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改微信红包设置

新手学堂016

如何更改微信红包设置,第1张

 最近几年,微信红包深受广大用户喜爱,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发红包,支付宝,QQ的春节红包活动以及许多商家的红包优惠活动都给大家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新手的出现,比如最近就有小伙伴问小编微信红包怎么修改金额

  微信红包金额是自己输进去的,限额200

  肯定可以自己设定金额的,但是红包最多好像不能超过200。

  如果你是发出红包后想修改就很困难了,除非你的红包没人领,返还后,再重新发。

  打开手机,在主菜单界面上找到微信图标,点击登录。

  成功登录后,在弹开的主页面上点右下角的“我”。

  现在,我们打开的界面找到“钱包”,打开它。

  在下图的菜单里面,找到微信钱包,点开。

  在此页面,你还可以先查看你的零钱包里还剩余多少钱钱,好做计划;

  若想用银行卡里的话,需要开通网上银行和输入密码。

  点开后,会出现两个选择:

  一个是拼手气红包,就是红包个数自定,总金额自定,但红包单个数额不定,随机的;

  一个是普通红包,就是红包个数自定,但每个包里的数额一样多。

  现在我们以普通红包为例。

  在空白处输入红包个数和单个金额,并在留言处写下你想说的话,或者就用自带的原话也行。

  红包个数和金额输入好后,点塞钱进红包。

  现在,在此页面,点击“立即支付”,就可以包红包了。

  可以使用零钱支付,也可以使用银行卡支付。

  看,红包已经包好乐。

  只要点击发红包,红包立马就发出去了,大家就可以开抢你发给他们的红包了。

  如果是要单独发个某个人,方法是一样的,只是要彼此互为好友,私发给它就是了。

  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终于进入到了第五个年头。

  2月17日,微信方面就公布了今年的除夕红包数据:688亿人用微信发红包,参与人数相较上一年增长了15%。而另一方面,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也在除夕夜开奖,最终251亿人集齐五福,集齐人数相比去年的168亿人增加了接近50%。

  持续五年的红包大战

  这场由微信发起的“红包大战”起源于2014年。

  彼时,移动支付刚刚开始普及,有着淘宝、天猫两大平台做支撑的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宝在当时一家独大。刚刚入局移动支付领域的微信就在2014年春节期间率先推出了“微信红包”这一玩法。数据显示,当年使用微信红包功能的用户一举达到了500万,为微信支付带来了极高的绑卡量。

  “一个微信红包就超过支付宝8年干的事。”这场被马云称之为“偷袭珍珠港”的事件,拉开了微信和支付宝之间“红包大战”的序幕。

  2015年春节,已经尝到甜头的微信一举拿下了春晚的合作,边看春晚边用摇一摇抢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微信现金红包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一年,尽管支付宝推出了四种红包玩法想与微信相抗衡,无奈的是支付宝红包的分享不停的被微信方面封杀。

  两年的较量让支付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社交”的力量,也让支付宝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深陷“社交”的怪圈无法自拔。

  2016年,支付宝终于在红包大战中拿下了首场胜仗:不仅以26888亿拿下了春晚的独家合作,还首次推出“集五福”玩法,通过集福、赠福的集卡游戏,发力建设阿里系的“社交网”。不过,这一年由于“敬业福”一福难求,加之支付宝并没有社交的属性,其所强推的社交玩法也并不算成功。

  去年,支付宝方面对红包大战进行了率先回应“今年没有红包大战”,不过在行动上,支付宝不仅推出了全新的AR实景红包,还广发“敬业福”,火药味依然浓重。节后,两家也都在第一时间公布了红包数据:微信方面除夕夜共收发红包142亿个,支付宝则有168亿人平分了2亿元集五福红包。

  最后的“红包大战”

  到了今年,这场持续了五年的红包大战似乎迎来了终结。

  在玩法上,微信并没有推出新的玩法,但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最终的参与人数相较上年也有了50%的增长。支付宝这边,再次推出了“集五福”玩法,并且加入了新的“选字送祝福”玩法。

  而在“集五福”的玩法上,支付宝则在获取方式上加入了扫“五福”手势、蚂蚁庄园收蛋、蚂蚁森林浇水这些新的方式,这也意味着,支付宝终于放下了自己的社交梦,开始将支付宝春节红包朝着文化传承、节能和公益这个方向引领。

