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不造车?华为和余承东都有哪些理由?

新手学堂021

确定不造车?华为和余承东都有哪些理由?,第1张

“任正非怒了……”

华为内讧了……”

“余承东要下课了……”

“余承东要去小米了……”

这几天围绕华为造不造车产生的争论,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标题党。

要说华为也真是强,一款车没造,弄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舆论鸡飞狗跳。

今天,我们不搞阴谋论,不妄加猜测,只谈一下“华为造不造车”这个问题。

01

余承东要造车,理由是什么?

其实这段时间围绕华为汽车业务产生的争论,核心的问题就一个: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余承东毫无疑问是“造车派”。

理由很简单,他所执掌的华为消费者业务2020年巅峰期销售额为4829亿元,为华为贡献了542%的营业额。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2022年暴跌至2145亿元。

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华为可以死,但不能这样死”。

如果余承东带领的消费者业务做错了什么事情而被公司否定,他或许不会说什么,但华为的智能手机是在成为全球第一的巅峰状态下突然被美国精准狙击,让谁来看,谁都不会甘心。

既然新能源汽车是下一个金矿,那么一定要抓住,再造辉煌。

而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模式在2022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问界这么一个从零开始的品牌销量提升至7万辆以上,这也给了余承东深入造车领域的信心。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余承东也有充足的理由让华为造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取代纯燃油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是一个远远超过当年智能手机的超级大市场。

几年前,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攻城略地,成功建立起了高端形象,问界能够突然爆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借助了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

而现在,华为手机业务萎靡不振,如果不造车,辛辛苦苦建立起的高端形象就会逐渐被人们淡忘,对这样的优质无形资产不战而弃,似乎太可惜了。

造新能源汽车,上,符合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可以让华为开拓又一个金矿,尽快走出困境;下,可以让余承东一展抱负,长出一口被人无端敲打的恶气。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造车的想法都没什么问题。

然而,这种想法被华为给否决了。

这个否决不是一般性质的,而是直接由任正非签发了《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有效期至少为5年。

按照华为公司的强势作风,此公告一下,华为内部关于造车还是不造车的争论将夏然而止。

现在的问题是,外有消费者期盼,内有余承东多次请命,甚至不惜擅自行动,华为为什么对造车这件事情这么决绝呢?

02

不造车,华为的理由也很充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

虽然被某些势力重点狙击,但造不造车都能掀起一场舆论狂潮,华为的这个能量,直追目前全球销量冠军比亚迪。

然而,华为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外界想象的要更难一些。

2022年,华为营业额达到6423亿元,净利润达到356亿元。

看上去,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要知道,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2022年营收4241亿元,净利润166亿元,与“衰败”之后的华为不在一个数量级。

但是,华为的净利润同比暴跌了69%,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它后续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内部的增长。

利润暴跌将近7成,这就是任正非一直将“寒意”挂在嘴边的原因。

除此之外,华为还在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51%。

在此基础上,再除去正常的运营成本以及其它各种成本,真正能让华为用来扩张的钱,其实并不算多。

那么,假设现在华为造车,会发生什么呢?

每年可能会增加数百亿的支出,大幅提升公司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会陷入各种舆论纷争,还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对现在的华为来说,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决定不是什么好事儿。

那么这些成本能收回吗?

不确定性比较大!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已经有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大巨头,短期内极难撼动。

而在整车制造领域,华为目前经验不足,即便它能够通过刻苦攻关,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三五年之内想要实现盈利也几乎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太平洋东岸还有一股势力在时刻盯着华为。

别的不说,现在智能芯片已经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果华为真的把整车造出来,但又被狙击,那么此前投入的数百亿资金可能会灰飞烟灭。

其实,华为做出不造车的决定,就是抑制了余承东在C端继续扩张的冲动,因为华为现在玩不起那种动辄数年不盈利的长期投资。

根据任正非的说法,在华为内部,只有何庭波执掌的海思是不设盈利目标的。

很明显,华为不会不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它倾向于利润更高、见效更快、麻烦更少的B端业务。

03

重回B端,华为到底能收获什么?

