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新手学堂017

keep是一款怎样的产品?,第1张

    引:初识Keep,是2015年初,也是因为重度 APP 使用者的原因,经常在 App Store,或者相关资讯网站了解一些最新、最热的App。当时下载 Keep 的时候,并没有 Get 到我的点。

    对于健身来说,我又不是那种能够自律的人,保持身材仅仅依靠每周末的篮球运动。从星象学来看自己(摩羯座),我是 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尤其是在性价比上,我不会花钱去请私教,当年办健身卡也是因为在美女同事的怂恿下,一起办了年次卡,才1500块。(PS:2015年是运动健康的一个爆发点,众多健身 Keep 争抢互联网市场)

    直到 Keep 的课程上线,加上身边的朋友都在玩 Keep,我才把 Keep 重新打开。开始了我的 Keep 健身之旅。

Keep 壁纸

 Keep 壁纸

先了解一下 Keep 这个产品。

    Keep的创始人,1990年出生的王宁,他在2014年7月拿到第一个天使投资。(那年他才24岁,想想自己24岁再干什么~)10月中旬,他就和3个同伴一同创办了KEEP。

图1 (王宁现在的样子)

    很难相像王宁在大学期间是个180斤的大胖子,半年多痛苦减肥的经历,是王宁不断发现健身减肥者痛点的过程。普通健身减肥者来到健身房,对健身器材不熟悉,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锻炼适合自己,因为没钱,又请不起私人教练。结果多数都坚持不下来而不了了之。因此王宁萌发了一个想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一款APP,针对健身减肥者各自的特点和需求,指导大家随时随地做运动。

    据王宁透露,“我自认为是非常懂如何通过互联网收集和获取信息的人”,却也花了这么久才整理好该如何健身这个内容。这应该也是他做keep的出发点。

    王宁和初创团队在创办 Keep 之前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发现中国很多人每周都在运动,但每天运动的人很少,而美国每日和每周为运动单位的人占90%左右。

    不仅仅在运动习惯上,中国体育产业占总GDP到1%,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越3%。中国体育用品占了整个体育产业的70%份额,而发达国家占据70%的市场份额的却是体育服务。

    另外,你会发现用户除了在朋友圈秀美食、秀奢饰品、现在秀运动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由此可见,Keep这个事情是有机会的。

2014年Keep团队成立,拿到3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2015年2月份,IOS第一个版本上线;上线后,在 AppStore健身类排前三。

2015年5月份用户数第一次突破了100万;8月份1000万的用户,仅仅用了289天;

第二个1000万用户用了101天;第三个1000万用户68天;第四个1000万用户49天第五个1000万用户仅仅用了39天。

2016年王宁又拿到了GGV的C轮投资,腾讯又追加了投资。

2016年10月份突破了6000万用户,明年2月份应该能突破一亿,这都是真实的注册用户,而不是激活和下载的用户。

Keep 从最初三到四个人的团队,现在已经到了130人左右。

Keep,截至今日的最新版本是314,本次版本对课程页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且简化了结构;另外新增饮食模块,提供丰富的健康菜谱。

图1

图2

图3

    Keep内包含大量健身教学视频,Keep的训练计划中提供了家庭哑铃塑形、五维腹肌训练、模特身材养成、驼背纠正等不同目标的课程,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Keep会分析用户的健身习惯,然后将更适合的健身计划推送给用户。

    Keep 目前只针对使用 安卓、iPhone 的用户群体,So,我在用 Keep 的阶段,发现尽管我的 iPhone-6S Puls 已经足够大,但是在做某些动作的时候无法去直观的看到课程的进行时间(这是强迫症,得治!)。我设想了一下,若是能投到电视上会更方便,体验更好。

    有趣的是,Keep 在今年9月份,App登陆TV端,提供了更多的健身视频与课程,让您在家也能轻松拥有好身材。训练完成后,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训练记录到Keep,记录自己的“战斗”成果,与朋友分享健身心得。

TV 端图1

TV 端图2

TV 端图3

其实80、90年代那些知名的健身教练都是在电视上为大家边跳边讲解健身课程的,这是刚需。最著名的也只有80后才知道,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

