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上的骗子越来越多?

新手学堂010

为什么微信上的骗子越来越多?,第1张

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人们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微信给大家提供了多种方便。一部分有生意头脑的人把目光转向微信,做起了微商。然而一些骗子也盯上了微信,利用它进行各种诈骗行为!下面是我从媒体上见过的真实案例,搜集整理的最新六大微信骗局。

1,假冒商家,免费送香奈儿口红

微信朋友圈曾有过火爆一时的“香奈儿口红试用”的公众号发布信息,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货到付费”。

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2,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

最近有很多人收到朋友微信发来消息,告知其手机刷机,号码丢失,需要该网友的手机号。

这也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你的微信。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微信好友都将面临进一步风险。

3,木马红包

微信开通钱包后,方便了亲友之间通过手机微信来转账支付。可偏偏有骗子制造出另一种“红包”,被害人在点击的时候,个人信息和与手机绑定的网银、支付宝就不知不觉地被人盗走了。

如果遇到有人向你发送这种“红包”千万别点击,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你的网银、支付宝等密码,最后去正规的手机售后部门刷机或重新设置相关系统,以彻底删除这种木马病毒。

4,**好友微信账户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微信帐户,并冒充好友向当事人实施借款等诈骗手段。

当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汇款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确认,并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木马病毒,及时更新防火墙,谨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6,微信二维码诈骗

骗子以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礼物为诱饵,通过诱使事主扫描二维码链接一个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使其自动下载了木马病毒。木马就会植入手机,并**与手机相关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骗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利用这些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将手机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 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6,点赞、集赞诈骗

诈骗分子靠“点赞”套取个人隐私信息,商家发布活动时不透露****,仅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给商家,一旦所收集的信息够多了,这种微信好友就会自动消失。

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查证一下,必要时打电话先咨询一下,一旦骗子搜集了足够的个人信息即实施诈骗。

微信是一个聊天平台,陌生人通过您的朋友圈可以看到您的一切动态。一旦添加,你的照片、信息及全部动态有可能暴露在陌生人的眼中,这样难免会增加困扰。所以如果不是熟人或是没有交集的人,请不要乱加对方为好友。

如果误加了,马上选择删除是没有用的,陌生人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看到你朋友圈的动态。最好的办法是点击陌生人的头像直接加入“黑名单”,或者选择“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这样你的信息就相对安全隐私了。

1 编造一个高质量谣言的经典要素

题主所问的是“高质量”谣言,我觉得很多人觉得的那些著名钓鱼网算不上。网上大多所谓的钓鱼文,一点科学性也没有,更是远远称不上高质量。不同于一般的谣言,取决于其内容及目的,科学谣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

一般而言,一条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科学谣言,具备如下几个要素:

11 文字质量

写报告也好,谣言也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文字: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格式是否标准……一篇内容精彩,但排版错乱的文章会损失大量读者;同样道理,一条内容极具迷惑性,却通篇错别字的谣言,更容易引起怀疑。

12 日常相关性(受众)

为了使谣言广泛传播并引起恐慌,谣言的内容必须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吃饭(食品安全)、睡眠(电子产品的辐射)、生理活动(空气质量)等……一般在听说自己的每日活动中存在“可能的危险”时,第一反应总会是“如何避免”;而不是“这个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

所以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微波炉会产生致癌物”、“食盐能抗癌”、“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 20 支烟”这一类消息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关注,并呈现出爆炸式的传播趋势。而“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这种谣言,虽然出现的时期相似,辟谣的难度相似,引起的关注与前几条并不在一个数量级。

更加细致一点的话,比如你想传播一条关于“西瓜中含有增甜剂”的消息,告诉家庭妇女、学生……无疑会比在商务人士中宣传更为高效;如果你想传播一条关于“在伦敦地铁呆 20 分钟等于吸 2 包烟”的消息,告诉留学生和上班族,无疑比告诉街上开跑车的年轻人更靠谱;如果你想传播一条“吃肉容易致癌”的消息,在医学院中散布,估计毫无成效。

13 科学性

对于一条成功的科学谣言,科学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谣言之所以为谣言,是因为它们“不科学”;既然能被证伪,科学性又从何谈起呢?

