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什么时候从“南朝鲜”更名为“韩国”的?

新手学堂011

韩国是什么时候从“南朝鲜”更名为“韩国”的?,第1张

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升级”为伪政权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扩展资料:

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英语: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South Korea)。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45%),主体民族为朝鲜族,通用韩语,总人口约5145万。首都为首尔。

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纬38度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

参考资料:

-韩国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这样一项技术索尼从高校实验室里发现了它,并做出了最早的样品,韩国三星对它持续投入,但进展不算迅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公司也在近 5 年跟进,据公开资料,2019 年以来中国大陆上下游企业对它的投资计划超过 700 亿元人民币。在上周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称奇的巨大冰瀑布是这种技术的一个更简单实现版本——现代电子行业的一个规律是,做大、做奇特、做得独一无二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做小、做平平无奇,并复制千万上亿遍。

这项技术是 MLED,它是 Micro LED 及其过渡形态 Mini LED 的统称,被认为是下一代,甚至是终极的屏幕方案。

手机的、平板的、电脑的、电视的、广告牌上的、**院里的,未来还有 AR 眼镜上的……屏幕这东西如此无处不在、随手可及,以至于人们常常意识不到,造出一块屏幕需要多么精深的技术和工艺。自上世纪 30 年代,民用电子显示屏伴随电视机一起诞生以来,造出屏幕的方法就一直在变化。每一次技术更替,都会带来分工改变、权力转移,有人落伍,有人上前,产业链随之重整。

演化到今天,世界上能制造屏幕的厂商几乎全部集中在 3 个地区: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这些少数地区的公司支撑着全球 200 多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对看到更大世界、看得更清楚的渴望。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但并不理所当然能从屏幕制造,这个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环节分一杯羹。用了数十年,投入超万亿元,中国大陆才在 2017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屏幕产地,并诞生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由 TCL 科技 控股)等龙头企业。

准确地说,这些公司造的是 “面板”,即可供手机、电视等终端厂商使用的显示模组,它看起来薄薄的,但包含了液晶、薄膜晶体管、背光源等复杂零件。京东方做的事就是把这些零件拼成屏幕,这虽是一个集成环节,但和同属集成环节的 汽车 动力电池行业类似,有很高的技术和工艺门槛。2020 年,全球产出了超过 3 亿平方米液晶屏幕,中国大陆公司贡献了其中的一半。

但 “强比大重要” 的逻辑,也正是中国显示行业现在值得被注意的原因:正在发生的新一次技术更替给了中国大陆显示公司从大到强的机会。

MLED 是这次技术更迭的主角,它能实现全平显示之后的下一个显著体验升级:让黑色黑得彻底。目前应用最广的液晶屏幕在呈现黑色时会泛灰。MLED 能解决这一问题,且相比效果类似的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寿命更长、更稳定。

让黑变黑,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亲眼看过 “黑就是黑” 的效果,大部分人不会想再回到灰扑扑的、色彩对比不足的世界。

若能在 MLED 上,完成从成熟技术跟随者到新一代新技术定义者的转变,一批中国公司的商业价值将被改写。

从没有人守擂成功

MLED 之前,已有近百年 历史 的显示行业先后经历了三代技术,但尚未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能连续成功两次。上一代技术的引领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随着新技术到来被颠覆。制造一块屏幕的 历史 ,充分体现了高技术、高工艺、重投入、长周期的先进制造业的残酷一面。

最初是 19 世纪末,英国、德国、俄国等欧洲科学家完成了对 CRT(Cathode Ray Tube,下称显像管)的原理发现和技术发明,但成功量产了显像管的是美国人。

1929 年到 1939 年,美国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国无线电公司)用了整整十年发明了电视,完成了显像管这项实验室技术的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是,找到一种可行且成本合理的方式,大批量、大规模地制造销售某种标准品,把前沿技术变成普通人可以负担的商品,这个过程也会催生一些新的行业和公司类型,塑造一套上下游公司的分工方式。

和后来的两次显示技术变革相比,RCA 等美国公司参与的第一轮屏幕创新是开天辟地的。那会儿消费电子行业还没有成型,更谈不上行业分工,RCA 不仅发明并制造显像管,同时也定义和制造电视终端,甚至要推动建立电视广播系统——参与创立 RCA 的大卫·沙诺夫同时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 的创始人。最初 RCA 认为把电视变成大众商品只需要花 500 万美元,实际上 10 年里它们投入了 5000 万美元,这在上世纪 30 年代是一笔巨款。

但 RCA 的优势没能延续到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时代。这一次,美国成了欧洲,它提供了最初的发明,但实现液晶产业化的是日本。

液晶相对于显像管的一个大好处是,它能实现平面显示。在液晶之前,采用显像管的电视和电脑屏幕无法做到全平,且背后有一个大大的鼓包。那个年代的苹果电脑显示器也得老老实实背个大包。

图:苹果在 1998 年推出的 iMac G3 显示器中仍在使用显像管屏幕(左);到 2002 年推出 iMac G4 时,改用了液晶屏幕(右)。

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RCA、西屋电气等美国显示先驱就开始推动液晶产业化;但到 70 年代前后,各公司发现高画质的彩色液晶显示很难实现,液晶被打入冷宫。