马华图1

(1985年马华开始涉足健身操行业,之后通过中央电视台“健美5分钟”栏目,1989年马华考取了国家级健美裁判员等级,2001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Keep 是基于自己(王宁)的刚需来做产品的,市场上的健身资料非常难收集,很费精力,这是一个痛点。

    那么keep都抓住了哪些痛点呢而面对小白用户都有哪些需求呢?我个人认为有4个需求,3个痛点:

4个需求

1,金钱-现在北京半个健身卡至少3000-5000,这还不包括请私教。

2,时间-每天忙碌工作,健身时间从哪来?

3,地点-家住北三环,如果你告诉我北五环有健身房甚至是免费的,我也不会来的,交通成本太高了?

4,人物-健身觉得必须要有小伙伴陪,自己一个人会很枯燥,无法坚持下来。

3个痛点

1,高品质的私教课非常的贵,缺钱还想健身怎么办

2,如果不去健身房,什么样的锻炼才能够让自己瘦下来

3,即便知道怎么健身,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怎么办

    我办的健身卡是一家特别不知名的小店,环境差-地下室、价钱便宜-次卡/1500年、私教从来不管你体质正常还是超标,上来就是一痛说教,神烦!然而,那年2012还没有 Keep(认真脸~)

    现实中,对于真正的想要去健身或者去减脂的我来说,3个痛点正好被戳中。

Keep把健身房的专业课程做成了免费的标准化课程,用户可以通过训练这些课程做到让自己瘦下来。这些标准化课程让用户免费使用,再加上设置的健身打卡任务,帮助用户秀出身材(社交化),鼓励自己坚持下来。这正好解决了用户的3个痛点,所以keep也实现了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运营,通过和 Keep 运营同学沟通,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冷启动的。

    前文提到,Keep 的第一桶金300万,产品研发花了100万,剩下的200万不足够让团队活下一年,该怎么办?

他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新媒体运营;第二,埋雷计划。

    新媒体是运营的基本手段,这也是相对低成本的方式之一。Keep 的微博运营大概花了两年时间,粉丝270万,微信公众号小100万,不算惊人,但确实还 OK。

    另外,对热点事件的反应速度,对用户的反应速度,都十分重要。要设计一个虚拟人物形象,和用户做朋友,好的朋友才会有信任和粘性。

    Keep 又做了一次首席内测官活动,主要圈定了一批微博健身运动类的大V,都是最核心的种子用户。

    运营团队邀请大概400个核心用户测试Keep,通过这些用户帮助测Bug。结果,这些用户十分喜欢Keep,通过内测包二次传播,一下子来了4000多个用户。这4000多个用户也十分喜欢Keep,当产品真正上线的时候,他们又成为Keep最初期的种子用户传播。

这就是所说的第二点“埋雷计划”。(是不是和知乎上线前做的前期准备一样呢)。

    同时,运营团队深入到各个社交群组中。如百度的贴吧、豆瓣的小组、QQ群、微信群等汇聚用户的地方,发表有价值、干货类的帖子,让这些用户在帖子中疯狂互动。这些都是为了上线的时候做沉淀和准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Keep和奥运跳水运动员邱波、奥运游泳运动员军刘湘、拳击冠军邹市明的深度合作。后续又推出邹市明拳击课程,再配合做一些广告投放,又一次实现了产品的引爆。

(PS,个人非常喜欢邹市明~)

拳击冠军邹市明

奥运跳水运动员-邱波

奥运游泳运动员-刘湘

今年6月,keep推出了第一支宣传品牌片,自律给我自由!非常棒!非常棒!非常棒!重要的事说三遍!!!

(腾讯视频搜索 keep 宣传广告)

https://vqqcom/x/page/x0342c18tlkhtml 

 

宣传广告图1

宣传广告图2

宣传广告图3

Keep 用户已增长到6000万,课程全部免费,那 Keep 靠什么盈利呢?