这几年华为凭借着智能手机在消费者市场上呼风唤雨,很多人都是从华为手机才开始了解华为。

但实际上,华为的灵魂在于B端。

关于C端业务,任正非很早以前就表达过“手机业务赚钱养海思”之类的观点。

在华为看来,C端业务是用来支持其它业务发展的,不是华为的“主航道”,该调整就调整,该舍就舍,没什么大不了。

现在华为要瘦身,要强调盈利,要保证自己能够长期生存,那么,余承东的那个“先烧钱再盈利”的造车规划就成了华为的负资产,必须要敲掉。

更何况,在华为看来,就算是不造车,华为的汽车业务也能维持下去。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只是“新能源”的一个载体而已。

4月1日那场著名的“汽车百人会”,参加的不但有余承东,还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

侯金龙表示,华为将在上海车展上发布全新的多合一增程融合电驱系统、第二代高压平台动力域解决方案、全球首个光储一体化超充系统架构等等各种核心装备。

既然电动汽车是必然趋势,那么华为如果能够把核心零部件做好,那也是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市场。

既然要赚钱,那么,是赚B端的钱,还是赚C端的钱,有什么区别吗?

结束语

到底是华为格局太小,还是余承东太冒进,现在下结论都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会有华为的一席之地,只不过,它并不是人们现在熟悉的这张面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西游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余承东在华为排一号。

余承东,196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清华硕士,1993年加入华为。现任华为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余承东在华为排一号,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手机厂商掌门人,余承东一直以高调敢说的性格闻名于业内。

针对手机产业发展,余承东曾霸气表示,未来三到五年,会有大量的手机品牌消失,能活下来的只有三到五家。三年前,余承东也曾在MWC表示,我们的主要对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国公司,我们将成为市场领军者。

市场领军者

余承东还说过:荣耀品牌将会超越小米品牌。正是由于余承东敢说敢做喜欢放炮的性格,很多人喜欢称余承东为余大嘴。这几年,随着余承东执掌的华为消费者业务迅猛发展,预计在接下两年时间内,消费者业务的营业额将占到华为整体的50%以上。

余承东个人已然成为华为内部的明日之星,如今任正非已经71岁高龄了,在华为总裁的位置必然呆不了多久。而任正非下面的两个子女任平跟孟晚舟在华为业绩平平,根本没有资历继承大业。从华为内部的虚拟股来看,公开资料显示任正非只占华为公司股票的1%,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华为员工手上。

目前的手机行业是最残酷的,因为最近几年,手机市场越来越饱和,很多人从一年一换变成三年一换,这也意味着各大手机厂商的出货量肯定要减少。

现在的手机行业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残酷,除了中低端手机市场原本就激烈的竞争加剧,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不断有手机厂商冲击高端市场。因为这是万不得已的,除了中低端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之外,还有的就是近年来手机的出货量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换手机。许多搞中低端手机的厂商,本身就是凭借着其性价比,然后尽可能的卖出去更多来赚钱。而不是像高端手机那样,卖一部手机的利润几乎是性价比手机的四五倍,这里面利润最高的就是苹果手机。在如今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只有在高端手机市场有份额才能站得住脚,因为高端手机的利润高。

其实说真的,如今的手机行业的竞争,就和凡尔登绞肉机没区别,原本前两年比较火爆的一加手机,现在也出现了问题,小米、OV这些传统的性价比手机厂商也在冲击高端手机市场,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子品牌,去抢占中低端手机市场。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在日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手机行业活下去,保住中低端手机市场的原因也很简单,是为了让自己冲击高端手机市场失败之后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基本上没有造手机新势力加入这场手机行业的竞争了,因为现在进场,毫无疑问是在送死。

总的来说,现在的手机行业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这几年能抢占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决定着其未来还能不能存活在手机行业。

小鹏G6设计曝光 轿跑姿态与艺术伪装还挺配?