  不仅是支付宝和微信,QQ和淘宝这两个“红包大户”之间也没有什么火药味,QQ方面想要通过“走运红包”进一步吸引年轻用户群,淘宝则借着春晚的合作来推广新上线的“亲情号”服务。

  总结:

  关于微信和支付宝的这场“红包大战”,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微信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在移动支付领域挑战支付宝,支付宝则想通过红包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链,摆脱自己的“社交噩梦”。

  不过经过五年的发展,移动支付领域格局初现,“红包大战”已经很难再影响到移动支付的大格局,种种红包玩法可能会被延续下去,但“大战”的硝烟,似乎也该终结了。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QQ显然完成了使命。

一方面是在与支付宝的社交支付攻防中并没有吃亏,甚至略占到了一点便宜,另一方面在AR方面,尽管技术上,QQ AR最多也就是Pokemon Go的水准,离未来真正的AR世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并不妨碍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将AR与QQ分开了。

在腾讯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腾讯每六年是一个阶段,第一个六年,腾讯完成了上市,第二个六年,腾讯跟360之间开启了3Q大战,第三个六年,微信横空崛起让腾讯市值飞向2000亿,而从2017年开始是腾讯的第四个六年,这个阶段对于腾讯来说,最大的任务就是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从互联网公司转型到科技公司。

显然,在微信主要是守住当下的时候,QQ作为先锋再合适不过,再加上QQ上年轻人本身的好奇心驱使,更让这一使命顺理成章。从这个角度来看,QQ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腾讯赋予它的使命,或许用不了太久,就能看到有更多新奇技术的尝试。

值得关注的是,QQ今年恐怕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春节红包大战,而是一个小功能——“面对面红包”。与微信不同的是,QQ的”面对面红包“没有有效期限制,这样它就能够被分享到朋友圈、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或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很多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就会用QQ“面对面红包”给用户发福利了。

支付宝:真的没有想清楚

去年写过支付宝脑袋进屎的阿蝉今年再发雄文,直指支付宝完全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对于此,我深表赞同。

今年支付宝并没有在除夕夜大张旗鼓的宣布自己的数据,只是公布了今年集齐五福的用户为168亿,这些人最终平分了两亿现金。

对于支付宝,我们暂且不论它在支付和社交这两个行业的“精神分裂”,单单就从支付宝这个玩法上来看,实在是让人想不通。那个叫冠华的产品经理,或许真的应该被开除了。

“规则越复杂,期待就越高”,这样最简单的道理,我不知道支付宝的产品经理有没有想到过。从1月18日持续到27日,10天的时间让用户集福,用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抱着很大期待的时候,最后分得1块多钱,你让用户怎么想……这根本不是任何竞争对手的原因,而是支付宝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巨大的坑。

实际上,前面说B2C红包是一把双刃剑,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能否让用户满意。毕竟再土豪的公司,均摊到几亿人,也不会有很好的数字。支付宝对这一点看的深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

我们就对比QQ,QQ今年做了很多春节红包活动,参与用户数也应该比支付宝多,发的钱也就比支付宝多5000万,但是用户骂QQ就相对少的多。

为什么?其实QQ就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用户“所见即所得”,不用耗费太多的精力就能领取到红包,当场兑现,这样用户本身就不会有那么高的预期。而支付宝,真是攒了一个大招……我有一个敬业福、我有一个万能福、boom!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打开频率决定一切的时代,支付宝如果没有社交,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后台的支付工具,坐等被微信彻底打垮,所以支付宝即使知道自己做社交很难,但依然是百折不挠。

但是,尽管现在已然很糟,但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对于支付宝来说,因为用户交易笔数这个相当于二级市场的交易,在一级市场,也就是金融这方面,支付宝其实还有非常大的优势,什么时候,腾讯在金融方面真的赶上来,那么支付宝的日子将会是非常不美妙。

所以,如果要对支付宝总结,我首先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今年早点知道微信不做春节红包活动,支付宝还会做么?”我猜答案依然是“是”,因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再去尝试一把社交。

第二个是,支付宝现在真的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是否需要社交?在社交和支付的定位上,支付宝的取舍应该是什么。

