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新手学堂030

小米成本领先战略分析,第1张

它这个成本领先主要是因为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所以它不需要门店,不需要那种经销商,经销商一般赚取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所以说它网上直销的话可以减少很多成本,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中间没有那种渠道商或者是那种专门销售人员,所以说不用给他们钱,这样的话就可以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外媒曝光了小米12SUItra的成本价,看完不得不说雷军还是很良心的。

外媒AndroidAuthority曝光了小米12SUItra 8G+256G版本的硬件成本价,数据来自知名统计机构Counterpoint,它们将小米12SUItra机型进行了拆解并分析,最终得到结果, 小米12SUItra硬件成本价为516美元,约3478元。

在所有的硬件中,处理器、屏幕以及相机占据了总成本价的三分之二 ,可见小米12SUItra堆料还是很舍得的,但同时也唤醒了一个让人悲痛的信息。处理器、屏幕以及相机的供应分别来自高通、三星以及索尼,全都是海外企业而非国产厂商。

尽管成本价仅3478元,但这并不代表小米可以从这款手机上赚取纯利润2500元,因为还要把研发、营销、劳动力以及良品率考虑在其中。

Counterpoint还公布一份数据, 2021年发布的小米11UItra截至7月中旬已经出货200万台,而今年的小米12SUItra预计将会打破这一记录。 一方面是有着徕卡的加持,另一方面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缺席,给了小米一些机会。

尽管小米12SUItra的销量有望打破小米11UItra的纪录,但小米这边并不乐观,根据Counterpoint的分析,今年4月份得益于小米粉丝节的促销,提升其在旗舰市场的销量,然而小米依旧迫切需要旗舰机型来取代远低于预期的小米12和小米12Pro,而小米12S系列肩负了这一重任。

凭借1英寸IMX989超大底传感器,以及联名徕卡进行了深度合作,使得小米12SUItra在影像方面的逼格有了大幅提升,随后一拍就是大片的感觉成功刷屏了数码圈。而根据已经上手小米12SUItra的用户反馈来看,这款旗舰手机大幅优化了散热系统,使其可以在高压状态下依旧保持低温运行。电池方面虽然不及上一代的5000mAh,但小米12SUItra配备的4860mAh电池搭配小米自研澎湃P1和G1芯片,还是有效提升了续航体验。

如果你觉得小米12SUItra定价过高,不妨了解一下去年发布的iPhone13Pro,256GB版本定价8799元,然而这款手机的成本价仅3674元,仅比小米12SUItra贵了200元左右, 但是苹果却将iPhone13Pro定价如此之高。

所以回归到现实,咱们国产手机尤其是小米定价真的不算高,国产手机在进步,而进步必定会提升产品的综合体验,成本价自然也会上涨,定价高也是理所应当。

靠数量取胜。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保持了令世界惊讶的增长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2015年售出手机超过7000万台。

扩展产业。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均有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态链企业已达60余家。

国外业务。小米不仅靠国内销售,还有海外业务可以赚钱。

小米2015年营收达到780亿元人民币(约合125亿美元)。雷军就是靠这些养活自己养活所有小米人。

从这四个手机来看,涉及三个牌子:苹果,华为,小米。

除了mate40出的比较早,其他都是近阶段的手机。

下面来看看这四个系列的手机成本分析

一、小米11Ultra

1、屏幕采用最顶级的三星E4材质AMOLED屏幕,显示效果极好。据了解,一块好屏幕的成本高达350美元,在屏幕方面,小米11 Ultra做到顶级,成本也非常高。

2、处理器和内存方面的硬件,骁龙888+LPDDR5+UFS31,全部都是满血版,在性能方面达到最强。

3、相机和电池方面的升级,根据官方消息显示,小米11 Ultra的拍照和充电都有极大提升,此次全球首发三星GN2,是小米花两亿重金进行定制,此次小米11 Ultra首发三星GN2,也有独占期,换句话说,在一段时间内要想体验到GN2大底的拍照能力,只能选择小米11 Ultra。电池方面,此次11 Ultra全球首发超级快充电池,就是超级快充硅氧负极电池,这一技术可以让手机电池更薄、充电更快。拍照和充电都是全球首发,想必成本一定不会低。