此时全球消费电子业已逐步形成分工,并发生了产业转移。设计和制造分离,终端企业不再一手包,屏幕、外壳、芯片、内存等组件由不同地区的不同公司生产。

基于战后的美日同盟、较好的工业底子和政府支持,日本承接了美国成熟的显像管技术转移,搭建了本土显示供应链,为开发下一代技术积累了资金、人才、工艺和技术经验。到 70 年代,精工、夏普等日本企业以卓越的技术判断力,在液晶几乎被美国公司放弃时获得了相关技术授权,并在 80 年代取得一系列工艺、技术突破,实现了液晶产业化。从那时到 2000 年,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液晶屏幕产地,90 年代中期的顶峰时,日本生产了全球超 9 成的液晶屏,夏普、NEC(日本电气)和东芝分列前三。

错失了液晶时代的 RCA 则在 1976 年被钟表公司天美时(Timex)收购,这家开创了一个时代的 科技 公司渐不再为人所知。

接着是第三次技术变化——萌芽于 2000 年之后的 OLED。和之前的剧情类似:日本先锋公司是 OLED 产业化的最早尝试者,但中途放弃;后来把 OLED 做成的,是在液晶时代通过引入成熟技术做大规模、积累实力的韩国三星。

随着苹果在 2017 年于 iPhone X 上首次使用三星提供的 OLED 屏幕,OLED 在手机市场立足。三星享受了超额收益,在苹果 iPhone X 的物料成本中,OLED 屏幕高达 80 美元 / 台,位于所有零件之首。

迄今为止,在显示行业的三次技术升级中,从没有哪个国家的显示产业 “守擂成功”,上代技术的开创者都沦为了下代技术的路人,美国 RCA,日本夏普、松下皆是如此。(如果三星能在 Micro LED 上继续领先,它就打破了这个 “魔咒”。)

守擂难,是因为从显像管到液晶再到 OLED,生产技术和工艺不完全是延续的,而是跳跃的。比如液晶制造相比于显像管增加了很多半导体工艺,未来的 Micro LED 的半导体成分还将更高。仅靠行业里的既有人才和过往经验,很难做成需要跨领域知识和产业链重整才能做成的新产品。那些陷于自己过去成就、学习速度不够快的公司,就会被扫进故纸堆。

中国公司尚未体会过这种 “创新者的窘境”。上世纪 70 年代在民用领域引入显像管技术至今,中国公司主要在学习和跟随,即引入已有产线和技术,生产现成能用上的产品。它们缺乏余裕和能力做下一代技术投入。

跟随的性价比看起来不低,京东方、华星光电这样的龙头面板公司业绩非常好。京东方去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长 4 倍,华星光电同比增长超 3 倍。京东方也反超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面板企业。

但止步于此是危险的。首先,京东方们的惊人增长与面板价格的周期波动有关,不可持续。上一轮液晶涨价周期已在去年夏天结束。

跟随的更大问题是会陷入追赶的循环:每当一代新技术到来,跟随者先是会遭遇技术封锁;做出来后又面临价格打压;终于熬过了价格战,份额开始提升,钱没赚几天,更新的技术又来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产能面临淘汰。

淘汰之惨烈,有时会导致一批公司全灭。随着 2007 年液晶电视销量超过显像管电视,此前花 30 多年陆续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八大彩色显像管厂商陆续停产、欠薪、裁员、倒闭。

这就好像一个人刚刚跋涉数年,停下来吃口饱饭还没几天,马上又得重新赶路。做不出来,熬不过价格战,熬过了但利润一般……追赶循环中的每一关,都可能使公司倒闭、巨额投资付之东流。

新技术变革的速度正越来越快,从显像管被产业化的 1930 年代到液晶产业化取得突破的 1980 年代是 50 年,从那时到 OLED 是 20 多年。这意味着追赶者的喘息空间越来越少,刚赶上上一代技术,下一代新方案就已有应用苗头。

打破这种追赶循环的方法是自己参与定义下一代技术。它需要一个公司和它所处的产业链能在众多不成熟、不确定的技术路线里作出抉择,然后把实验室技术变成可重复生产亿万次,且成本合理的商品。做抉择要赌性,做抉择后的技术攻坚要肯拼且善于合作。

美国、日本和韩国先后在显像管、液晶和 OLED 上经历了这个过程。这三代技术萌芽时,中国公司尚没有实力参与技术定义、 游戏 规则和分工方式设计。但正在发展的 MLED 给了中国公司试一次的可能性。

四地竞合,两种选择

MLED 被提上日程,是因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显示和已在高端手机市场立足的 OLED 都有缺陷。

液晶自己不发光,所以需要在背后有光照亮它,即 “背光”。即使显示黑色时,液晶的背光也会被点亮,这就像用强光照射半透明的黑色物体,黑色会显灰,色彩失真。OLED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用有机发光材料绘制单个像素点,让像素实现 “自发光”,这就省去了背光。但由于成本高、有机发光材料会衰减、不稳定,OLED 寿命相对短,使用场景受限,在平板、电脑、电视上的渗透率并不高。

MLED 技术中,于 2010 年前后被业界发掘的 Micro LED 与 OLED 思路相似,也是通过自发光省去背光解决黑色显灰的问题。但发光的不是 OLED 中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而是一颗颗细小的 LED,即发光二极管。每颗 LED 都能被单独控制,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图像。LED 的稳定性优于 OLED 中绘制像素的有机发光材料,它同时避免了 OLED 的缺陷。

