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自己推荐了投资顾问,投资顾问到底可不可信?

新手学堂010

朋友给自己推荐了投资顾问,投资顾问到底可不可信?,第1张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自己的朋友给自己推荐了这样的一个投资顾问的话,那么他们也会感觉到这样的一些投资顾问也是非常的不可信的。因为毕竟对于这样的一些投资顾问来说,虽然说从每个程度上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帮助,但是这样的一些投资顾问通常也会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不可靠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信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投资顾问的确是非常可行的,因为对于这样的一些投资人来说,他们通常都掌握这样一些专业的知识。所以对我们自身的帮助也是十分的大的,他们在这样的一个领域有着非常多的锻炼,所以他们为我们提供的这样的一些帮助。也是能够让我们自己去学习和借鉴的,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这样的一种专业的模式的话,我们也会在投资当中取得很多的利润。

帮助我们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锻炼作用,我们如果再遇到了这样一些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能够对于这样的一些事情,有着决断的要求。才能够保证我们自己不会因为这样的一些问题影响到我们自己的投资,如果因为这样的问题影响到我们自己的资金的话,也会让我们自己感到十分的不能够忍受。所以我们自己在遇到这样一些投资顾问的时候,我们也是要有所取舍的。

但是对于这样一些投资顾问,帮助我们自己去了解这样一个市场行情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可以相信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自己的投资人不会出现任何漏洞。所以我们自己要关注这样一个层面,才能够保证我们自己再去进行投资的时候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而且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投资问题确实能够为我们提供很重要的帮助,才能够让我们自己感觉到这样的一些投资顾问也是有追求的。

使用微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1 假冒公众号骗局:骗子会冒充某个公众号,通过微信推送虚假信息,引诱用户点击链接,然后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支付钱款。

2 假冒好友骗局:骗子会冒充用户的好友,通过微信聊天窗口发送虚假信息,引诱用户点击链接,然后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支付钱款。

3 红包诈骗:骗子会通过微信发送红包,引诱用户点击领取,然后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支付钱款。

4 购物诈骗:骗子会通过微信推送虚假商品信息,引诱用户购买,然后诱导用户支付钱款,但是商品并不存在或者与描述不符。

5 投资诈骗:骗子会通过微信推送虚假投资信息,声称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引诱用户投资,然后骗取用户的钱款。

为了避免遇到微信骗局,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或者不可靠的信息,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者输入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支付钱款。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该及时报警或者向微信客服求助。

使用微信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骗局,这些骗局通常会通过二维码、链接或者文字信息的形式出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信骗局:

1 诱导性链接:有些链接可能伪装成官方活动或者优惠信息,诱导用户点击。当您点击这些链接时,可能会被诱导下载恶意软件,或者跳转到其他非法网站。

2 假冒好友:有些诈骗分子会通过伪装成您的好友,向您发送二维码或者链接,以骗取您的个人信息或者钱财。当您发现好友的头像、昵称或者朋友圈有异常时,应保持警惕。

3 虚假优惠券:有些诈骗分子会通过虚假的优惠券或者红包,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当您扫描这些二维码后,可能会被诱导安装恶意软件,或者陷入其他骗局。

4 虚假投资:有些诈骗分子会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或者私信发送投资项目的虚假宣传,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进行投资。实际上,这些投资项目往往是非法的,可能导致您的资金损失。

5 虚假抽奖:有些诈骗分子会通过发送虚假的抽奖信息,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参与。当您扫描这些二维码后,可能会被诱导输入个人信息,或者陷入其他骗局。

要防范这些微信骗局,您可以:

1 提高安全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或者非正规渠道发布的信息。

2 谨慎点击和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链接和文字信息。

3 对于好友发送的涉及钱财、个人信息的要求,务必与本人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4 下载并使用腾讯手机管家等安全软件,为您的手机提供实时安全防护。

一个40来人的投资微信群,群里有经验丰富的投资能手、刚刚入行的投资小白、擅长分析的专家教授,时不时还有投资成功者发红包陈彦(化名)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群,40多人几乎都是骗子,目的是引诱陈彦投资,通过后台操作的数据涨跌来诈骗。

今年6月份,成都公安经过3个月的慎密侦查,辗转多个省市,成功打掉一个特大网络诈骗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人,该团伙涉及全国同类案件5000余件,涉案金额达1亿元。

网上投资被诈骗87万元  

40来人投资微信群几乎都是骗子

2019年3月11日,四川彭州警方接到受害人陈彦的报警称,在一网上平台对黄金、外汇、比特币进行投资涨跌的方式被诈骗87万余元。

受害人经过5个月的各类“投资理财”,共损失87万余元,事后受害人感觉事情蹊跷便报了案。

鉴于案情重大,由成都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彭州市局及相关警种迅速成立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启动专案侦办工作。 

经过初步侦查,受害人所称的“网上平台”并非购物这么简单,在购物平台的“掩护”下,背后实际上是一个网络投资诈骗平台,各个带单微信群内“赚到钱的人”以及各类“专家”“学者”均是由犯罪嫌疑人冒充,通过分享“赚钱”的经历以及分析“投资”形势。