二、华为mate40系列手机

作为华为最顶级的旗舰手机,Mate40系列研发的背后充满了艰辛。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华为Mate40系列的研发时长达3年之久,投入资金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亿元,而且这37亿的研发费用中并不包含5nm麒麟9000芯片。

1、麒麟9000是真的香,因为首先就是麒麟9000在各方面架构上都有很足的硬实力,同时还配备了5纳米的制程和5G SoC能力,从芯片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看出性能强劲是毫无疑问的,像功耗控制、5G网络速率等等“才是麒麟9000的根本优势”,所以说对于Mate 40 Pro而言,我们依旧要回归处理器看待,因为麒麟9000才是真的香,它真正给你带来超越旗舰的性能、功耗和网络方面的体验。

2、Mate40系列发布时,对拍照进行全面升级,也让华为Mate40 Pro摘得当时DXO桂冠,前置拍照综合得分104分,后置影像系统综合得分136分。

3、4400毫安的电池配合双快充加持,此处双快充是66W有线和50W无线快充,看到这个配置就知道,非常适合经常出差得商务党。

三、华为P50系列手机

1、高通888处理器成本800左右,麒麟9000处理器成本600左右;

高通骁龙888原成本在1000元上下,但是现在大规模量产了,成本得已控制所以在800元左右。

麒麟9000的成本早期也是高,但同样是到了量产后期了,成本在600左右。

2、屏幕为国产屏,成本不会超过300;

国产京东方的“小黄鸭”排列屏幕,总体处于中端水平。

3、存储组合因为也有被限制,成本会涨一些,大概也是300左右。因为华为没有买到麒麟9000的专属内存,只能曲线采用的高通内存方案。

4、摄像头模组贵点,可能会是500左右

5、其它国产配件,会在500左右。

物料成本加到一块就是:

高通版本2400左右,麒麟版本2200左右,两者同样的起售价是4488。

四、苹果13系列

近日,有外媒拆解了最新的iPhone 13系列,其中iPhone 13 Pro系列的物料成本也被正式曝光了。据了解,iPhone13 Pro的BOM总成本为570美元,约为3674元,作为对比,去年发布的iPhone12 Pro的BOM成本大约为5485美元,折合人民币3535元,也就是说,iPhone13Pro的物料成本比上一代iPhone12 Pro贵了140元,同时也比三星 Galaxy S21+ 的 508 美元要高。

1、iPhone 13 Pro总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全新的 A15 处理器、NAND 闪存的涨价以及 120Hz AMOLED 显示屏成本的增加,再就是手机外壳的制造成本也有小幅提升。

2、由拆解图可知,其依旧采用了双层主板设计,在A15 仿生处理器上方叠加了 SK 海力士制造的 6GB LPDDR4X 内存,另使用了 NXP 恩智浦显示端口芯片、Skyworks 芯片,多种电源管理芯片(PMIC),屏幕供电使用了德州仪器的电源芯片。

3、iPhone 13 Pro系列在屏幕方面也有很大提升,最大峰值亮度达到了800nit,且支持120Hz刷新率,前面的刘海也相较于前代缩小了20%的面积;影像上,主摄升级1/168英寸的传感器,整体摄像模组都要比前代更大。可见,iPhone 13 Pro系列确实堆料很充足。

从发售来看,13系列这次本着加量不加价的原则,收到大家的好评,纷纷变态--十三香。但是,iPhone 13 Pro国行的售价也是7999元起步,最高的1TB版本达到了11999元,参照整个成本来说看就意味着iPhone13Pro手机的毛利率高达48%左右,虽然相较于上代来说确实是降低了,但相较与国产厂商来说却是偏高了。48%的毛利率在整个手机行业都是绝对的No1,没有哪家厂商能达到这么高,哪怕华为都不行,更别提小米了。

2020,小米手机的毛利率为87%,综合净利不到1%。2021Q1,小米手机的毛利率为12,9%,毛利率上升了才过二位数,也就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如果从这个数据推算,小米11ULtra成本要4500+,比苹果13Pro的3500+还是要高的。

华为的毛利率高于小米,但其成本也得3000+,目前看论这四台手机的话,成本最高的应该是小米11ULtra。

所以从原料成本看,小米最良心!