好在现在只是二级市场的争夺,但愿在一级市场上,支付宝不会再跟着对手的节奏去走。

如果说每年的红包大战都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那么对于微信、QQ和支付宝来说,它们每年或许都怀着完全不一样的心态来参与这场大战。

它们可能看起来一团和气——都口口声声说今年没有红包大战,但实际上又暗自较劲,貌合神离;它们又可能一边打着社交支付的大旗,另一边却在窥探着别处。

  2015年最新微信数据背后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5月13日腾讯发布第一季度报告,我们也得以从中了解微信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已有相关数据,笔者对微信发展的几个趋势做了相关分析。

  5月13日腾讯发布第一季度报告,我们也得以从中了解微信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已有相关数据,笔者对微信发展的几个趋势做了相关分析。

  数据来源: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5Q1财报(未经审核)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报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中期报告

  企鹅智酷《微信的“影响力”——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

  一、微信月活跃用户新增近05亿:增长加速

  微信2015年Q1月活跃数达到549亿,相比于腾讯2014年年报中5亿的月活跃用户,本季度新增活跃用户达到049亿,季度同比增长达到近10%,这一数据甚至优于之前两个季度平均增长68%的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它打消了人们对于微信增速放缓的质疑。

  由于缺乏详细数据,外界无从得知新增活跃用户来源。但结合近期有关微信在海外拓展不畅的报道,049亿的新增活跃用户主要应该还是来源于大陆地区。

  其实,智能手机装机量达到90%的微信,新增注册用户也已经很有限,所以新增活跃用户应该多是前期注册之后沉默用户的重新启用。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微信在日渐成为多数人的基本日常社交工具之后产生的带动效应。

  在陌生人或好友团聚的场景中,由过去的交换电话号码变成互加微信好友。而在日常联系中,从打电话、发短信变成发微信留言,无疑都能有效激起沉默用户的活跃度。

  二、微信好友多与少的苦恼

  2015年1月企鹅智酷发布的《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表明,微信好友用户数在50人以下的接近四成,而100人以下的达到了六成以上。

  现

实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好友数量差别很大。定位于熟人社交的微信远未完成线下社交关系向线上的转移,如果考虑到微信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非熟

人间的社交工具,那么这一路程仍然很漫长。在理想状态中,要达到线下社交关系的完全转移,微信好友至少要在300人以上才能涵盖大部分的线下关系。

  但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提出的“邓巴人数”,人类能够维持亲密关系的“内部圈子”人数上限是150人左右。这是由于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

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即使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有数倍于此数的好友,基本上也停留于“点赞之交”。

  很多微信的活跃用户,在好友人数超过一千之后,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微信中充斥着沉默的僵尸好友,在各种社交场合碍于情面添加的好友从此再无来往。朋友圈也因为陌生人的闯入,导致垃圾信息的泛滥,而真正熟人的状态被淹没中不断刷新的瀑布流中。

  企鹅智酷的调研数据来自一年前,如今,好友数量的膨胀已是事实。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处理陌生人“闯入”朋友圈,不妨参照微博前运营总监刘新征的做法:“有时我不愿意给陌生人我的电话号码,就加微信好友,不过陌生人会第一时间双向屏蔽朋友圈”。

  而对于微信团队来说,如何应对这一必将到来的趋势,可能需要提供除了允许用户拉黑之外的更多可选项。

  三、微信公共服务与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之梦

  为了破除社交工具盛极必衰的魔咒,微信必须升级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为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微信就不能止于聊天工具,企鹅帝国给微信的定位是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

  各级地方政府开设公众号成为马化腾、张小龙完成这一梦想的绝佳契机。《“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达到40924个,其中省市级部门是政务微信运营的主力军,而公安和医疗系统开设的公众号合计占总量的367%。

  这些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微信上打开了一个窗口,而这个窗口所能连接的服务从最初的提供资讯,逐渐强大丰茂,在微信顺势推出的“微信智慧城市”中,通过手机入口上的“城市服务”集成了小到天气预报,大到港澳台通行证等诸多民生服务。

  这

一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微信的生活工具属性大大加强。除了聊天和打发时间之外,需要处理某项生活事务时,如果也能让人们第一时间想起微信并在微信上完成,