    据王宁透露,"我们现在尝试做电商,电商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形态,希望通过进入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所有的东西。”

    目前线上版本,已经看到商城的页面。我自己也购买了几件装备,负责任的说,衣服质量很棒。

图1

图2

图3

    电商真的是脏活累活和苦活,不打折很少有用户应用。Keep团队要做一个运动品牌出来。耐克和阿迪达斯、under armour,这是最 in 的运动休闲品牌,Keep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Keep上了20多个电商,目的很简单,还是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Keep有很多的瑜珈球课程,如果没有瑜珈球,就不能应用课程,所以电商还是服务用户的需求。让我们的用户更加丰富,让用户可以更多使用Keep的产品。

    健身的场馆,游泳馆和羽毛球馆ID系统老化很快,Keep会有一种服务让用户可以挖掘这些场馆。未来Keep场馆学员和教练之间,应该有平衡点。团队也在摸索,希望可以打破免费产品商业化的魔咒,围绕健康生活做很多的东西。

这就是 Keep 未来的发展方向。

话不多说(话说,写分享真的很累,各位看官轻喷),用几张来感受一下我用 Keep 后的效果。

总结:

    Keep的视觉设计偏年轻化,配色选择高贵典雅的深紫色。相对于竞品,Keep功能丰富,课程分类细致,社区活跃度高。当然Keep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课程的专业度不如一些同类产品。

引用 Kepp官方介绍

    未来,Keep并不只是一个健身工具,会由健身工具向运动平台转型,向体育产业链延伸。我们希望以科技驱动,解决人们的运动需求,影响一代人的锻炼习惯,将         Keep打造成一个立足于中国、但面向全球的运动品牌。

(分享一些优质的活动图)

作为一名开发者,该如何走向自由职业

这正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我们会先介绍开发者走向自由职业的 4 种常见方式,然后聊聊开始自由职业前必做的 5 种准备。最后,还会分享我个人的 2 点深切体会。

走向自由职业的 4 种常见方式

技术出色的开发者,通常具有下列能力:

软件开发,即针对特定领域问题,运用思维、分析、设计、想象力等寻找答案,通过语言、技术框架、工具等编写软件来实现答案的能力。

讲授,即把自己明白的技术、软件、解决方案等展示给别人并让别人也明白的能力。

咨询,即通过你所储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框架等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爱分享的开发者还会拥有另一项核心竞争力:写作。

软件开发、讲授、写作、咨询这四种能力,构成了开发者走向自由职业的 4 种常见方式。

软件开发

很多开发者都听说过「私活」,也接过私活。所谓私活,就是个人通过某种途径承接的软件项目,相对于公司的「公」而言,这种形式被称为「私」,现在这种方式还有很多说法,比如外包、众包、任务等。

这是我们开发者走向自由职业的最常见方式。

我个人帮助别人修改过开源代码,用 Qt 开发过 PC 端软件,对这种方式有一些体会。除了软件开发,你还需要下列能力:客户开发、商务谈判、项目管理。

这种方式很直接,不断开发客户,承接项目,赚取报酬。其好处是:你获得的报酬是按项目金额来的,而不是按月薪。套用某二手车买卖平台的广告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想想看,你在公司,一个项目是 100 万,你一个人一个月搞定了,也还是拿三几万的薪水;而如果你自己接到这个项目,一个月完成,那你这个月就赚到 100 万(暂不考虑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隐性成本),天差地别对吧。所以,独立开发软件项目是诱惑力很强的方式!

这种方式也有一些比较困扰人的问题:你并不总是能接到项目。需求可能不断变化,你需要直接面对这点,还要管理这种状况:项目款不一定能及时到账,尾款也不见得能收回来。

还有,如果你想独自承接稍大一点的项目,你还需要注册一个公司来承接项目(稍大点儿的项目都是公对公),拥有一家公司,也会产生一些成本,比如代账、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

不过现在的众包方式,会好一些,像解放号、云沃客、码市、程序员客栈等平台,都有使用这种方式协作的项目,你只要做你擅长的事情——软件开发——就好了,别的事情由别人或平台来完成(你需要支付平台一些提现费用,一般10%左右)。