由于尺寸足够小,Micro LED 也可以和光波导技术配合,用在 AR (增强现实)眼镜上,其实现过程是把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放到镜腿里,再让光波导组件把微显示器里的图像传导到眼镜的透明镜片上。

色彩保真、寿命长、稳定性好,Micro LED 被视为下一代乃至终极的显示方案,在大屏商显、可穿戴设备、车载屏幕、**院屏幕和 AR 眼镜上都可应用。

但和过去液晶、OLED 技术刚萌芽时类似,现在生产 Micro LED 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设计和突破一系列工艺,发明新的自动化设备。行业一般认为,Micro LED 未来五到十年都很难大规模落地,更近的机会是 2015 年前后被提出的中间方案 Mini LED。它实际上就是大一号的 Micro LED。Micro LED 的尺寸小于 50 微米,直径小于人的发丝;Mini LED 的尺寸则在 50-200 微米,二者被统称为 MLED。

目前参与 MLED 技术变革的主要是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四地的企业。它们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各有优势,但还没有哪个地区的哪家公司取得了超越他人的重大突破。中国大陆公司第一次和全球主要玩家站到了相似的起跑线。

各家的 “跑步姿势” 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是走 “渐进路线”,投入主要精力开发 Mini LED ,这是一个踮脚就能够到的技术升级。

目前对 Mini LED 最主要的应用,是把它作为液晶显示的背光以优化液晶效果。这是最稳、最保守的路。

液晶背光本身经历了从荧光灯管到 LED 的进化。相比灯管,LED 组成的背光可以被分区控制、分别开关,分区越小,控制就越精准。目前主流的分区背光电视用的是约 1 毫米即 1000 微米的 LED。而 Mini LED 只有 50-200 微米。这个尺寸下,屏幕在显示非常小面积的黑色时,相应画面后的背光也能被针对性关掉,黑色得以回归彻底的黑。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新清告诉《晚点 LatePost》,现在有一种误区,看到韩国巨头退出了液晶产能,就认为液晶落后;实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液晶缺陷、延长它的商业周期,以 Mini LED 做液晶的背光就是重要方法之一。这条路适合本身拥有庞大液晶产能的公司,如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它们过去数年在液晶上投入了数千亿元才获得现在的地位,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

京东方在 2016 年开始研发 Mini LED 产品,在 2020 年底设立了注册资本 95 亿元的全资子公司京东方晶芯 科技 ,以研发制造 Mini/Micro LED 显示和解决方案。晶芯 科技 总经理陈明曾在去年的一次行业活动上称,京东方已量产了玻璃基 Mini LED 产品,并成立了单独的 “MLED 事业部”。

华星光电的 Mini LED 项目启动于 2018 年。华星处于 TCL 体系中,TCL 集团有电视、电脑终端业务。华星光电的努力方向是把 Mini LED 用到高端电视上。2019 年,华星光电支持 TCL 推出了第一台 Mini LED 电视。

华星光电 COO 赵军告诉《晚点 LatePost》,他预计未来 5 年内 Mini LED 背光电视应能占到整个电视市场的 5-10%,即每年 1000 万-2000 万台。

目前 Mini LED 电视的渗透率还很低,据研究机构 Omdia 数据,2021 年 Mini LED 电视出货在 200 万台左右,只占去年电视总销量 215 亿台的 1%。

2019 年以来,苹果陆续在高端显示器、 iPad Pro、Macbook Pro 等产品上使用了 MiniLED 背光屏幕,打开了这一应用路线的市场空间。

苹果的 Mini LED 屏幕此前由一众台湾上游企业提供零件,由韩国 LGD (LG 显示)组装制造,中国大陆公司不在供应商之列。但天风国际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预测,京东方有望在今年为新版 MacBook Air 提供 Mini LED 屏幕。

为发展 Mini LED ,大陆面板企业不惜重金招人。据从业者称,大陆厂商近两年从台湾挖人时,能给出两到三倍的工资。台湾为防止人才流失已采取了防守举措,比如台湾招聘网站不再能公开发布大陆厂商对技术人员的招聘启事。

相对稳健的 Mini LED 背光之外,对 MLED 的另一种投入方式是直接做终极形态 Micro LED。

选择这一路线的公司共性是本身在液晶产能上不占优势,所以 Mini LED 与液晶的结合,不是它们的投入重点;这包括已经退出液晶产能的索尼等日本公司;主打高端市场,主动不再投资液晶产能的三星等韩国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做 OLED,并未投入液晶的维信诺,以及此前不做大屏液晶显示的深天马和利亚德等。

索尼在 2012 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全球第一款 Micro LED 显示器 Cystal LED,但三星现在已赶超索尼。2018 年到 2021 年,三星连续四年在 CES 上展示 Micro LED 显示屏 “The Wall”,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已在量产、销售 Micro LED 电视的公司。

但 Micro LED 电视离普及还有不小的距离。146 寸的 The Wall 推出时售价 32 万美元,真有一位美国消费者买了这台电视,光安装就花了 3 天。贵而麻烦,The Wall 尚不是成熟商品。

三星正努力降低 Micro LED 的成本,据韩国媒体 The Elec 报道,三星今年生产的 101 寸 The Wall 将降价 40% 至 1 亿韩元,约合 531 万人民币。