近日,小鹏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组全新车型小鹏G6的伪装艺术图,新车采用轿跑风格设计,与品牌里的老前辈G3和G9相比,新车的造型更加年轻动感。

此次曝光的伪装艺术图,我们能从多个角度了解到小鹏G6的造型美学设计,下压式车头除了有展示其轿跑SUV的身份这一功能以外,还能让路人视线更容易聚焦在前脸处,拉低了整体视觉重心,看起来更具运动气息。

大灯沿袭了家族贯穿式+分体式设计,小鹏的“X”LOGO置于上方灯组其中,下侧预计为远近光大灯+激光雷达的区域。机甲风灯组设计传递出小鹏家族式独有的未来感。

顺着大灯的线条来到车身侧面,小鹏G6灵动流畅的侧面线条尽现,设计师从车头、到车顶、再到车尾直接一笔画出优美的上沿弧线,优美的姿态符合人们对轿跑车型的想象。

 

在优美的顶部线条之下,设计师聪明地传承了小鹏标志性的车身型面设计,侧面车门处外拱的曲面带来一定识别度的同时其实还能有效降低车身风阻。

尾灯延续了家族式细窄贯穿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科技感,与前脸形成呼应,两端直接延伸至车身侧面带来环抱的感觉,很好地拉伸了车尾的横向视觉宽度。

 

电哥将放大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新车将搭载米其林PSEV系列轮胎,从轮胎上的参数可以看到,后轮胎尺寸达到夸张的20英寸,轮毂采用花瓣式设计,符合其运动属性,还有极佳的大脚、低趴视觉效果。

余承东赴小米造车?小米:消息不实 胡编乱造

近日,有坊间传闻『华为现任终端公司总裁余承东将赴小米汽车任职』的消息,对此,小米集团公关负责人予以否认,回应称: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被否认的传闻称:余承东和雷军冰释前嫌,小米汽车已经向余承东伸出了橄榄枝,余承东从华为离职卸任之后,将马上赴小米汽车任职首席技术官 CTO,有可能把华为汽车技术研发部门的一部分员工也挖过去,并将华为高质量的技术研发体系引入小米,与雷军一起把小米汽车做大做强。

流言的起因,或许是2023年3月31日晚,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华为内部《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帖子下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而余承东发布这则留言前,任正非发文再次就“不造车”一事发出决策公告,同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并且重点指出不能使用“华为问界”以及“HUAWEI AITO”等字眼进行宣传。

加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华为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而余承东作为华为内部的造车派,如此一来一回,自然引发对余承东去向的猜测。

法拉利都没它凶悍!比亚迪仰望“新U9”即将亮相?

近日比亚迪又公布了仰望U9的新造型,从看除了颜色发生变化之外,它的侧裙、前/后杠造型也进行了改变,新车还配上了大固定尾翼,这比一开始发布的造型好看多了。

据了解,这款新造型的U9将会在4月18日正式亮相上海车展,定位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动力则为易四方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2s级。

作为仰望品牌最突出的标签,“易四方”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维度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重构,相比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燃油车驱动形式,有很大不同。当然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成4个电机各自控制4个车轮,每个车轮能独立输出不同的动力,还能实现反转。

更多技术细节目前还没公布,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上海车展现场看看哦。

李斌: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蔚来手机

在近期举办的2023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蔚来汽车CEO李斌透露,蔚来手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

去年7月,李斌表示蔚来正在推进手机业务,在去年12月举行的NIO Day 2022活动上,李斌再次透露:蔚来已经在造手机了,计划每年开发一款新手机,像苹果一样。同时也坦言,蔚来现在还比不了年销1亿部的手机公司,不过“造出手机不难”,挑战是“造出好用的手机”。

假想图

此前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NIO PHONE”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目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李斌认为,手机和车的协同越来越重要,电动车用户更换同品牌手机的决策压力下,对于蔚来而言,有一半蔚来用户购买蔚来手机就很开心了。

