华星光电(TCL)的OLED屏,可见预见的是,LCD屏的 历史 要在OLED屏上重演了,国产OLED屏也将崛起,你觉得呢?

联想拯救者几等奖是:联想拯救者r9000p哪些配件算中奖。

特等奖:是三星固态、三星内存、华星光电。一等奖:华星光电+三星内存+海力士固态二等奖:华星光电+金士顿+西部数据+三星内存。参考图如下:

联想拯救者系列简介:

联想拯救者系列是联想公司2015年06月上市的14英寸游戏影音本,搭载第四代酷睿双核/四核处理器,GTX 9系列显卡,杜比音认证音效,支持蓝牙功能。共有4款产品:联想拯救者14-ISE(4GB/1TB/2G独显),联想拯救者14-ISE(8GB/1TB+128GB/2G独显),联想拯救者14-IFI(4GB/1TB/2G独显),联想拯救者14-ISE(16GB/1TB+128GB/4G独显)。

2021年10月29日,联想拯救者Y9000K探索版发布,采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内置10000+颗灯珠,1152格精准控光,最高亮度达到1250尼特。2022年2月16日,联想拯救者官微发文宣布,2022年拯救者生态春季新品发布会于2月28日19:00召开。2022年9月19日,联想宣布推出i9-12900H版Y9000P游戏本。

从彩电股到面板股,重组完成后的TCL集团交出了转型后的首份答卷。8月12日晚,TCL集团发布了2019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378亿元,同比下滑1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长3193%,经营性现金流615亿元,同比增长406%。

由于此次中报业绩包含了已剥离的家电业务一季度营收,报表数据不具备可比性。TCL给出了两个参考口径,2018年和2019年均剔除家电业务的备考口径和均加入家电业务Q1业绩的报表同比口径。

TCL集团已经从家电为主的多元化集团转型为半导体显示集团,备考口径的指示意义更大。2019年上半年公司备考口径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423%,研发投入增长283%至2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85%,较重组前直接翻倍,加速向 科技 集团靠拢。

在中报中,TCL集团首次将华星光电表述为“TCL华星”,加强TCL品牌和华星挂钩,也显示出000100不会改名华星光电。由于公司旗下还包括聚华显示、华睿光电和金融创投业务,上市公司保留TCL集团名称更全面,也体现出显示产业和TCL实业控股接盘的终端业务之间的联系。

01

根据中报,华星光电上半年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领先所有业务板块,占到公司备考口径营收的62%,为公司核心产业。

华星光电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783%,由于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净利率从2018年的84%滑落至本期的63%。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903 亿元,环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34 亿元,环比下滑50%,显示出二季度面板跌价还在继续。

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36亿元,同比微跌04%,现金流与净利润之比高达35,公司经营稳健。金融和创投业务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76%,作为华星的安全垫有力平滑了面板业务的周期波动。

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中,华星光电能保持盈利已属不易。环顾全球,二季度除了三星显示依靠苹果的补偿款实现了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4亿元)和7500亿韩元营业利润(约合44亿元人民币),多家屏厂都陷入了亏损。LGD二季度营收下降5%至54万亿韩元,净亏损5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友达、群创二季度营收约合155亿元和140亿元人民币,亏损6亿元和66亿元人民币。

从2017年9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到2019年4月交割尾款,TCL集团战略重组历时一年半,从2017年面板大年一直等到了2019年行业下行期。2019年8月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已超过一年,大尺寸跌幅超过5美金, 目前还看不到回暖趋势。华星出货量排名第一的55吋面板价格从2018年7月的154美元跌至上月的109美元,跌幅30%。

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终端厂商出货压力加大,价格战不断挑战底线,“818”拼多多向兆驰定制的65吋电视已经卖到了1999元。上游屏厂还在不断开出新产能,2019年到2020年,中国有华星光电T6、富士康广州、京东方武汉3条105代线陆续量产,供过于求继续,全行业准备过冬。根据TCL集团2018年底发布的重组公告,华星光电未来两年营收持平、净利润下滑,李东生也在中报业绩说明会上预测说,行业拐点到来还需等待两到三年。