在推进 Micro LED 时,三星与上游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企业均有合作。三星电子向中国大陆的三安光电和台湾企业錼创采购 LED 芯片,向台湾友达和三星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三星显示采购电路板,在越南建立了 Micro LED 电视产线,三星电子自己负责整合模组,测试等过程。这个链条里,屏幕制造原本的核心环节,面板环节被弱化了,三星正在主导一套新的上下游合作方式。显示行业研究机构 LEDInside 分析师王飞告诉《晚点 LatePost》,Micro LED 的产生改变了产业链分工,不再有传统意义的 “面板公司”。

三星电子和台湾錼创合作密切。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一系列垂直整合、换股、产业投资的成果,多家台湾老牌显示厂商参与其中,它寄托了台湾显示产业的 “翻身” 期望。

目前三星是錼创最大的股东,持股超过两成;第二大股东为台湾 LED 芯片龙头企业晶元光电,持股 20%;铼宝、友达等台湾企业也对錼创注资。作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 Micro LED 初创企业,錼创计划在今年上市。

一名从业者告诉《晚点 LatePost》,錼创的工艺目前领先于大陆企业。以巨量转移——这一 Micro LED 制程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举例,4K 分辨率的 Micro LED 面板,需要 2488 万颗 LED,巨量转移就是把微小且数量庞大的 LED 批量转移到基板上。

錼创在 2020 年披露的转移速度是 20 秒转移 100 万颗 Micro LED,转移良率可达 995%。速度尚可,在披露了类似指标的厂商中是最快的;但良率不够。量产的要求是转移每百万颗 LED,坏点不能超过一个,995% 的良率是每百万颗中坏点有 5000 个。

本来没有液晶产能的大陆 OLED 厂商维信诺、LED 显示龙头利亚德,也选择了跳过 Mini LED,直接布局 Micro LED。

维信诺在 2020 年与成都国资投资平台共同建立了研发制造 MicroLED 的新主体成都辰显,项目总投资约 12 亿元。同年 11 月,维信诺作价 3 亿,将 500 余项 Micro LED 相关专利转让给了辰显。

维信诺去年已建好了试制产线,它也是大陆厂商中少数公布了巨量转移良率的公司,去年的水平是 995%,与錼创相当,离量产要求仍有较大距离。

唯一一家已在 Micro LED 上实现大规模营收的公司是主要面向商业显示市场的利亚德。商业显示指面向 B 端客户的屏幕产品,比如超大型广告牌,活动、晚会显示屏等。2021 年半年报显示,利亚德 Micro LED 商业显示产品已在去年上半年给公司带来 103 亿元营收。尽管在 36 亿的总营收中占比中不高,但它是极少数已有 Micro LED 实质收入的公司。

在商业显示市场推广 Micro LED 的优势是,标杆性项目,比如一些地标建筑的外墙显示屏和大型活动显示屏单价很高,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Micro LED 内部的另一条路线是做用于 AR 眼镜的 Micro LED 微显示,这是一个与原来的面板制造行业跨度颇大的领域,因而在 2010 年后涌现了一批创业公司。主要玩家有中国大陆的 JBD(显耀)、镭昱、斯坦 科技 ,中国台湾的錼创,美国的 LuxVue (已在 2014 年被苹果收购)。JBD、镭昱等公司在最近两年拿到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榕、同创伟业、三星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

Micro LED 微显示的量产进度可能会快于大屏 Micro LED 直显。2021 年, 小米、OPPO、雷鸟等品牌陆续展示了 AR 智能眼镜,均使用了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这些眼镜在形态上已接近传统眼镜,体积小、镜片透明,不影响日常佩戴。

据《晚点 LatePost》了解,这几款新品的 Micro LED 显示模组均来自 JBD,均为单色模组。镭昱则在去年对外公布,它们已实现了全彩单片显示。

彩色显示之外,Micro LED 微显示应用的另一挑战是成本。综合从业者的说法,目前微显示模组的单价可达数千元至 1 万元。OPPO、小米的 AR 产品只做了发布,但并未公布价格,也未开售。

一位 AR/VR 领域投资人称,未来 AR 设备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是不超过 3000 元人民币,倒推回来,一个 Micro LED 模组成本要控制在约 100 元。镭昱联合创始人孙婧萌告诉《晚点 LatePost》,镭昱希望在 AR 眼镜大规模量产时把显示模组做到 15 美元左右。

台湾錼创也在做 AR 方向的投入,它们在去年与台湾工研院合作推出了 Micro LED 微显示模组。錼创 CEO 李允立曾在接受台湾地区媒体采访时称,他们已获得了 5-6 家潜在客户。

面板大厂暂时没有在 Micro LED 微显示上投入太多。多位行业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京东方目前有一个做 Micro LED 微显示的团队;但三星、华星光电等厂商暂时没有相关投入。

前述投资人认为,面板大厂不会像创业公司那样,在 AR 需求还不明确,市场规模还不清晰时大举投资。如果未来需求真起来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公司可以凭借体量优势,通过收购创业公司入局。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抓住更确定的 Mini LED,亦或是瞄准未来形态直接做 MicroLED,不同公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得来不易,凶险无比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难以判断正在发生的 MLED 显示技术革新中,谁会笑到最后。

