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想是平台上合理的需求满足呈现出金字塔结构:顶层是一两款足够重的可观盈利模式,中高层是多款满足企业性质的产品,中下层是精准营销、自媒体等公众大号,底层是贴近用户自发产生的轻需求。每一层之间都有接口相互联立,底层是最简单的层面,不涉及实际的复杂操作,只要有后台支持便可。 轻需求直接避免了与APP的竞争,它充分利用起了公众平台的优势。小而美的轻需求不代表弱需求,亦不代表没有商业价值。比方说,新东方的某老师在信息里推送一本英文书,它刚好是商场里的一件商品,通过金字塔顶层的支付系统付款,能通过中高层的物流系统查询快递,中小层的自媒体的推广而被用户消费,闭环完成。 没有人会单独为一位老师开发一款APP,可是依托在微信平台他却能完成一次比草根大号精准多的营销。而且它并不涉及移动互联网场景,仅仅利用了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链,是盈利的增量。如果理财经理、社团责任人、英语老师这类底层的需求足够多,公众平台间将呈现更扁平的态势,同样将蕴含不小的盈利可能,整个金字塔结构也能被底层支撑起来。 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缺乏了一种结构性的框架,各个账号都是一座座孤岛,完不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层层演进。如果你要英文老师单独完成支付接口等调试,他是做不到的。公众账号之间可以互相连通、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互相合作。避免产生孤岛的情况。微信需要更好地拥抱用户,拥抱用户简单产生的一个想法。用户想买一台大家电,直接上网买便是,没有微信的事。用户午饭想在餐馆吃,也许已经在点评类网站找到了目标,可能也没微信的事。但刚好有一群因为美食爱好聚集起来的人开了一个公众主页也许他们更把它当成了一个兴趣群组用。每到双休日管理者就推送一家饭店的信息,想要参加的便来参加,地图、支付、点评,当各个功能都能在微信上找到时,用户有什么理由不使用呢它比美食营销账号更容易被接受。 从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身份证验证等一系列举措看,它的定位不鼓励向普通用户敞开大门。微信有种种可能,无法证明普通用户不能在公众账号上生产价值。一个功能高大全的公众账号不一定适合微信,小而美的应用也许能遍地开花。况且公众账号和APP都为用户服务,两者必然有冲突。小而美是在移动用户的碎片应用中另辟蹊径,需求从用户间产生,也回归到用户中去。微信可以适当地鼓励普通用户建立一些小而美的公众账号,以兴趣爱好社区等等为主题。
移动的2G信号是最好的,但是慢慢要退出服务了。电信的3G网络略优于联通的3G网络,远远好于移动的3G网络,现在电信、联通、移动都在大面积建设4G网络,还没有正式的测试结果。2G主要是语音网络,3G的主要是窄带上网和语音网络,4G主要是宽带上网网络。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载体与习惯的问题,
微信始与手机,q开始与电脑
微信习惯与电脑qq习惯已经深入我们内心!
微信应用层面远远多过q更加丰富多彩
而公众号的个人自媒体崛起加上了微信的粘性
所以胜出!
看到很多人在说,微信更受欢迎、微信体验更好、微信之所以取代QQ、微信更懂社交等等。我想说,各位"老年人"们,仅仅从自己的角度或者从经验角度出发看问题,很容易被这个时代所遗弃的喔。从腾讯第二季度财报来看,QQ月活跃账户数达899亿,其中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667亿。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是806亿。而且根据2016年9月艾媒报告数据显示,活跃用户占比。微信和QQ也是不相伯仲的。
小马哥也说过,二者之间没有谁是能相互代替的,更多的是自我更新,差异化发展的过程。
两个都是社交工具。
但主打的方向是很不同。
从两个产品的差异性来分析
微信和QQ的官方页面。
我们看出腾讯对微信和QQ的未来愿景的不同,以及产品定位的差异性。
原因如下:
1、微信涉及的年龄段比较大,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而QQ很难涉及到老年人这一块;
2、微信操作比QQ简单,功能没有QQ复杂,让人更容易接受;
3、微信放弃了分组,直接采用通过拼音检索,符合手机通讯录特点,把微信融入到手机中,且融入感更强;
4、微信摒弃了QQ的高度集成,以轻便的平台,任凭用户添加,符合移动直观的聊天,语音特性。
1、手机终端支持联通任一制式,即可使用联通卡,联通的2G制式是GSM,3G制式为WCDMA,4G制式为TDD-LTE和FDD-LTE;
2、如果所持终端不支持上述联通制式,则无法使用联通卡;
3、具体手机支持的制式情况,需联系手机客服或查看手机说明书。
在微信上关注移动主要有两种方法:
1、扫描下面的移动官方公众号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2、登录微信客户端,在通讯录中,点击“添加朋友”,再选择“查找公众号”,输入“中国移动10086”,搜索到后添加关注,关注后点击图文消息,输入手机号、服务密码或短信验证码绑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