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很简单啊
就是微商推广
通过送小礼物
然后吸引流量
接下来就是用流量变现
那些小礼物基本没什么成本
而流量的价值非常重大
尤其是线下吸收的真实流量
非常有理由价值
扫码送东西是让微信自动群发消息给好友,扩大二维码散播范围,求关注。
扫码送东西还有可能是陌生人寻求微信辅助的新套路。
微信对于新账号注册有限制,为防恶意注册,需要其他用户辅助完成,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验证完成后才能注册成功,而对辅助者,必须是注册半年以上并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账号,且每个账号一个月内只能辅助一次,也就是说,有资格辅助注册的必须是成熟的用户,而且还不是无限制的。
是假的,千万别扫,别上当,这几种微信陷阱要警惕。
1、微信群中的这些链接别瞎点
、微信群中,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二维码截图、压缩包等一定不要点击;安卓系统的微信用户收到后缀名为apk的文件,绝对不要点击下载和打开。
2、这些微信群别乱进
微信让我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同学、老同事,不知不觉微信里面全是各种群聊,也不记得谁给你拖进去的,也不知道这群都是干嘛的。有个案例,一个公司的会计,进了一个公司群里,结果除了自己,别人都是假的,稀里糊涂的给冒充老总的骗子转了钱!
3、加你的陌生美女别乱撩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那么神奇的缘分,有美女加你可别就找不着北了,被人稀里糊涂骗了钱都不知道!
4、别动不动免费清理僵尸粉
经常会受到清理僵尸粉的信息,可你知道吗?清理僵尸粉,结果很有可能会出现微信号被盗、好友信息被窃取,甚至手机会中木马病毒等严重后果。
5、微信红包别乱抢
见过一种病毒,叫做“红包病毒”,设计的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像。红包一旦被点开、输入手机号码,即被安装木马程序,自动窃取手机里的通讯录资料,并虚拟中毒手机号码给对方发送“红包病毒”短信,让朋友中招。一旦对方输入银行卡信息,木马程序就会转走卡内资金。
手机疑似中毒怎么办?
1、首先向通讯录朋友发出预警信息。提醒要提防任何相关与本人的转账、借钱等异常要求;
2、其次要停止手机上支付宝等关联。立即停止手机上的支付宝、银行卡、微信等信息关联,一旦发现不在本机的操作,就马上向银行反映情况,进行更改密码和换卡等操作,以保证资金安全;
3、要把手机截屏保存证据。手机截屏短信、木马软件和“钓鱼”网站,保存证据并积极向警方提供协助打击侦查。
4、最好重装手机系统。在清除木马无效的情况下立即关机,将手机送至手机店等,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
,商家通过微信进行营销已经非常普遍,最常见的就是扫码送礼品,吸引消费者关注商家公共账号并注册成为会员,定期推送产品、活动信息等。在本市文化中心附近的一家商场内记者看到,这里因为有很多儿童前来消费,聚集了很多的教育、培训、服饰、餐饮等商家,他们大多通过各式各样的海报、横幅和小礼品吸引消费者关注。记者扫码关注了其中一个商家,并按要求注册为会员,填写的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等。注册成功后,商家给了一个毛绒玩具作为礼品。记者了解到,有些商家要求更为复杂,不仅要注册会员,还要拍下活动现场照片、本人拿着礼品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有的甚至要求一定数量的朋友转发。有些商家在注册会员时候还需要填身份证号、工作单位、月收入等更详细的信息,有的还要完成简单的问卷调查。
市民赵女士说:“后来发现商家推送的信息对我没什么用,就取消关注了,我身边也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样,只是为礼品而临时关注,这种营销模式的效果很难说。”
采访中,也有一些市民不为“礼品”所动。王**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几张银行卡都绑定在微信上,感觉扫二维码太不安全,万一是骗子呢,泄露了我的重要信息怎么办?”她认为就算没有银行卡被盗用风险,但是手机号散布出去,经常接一大堆推销或者骚扰电话,也会很烦恼。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盲目地被小礼品吸引而放松警惕。在扫码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切勿轻易泄露,特别是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