InsideLED 分析师王飞认为液晶产能领先的中国大陆产业链,有机会在与液晶配合的 Mini LED 背光上继续领先。这是一个收益已相对确定的方向:随着苹果在 iPad 和显示器产品上使用 Mini LED 背光显示屏,更多终端厂商也将跟进,Mini LED 背光的使用范围也将逐渐从高端产品下探到中端产品。

而在 Micro LED 上,无论是微显示还是大屏直显,目前是韩国三星和与它紧密合作的錼创等台湾公司更有优势;在用于 AR 眼镜的 Micro LED 微显示应用上,中国、美国创业公司进展不分伯仲。日本企业在屏幕制造上游的材料、设备上有深厚积累,在巨量转移、修补检测等关键设备的研发上进度领先。

在各公司的差距没有拉开时,中国的屏幕制造公司面临的一大变数不在自身,而是下游的终端厂商。中国的消费电子业公司规模大,但利润薄,从终端到上游皆如此,它们往往不是新技术和产品趋势的引领者。

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苹果的设计加上被它选中的全球供应商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苹果赚取了其中的大部分利润;那些能进入苹果供应链的公司诚然实力不弱,但它们还是被选择的一方,命运可能因苹果的变化而翻转,此前因苹果转投 OLED 而陷入颓势的液晶屏幕供应商日本 JDI 就是典型例子。华为本来有希望成长为能定义新产品和技术的中国终端厂商,但自被美国制裁后,华为消费电子业务遭受重创。

缺乏与下游终端厂商的互相成就,仅靠上游、中游环节的公司很难扛过九死一生的新技术定义和开发。

这一过程岔路繁多,选择艰难。在屏幕制造技术从显像管转向液晶的上世纪末,当时出版的《显示技术手册》列出了多达 6 种实现平面显示的技术方向,除了最终胜出的液晶之外,还有 LED 显示(现在 MLED 又重回了这种思路)、等离子显示等。这些技术路线亦有公司投入,日本松下就曾花重金开发等离子显示,但并未成功,它后来整个放弃了显示业务。

实际上,造出一块屏幕,或是制造其它标准品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是吃力不讨好的生意,它没有 IP、品牌、文化和 情感 投射构成的护城河。这一类公司的下游客户理性且苛刻,就看性能、良率、成本。在一代技术上的成功,不能保证一家公司的持续成功,还往往使其在新浪潮中故步自封。

避免衰退和被颠覆的方式是获得不断创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未来技术提前布局。掌握这种能力的条件是至少要实践一次。

还在产业化早期阶段的 MLED 提供了这样一次实践机会:把一种实验技术变成可大规模生产、销售的商品,中国公司现在可以试着从头到尾参与这个历程。

这机会来之不易,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算起,铺垫了半个世纪。这机会也无比凶险,它还未产生太多收益,但已吸引了一众公司的数百亿投资,让一群从业者倾注了时间、精力;它现在只是一种未实现的可能。

1、强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哪怕是在“和风细雨”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管理也是企业制胜的最重要法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能够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汽车厂商中崛起、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这种科学的精益生产方式,其核心的一点就是不断改进管理,不断挖掘管理潜力,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竞争力。

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三星集团深受重创,公司负债达170多亿美元,裁员达30%,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果断调整发展战略,从大规模OEM制造业务及时转向以电子、金融及服务业为其核心业务,经营核心转向以自有品牌-全球品牌网-、数字技术为主,最终获得重生,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

经济危机也会给那些管理完善、实力强大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大领先地位的机遇。金融危机中许多经营不善企业会濒临破产的边缘,此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进行兼并和收购,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

2、改变价格策略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更加敏感,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企业必须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产品是最划算的。

(1)要灵活应对价格结构的变化

在金融危机下,持续上升的企业成本和不断下降的消费需求,两者可能会引起价格的剧烈变化。如果企业不对定价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并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企业可能一下子就会进入危险的境地。

(2)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多种功能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或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比如提高耐用性,增加一些顾客需要的功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保留了那部分忠诚度和购买力都比较高的顾客,维护了市场占有率。

(3)调整盈利模式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成本,通过减少发货频率、减少销售支持服务或通过其它渠道获得订单等措施,降低客户服务成本。在服务成本的压缩下,重新调整自己的价格和盈利预期,保护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满意度。

(4)改变定价思维

用“服务第一”取代“价格第一”。如,在中国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不少旅游景区习惯用提高门票价的方式实现赢利,结果高票价挡住了不少消费者的脚步,反而导致了景区收入的减少。市场规律表明,“优质服务、低廉价格”才是刺激消费的正道。通过增加对产品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心,这才是定价的新思维。

3、调整促销策略消费者在变化,企业的营销策略也要随之而改变,企业必须定制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以反映当前环境且不会忽略长期稳定性。

根据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那些在危机时期没有降低广告预算的企业在经济复苏以后,平均销售额翻倍,利润增加75%。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广告预算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要少30%~44%。

促销活动对市场部来说可能是一件例行性工作,但是要在金融危机下做好促销工作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促销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优惠券、现金奖励或价格折扣等,使得消费者能够感觉到价格实惠,以刺激其购买欲望。日本的连锁零售商Ito2Yokado和Daiei曾进行过一次促销活动,他们给顾客提供5%的价格折扣,而这正好是顾客需要支付的税收。这项促销活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例如,天津市百货大楼加大了促销力度,在节假日期间推出了“满180 减138”改为“满80 减55”,力争同类商品在同业中价格做到最低,大力度促销,虽然把利润率降低了,但由于销货量扩大,总利润却并没有减少。