2023年3月,蔚来交付新车10378台,其中SUV车型交付3203台,轿车交付7175台。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31041台,同比增长205%;截至目前,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320597台。

600kW!华为超充桩充电75分钟,续航200km?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表示,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华为将会发布一款超融合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产品,面向 A 级车的市场。另外华为还计划推出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到600kW。

网上也曝光了一组疑似华为超充桩的,该超充桩型号为DT600L1,支持IP54防尘防水,最大输出电流达到600A,对应峰值功率600kW。

据了解,华为还计划在广州建设首个“超充之都”(包含1000多个超充桩),在深圳落地“充储放”一张网,在重庆落地充储泊体验一张网、在郑州落地停充一体化智慧充电等。

全新双能战略!理想纯电解决方案将于4月18日发布

近日,理想汽车宣布将于4月18日上海车展期间发布理想纯电解决方案,启动『双能战略』。

众所周知,理想汽车一直坚持以增程式混动为技术路线,旗下四款车型均为增程式SUV,理想CEO李想也曾多次力排众议,强调增程式动力的优势性。而下一阶段的『双能战略』,将回归纯电+增程混动的双路线。

此前,有博主放出了一份所谓“理想 W01”纯电车型预告图,对此,李想进行了回应,他并没有直接否认新车消息,而是表示预告图中车型灯组位置有误,同时预告了理想汽车对未来纯电车型的产品规划,即“一个鲸鱼(航母)和五个鲨鱼(舰船),组成理想汽车高压纯电的舰队作战群。”

根据此消息推测,新车可能是一款搭载纯电动力的MPV车型;同时理想汽车也正在积极自研800V高压纯电平台的组件,包括功率芯片、功率模块、电控、电机、传动系统等。

据悉,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理想汽车北京顺义智能制造基地今年年底将全面投产,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车型大概率将在此投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皆电,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8月7日消息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表示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领先全球的麒麟系列芯片在 9 月 15 日之后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

余承东称,今年受到美国第二轮制裁的影响,华为的芯片没办法生产了,最近都在缺货阶段,华为的手机没有芯片了,没有了供应,造成今年发货量可能低于去年。

媒体不要加戏,神特么绝唱啊。

别为了流量咒死了麒麟行不,虽然短期内生产不了了,但是看目前态度,不会是绝唱的,除非有一天彻底放弃手机业务了。会做的,而且即使是看生产,这波风波过去了,或者国内起来了,也会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这次大会,除去已经说了很多次的全场景、端管云之类的话,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的发言和PPT透露出的,可能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如下:

Mate40系列将会九月发布,搭载麒麟芯片。

华为将会扎根半导体制造。

今年手机发货量可能会比去年24亿少一些。

提到了TikTok,做了一点表态

……

第一点宣布了下半年华为自家顶级旗舰的发布时间,并且对“会不会下半年机子没有麒麟了要用联发科”这种问题做了回应,至少,Mate40系列会用麒麟芯片。

关于这台手机,我也挺期待的,目前我确认的提升是一个小点,不知道在大的方面会不会有创新和巨大提升,蹲一台,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抢到,唉。(所以快买P系列,Mate留给我hhh)

华为 HUAWEI P40 Pro 麒麟990京东 648800去购买

对了,除去华为Mate以外,新nova和荣耀V40系列大家也很关注,就目前消息,V40会有联发科版本(也就是说依然有麒麟?),nova不详但大致如此。多方也透露了华为有对联发科大量下单的意向,说不定明年我们会看到联发科重新在手机端崛起。

第二点,关于这个有一张来源不明的拍摄:

看PPT的意思,EDA写的是关键算法,个人猜测是指和华大九天等公司合作,或许并不是自己全包圆了,IDM后的内容应该就是华为会自己考虑深度参与制造的部分,“射频、功率、模拟、存储、传感等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整合”。