讲授

如果你具有良好的讲授能力,就能把自己在某个技术栈上深厚的积累换一个形式变现:讲课。

没错,你可以把自己学精学透的技术讲给别人听,把别人教明白。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很多人在初学某种技术时都需要好的老师、好的教程帮助他们跨过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

IT 技能类的课程,能帮助别人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别人赚到钱,需求一直很旺盛。这些年线上的平台发展很快,很多学员也愿意低成本在线学习,像 51CTO 学院、CSDN 学院、慕课网、极客学院、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淘宝教育等平台,都很受欢迎。

我个人录制过 Qt 和 Nodejs 方面的课程,放在 51CTO 学院和 CSDN 学院出售,有些 3 年前的课程,现在还有人购买。

如果你可以运用讲授能力,把自己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在线课程,就可以利用在线教育这种方式实现自由职业。

我所潜伏的 51CTO 讲师群里,有不少靠编程课程实现自由职业的讲师,原来都是开发者。在双 11 、IT 充电节等活动期间,有很多讲师一天销售额过万。

这种方式有几项好处:

●启动成本低

●受众面广

●一份时间卖多次

●想象空间大

写作

2013 年下半年,我恢复了 CSDN 技术博客的更新,专注分享 Qt 技术,很快成了 Qt 领域的知名博客,被不少人关注。后来一些文章被编辑看到,联系我出版 Qt 方面的图书,于是我通过 《Qt on Android 核心编程》和《Qt Quick 核心编程》等图书建立了影响力和品牌,反过来博客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访问。

2015 年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一周更新三篇文章,同年出版了《你好哇,程序员》一书。

2017 年 7 月份,凭借写作带来的自信,我离开公司,开始自由职业,通过写作、讲课等方式获取收入。

我的朋友杨开振,因为所著图书《深入浅出 MyBatis 技术原理与实战》销量很好,于 2017 年 4 月份离开组织,通过写作实现了自由职业。

写作是程序员自由飞翔的翅膀,它能帮你积累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并且,也能够直接变现。对于开发者来讲,写作是通往自由之路最强有力的武器。

写作这条路具有无与伦比的好处:

●启动成本低

●个人可以独立完成

●可以直接建立影响力和个人品牌

●一份时间卖无数次

●有想象力

它最大的困难在于:

●如何写好

●如何捕捉到更为广泛且强烈的需求

●如何持续写下去

咨询

如果你看过《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一定对贺涵印象深刻,他做的就是咨询工作: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框架等帮别人解决问题。

在 IT 领域,如果你有完善的技能树和丰富的经验,能够站在较高的层面上做全局性思考,善于寻本溯源地分析解决问题,也可以从事咨询顾问之类的工作,不受雇于特定的组织,直接为客户服务。

著名网站库壳的创建者左耳朵耗子陈皓,擅长底层技术架构,对高性能、高可用性、分布式、高并发,以及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有丰富的经验和心得。

他有段时间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在公司上班,就通过为其他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来获取收入,并且,收入还蛮高。

我有段时间就希望通过为一些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来赚钱,但没有成功。

我还记得有家公司的老板对我说的话:你加入我们公司,带着团队把项目做起来,然后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咨询顾问。

看见了吧,这就是独立咨询的难处:当你不够牛 X 时,没有人愿意为你不知所谓无法确认效果的咨询付费,开发客户很难很难。ThoughtWorks 的很多咨询顾问虽然有公司为其背书,也还是常常遭人诟病:你自己没做过什么项目,凭什么给我们提供建议?