企业不但要积极地给顾客提供经济刺激,也应该加大对经销商的鼓励,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返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积极性。

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其他促销策略的调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降低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4、提升创新能力

消费者常常会被一个产品的技术、功能和情感益处的声明所征服,这可以为商家提供挣钱的好机会。单凭提供折扣不足以在衰退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然而,创新是保护利润率的有最力杠杆。

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对小型节能车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新车型,成功占领全球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现在的能源危机现象越来越突显,企业如果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即方便又省钱新能源产品来,同样也能在金融危机的市场上独领风骚。

解放军军官军衔共有三等十级:

上将(三颗金星)

中将(二颗金星)

少将(一颗金星)

大校(两杠四星)

上校(两杠三星)

中校(两杠二星)

少校(两杠一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中尉(一杠二星)

少尉(一杠一星)

解放军士兵军衔分为义务兵与志愿兵两种:

(1)义务兵分有两级,肩章上无象征符号:

上等兵(二折杠)

列兵(一折杠)

(2)志愿兵分为初、中、高三等共六级,肩章上有象征符号:

六级士官(三粗折杠)

五级士官(两粗折杠加一细折杠)

四级士官(两粗折杠)

三级士官(一粗折杠加一细折杠)

二级士官(一粗折杠)

一级士官(一细折杠)

一般士官区分常备役跟指职士官:1常备役的是从国中毕业以后(高中时期就在读军事学校)毕业以后,受新兵训约2个月左右,接著就是专长训(受训时间因科别而定,短则3个月长则8个月都有),最后下部队服务 2而指职士官普遍是从高中职毕业以后衔接上去签下志愿役(沿途入伍流程同上常备役,只是缺了高中军事教育,自然观念上多少不比常备役来的清楚),当然专科大学以上也有人跑去当志愿役的啦只是我认为很可惜罢了!两者差别大大不同的是指职的要续服留营要经过重重考核,适任者留,不适任则踢退!所以指职士官绝对不是铁饭碗喔,那麼要如何转常备役呢,等等我会说明!

志愿役士兵:近期在推行自愿役士兵,这些其实很清楚的,除了末期还在军校读常备役的学生大概还有两个年级,已经不再有所谓的志愿役士官罗,常备跟指职都没有,而志愿役士兵呢,起先经过报考测验,通过了之后受新训,然后专长训,下部队服务(训期同上),可是下部队之后接及仍是士兵,满一年后经过长官考核决定可否当士官,要事顺利当士官就如同以上指职士官般职务罗!

首先恭喜最后大家终於下部队以后当上士官者,以下要注罗!!!!!!!!!!!!!!!!!!!!!!总部在推行两件事1军职专长测验及体能测验2推行士官二专班

1无论军士官都要接受测验谁也逃不掉,关希到个人考绩跟能不能在营服役,有两年缓冲期,每一年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第一年测验没过或者经过补考还是没有通过测验当年考绩就是乙等,第二年也是如此的话就打包行李滚蛋!(这就没有区分常备役指职的或者志愿役士兵,军官也是如此)

2二专制度:尤其是针对士官(无区分常备指职志愿役士兵),一定要有二专学历,这也是国军未来推动制度,很现实的就是将来会严格执行,没二专学历也是踢踢踢! 那麼如果原本是在外面二专毕业以后才从军者,当然比较吃香罗,没有这困扰,问题来了如果已在部队服务的可以藉由终生学习管道,简单的说目前在部队服务的可以利用(每日下午1800-2400时间到外面读夜二专3年或者周休假日班利用自己假日去读书),这是国军的福利,也是大家的权益所以一定要去读,可是这个对常备役比较好,因为他没有续服的问题,只要补学历就可以了,而指职士官跟志愿役士兵想要转服,就必须读陆军专科学校两年,同时在这两年跟军中完全脱离只要专心读书就好罗,一样有考绩跟薪水,差别就没有慰劳假跟慰劳奖金以及领导加给,顺利毕业后就成为道道地地的常备役罗,(管制读两年还给国家六年服务强制不给退伍),六年以后仍不用因为役期到了要续服留营经过重重考核决定你是否会留下!

以上呢!这只是一个层面决定军人好不好当的一个借镜,只针对目前趋势来说!另一个方面来讲既原始却也仍在执行而不会改变的一个规定也请注了!!!!!!!!!!!!下士升中士只需一年时间,中士要升上士需要报考试官高级班(中士要间隔3年),上士要升三等士官长必须要报考士官长正规班(上士要间隔3年),三等长要升二等长直到一等长就不需考升职的试了,但每一等都需间隔3年,问题来了不爱读书的或者体能不好的就可能永远挂中士或者上士,这些就是将来会必踢退的对象喔!虽然明文规定中士上士可以当老,但因为最近国军在精进在裁员,而这些就可能在未来3-5年会被踢退喔!