这一块算是官宣要做,但是不知道具体会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而且就算要做,也要很久,大家还是淡定点,轻微沸腾一下下就好。

第三点是对自身出货量的估计,按照菊一贯特色和余承东的调性,说出这话,应该是今年确实不太好卖了,当然整个市场都这样。

事实上看华为今年的手机业务,海外大量经验丰富的操盘手回到了国内,全方位施压,“渡江战役”成果已现,华为国内份额已经到了40%+。而对手们都在拼命反扑,并且是非常强烈的,对手实力也不弱,华为国内份额恐难以继续增加。而在欧洲等华为传统强势区域,华为目前已经从第二落到三四名,部分地区甚至更差一些,局势不容乐观,不过很好的是国内厂商目前出海入欧的行动还不错,小米和OPPO都有很不错的战绩。

虽然看第二季度,华为创造了中国厂商的历史,达到了手机份额的第一名,但是这也是暗藏危机的,国内难以再提高,欧洲南美等地区还在艰难拓展,短期很可能会出现份额下跌的情况。

不过也要看到,印度对小米应用上的制裁,美国对头条、腾讯等厂的觊觎,今年政治风险可能会比较大,这些东西很难说鹿死谁手尚不可知。总体还是希望国内厂商可以稳住份额吧,难的有一个大众且科技相关的领域我们具有很不错的形势。

余承东有句话说的不错,目前华为像是绑住手脚游泳比赛。最近风波频起,或许今年也会有其他厂商感受这种痛苦,而且不仅仅是设备提供商,软件商也会有这种风险。

最后是余承东对TikTok的评价,提到了绝地求生和抖音海外版本的表现,整体还是比较正面,鼓励大家不仅仅在中国舒适区,更去多赚全球。头条今天也总算明白了拖字决,给出了比较不错的回应,而不是火星视角之类的说法。

(其实有时候挺感慨 ,最近几年,这个世界太魔幻了,或许是新秩序要成立,所以一次次打破我们在旧秩序下的幻想。

换作两年前,你说中兴、大疆、华为,甚至头条、海康威视、欧菲光、腾讯、小米这些厂商会有这种待遇,肯定有一堆人说你迫害幻想,而现在都开始成真了。

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新秩序。

手机江湖,瞬息万变,因此,也总是惊喜不断。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当大家都以为新机潮会停滞的时候,雷军带着他的小米10出现了,然后,是余承东和他的华为P40,接着,是刘作虎和他的一加8,另外,还有黄章和他的魅族17,甚至,苹果也上架了断更4年的新iPhoneSE,就连系统层面,也出现了能够媲美苹果ios的小米MIUI12。而在数码舆论场上,虽然,360周鸿祎和锤子罗永浩离场,魅族黄章噤声,但小米雷军、一加刘作虎依旧活跃,苹果库克也偶尔出来露露脸,当然,变化最大的,还要算华为余承东了。

7月22日晚上18点17分,余承东突然发文表示,“华为手机的手势导航,单手操作比iPhone更方便,但需要大家熟悉一下:1、屏幕左边或者右边的从外边缘往里面滑动,就是返回上一级。2、屏幕底部屏幕外往里滑,就是Home回到主界面。3、屏幕底部往上滑停住,就可以进入多任务状态,可以看到你正在运行的所有APP,可以方便切换应用。4、屏幕左或右的外边缘往屏幕里面滑,停住,就可以进入多窗口快捷界面。”文字下方,为了更方便理解,他甚至贴出一段12秒的微视频。这一次,余承东不仅夸自家的产品,还对比并特别提到了友商的iPhone,直接带货的意思,已昭然若揭。

然而,如此操作的余承东,和前一段时间的余承东,却是大相径庭的。2020开年之后,余承东的账号在发文时,虽然有时也存在着带货倾向,但并不十分明显,尤其像在“世界环境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环食”时的行文,已经完全不带商业气息,一度,给人又一个苹果库克横空出世的感觉,华为,似乎正准备用大气品牌形象的打造,来全面突破高端市场的感觉。可最近几天,余承东的发文,又变成了“落地式”的直接商业呐喊,令人倍感诧异。