这里要说的,是一种“不严谨的科学”。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科学”,“科普”成分居多,大部分算不上严谨:从初中课本中“原子核的结构与太阳结构相似”、“温度是冷热的量度”……到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化妆品中化学物质会伤害皮肤”、“饮用水久置会变成有害物质”……其中各种说法,大多是为了使人们便于理解记忆,对严肃的科学事实采取更通俗的说法;而科学谣言,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在一起,更加难以分辨。

“离开剂量谈毒性的一切行为都是耍流氓”是广泛应用在科学谣言中的手段。这些谣言往往由科学事实推断而来,却抛去了最基本的剂量问题,把定量化的结论转变为定性结论。以下随手列举几个此类推断,相信类似逻辑的谣言,您已经见过不少:

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 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 → 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 → 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之后,暴毙而亡……

每天喝 10 L 以上的水,容易引起水中毒 → 每天喝 10 L 饮料,会引起中毒 → 饮料会引起中毒 → 饮料居然有毒!中国的食品安全堪忧!这个社会怎么了……

每天摄入过多红肉,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 每天吃红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吃红肉会得心脏病 → 中国的红肉不能吃,对心脏有害,请转告你的家人!……

14 引用科研成果

如果能在谣言中引用科研成果,当然会大大增加谣言的“可信度”。比如在 13 中提到的任何一条逻辑链,能够引用最初的科研成果,都会使谣言更具迷惑性。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不当引用科研成果,甚至自己编造,只会使谣言看起来“没档次”和更易于被辟谣。

比如前些年疯狂流传的“先父遗传”谣言中提到:

英国人类学研究所 Dr Gossip 教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

稍微学过点英语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条谣言,而如果把“Dr Gossip”换成“Dr Davies”之类的寻常名字,相信愿意花时间稍微做些 research 去了解这个人是否存在的网友不会在多数。

2 反例:经典却低质量的谣言

那么,是不是广泛传播的谣言,都属于高质量的科学性谣言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会试着分析几条人人网上很火爆的谣言(包括钓鱼文),说说它们为什么“不科学”。

在这里声明一下,我很反对钓鱼文,更厌恶为了显示自己可怜的“智商优越感”而发明钓鱼文、钓鱼状态的人。从比自己傻的人身上找优越感,是得不自信到什么程度?

21 最低级:概念迷惑

例: 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胃中普遍存在 HCl,是一种腐蚀性的强酸,中国的食品安全……

分析:为了钓鱼而钓鱼的状态,极容易被破解。与此相似的还有:叶诗文承认比赛前服用一种叫(2R,3S,4R,5R)-2,3,4,5,6- 五羟基己醛的兴奋剂;水中含有大量一氧化二氢,服用会引起中毒……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多数类似段子只能骗到小学生和极少数极度缺乏基本科学常识的人。

22 进阶级:引用假文献和假术语

例:《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

分析:原作者已发表声明,所谓的“专家”、“夏尔谢夫力”、“斯蒂芬金效应”均为虚构,这种谣言,在互联网上稍作搜索便知真假;利用的是人们相信“看起来科学”而懒得自己动手证实的特点(这也是大多数科学谣言破绽颇多却能广为流传的原因)。

除去编造的内容,这篇文章的文笔在人人钓鱼文中算是很不错的。

23 高级:试图使用科学方法证明

例:《圆周率真的等于 314 吗?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 5%,连数学也不例外。》http://wwwacfuntv/v/ac292601

分析:文中用到了“看似科学”的错误证明方法,然而相比上面随手 google 便可以辟谣的谣言来说,它更容易被相信——只有具备一定数学知识的人才能看出其中错误,更多的人传播它,只是因为“看上去像对的”。

3 实践:亲手制造科学谣言

在这一段中,我将试图通过简单的步骤,具体演示一下,如何造出一条生动的科学谣言。

31 明确目标与受众

目标:可乐(原因:日常生活经常接触)

范围:人体健康(也可以从食品安全着手)

32 初始搜索

我们需要一些来源正规的文献和研究,可以从各种专业期刊库中搜索,这里方便起见直接用了 google scholar。关键词:soft drink,health。

点开第一条搜索结果,出来的是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中的一篇文章。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pdf/102105/AJPH2005083782

前面的 introduction 和 experimental 可以不看,直接拖到 result(结论)部分,看到文章中结论下面分了数个小标题,分别是:软饮料摄入量与能量(energy)、体重(body weight)、钙摄入量(Calcium intake)、营养摄入(nutrient intake),以及人体健康(health outcome)的关系。

33 总结信息

每一个小标题下的结论总结起来为:

1 长期每日摄入软饮料会导致日常能量摄入过高(不具有制造恐慌的作用)

2 对一群男生的研究表明,在一年内,长期每日摄入软饮料会导致体重升高,但是此报告并未提及日常热量的摄入变化的关系(可以使用)

3 过去有 13 篇研究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会导致钙摄入的减少;1 篇文献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与钙摄入没有显著联系;另有 1 篇文献表明,软饮料的摄入与钙摄入可能呈正相关(结果不确定)

