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有哪些常见骗局

新手学堂031

微信有哪些常见骗局,第1张

护好你的微信!想不到这些骗局已经让无数人中招

微信是一款非常方便实用的移动端通讯软件,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商务、社交、娱乐等方面,微信都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国内网络环境的独特性,各种针对微信用户的骗局也层出不穷,随时可能出现。本篇文章就从“扫二维码导致微信闪退”的现象出发,为大家介绍当前微信平台常见的骗局。

一、微信红包骗局

在微信群里经常能够看到那些“神奇”的红包,款项巨大,点击的速度很快,但是,这也恰恰是骗子们的伎俩。他们会发送一条链接,让你点击之后就进入到一个虚假的页面,骗钱的机制也很简单:利用你的支付账号和密码,在后台实现大规模的转账。

虽然微信动辄上千元的“抢红包”已经不多见,但是各种套路的微信红包骗局仍在继续。出现这种情况后,第一时间一定是确认是否误点,如果确认误点后,及时更改密码和找到最快的报警途径。

二、微信公众号骗局

微信公众号骗局多种多样,以诱导他人转发、评论、关注为主,利用暴利、情趣视频等诱骗用户关注和分享的,也有利用所谓的各种行业咨询、广告营销、网上购物等,采取虚假宣传、虚假交易、通过恶意链接进行进一步骗取用户个人信息、财产等行为。

如果你不小心订阅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可能会接收到各种过度推销的广告内容,到最后不单是收到的信息质量急速下滑,不法者最后还可能会对你进行钓鱼诈骗,通过预测你的关注问题,发一些高度符合你本身需求和聚焦最新热点的假消息,要求你点击链接和下载某个APP以增加自己的利润,实际会在背后劫持你的数据,窃取你的密码等敏感信息,再利用你账户转账扫码等方式窃取你的资产。

三、微信账号申诉骗局

这种骗局以微信号被封为套路。诈骗犯可能通过微信、QQ、邮件等社交方式,将自己伪装成微信客服或者第三方工作人员,冒充出现错误的账户信息或被封锁的账户,以此来诱骗用户按照“申述规则”输入微信账号密码,一旦最后输入了某种验证代码或者付费后,你的账号就被盗了。

对于这种情况,用户不要自己把控,可以找官方人员进行协商解决。

四、微信模拟交友骗局

这种骗局利用的是人性中的渴望和好奇心,通过微信平台散布虚假的恋爱故事或者传送至用户邮箱的假情书,欺骗用户参加“真爱抢手”、“真心礼物”等骗取机制的模拟交友游戏。

最后,为避免成为受害者,需要牢记以下几点:

1、不要将自己微信号公开在网络上。

2、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或者在微信聊天室与陌生人交流。

3、不要点击陌生的短链接和二维码。

4、不要轻信一些过分在乎你的“陌生好友”,谨防诱骗、陷阱等。

5、不要相信那些过度夸张的信息,很可能是保护伞背后,已经布置下的罪恶陷阱:如“入口”已经达标或超标,马上就可以打款给你;如VIP会员期满,需要马上续费等等。

总之,要牢记互联网的防骗基本姿势,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理念,在使用过程中谨慎留意,这样才能少一些麻烦,多一份安心。

使用微信时,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二维码骗局:让你扫描一个二维码, claiming可以获取红包、优惠券或进行某种活动,但二维码实际包含病毒,导致微信 crash或失窃个人信息。这是最常见的骗局。

2 陌生人诈骗:陌生人冒充商家或认识的人,通过在微信上ordering货物或汇款等方式进行诈骗。这种方式人们比较容易上当。

3 投资理财骗局:宣传高额且风险低的理财产品,诱导人们投入大量金钱,但实际上是骗局,钱被骗走后便消失。这种骗局损失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4 红包或礼物骗局:通过发送虚假的红包或礼物消息骗人点击,让人填写个人信息或付费后实际上什么也得不到。

5 发布限时优惠消息骗局:冒充某商家发布限时大优惠的消息,诱使用户购买,收取定金后就不再联系,或产品根本不存在。

6 技术支持骗局:冒充微信或某公司的技术支持,声称您的微信有问题需要远程协助解决,并要求您添加一个"技术支持"微信,实际是骗取你的微信权限和信息。

以上就是人们使用微信时常遇到的一些骗局,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发消息和不要轻易点击可疑链接、二维码。实在遇到问题也应直接联系微信官方客服,而不是不明身份的"技术支持"。只有提高安全意识,才可以更好地防范这些骗局。

警方又揭露新的“微信骗局”!当心这类公众号!!

 5月22日,广州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北滘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其被一个名叫“安全支付助手”的微信公众号诈骗799元!

这是怎么回事?

 接到报警后,民警马上到场了解情况。据事主冯女士介绍,5月20日下午,其在公司上班时,打开手机发现微信接收到了一条来自“安全支付助手”的提示,称冯女士的微信帐户未通过二次实名认证,即将冻结帐号……

 冯女士同时收到一个链接,要求她进入该链接进行重新认证。冯女士看到该“安全支付助手”的头像和名称都像是可靠的微信公众号,没有多加考虑便点击该链接进入并很快地完善了自己的个人资料。

 然而,不久后冯女士便接到银行的信息通知称其账户有一笔金额为799元的支出,冯女士惊觉自己被骗,于是报警。

 民警根据冯女士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发现“安全支付助手”并不是一个微信公众号,而是一个普通的微信好友。但由于其头像和名称看起来都很“官方”,所以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而冯女士反映从未加过这样名称的微信好友。后民警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微信号为“wxid_eeibdjiochg9112”,现昵称为“安全支付助手”的微信好友于一个星期前添加冯女士为好友,当时的昵称为“婉儿”,但添加好友后一直未与冯女士进行聊天。