虽然很难,但这确实是一条路,如果你有志于此,可以看看享誉世界 IT 领域的咨询顾问、美国计算机名人堂代表人物杰拉尔德·温伯格写的《咨询的奥秘》,那是圣经式的著作。

当然,除此之外,你还要在自由之前,就积累一些客户资源,并且为客户留下你具备咨询能力的深刻印象,这样他们才可能成为你自由后的衣食父母。

走向自由职业必做的 5 种准备

如果你确认了走向自由职业的方式,接下来就该做准备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下面 5 种准备是必须要做的:

●变现方式

●市场测试

●饱和度测试

●预期管理

●B和Z方案

变现方式

我所说的变现方式,包含两种:卖时间和卖产品。

这里的卖时间,指「一份时间卖一次」这种工作方式。你在企业内工作,就是在卖时间,朝九晚五,每天 8 小时,每个月领薪水。

以卖时间的方式实现自由职业,实质还是用你的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时间层面上的专属服务(你不可能在同一时刻为不同的客户服务),只是你不再受雇于企业,不再受规章制度约束,能够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安排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完成服务。外包、众包、私活、咨询等方式,都是卖时间。

卖产品则是指「一份时间卖多次」这种工作方式,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写作、在线课程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它相比卖时间的方式,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获得规模化的收入。可能你写出一本经典、畅销的书,做出一个爆款的课程,就可以获得几十万的收入。

在自由职业之前,你需要确认你最突出的能力,选定你首要的变现方式——因为你业余时间有限,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

市场测试

在离开组织自由职业之前,你需要测试一下,你赖以实现自由职业的变现方式,可以给你带来多大规模的收入。

比如你做技术课程,一定要先在业余时间开发几门课程,放到 51CTO 学院或者腾讯课堂之类的在线教育平台上去卖卖看,统计一下收入情况,看这些收入能不能维持你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

比如你写书,也要出版一本,观察半年,看看销量,看看能拿到多少版税。前面提到的杨开振,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深入浅出 MyBatis 技术原理与实战》这本书,半年内卖了 2 万册,拿到了十几万的版税,才决定自由职业的。

比如你做软件外包或者私活,也要开发几个客户接几个项目看看收入情况;如果做众包,则可以到云沃客、解放号、程序员客栈、码市等地方去验证半年左右,看自己的开发技能,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单子多少收入。

如果你不做任何准备,不经市场测试,脑子一热就脱离组织,往往会陷入冷启动的泥沼,肠子悔青。

假如做市场测试时发现收入很低,做不起来,不要气馁,要看看别人,尤其是和你经验、水平、身份差不多的人,有没有做得好的。

比如我写书,版税很低,一本卖三五千册,不赚什么钱。可是杨开振一本书半年卖 2 万册,版税谈得也高,就有很可观的收入。那这个时候,就要找差距,看怎么提高。

饱和度测试

自由职业不是不工作,只是不在组织内工作而已,你依然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创造像样的产出赚到你想要的钱。

你在单位上班时,老板们会给你安排事情,你不用考虑工作负荷是否饱和,哪怕你一天到晚没事儿干,也可以领到一份薪水。自由职业后就不一样了,你必须主动安排工作,让自己有足够的负荷,否则你逍遥自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困境。

饱和度测试就是要让你提前适应自由职业后自我安排工作的特点,看看你规划出来准备在自由职业时做的事情,能不能把你的时间填满。

可以分两步: 先全力去做,看能不能把你现在的业余时间填满。假如填不满,OK,你不用自由职业,就继续现在的工作,业余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赚一份额外收入就行了。

假如你现在业余时间远远不够用,那估算下到底会占多少时间,平均每天几个小时。假如平均每天4个小时,那OK,另外 4 个小时你做什么?你需要再找点儿事情来填满它,可以是赚钱的事情,也可以是兴趣、爱好、休闲,总之你如果有大把时间无事可干,就会出问题。

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包括四个方面:

冷启动周期。像接项目、写书、在线课程,都有个回款周期,所以你应该设想一下,你可以承受的无收入的起始阶段有多长,并为此准备一些钱,比如你预计周期为 3 个月,那你就要准备上至少够 3 个月花的钱。

收入预期,最近三年,预期收入达到什么规模。

时间预期,准备做多久来验证自己真的可以持续走下去。

成就预期,你打算在哪个方向上取得什么成就、建立什么名声。

B和Z方案

你要设想,万一你现在规划的事情,收入不如预期,不能保持你的生活水准,你还准备再做些什么?这就是你的 B 方案,你要有至少 2 种可以变现的事情。

再设想一下最坏的情况:万一你无论如何都养不活自己,该怎么应对,是回单位上班?还是吃存款、继续硬撑?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备案,这样才可以从容应对。