4 如 3 一样,各种结果的文献都有。

34 组织文字

如果要编短谣言的话:使用结果确定,且容易引起恐慌的 2。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发表 Dr Lenny R 的一项研究,证实不论每天吃多少东西,只要喝可乐就会导致肥胖”

如果编长谣言的话:将结论适当结合,并选择性引用对结论有利的文献。

“可乐杀精?可乐致癌?骨质疏松都是可乐惹的祸?长期以来,这些传闻都被认作是谣言。然而,在 2007 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引用的 Dr Lenny R 的一项研究[1]中,证实了可乐确实会对人的身体机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健康。

人们总是觉得可乐清凉解渴,并不会增加太多热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某中学,男生们被要求每天摄入可乐,并持续记录体重。一年之后,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男孩们的体重均发生了增长,有些甚至从正常体重变为肥胖(obese)。更多的研究同样表明,可乐的摄入与体重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哪怕只有小小的一罐,也能带给你大量的糖分,进而转化为厚厚的脂肪。

一罐可乐中含有的糖分已经超过了联合国健康组织推荐的日最高摄入量,容易引起蛀牙、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肥胖等……后果。看了这些科学报告,你还敢喝可乐吗?今天喝的可乐,都将会变成明天射在你膝盖上的箭、击垮你身体的石子……”

引用:

[1] Am J Public Health 2007;97:667–675 doi:102105/AJPH2005083782

[2] Giammattei J, Blix G, Marshak HH, Wollitzer AO, Pettitt DJ Television watching and soft drink consumption: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in 11- to 13-year-old schoolchildren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3;157: 882–886

在上文的编辑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模糊目标:将所有软饮料改为可乐

模糊剂量:大量饮用可乐与肥胖有相关性 → 饮用可乐导致肥胖

引用真文献与真作者

采用“科学”的写作格式

选择性无视对文章不利的事实(同时有很多研究表明可乐与肥胖没有相关性)

过分演绎危害

使用危言耸听的文字

当然我文笔不好,这里只是写个小例子。

4 如何判断谣言真假

写了这么多,到底如何判断消息的来源可靠与否,或者消息是否可信呢?结合上文,可写的很多,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原则:三思而后“信”。

不论是对文章的来源 google 也好,询问身边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好,在看到消息后,多加判断;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转载至知乎日报。

关于朋友圈里流传的那些谣言,为什么大部分信众都是中老年人,其实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退休后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希望获得关注得到承认,内心孤独。还有就是老年人对谣言的辨认度很低,因此经常信谣传谣。

一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就流传着很多谣言,而且深受一些中老年人的青睐。我妈就刚给我发一些养生的东西,有真有假,但是很多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向身边亲近的人输出这些信息。

其实中老年人相信谣言,首先是因为长辈们接触网络通常比较晚,对网上的一些内容也缺乏辨别能力和专业的判断,不管真假,转出去再说,于是就成了谣言的“无意识传播者”。在转发信息的时候,长辈们不知道那是谣言,也没有打电话给内容中提及的所谓“国家公安部”、“中央电视台”等权威机构核实。

其次就是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与人过四十会发生“中年危机”一样,随着岁月流逝,人进入60岁以后,也成为了传统观念中的“老人”了。此时的父母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丧失感,就是觉得一切都已经“近黄昏”了。还有一种是毕生发展观,发现退休以后的生活依然可以精彩,会主动享受“夕阳无限好”的乐趣。这两种观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可以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玩微信的老人多是后一种类型,他们不服老,愿意接纳新鲜事物,去跟随时代脚步。中老年人向往的是一种存在感和认同感,他们希望被关注,重视健康,又渴望保护子女,这也是他们喜欢刷这类消息的原因。

还有最重要的,从情感需要来讲,父母需要我们陪伴,我们的关注。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各种需要的,父母也有爱和归属的需要。父母那辈人身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动荡,缺乏归属感,这会让老人们感到无所适从。虽然如此,人的本性是需要一个圈子的,而且,还要在圈子里有自己的声音,有一定的地位,这就是归属感。流言则以骇人的标题,吸引了很多人来点击,老人家也就以此来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被关注。

父母分享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想和你聊聊天,希望有空都能陪陪他们。

现在的网络确实很发达,几乎中国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会有网络。现在中国人几乎大家都离不开网络,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和网络息息相关,这是中国这些年里面最大的变化。微信是我们熟悉的聊天工具,现在年轻人喜欢用微信,其实老人也很喜欢,但是相对于年轻人来说中老年人使用微信,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我看到有一个资料显示,现在微信上面谣言比较多,但是转发谣言的最多的就是中老年人,因为数据显示每个月转发五条以上谣言的用户里面其中80%是中老年人,其中年纪超过50岁的老年人更多一些,这些情况确实值得大家的注意,因为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很大,转发谣言的危害也不小,老人转发谣言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觉得老年人和年轻人看事务的想法不一样,他们有着传统的想法,大部分人觉得信息是可信的,或者说他们觉得信息比较保险。这种想法来自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比较的真诚,没有太多的花花心思,所以这些人在现代的网络世界里面,自然会被一些信息欺骗,最终转发这些谣言。