优质产线组合和高效运营能力是华星光电过冬的储备。目前华星光电手握6条线,2条85代线、2条6代线和2条105代线(其中一条在建),均处于最佳服役期。2019年,T1折旧完成将减少11亿费用,这是确定的利润增长点。2018年,华星光电以不到京东方30%的营收实现了京东方67%的净利润,净利率84%,高出京东方近5个点。由于产品结构偏向大尺寸,毛利率184%,比京东方低2个点。

2019年上半年,华星T1和T2合计月产能315K已达极限,受益于T6量产爬坡,大尺寸产品供应面积同比增长39%,推动公司出货面积闯入全球前五,按出货量计算则排名第四。全球彩电出货量排名第二的TCL电子和去年出货超过800万台的小米电视是华星光电的重要客户,2019年1月小米入股TCL集团持股1%,加强了双方的利益捆绑。

02

为显示对华星效益领先和业绩成长的信心,2019年上半年,TCL集团已斥资15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董事长李东生承诺三年内不会增发募资后,半年内5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计175亿股,耗资53亿元,为市值管理可谓拼尽全力。但公司股价仍然在35元上下徘徊。李东生在业绩交流会上发问,为何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均高于同行,但估值只有京东方的三分之一,市值不到500亿?

面板行业已经有了一个京东方,华星的策略是跟随者而非开创者,而市场一贯更偏爱龙头。目前京东方PE 53倍,市值1300亿是TCL的三倍,其营收规模也相当于华星的三倍。华星光电自2009年成立以来从未亏损,这在面板行业极为罕见,也是李东生引以为豪之处,但量入为出的原则也让华星在战略上相对保守。相比京东方一年上一条线、全国遍地开花的激进,扎根深圳的华星光电缺少京东方逆势扩张的胆识。目前105代线京东方和华星各有两条,AMOLED京东方已布局4条,华星只有1条T4。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下降6%,而AMOLED面板出货则增长了19%,已占到整体市场的26%,柔性OLED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AMOLED的快速成长推动了小尺寸厂商加速布局,8月13日,深天马公告将在厦门建设AMOLED6代线,总投资达480亿,这是天马继武汉之后第二条柔性OLED生产线。李东生3月接受采访时称,第二条柔性OLED线T5已在计划中,何时官宣目前仍是悬念。

当前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低迷,华星光电T1和T2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5%。T6刚一满产就迎来大屏价格跳水,43吋、55吋、65吋价格快速下降,主力产品55吋价格和65吋价差缩小至15倍,55吋市场份额被分流。75吋是为数不多的高毛利产品,但总量太小,市场刚刚起步还有待开发。

2019年,专注小尺寸和笔电产品的T3满产成为华星业绩的重要支撑,上半年T3月产能提升至50K,贡献营收71亿元,占到华星光电营收的44%,已经进入三星供应商名单。对华星来说,调整产品结构不仅能提升公司毛利率,也有助于减轻对TCL电子的依赖性。但由于公司持股武汉华星仅有43%,T3对盈利的贡献有限。

武汉T4将于2019年Q4量产,柔性可折叠、屏下摄像产品即将供货,产品结构的改善将提升公司毛利率。显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推动用户换机的一大动力,在小尺寸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柔性可折叠、屏下指纹和摄像头引领高端手机潮流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屏厂的毛利率。屏幕物理形态的改变则创造出了更多应用场景,如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电子标签等。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华星光电在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占有率为6%,排名第六,和京东方、三星有较大差距。现在柔性OLED已经成为高端手机标配,根据IHS预测,2020年随着5G加速普及,柔性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在这一市场三星仍然占据了近9成市场份额,中国厂商有很大的追赶空间。2019年京东方B7已经满产,且拥有华为这样的重量级客户,7月绵阳B11也已经量产,后来者华星T4需要拿出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