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一旦新的用户习惯养成之后,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加。微信将会像生活中的水电一样成为真正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微信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上名副其实的“流量黑洞”。企鹅智酷的报告中显示,40%的用户微信流量使用占到全部流量30%以上,463%的调查者在使用APP时首选是微信,而这一比例显然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坏

消息是,就像一直以来支持创新者批评的那样,微信的一家独大也有可能导致整体应用生态的恶化。当然,对行业领导者的批评从未消失,但整个互联网历史上不断

发生的“颠覆式创新”案例则表明,一切应用皆有生命周期,后来者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辟出新天地,就像微信只花了两三年就颠覆了曾经如日中天的微博一

样。

  四、微信支付用户达到4亿:增长惊人

  在

2014年的年报中,“QQ手机钱包及微信支付已绑定银行卡的用户账户总数已超过1亿”,这是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最新数据更显示微信支付

用户达到4亿。前后两组数据有表述上的差异,“已绑定银行卡的用户账户”与“微信支付用户”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未绑定银行卡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因为统计标准上的差异,所以两组数据无法做简单比较。但微信支付用户数的海量增长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惊人的增速背后是微信的全力推广。

  春节期间总投入高达数十亿元的红包大战中,通过与央视的合作以及对传统发红包习俗场景的巧妙利用,微信成功发动全民参与。除夕当晚22:34摇一摇出现峰值,摇动频率达到81亿次/分钟。

  春节过后,微信支付还通过更广泛的合作来进行推广。包括设立“微信支付日”,携手“京医通”开展医院微信全流程就诊,携手景区实现微信支付购票,以及携手家乐福及佐丹奴等商家实现线上线下微信支付优惠活动。

  全力推广背后,是微信支付在微信商业化闭环中的关键作用。要想解决线上和线下消费结算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打造自己的移动支付工具是必然选择,即使面临支付宝的强大竞争压力,也必须全力迎战。

  五、微信公众号的喜悦与哀愁

  微信公众号最初诞生的目的是为了给整个微信生态提供“谈资”,提高用户可阅读、可分享的内容。但今天,微信生态面临的是内容在数量上的严重泛滥。一个显而易见的参考标准是,去年6月份公众号数量达到800万并且以每天15万的速度疯狂增加,时至今日,总数早已突破千万。

  平

均130人一个公众号的细思极恐背后,是公众号红利期已逝、运营者生存形势两极分化的态势。早期成功的百万甚至千万级别大号,早已赚得钵满盆溢。而后期起

步的账号,除非有极其优质的内容,例如“一条”,或者不计成本的推广投入,例如“陆金所Lufax”或者“分众专享”,否则极难实现突破。

  根

据新榜(newrankcn)监测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在持续下滑,点赞率也在逐渐降低。一方面,用户虽然仍在不断订阅各种公众号,但是由于

精力限制,并没有充足时间每天逐个查看。另一方面,微信用户更习惯于在朋友圈阅读他人分享的文章,这就导致“马太效应”,好者越好,坏者越坏。公众号运营

者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

  而从近期的各种政策来看,微信官方对各种类型公众号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

  原创功能目前已经进入大规模公开测试阶段,大部分认证媒体账号以及部分坚持原创的优质个人账号,以及个别企业主体账号,都已经获得包括原创声明、赞赏、评论和文章模板等全套功能。对于优质内容生产者,微信将会大力扶持。

  而从微信官方近期政策、微信摇周边的推进情况,以及微信公开课的演讲案例,都显示出,对于具有更大商业变现潜力的企业账号,尤其是服务号以及企业号,微信正在通过赋予更多接口、更多功能,以及案例教学,引导企业积极使用,发掘各种可能性。

  而

对于缺乏内容原创能力,基本依靠复制粘贴的草根类公众号,微信在极力遏制。除了浪费微信的服务器资源之外,他们的贡献实在是乏善可陈。“再小的个体也有自

己的品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体都会受到同样的对待。近期与日俱增的封号行动,已经是微信官方非常明确的“亮剑”,将来应该也不排除微信官方自建版权原创

库的可能性。

  所以,在微信官方态度、政策明确化之后,2015年的中国微信公众号极有可能迎来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