其次年纪大的人,对于信息的反应能力比较差一些,主要表现在他们看到信息的时候,对于信息的真假分辨力很差,基本上看一次之后就会相信,这种反应能力差造成老年人,看到一些比较吸引人的谣言以后,反而会不加辨别开始在微信上面转发,而且他们认为这是做好事情。

年纪大的人信息方面比较闭塞,他们的生活方式比现代的时代节奏要慢一些,自然会造成对于一些社会事务的不了解,在他们看到谣言的时候,自然抵御能力就会变得很差,造成的危害就会更多,老年人却对此并不知情。为什么老一辈人特别喜欢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和鸡汤?原因就是如此简单,所以年轻人应该多提醒家里面的长辈,经常给他们将一些谣言的危害,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去转发谣言。

近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北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蓝皮书的调查显示,当前,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每周二是一周微信“谣言”传播的最高峰。此外,由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相较于微博,微信谣言的辟谣难度较大。

这份蓝皮书全称为《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这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连续第6年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这份蓝皮书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五个部分,深入探讨了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微信微博发展、社交媒体舆情、传统媒体转型、网络谣言治理、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媒体版权、政务微博观察、传播效果研究、移动终端分析、数据新闻现状等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就全球来看,新媒体发展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截至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为649亿,占全球总数的216%。

互联网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海量信息的庞杂纷乱,虚假信息传播,特别是网络谣言等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也渐渐开始影响社会安定。这份报告就特别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微博、微信上的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做了专门分析。

蓝皮书的分报告《新媒体时代的“假新闻”现象与治理对策研究》,对2014年传播较广、比较典型的92条假新闻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有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研究者认为,微博平台开放性高,像一个公开的信息交流广场,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因而成为众多新媒体假新闻的信息源。如2014年8月网传“上海地铁出现老外晕倒车厢无一人相助,反而仓皇逃跑”的视频,不少媒体未核实信息即在微博上发布,引发网民热议,此后上海地铁方面证实消息并不属实,“列车进站后站务员及时上车对外籍乘客进行救助”。

蓝皮书的调查显示,首发于网络媒体的假新闻占比32%,位列第二。报告称,此类媒体基数大,但多为传统媒体转型而成的新媒体形态,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假新闻有10月28日的《中国“落榜”世界空气最差20城》、12月17日的《最新中国癌症地图出炉》等。

报告分析,微信平台用户基数大且具备较高的社交媒体属性,其平台内信息封闭性高,倾向于熟人间传播。首发于微信的假新闻只有7%。此外,2014年也有少数假新闻出现于豆瓣平台,如“95后女网友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为一起商业策划性假新闻,还引发全社会关注,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周二是微信“谣言”传播最高峰

针对近年来愈发严重的微信谣言,该蓝皮书的分报告《微信公号“谣言”传播研究报告》对2014年11月3日至2015年2月28日微信中被多人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625篇文章共17周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七类主题的“谣言”数量最多:食品安全(284篇)、人身安全(278篇)、疾病相关(259篇)、健康养生(179篇)、防骗(133篇)、金钱(60篇)、亲子(52篇)。其中,食品安全类、人身安全类、疾病相关类主题的“谣言”文章占了“谣言”文章总数的大部分。

将这625条“谣言”文章按照周一到周日分类分析后发现,周一到周三是“谣言”文章出现的峰值阶段,周二达到顶峰。临近周末“谣言”文章数量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随后在周六又出现另一个小高峰。

从7大“谣言”主题典型文章数据库中挑选出35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如食品类谣言:转基因、辣条、假鸡蛋、寄生虫、瘦肉精)进行分析,从“谣言”热点话题讨论热度分布可以看出,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一带对于“谣言”热点话题的讨论热度最高。

防骗类“谣言”关键词讨论热度高的省份主要有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和广东。

而对食品安全类“谣言”关键词讨论的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广东。

报告分析称,总的来说,相对中部和西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各类“谣言”的关注度更高,这或许与该地区人群对生活质量更为关注、上网比例高、网络表达能力更强等因素有关。

报告称,虽然微信首发的假新闻数量不多,仅占新媒体假新闻的7%。但因其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不像微博“广场”易形成不同信息之间的对冲,且“强关系链”之间存在“人情”“面子”等纠错障碍,辟谣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