所以顺便也给正当想要入伍的当志愿役的朋友们,如果你只是要混入军中4年半或者3年半的我建议与其当一般兵1年四个月好好专心在外面求职,不然在军中就是要好好利用时间读书,我也是军人别说没时间读书喔骗不了我的!很明显的现在干军人,都在提升素质,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有考就上那种,或者随随便便让你干到20年顺利吃国家终身俸,现在也在慢慢改25年才算当满那种新制,(虽然仍未确定在案但机会很大),以上呢,就是我的心得与建议提供给想入伍当志愿役的朋友,虽不算是军旅规划但我想也足以让大家知道要如何在军中规划自己罗!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

作为全柔性屏幕制造商,柔宇 科技 曾是资本界眼中的宠儿。天眼查显示,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柔宇 科技 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深创投、汉富资本等明星资金,就连投资大佬徐小平在错失投资机会后,更是大呼痛心。

然而,多年经营之下,头顶“折叠屏手机先驱”光环的柔宇 科技 却迟迟无法实现盈利,至今仍靠着融资苟活。在科创板IPO被拒后,柔宇 科技 的负面消息更是持续发酵,核心技术遭受市场质疑,欠薪、裁员屡屡发生。

进入2022年后,这一情况并没有改善。4月13日,公司独董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帮助柔宇引进战略投资;4月18日,子公司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再被曝光,执行标的146万余元。

从“中国之光”到负面频频、求救为生,柔宇 科技 究竟怎么了?

“学霸光环”下的独角兽 抗衡三星的“国产之光”

说起柔宇 科技 ,还是要从“学霸”创始人刘自鸿说起。

2000年,刘自鸿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攻读本科、硕士学位,2006年,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6岁那年,刘自鸿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IBM纽约全球研发中心。工作三年后,刘自鸿归国创业,成立了柔宇 科技 ,主攻柔性显示技术。

归国那一年正是2012年,国内4G牌照还未下发,国内通讯业正处于3G到4G的过渡期,智能手机还未大范围普及,柔性折叠手机的概念更是没影。

全球制造柔性屏的主流技术是三星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处于垄断地位,刘自鸿的柔宇 科技 自主研发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2014年,柔宇 科技 推出了全球最薄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001毫米;2018年,柔宇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后被BBC评为世界通信行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手机。

凭借着柔性显示技术,柔宇 科技 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之一。2019年11月,创始人刘自鸿上榜201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222名;2020年,柔宇 科技 以60 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 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 强榜单》。

由此,资本宠儿柔宇 科技 被誉为可以打破三星柔性显示技术垄断的“国产之光”。

B端C端两头不靠岸 良率“数据打架”令市场质疑

中国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经因为错失柔宇 科技 的投资机会,感慨到“柔宇 科技 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柔宇 科技 作为资本宠儿,创立9年,收获13轮融资,然而,公司的业绩似乎无法令投资人满意。

根据柔宇 科技 闯关科创板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1H1期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合计517亿元。同期,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93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合计亏损3195亿元。

连年亏损幅度扩大,是柔宇 科技 近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一家成功研发出全球最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的企业,却迟迟无法获得盈利?

答案或许可以从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中窥见一二。

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一直“叫好不叫座“。2018年-2020年H1,柔宇 科技 的全柔性显示屏产量分别为7748片、314万片、486万片,而同期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221万片。

据此计算,柔宇 科技 2018年-2020H1的产销率分别为2709%、1680%、4558%。由此可见,公司空有产品,却叫不开市场。

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导致了柔宇 科技 存货的快速攀升。2018年-2020H1期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由1030722万元增加至4804118万元,增幅达到36609%。

产品滞销之外,柔宇 科技 的良率无法令市场信服。

刘姝威发文《拯救柔宇》,其中透露出柔宇 科技 的良率为816%,这一水平与京东方大致相当,但招股书的数据似乎无法与该数据匹配。

柔宇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H1期间,公司产量1230张,如果以816%的良率计算,实际合格产量为1004张大板;同期,公司的小片实际产量为48563片,这意味着一张大板仅可以切割成48份小片。

此前,京东方斥资465亿打造的重庆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曾透露相关数据,6代产线最经济切割为67英寸手机屏幕,如果按160mm 78mm的宽高尺寸计算,能够切割207~209块小片。

目前市场主流的折叠屏是8寸,面积大于普通手机,但切片数量也不可能由200片左右将低到50片左右。这一数据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产品良率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面板产商,柔宇 科技 却一直采用To C与To B并行的商业模式,既做柔性屏,也做手机产品。

柔宇 科技 曾高调推出折叠屏手机FlexPai 2,上市定价9988元,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款低于10000元的5G折叠屏手机。

然而,这一款手机在与其他手机产商的较量中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其优势。据京东柔派官方旗舰店显示,截至4月19日,FlexPai 2的评价数仅为2000+,与大牌手机厂商的折叠手机评论数存在明显的差距。

柔宇 科技 追求C端产品,却吃力不讨好,也成为当前市场对其诟病一个点。

现金流持续吃紧 柔宇 科技 路在何方?