“像是一个40来人的投资微信群,里面骗子会扮演各种角色,像是投资小白、投资专家和投资能手,最终目的就是引诱受害人投资。”彭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张杰介绍,这样的平台所有涨跌都是后台数据操控,“涨了会延迟提钱,期间再次跌,可以说是涨跌钱都拿不走。”

在引导下,受害人前期的小额投资会从盈利,当受害人对这个“一本万利”的平台深信不疑后,群内“专家”会给受害人提出大额“投资”的建议,这种大额高回报的方式让对这个平台深信不疑的受害人越陷越深,当受害人一旦开始高额“投资”便中了犯罪嫌疑人的圈套,平台会以各种投资失败的理由将受害人的钱财据为己有。

伪装成应聘者、外卖员和快递员

进入团伙内部打探情况

经侦查,该公司有多个办公点,均设置在高端写字楼内,这些写字楼不允许陌生人进出。经过分析部署,两名案侦民警尝试打入该公司内部,前去应聘,但是该公司对人员录用相当警觉,设置多重考验,从身份、年龄、所学专业等全方位筛查,最终打入公司内部的计划“失败”。

虽然未能被公司录取,但是案侦民警在应聘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有价值信息,根据现有信息案侦民警分多个点位对各办公点实施秘密侦查。

摸排比对的案侦民警确认了该团伙的人员构成,实地蹲守的案侦民警确认了该团伙成员的“工作”规律,化妆成快递员、外卖员的案侦民警掌握了各点位的详细布局,并根据内部各种展板流程图了解到了犯罪团伙的工作流程等。

经过长达3个月的侦查,专案组终于全面掌握了该犯罪团伙的办公地点分布、人员构成、工作流程以及涉案资金流水等信息、全面查清了该团伙通过在互联网上搭建APP平台、恶意篡改后台数据,致大量受害人被骗的犯罪事实。

该团伙涉及全国同类案件5000余件  

涉案金额达1亿元

6月11日晚,专案组组织的100余名警力千里奔袭到达抓捕地点。现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人,公司4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为避免证据灭失,各点位抓捕行动结束后,案侦组立即展开审讯,对各类电子证据进行固定扣押,并对公司账户及涉案财产进行冻结查封。

经过48小时工作,扣押涉案车辆9辆,总价值800余万元;涉案计算机200余台;查封房产2套;冻结银行账户现金500余万元。

经审查,上述嫌疑人对诈骗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该团伙涉及全国同类案件5000余件,涉案资金达1亿。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顺利押解回成都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来自警方

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微信骗局的常见类型,以帮助您了解可能遇到的风险:

1 虚假红包和优惠券:一些骗子会制作虚假的微信红包或优惠券,诱使用户点击。一旦您点击这些链接,骗子可能会**您的个人信息或将您重定向到恶意网站。

2 诈骗群聊:骗子可能会创建一个看似正常的微信群聊,然后在群聊中发布虚假的广告或优惠信息,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

3 仿冒好友:骗子可能会伪装成您的好友,以各种理由(如需要帮助、借钱等)请求您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务必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与您的好友核实,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 虚假客服:骗子可能会假冒微信官方客服,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退款等)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请确保只与官方客服联系以获取正确的解决方案。

5 虚假投资和理财:骗子可能会在微信上推广虚假的投资和理财项目,诱使用户投资。请务必谨慎,避免参与任何未经过充分了解和验证的投资活动。

6 虚假医疗和保健品:骗子可能会在微信上销售虚假的医疗和保健品,声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请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和保健品,并注意鉴别产品的真实性。

7 虚假招聘和兼职:骗子可能会在微信上发布虚假的招聘和兼职信息,诱使用户交纳报名费、培训费等。请在找工作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并注意验证公司的真实性。

为了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请谨慎对待来自陌生人或可疑来源的信息。遇到可疑情况时,请务必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对方核实,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及时更新微信和手机系统的安全设置,以降低风险。

1 扫二维码被骗: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骗局。骗子会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添加你为好友并以亲密关系为借口,让你扫描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的微信无法正常使用了,并且帐号密保也被恶意更改。这时候,骗子就可能通过你的帐号进行诈骗或者其他不法行为。

2 假冒公众号诈骗:这个骗局通常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实施的。骗子会模仿正规公众号创建假冒的户头,并发布虚假文章和消息推送等手段引诱用户点击链接,发送短信验证码或者直接转账等方式达到诈取钱财的目的。

3 红包诈骗:这种类型的骗局多发于节假日或者重大活动时期。骗子通常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误导性信息,引诱用户领取红包或者赚取佣金。当用户需要提现时,则需要先缴纳一定金额作为保证金,一旦支付后就会发现自己无法获得任何红包或者佣金。

4 涉黄诈骗:涉黄诈骗是通过微信交友软件等平台结交异性朋友,并引导对方安装一些涉黄应用程序。当受害人被人抓时,骗子则以威胁的方式要求受害人支付高额赎金来获得释放。这种骗局往往在诈骗成功后仍然会对受害人造成长期污名化和心理影响。

5 虚假投资:这种类型的骗局宣传高额投资回报率,肆意敛财。微信上常见的虚假投资项目包括社交电商、区块链、加密货币等。骗子通常会通过虚假资讯、虚构行业前景等手段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最终以失联、跑路等方式逃避法律制裁。

总之,在日常使用微信时需要保持警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