03

2019年夏天,以荣耀智慧屏的发布为契机,TCL、海信、创维各大厂商争相发布新品,为量价齐跌的彩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升降摄像头、全时AI语音、多屏交互和自动旋转屏幕的加入带来了溢价空间,让8K超高清、量子点等高端显示屏有了用武之地。据李东生透露,华为即将发布的65吋智慧屏采用华星光电产品,外界预计华为大屏的价格可能在万元左右。

华星光电正在加速大屏产品的迭代,在7月的上海UDE显示展上,华星光电拿出了85吋8K显示屏、65吋量子点超大视角显示屏以及全球首款75吋落地式玻璃背板产品。继5月亮相美国SID展之后,华星光电再次携全系产品亮相,品牌推广力度明显加大,打造大国重器形象也是公司市值管理的一部分。

不只是彩电,华星光电还在为新零售、教育培训、会议行业提供商用显示方案,如触控条形屏、数字标牌、拼接屏和4K电子白板。市场供过于求、需求低迷,如何从客户角度出发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这是屏厂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方面显示技术在不断突破自身,另一方面,芯片和系统对终端的赋能已经不亚于面板,5G和人工智能的落地正在创造新的大屏应用场景。屏厂不仅需要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还需要来自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支援。

TCL已经完成了从面板到模组的一体化布局,惠州华星的高世代模组项目7月开工建设二期,为T7执行配套,预计2021年量产后年产能将达到6000万片,目前一期项目产能为4000万片。公司在印度投资了15亿元建设模组生产基地,2020年量产后实现年产能800万台大尺寸和3000万台中小尺寸,为TCL电子的海外攻势提供助力。

2019年6月,TCL在深圳华星举办了首届TCL技术合作开放大会,对外发布了面向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3个项目,并聘请了29名外部技术专家。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华星光电更加开放,体现出行业主流厂商的自信。

跃过资金和技术门槛后,面板产业仍然要面对供过于求和差异化竞争的挑战。这个冬天不仅要熬,降本增效、确保利润,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提前布局,今天的战略眼光将决定明天的起点。

液晶打响龙头地位争夺战

在液晶领域,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从液晶TV面板产能格局来看,2020年开始,中国大陆厂商占比超过50%, 未来将占近70%份额,产能高度聚集;而韩国厂商占比快速收缩至20%以内,甚至将进一步收缩至5%以内;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厂商的份额则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

2017年12月,京东方合肥G105 TFT-LCD产线产品下线并交付客户;2019年第一季度,TCL华星G105产线也实现量产。至此,中国已有两家面板企业运营G105产线,开始与海外企业在大尺寸面板领域的正面竞争。技术及良率的提升,也提高了大尺寸面板,特别是65英寸及75英寸面板供应量。

Omdia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京东方继续保持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的领先地位。京东方以28%的出货量和21%的出货面积份额领先,群创光电以15%、TCL华星以13%的出货面积份额紧随其后。TCL华星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排名中占据第五位,但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面积中占据第二位。由于TCL华星T6的105代产线增加了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加之今年年底还将有一座T7的105代产线开始量产爬坡,在不久的将来,华星光电将成为与京东方规模相近的竞争对手。

韩国厂商计划退出液晶产能,大尺寸出货规模已经呈现收缩态势,跌出前五位。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为此,三星显示投资了TCL华星的105代线面板厂,TCL华星也投资了三星显示的苏州85 代线工厂。