不仅如此,余承东最近的这次发文,还让很多业内人士忍俊不禁。毕竟,他提到的所谓“华为手机手势导航”,其实也就是业内通俗所说的“全面屏手势”,并非只有华为一家在用,包括小米、OPPO、vivo、一加、魅族等在内,几乎所有知名的手机企业,都已经普及了这一操作。并且,最近更新的小米MIUI12,不管是动效的完善、美学的提升、操作的便捷方面,都已大大超越最新的华为EMUI101,至于它全球首创的超级壁纸和最高标准的隐私保护,更是大受用户欢迎。华为手机如果想要形成独一无二的优势,鸿蒙手机势在必行,你觉得,最近,华为鸿蒙手机系统会上线吗?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加入,汽车领域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小米作为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也开始尝试进入汽车领域。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将赴小米汽车任职。根据爆料,小米汽车已经向余承东伸出橄榄枝,余承东从华为离职卸任之后,将赴小米汽车任职首席技术官CTO,有可能把华为汽车技术研发部门的一部分员工一并带走。对此,小米方面回应称,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消息。

值得一题的是,早在3月31日,华为再次对于汽车业务发出决策公告,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可以看到,小米官方虽已辟谣“余承东任职小米”消息,但该传闻仍暴露出小米时下造车处境,以及对小米汽车入场造车的质疑。

然而,随着“余承东被传到小米造车”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小米造车的入场时机,尤其是小米造车的优势和困境,以及跨界造车的未来前景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小米汽车现在入场还合适

总的来看,小米汽车的入场时机可以说是相对合适的。首先,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小米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拥有很好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在智能家居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小米集团是有能力进行智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其次,小米品牌知名度高,再加上雄厚的资金链和研发团队,在开发这一新兴市场中应该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可以给汽车品牌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推广,并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汽车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小米造车进入这个市场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小米缺少汽车制造方面的经验,还有智能汽车、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车型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并且涉及到许多安全认证和产业链的问题,包括供应链、研发、制造和销售等领域。

可以看到,小米集团尚未有相关的造车经验,也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积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实现自己的造车目标,这也是小米进入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米造车需要配合相关产业链,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

总体来说,小米汽车入场时机合适。虽然小米汽车进入市场比较晚,但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越来越多人对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需求增加,市场仍旧有不少空间。

跨界造车的未来前景如何

可以看到,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他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都拥有许多困境。比如华为在汽车制造领域起步较早,但还是不断强调自己“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宗旨,不敢盲目、激进全面跨界造车;而小米则正在努力开发自己的智能化汽车产品,但不少传闻仍暴露出小米时下造车处境。

当然,跨界造车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扎实的技术储备,比如小米造车可以借鉴小米集团在智能家居领域及电子产品领域的技术储备,如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领域。这对于开发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想象,在未来,汽车制造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小米、华为等科技公司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是跨界制造汽车的趋势将不可逆转,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个领域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因此,对于跨界造车的公司来说,必须保持持续的创新精神,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跨界造车的公司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产业链,加强与不同类型的厂家和供应商的协作关系,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多用户信任。

车友观察:适应新时代,技术创新是关键

总的来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涉足此领域。跨界制造汽车的模式,早已不再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尝试制造汽车,显然跨界造车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当然,跨界制造汽车领域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是目前,他们在创新、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上,都拥有较显著的优势,在保持卓越的品质和设计,还具有不错的品牌影响力。

正如雷军所言:“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如果能够打造出一款真正高性能、高品质和高智能的电动车,还是很有希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跨界造车并不是一句“门外汉”那么简单,反而拥有着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然,要想适应新时代,技术创新依旧是关键,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才能在制造汽车中突出自己的优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友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