 直至5月20日开始找冯女士聊天时其头像已经更换,并且昵称也修改成为“安全支付助手”,导致没有细心观察的冯女士直接被骗。还好损失金额不大。目前,民警已经立案侦查。

 警方提醒:遇到添加好友时要留个心眼,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同时,要及时清理微信好友,对一些主动添加却不聊天的“僵尸好友”更应提高警惕。

来源为网络,新闻来源人民网

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社交软件,微信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不断受到各类骗局的威胁。在使用微信时,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媒体报道,谈一谈我在使用微信时遇到的骗局。

一、二维码骗局

最常见的微信骗局之一就是扫二维码。很多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朋友通过微信转发的或者是未知来源的二维码图像,要求我们扫描并关注它们。但一旦扫描后,便会导致微信闪退,或者是资金被盗等问题,从而成为受害者。因此,我们要小心细心地观察二维码的来源和内容,不轻易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

二、高额返利骗局

现在,很多商家将微信作为一种促销渠道,会通过微信发送一些优惠信息、优惠券并提供高额的返利。一些贪心的人会很容易上当受骗,将钱款汇入错误的账户,而获得的优惠却无从得到。因此,我们要多关注官方渠道的促销活动,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额返利。

三、虚假兼职骗局

在微信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虚假的兼职信息。这些兼职工作往往非常简单,收入很高,诱惑力十分大。但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骗局。当你回复了信息后,可能会被要求交纳培训费用等各种费用,如果你不小心交了,那么你将被赚到的钱全部扣除。在收到这类消息时,我们要认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并多加警惕。

四、微信转账骗局

现在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支付费用的便捷渠道之一,很多人都选择使用微信转账。但是,一些不良商家会利用这个漏洞,通过微信转账骗取受害人财产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果你遇到通过微信转账进行交易的情况,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了解对方的身份和资格,并多次确认交易的金额和账户名是否正确。

五、镶嵌病毒的诈骗信息

最后,还有一种微信骗局是会在微信中嵌入恶意病毒,并通过伪造官方认证的方式,消耗用户的资金和个人隐私。这类骗局十分危险,一旦点击,就极有可能导致自己的隐私泄露,财物损失,甚至被恶意攻击。因此,我们要谨慎打开和转发微信信息,尽可能避免涉及涉及个人隐私的主题。

总之,骗术百出,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任何来源不明的信息,并始终保持警觉,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一:索要手机号和验证码

“在吗我的手机刷机后,手机号码什么都没有了,你把你的手机号码发来,我存下。”今年年初,太原市民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微信,宋女士完全没有任何警惕性,就把号码发给对方了。

随后对方传来:“我发到你手机的验证码收到了吗我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的验证,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我。”随后一个以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过来验证码,宋女士立即有所警觉,给朋友打电话后得知,朋友的微信果然被盗了。

这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就更要留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通过盗用的微信,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你的微信。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微信好友都将面临进一步风险。

骗局二:虚假购物送礼

此类骗局都打着免费领取礼物的旗号,大家只需支付一点儿“邮费”,就可以获得似乎价值高额的礼物。例如,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曾火爆一时的“香奈儿口红试用”骗局,不少爱美的女生申请之后,在对方的网页上填入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实际上,这16元并非快递费,而是“代收货款”,也就是说,骗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着“产品试用”的幌子做起了虚假销售的勾当。这种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骗子以收件人支付货物运费的名义骗取货款,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货款”当成“快递费”,上了骗子的当。

骗局三:帮助寻人或求捐助

众多骗局中,利用人们的善良与同情心,无疑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与街头上的假乞丐、假求助者不同,现如今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此类骗子也不少。朋友圈中有关“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有不少,但在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中,往往标明的联系电话及用来募集的银行账号都是骗子提前设好的局。

朋友圈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骗局四:**好友微信账户

今年6月,王先生微信上的一名“老朋友”突然发来信息。对方称有朋友出了车祸,急需借两万元,但他在外地赶不回,希望王先生能借钱应急。由于这笔钱数目较大,王先生留了个心眼,直接拨打了朋友的电话,没想到朋友一头雾水,他才发现对方是骗子。

事后,王先生的朋友发现,自己的微信登录不上,一直提示为密码错误,这才明白自己QQ号被盗,不法分子利用了QQ号登录微信来骗钱。盗号诈骗通过**好友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当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汇款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确认,并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木马病毒,及时更新防火墙,谨防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骗局五:招嫖信息诈骗

骗子把微信演变成诈骗平台,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利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趁机下手。

网络上有许多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的“招嫖”信息进行网络诈骗,借招嫖之名行诈骗之事,导致受害人财物损失。

大家上网的时候发现此类信息不要去理会,要洁身自爱,因为一旦禁不住诱惑,很容易就会掉进骗子的陷阱。

另外,举报网络招嫖信息可以拨打110或者举报此公众号。

骗局六:交友诈骗

2016年年初,自称是高干子弟的黄某用化名通过微信加好友认识了家境殷实的李女士。此后,黄某以谈朋友为由取得李女士的信任,并以家中长者重病急需住院费为由,骗走李女士现金3万元。

微信的“定位”、“摇一摇”等功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途径,骗子可以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人搭讪,骗取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使用“微信”、“漂流瓶”等新型交友工具时,交友一定要谨慎。在网络设置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遇陌生人搭讪时尽量不要搭理,如果对方提出借钱等要求时,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