自由职业的自由与焦虑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部分,我们说「你向往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怎么赚钱怎么赚钱的生活」,因此你考虑自由职业。但是,真实的自由职业,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它有自由,也有不自由;有高收入,也有与自由和不确定性伴生的焦虑。

自由

女儿看牙,时间约到周一下午,没关系,直接去了,不用请假。复诊,约到周五下午,没关系,直接去了,不用请假。

朋友约见面聊天,周三中午,没关系,直接去了,不用请假,因为不用考虑上班的事情,聊到几点是几点。

今天我累了,就晚点起来,没关系,不用担心上班迟到。今天晚上我有兴致,可以写作到凌晨 2 点,没关系,第二天不用上班。

你看,这就是自由职业最大的好处:拥有安排工作时间的自由。只要你完成任务解决问题,鬼才管你什么时间工作。

然而,你的自由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的,你的自由是如何安排自己工作的自由,而不是不工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那是财务自由)——因为你要赚钱养活自己。

举个例子,你答应了客户周四完成开发交付软件的第一个版本,结果你周一周二都有事情,代码没完成,可以把交付日期更改到下周一吗?不行!

如果你在单位做事情,可以找上司说:「哎呀老板,出现了点状况,是这么这么回事儿,看来这个事情得延期一周才行……」也许这样老板就会答应,你就又有了时间。

可是你自由职业后,没有老板啊,你得自己维护自己「值得被信任」的形象,得让你的雇主觉得你「靠谱」。所以,你承诺了就要做到,哪怕熬夜赶出来!

这就是一种不自由。

焦虑

上班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不用考虑你要做什么事情,不用考虑你做的事情能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管怎样,你都每月固定拿薪水。只要你在单位待着,哪怕刷一天朋友圈,也有钱拿!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啊!

可是自由职业者就不一样:不做事就没钱啊。而且,更尴尬的是,做事也不一定有钱啊。

所以,自由职业者每天都会受不确定性的干扰。譬如我,用了记账软件记录收支,每次看到一大片红色就焦虑,心里就琢磨:“ 哎呀我的钱什么时候到账啊。” 要是看到这个月的支出已经远超收入,就焦虑得不行,“ 哎呀,差这么多啊,下个月能不能补赚回来啊。”

这是你对收入波动性的焦虑,尤其容易出现在刚刚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时候。

还有第二种焦虑:你做的事情是否能够持续。

以我为例,我打算每年写两本书做两门课,可是这真的可以吗?一年、两年都觉得没问题啊,但真的可以这样一直做下去吗?3 年、5 年、10 年都没问题吗?我会一直有主题可写?会一直有系统的课程可以开发?

状态好时我觉得这都不成问题,因为既然我之前可以找到话题,将来也一定会有新的话题出现。状态差的时候就会焦虑:能想到的话题都做差不多了,下一个话题在哪里啊?万一明年没什么可写该怎么办?

现在,你知道了一切:开发者实现自由职业的 4 种常见方式,5 种必做准备,以及可能的自由和焦虑。你准备开始了吗?

作为一枚坐标天津的90后,本科毕业后我就职于一家国企,没有高学历,又受限于企业特性,至今仍是一名基层员工。但这不妨碍我的攒钱之路,在本职工作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副业做个人理财,共花费6年的时间实现了个人存款100万。

这一篇也是我整个复盘输出系列的最后一篇,我会谈谈如何开启副业生活,让现金流源源不断。

工作几年后一方面面临结婚需要有更多的时间给与家庭,一方面当时房地产势头减弱,生产部门整体收入不如从前,因此从技术岗位调到行政岗位算是一个权宜之计。既然为了金钱和自由,无心晋升也晋升无望,倒不如把多出来的时间用来拓宽职业生涯,于是我开始筹划副业,寻找除工资和理财外其他的现金流来源,后来还直接入股了一家教育公司。