当然以上数据是根据各方资料查阅过来估算的,除了物料成本之外,还有各项的其他成本,研发,仓储,制造,人工等也都是支出。

小米成本高,利润低,性价比最高,一直用小米,不喜华为和苹果

我觉得小米的机型性价比不错,性能这方面可以看看鲁大师的检测数据来对比看看。

近日,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测算了小米12S Ultra的 BoM 成本分析,该机构表示生产一台 小米 12S Ultra (8GB+256GB 版本)的 BoM 成本约为 516 美元(约合人民币 3486 元)。而该机的对应版本起售价为5999元,一番算下来,感觉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小米CEO雷军曾表示,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永远不超过5%,如果有超过的地方,将会返回给消费者。

具体来看,小米12S Ultra的处理器、屏幕、相机和内存占据总成本的 67% 左右。具体来说,处理器的成本128美元(约人民币864元)、显示屏成本89美元(约人民币601元)、相机成本79美元(约人民币533元)、内存成本58美元(约人民币391元)、蜂窝射频系统成本24美元(约人民币162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王腾今日上午在微博转发并回应了有关小米12SUltra的BoM成本的消息,并配文表示:“这肯定算低了,单Cam模组就远不止这个估算价格。实际发生还要加研发成本、运营成本、税费等等。”

而业内人士@酸数码对此也表示,Counterpoint的这个成本算的偏差很大,部分零部件核算成本偏差更大,而且也考虑国内税收的部分。该人士还表示目前手机行业内能做到5%的综合净利润大概也就苹果一家,三星勉强能做到,但是很快三星也做不到了,并且618期间很多手机的价格低于实际BOM成本,综合算上其它成本支出,妥妥的亏的。

这么一分析Counterpoint对于小米12S Ultra的BOM成本分析确实存在很大的偏差,如果将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等各方面的成本费用算进去,再加其它各种费用,该机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就拿徕卡影像系统来说,且不论和徕卡的合作资金,那颗1英寸的超级大底主摄索尼IMX989的光发费用就达到了1500万美元,其中小米和索尼各承担了一半。而小米的主要盈利更大一部分来自小米的软件生态而并不是靠硬件!

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例子如下:

小米是成本领先战略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将重心放在软件研发上,将硬件生产全部外包,降低了建立工厂生产的成本。其次,小米的营销和销售渠道,主要都是通过网络,和传统手机通过实体经销商销售相比,减少了营销成本和各级经销商的加价。

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小米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而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小米团队也没有放弃软件和硬件的质量,这使得它最终能以成本领先战略,在手机行业里占得一席之地。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为用户提供低价格的产品。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有持续的资本投入和融资能力,生产技能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成本领先并不等同于价格最低。如果企业陷入价格最低,而成本并不最低的误区,换来的只能是把自己推入无休止的价格战。因为,一旦降价,竞争对手也会随着降价,而且由于比自己成本更低,因此具有更多的降价空间,能够支撑更长时间的价格战。

例如,在电视机方面,取得成本上的领先地位需要有足够规模的显像管生产设施、低成本的设计、自动化组装和有利于分摊研制费用的全球性销售规模。

在安全保卫服务业,成本优势要求极低的管理费用、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因人员流动性大而需要的高效率培训程序、追求低成本的生产厂商地位不仅仅需要向下移动学习曲线,而是必须寻找和探索成本优势的一切来源。

-成本领先战略

小米的成本领先是建立在完善供应链体系上的,具体的运营思路其实就是建立在上世纪中叶日本丰田对于生产供应改造的JIT的思路上的。

差异化战略是一种普遍的商业策略,针对不同的核心市场选择不同的产品以及定价。

但是任何企业发展其实根本核心离不开企业领导者本身的特质以及贯彻的执行力,单谈任何策略本身毫无意义,复制一样的思路复制一样的产品市场策略,最终受企业组织架构的领导力以及执行力影响最终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如当年的千团大战,可以说任何团购企业只要能想象出所谓的差异化,只要实施不出三天所谓的思路、方案就可以出现在任意一家竞品对手会议测评内容里,那么为何当初最终只有如美团少数几家能脱颖而出呢,就是团队执行力了。

作为一个组织内职场经理人不是傻子,任何一种方案的提出都一定具备可行性的,但是最终落实水平就各有千秋才导致成败。所以光只提所谓战略借鉴意义,毫无作用,就好像心灵鸡汤一样,晓得他本质上扯的都是对的,但是不具备成为成功的冲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