产品缺乏市场,经营效益持续不佳,柔宇 科技 一步一步走向了现金流吃紧的地步。

据天眼查显示,柔宇 科技 自从2020年5月获得顺丰控股(002352)、光证中丽、中铁大成的3亿美元融资后,已经近2年没有得到新的资金血液。

企业经营多年亏损,又无法获得新融资,柔宇 科技 创始人刘自鸿在2021年12月9日凌晨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并发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进入2022年后,柔宇 科技 的现金流紧张进一步加剧。据媒体报道,3月29日,柔宇 科技 员工称,自己6个月收到5封欠薪邮件,公司员工人数也由OA系统的1800人下降至700人。

对于欠薪,柔宇 科技 在邮件中表示,“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然而,这样的内容已经无法令员工信服。

4月13日,作为柔宇 科技 独董的刘姝威通过个人账号发文《拯救柔宇》,呼吁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 科技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不过,这一呼声并没有得到认可。网友认为,柔宇 科技 产品缺乏认可度,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仅能靠融资续命,市场化竞争之下,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该让市场淘汰。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 财经 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 财经 ”,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在索尼中国总部工作多年的晓梅(化名)近日内心十分纠结,公司给她两个选择:如果想继续留在索尼,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那就得去日本或者美国的索尼工作,与老公和年幼的孩子两地分居;如果想继续留在中国,那就得结算工资和赔偿金,卷铺盖从索尼走人。

晓梅的处境是很多索尼中国员工都在面对或者即将要面对的状况。由于业务越来越不景气,索尼正在计划从中国大陆撤退。这在索尼内部员工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消费电子业务:从支柱到包袱

消费电子是索尼的支柱性产品,占到索尼总体业务的六成以上。索尼曾在电视机、照相机、游戏机、手机、电脑等领域傲视群雄,特别是个人音乐播放器和光盘领域,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为索尼的业绩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最近十多年,索尼就像一个患上癌症病的老者,情况在不断恶化,连续多年持续亏损。而“肿瘤”正是生长在索尼的核心业务电子产品上。

资料显示,2011财年,索尼净亏损4570亿日元(约57亿美元)。2012财年,索尼虽实现5年来首次扭亏为盈,净利润为430亿日元(约458亿美元),但这种利好消息不是靠核心电子业务的业绩,而是通过变卖固定资产和业务来实现——索尼出售了在美国纽约总部的办公大楼和东京的办公大楼及其持有的网络医疗服务供应商M3的部分股份,筹集了数十亿美元。

作为索尼核心业务的消费电子业务此后仍然继续深陷在亏损泥潭中:2012财年,索尼电视机业务亏损696亿日元(约65亿美元),连续9年亏损;手机业务亏损972亿日元(约9亿美元)。游戏机和相机业务虽然略有盈利,但相对于电视机和手机的亏损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游戏机业务利润为17亿日元(约016亿美元),相机业务利润为14亿日元(约013亿美元)。

2013财年,索尼净亏损1284亿日元(约125亿美元)。索尼公司预告称,2014财年还将出现500亿日元(约48亿美元)亏损。索尼财务曾作出预测称,2014财年最大亏损有可能扩大到2300亿日元(约21亿美元)。

消费电子业务俨然已成索尼未来的巨大包袱,影响索尼的良性运营和发展。据美国《商业周刊》估计,曾经是索尼标志性业务的电视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累计给索尼带来了近80亿美元的亏损。

平井一夫上台后,为实现扭亏为盈,不断在做减法,固定资产和业绩欠佳的业务是首先考虑要出售变现的部分。值得观察的是,平井一夫会不会把消费电子业务逐步出售掉。如果没有消费电子业务的索尼,还算是消费者记忆中的索尼品牌吗?

缺乏创新性拳头产品

平井一夫坐上索尼掌门人宝座时,曾经表示要实现扭亏为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目标,在中国企业家看来,这个目标可以解读为平井一夫先生太没有雄心壮志了。但在索尼看来,这很实际,也很艰巨——从当初全球标杆企业沦落到今天这种处境是索尼的一种悲哀。

虽然日元贬值让这家以外销为主的跨国巨头获益匪浅,但平井一夫要实现自己的“日本梦”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看到,对于快速下滑的索尼,平井一夫回天乏术,其惯用手段,一是出售固定资产;二是收缩战线,出售业务板块,如索尼最近还把电子书业务出售给了加拿大电子阅读器制造企业KOBO;三是裁员,最近索尼又公布要全球裁员5000人,其中移动部门裁员1000人。

其实,索尼核心问题就是产品。这些年来,索尼就没有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性拳头产品,这也使得索尼产品基本上无法做到行业数一数二。而其定位又比较高端,难以打开市场,做到规模化销售。由于创新性产品匮乏,使得其产品难以支撑起其高昂的价格。

目前,索尼全球主要市场为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据其2014年第一季财报,索尼在中国市场实现营收133041亿日元(约133亿美元,76亿元人民币,占索尼全球市场总营收的74%。这个数勉强算得上中国一个中型企业的销售收入,比起三星在中国的销售,以及中国海尔、联想、格力来,算是很小的了,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他们早就不把索尼当竞争对手看了。

除了在中国市场,索尼在欧洲市场的业绩也不乐观。今年早些时候,索尼宣布从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股票只在东京和纽约交易所持续交易。这也被理解为索尼将来要退出欧洲市场的一个强烈信号。

当然,为实现改善经营现状,索尼也推出了不少新品,包括游戏机PS4和新旗舰机Xperia Z3。这对改善索尼运营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无法改变索尼决策缓慢、主打产品缺乏创新激情、竞争力不足、市场应对僵化的症结,从而无法从根上改变索尼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