再小的个体都有赚钱模式,作为上班族一般都会从三个方向来发展自己的副业: 特长技能、兴趣爱好和自身资源 。

首先是 特长技能 :我有两个好姐妹,一个英语专八,本职工作初中英语老师,平时会兼职英语助教和笔译的工作;另一个擅长设计,本职工作互联网前端,业余时间除了接前端的项目外周末还与朋友合伙拍写真。你可以把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技能都一项项列出来,然后一项项比较,选出你比一般人厉害的一个拓展兼职。因为你本来就比较擅长,做起来不太费劲,性价比也相对较高。

特长技能可以从两方面发展副业, 一个是可以用业余时间接项目,另一个可以通过有价值的信息、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服务,形成信息差来低买高卖。

用业余时间接项目是最多人尝试的副业种类了:有的朋友擅长软件开发、Logo UI设计、文案策划、影视后期等等技能的,可以选择到猪八戒网、威客中国、一品威客这类的威客网站接外包项目;有的朋友专业做IT的那就可以搜索下像云沃客、码市、解放号等等这类专业互联网软件外包服务平台,看有没有适合自己接的项目;有的朋友具有语言天赋,擅长英语、小语种等等,那么你就可以在语富、阿里翻译做到等网站上接翻译的活儿;假如你游戏玩的很溜就可以帮那些想要高等级、好的装备却没时间的做代练,58同城、一品威客、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上都有代练的模块;开车好也是一门技术。除了滴滴、滴答接快车的单子外你还可以尝试做代驾和陪练,e代驾、滴滴代驾,驾校一点通陪练、58陪练等等。我在打滴滴专车时遇到两个兼职车主,一个主业是保险一个经营养生会馆,他们都表示兼职不仅仅为了赚点钱更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认识客户拓展业务。总之你有什么技能就搜索兼职加上相关的关键词,用这个思路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兼职网站或APP来赚钱。

用特长技能变现除了业余时间接项目,还有一种就是利用信息差来低买高卖。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积累,有专业的知识或者经验,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总结出来,那么你完全可以把他包装成一种产品,例如在线课程、知识付费、付费问答等等。淘宝大学、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百度传课都是不错的在线课程网站,比如说你很擅长做PPT那么就可以录制PPT方面的视频课程上传到这些网站上面,自己进行一个课程定价;如果在IT方面特别专业可以试试慕课学院、极客学院、麦子学院等等。如果你是教课的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选择跟谁学,百度传课上也有K12教育模块,另外还能通过在辅导君和闻题鸟上帮学生解答问题来赚钱。同样的思路,从医的朋友可以在丁香医生、春雨医生上面回答问题或做小讲。多说一句哈,像医生、教师、律师这类职业在开拓副业的时候最好是通过全职工作单位允许的情况下再做尝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然后是兴趣爱好 :有的人会说,我既没有技能也没有资源是不是就不能做副业了?当然不是,你完全可以从兴趣爱好出发。我现在的同事热爱烘焙,一开始只是在家老公孩子烤着玩玩,后来有次中秋节做月饼送给周围人大家都觉得很好吃,她就开始在微信上卖自己做的烘焙蛋糕了。还有一个朋友做阿胶糕,原本为了给自己吃后来周围朋友喜欢也是通过朋友圈开启副业,因为卫生、用料足,后来口碑传播小生意越来越不错。有些人会说了,虽然我对某个东西很感兴趣却不擅长该怎么办?我会告诉你三个字:“去学吧”。认识的一个**姐,全职在企业做出纳,由于喜欢化妆业余报了培训班,周末兼职做新娘跟妆,随着认识的客户口碑传播,现在忙的不亦乐乎,很多人预约她都排不上队。你看,这个**姐本来没有太过硬的技能和资源,但是通过努力进修和实践,不仅把爱好转化成技能,还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人脉资源,一切就看你想不想改变和行动,如果一直嫌弃钱少不愿意学习,又或者懒癌晚期回到家就葛优摊,那么这辈子很可能就会稳定的穷着。