8月28日,TCL 科技 发布公告称,TCL华星拟以108亿美元(约762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 科技 有限公司60%的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同时,三星显示将以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 科技 有限公司60%股权的对价款739亿美元(约5213亿人民币)对TCL华星进行增资,增资后三星显示对TCL华星的占股比例由502%增至1233%,成为TCL华星第二大股东。David Hsieh表示,TCL华星在TCL 科技 集团的资金支持下,正逐步挑战京东方在液晶电视面板产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京东方也考虑与中电熊猫的液晶厂合并,此结盟将防止TCL华星拿下中电熊猫的液晶厂,并扩大产能份额。

OLED不同路线角逐战将起

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相对成熟并已量产的WOLED、目前处于产业化前期的印刷OLED技术和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QD-OLED三大路线。TrendBand数据显示,LGD拥有4条产线,均为蒸镀OLED;三星显示拥有2条产线,一条为蒸镀技术、一条为印刷技术;京东方拥有一条蒸镀产线;TCL华星目前已规划三条印刷OLED产线。

三星显示和LGD正全面转向OLED面板。三星显示重点布局量子点QD-OLED技术路线,保持领先地位。有消息称,三星显示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试生产QD-OLED面板,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进行正式生产,规划产能为每月3万片。

而LGD广州85代WOLED面板工厂已经实现量产,月产能约6万片,加上韩国坡州工厂的7万片玻璃基板月产能,总体月产能将达13万片。

三星电子、LG电子和TCL电视在电视终端市场也展开了竞争。David Hsieh表示,从数量上看,三星每年的QLED电视出货量为500万台;LG Display的目标也是每年500万片的WOLED电视面板。三星QLED电视在各显示器厂商的Open-Cell面板支持下表现良好,而LGD则有意扩大WOLED电视面板的客户群,以便长期持续发展。再加上TCL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液晶电视制造商。受液晶电视价格较低影响,2020年上半年WOLED电视零售表现不佳,影响了LGD WOLED电视面板产能的长期扩充性。

因此,从电视终端市场回溯到面板市场,几家巨头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也孕育着合作机遇。比如,京东方也在研发WOLED蒸镀技术。Omdia估计,LGD可能会与京东方结盟以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双方通过交换技术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

在印刷OLED领域,TCL华星和京东方都在投资大尺寸印刷RGB OLED。TCL华星与日本JOLED公司在印刷OLED领域已经展开深度技术合作。有消息称,TCL华星将投资460亿元,建全球首条85代喷墨打印OLED生产线。

从未来潜在竞争合作关系来看,TCL华星和京东方希望凭借喷墨打印OLED的加速和发力,在与韩系企业抢占OLED创新高地的竞争中,尤其在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获得优势地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印刷OLED在未来2到3年有望投入量产,我国与韩国处于并跑关系。

因此,在大尺寸OLED领域,未来WOLED、QD-OLED与印刷OLED的竞争态势将逐渐明显。

扩大效益比较优势是竞合焦点

下一代显示技术布局也是众厂商竞争的焦点,Mini LED、Micro LED、可卷绕印刷OLED(IJP-OLED)、透明显示等均是未来显示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Mini LED为例,最近动作频频,热度直线蹿升。今年8月上旬,TCL发布了Mini LED背光电视。TCL华星及京东方均表示,其玻璃基Mini LED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三星预计明年推出Mini LED电视产品,并计划在明年生产200万台。明年内,Mini LED将引起新一轮竞争。

群智咨询TV面板研究资深分析师也表示。液晶“双巨头”格局的形成将使产能聚集,面板供应端的调控灵活性更强,幅度也将更大,但是LCD TV面临的持续盈利性问题逐渐凸显,预计面板厂商的产能将向盈利性强的产品倾斜。

未来,中国面板厂应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一方面可提升LCD画质表现,缩小与OLED的产品差距;另一方面,可加大在大尺寸领域OLED技术的研究和储备。

从竞争关系来看,David Hsieh表示,三星显示可能不希望LGD和京东方合作紧密,而京东方可能不乐见三星显示和TCL华星联盟过于牢固。任何一方的策略调整都将对面板产业生态与面板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