最后是自身资源 :这个资源可以是货源,可以是流量,也可以是人脉关系等等。先说货源,有货源的卖产品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情况下都从电商和微商干起。目前电商最主流的三个平台依旧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相对来说拼多多门槛更低,也有流量扶持更适合刚入门的新人。其次是流量。大家都知道流量的力量,有了流量之后就能变现不仅能卖自家产品、做淘客又能同品牌合作方合作,赚广告费啊一起分销啊什么的都可以,流量也是巨大的资源所以一定要利用好。

我的大学同学家里开纸厂的,一手货源有价格优势,能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她就一边读书一边尝试电商,目前已经从副业发展为主业。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家庭和学生时代没有积攒到特别有用的资源那么就不要忽略现阶段的全职工作,上班也是获得资源的极佳途径,比如你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客户、供货商、合作方都是不错的资源,甚至有时候时间也是一种资源,就我个人来说目前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时间:工作稳定,人际关系融洽,上班时间允许我做副业,充分利用好了这个优势为我争取了很多时间拓展现金流。

好啦,写到这里,我把自己过去6年的攒钱经验复盘输出了以上十篇文章,讲了很多实用方法、小技能也介绍了不少软件APP,但毕竟技术和产品会不断更新,也许没多久我说的一些产品就会下架,一些优惠活动就会截止,但是怎么赚钱、怎么理财、怎么省钱的底层逻辑是一直不变的,你要做的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照着思路构建出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径,然后行动起来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希望你能做好以下两件事:

一是保持持续的学习力。 工作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件事就是持续学习,一开始的时候看了很多杂书,参加的线上课程也是五花八门,什么营销文案啦、理财投资啦、时间管理啦,感觉不错的东西就拿来学学嘛。时间一长,记录的笔记、收集的资料越来越多,明明学了好多东西,真正用的时候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后来无意中听到一个小讲,说的是你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把所有知识联结起来。回顾自己,原来以前输入的东西太杂乱无章,像个无头苍蝇,才会有“学过跟没学一样”的这种感觉吧。我开始着手将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分类整理,建立了个人知识框架,遇到任何新的知识就把它放在相应的框架中,不断优化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框架会随着持续的学习越来越丰富,它与日后的赚钱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与人的认知差就是这么来的,这个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无论周围有什么变化,它永远是我的东西,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二是要学会主动搜索,挖掘更多的现金流。 无论干什么你都离不开搜索,像省钱的那些小方法有的是自己和周围朋友找到的有的就是主动搜索了解到的。获得信息差、认知差除了很牛的人脉外就是通过不断的主动搜索和学习。

追求百万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我也在奔跑。

现在手机的设置里边都会有联系人的导入导出功能,使用这个可以快速完成联系人备份。

需要交清欠费,有余额的可以将余额转到其他号码上。协议期间不能办理停机,销号等业务的手机号不可办理。

绑定手机号的东西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银行卡(去柜台办理),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QQ钱包、京东钱包,百度钱包、财付通,借贷软件等。

QQ,微信,微博,知乎,人人,skype等。

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苏宁、微店、一号店、聚美优品、凡客、小米、国美、等。

团购: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聚划算、猫眼**、时光网Mtime、格瓦拉等。

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

出行:Uber、滴滴、神州 、易道、摩拜、ofo、小鸣、Bluegogo 、12306 、携程、去哪儿、同程旅游等。

教育类:慕课网,极客学院,Coursera等。

锻炼类:Keep等。

音乐类: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QQ 音乐、酷狗,百度音乐、Apple Music等

以及健身卡,会员卡,积分卡,美容卡等和手机号关联的卡等。

这些虽然很多是不能直接支付的,但是会泄露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中国人才热线、应届生求职网等。

豆瓣、知乎、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

WOW,LOL,OW等等。

gmail,outlook,163,126等。

各个部门预留的手机号等等。

学信网,百度旗下的统一账号等。

写在最后,现在更换手机号越来越麻烦了,我们最好能用邮箱的就不用手机注册。另外,可以准备一个小号,主要负责各类不重要信息的绑定。

还有什么没写到的希望大家多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