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

新手学堂09

小米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第1张

小米公司是上市公司,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019年3月19日,小米公布上市后首份年报。2018年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扩展资料

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2015年售出手机超过7000万台,2017年Q2季度出货量2316万台,2017年全年售出手机9240万台。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分别有61%、134%及280%的收入来自全球其他地区,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长。相比于小米2016年91亿元的海外市场收入,2017年达到了321亿元。

2017年,小米集团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5%,与全球收入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长速度计算,小米在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机销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创造了974%的增长,中国区的增长是576%。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5月26日小米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小米最近几日都是在走强的,看来市场基本还是认可小米的成绩。

小米第一季度总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547%,调整后净利润为779亿元,市场机构预期为492亿元,其中智能手机收入达到515亿元,同比增长698%,手机毛利率从81%增至129%。第一季度境外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506%,占集团总收入的487%。

这是“升的部分”,确实不错值得表扬,但是对于专业的投资人来说,需要看的指标远远不止这些。

来自小米第一季度财报

我们再来看“降的部分”,小米第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为182亿元,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2105亿元,环比减少134%,小米的解释是收入减少是因为2021年第一季度促销活动较少。小米的增值服务收入达到16亿元,同比下降86%,小米说是金融 科技 业务影响。

因为促销活动较少而导致的下滑。是因为小米历年在Q4季度会在双十一双十二等。进行大促所以会有一定的业绩波动。根据近四年财报的Q1季度去往年第四季度的增速比对,环比下滑134%为 历史 第三高水平,尚在正常范围内不算夸张。但是否只是促销活动季节性暂时影响,还是系统性问题后续仍有待观察。

至于金融 科技 业务的调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自去年蚂蚁上市暂缓之后,监管发起的对金融 科技 业务和经营合规方面的指导。京东的京东数科也在调整之列,涉及小贷业务的小米金融当然也免不了整改,业务收缩在所难免。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小米金融涉及小额贷款、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 科技 等,可谓是牌照齐全。

来自小米

根据Canalys统计,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本季度小米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一。,在欧洲地区排名首次达到第二,在拉美地区市场份额上升至第三。

市场份额看着喜人尤其是海外,但是要注意的是目前海外业务近九成都是红米等中低端品牌,“加量不加价”还是挺让人担忧的。

来自雷军微博

2018年小米赴港上市的时候,雷军说小米的估值要应该是苹果乘与腾讯,但是机构分析师还是按照制造业企业给的估值,这让雷军很苦恼觉得他们看不懂小米看错了小米。

该怎么看市场还是有一些原则要求的,不是公司带 科技 两个字就能“上火星”,市场可能会暂时性判断错误但长期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雷布斯不是乔布斯”小米也不是苹果。

从营收类型来看,第一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占比67%,IOT与生活消费品占比约24%,两者相加就占到了91%,剩下的 游戏 业务和广告收入业务等占比只剩下9%左右。

而 游戏 和广告收入在互联网公司中历来都是大头,即便是在小米这部分毛利率也达到了60%以上。 这部分占比份额如此之少也难怪会被分析师看低,认为不是互联网公司。

或许有人会觉得IOT业务是有想象空间的,智能互联的新设备不能按照旧的办法去估值。

简单说就是客单价还是增长不足,增速不足利润自然也不太好。

再看跟友商比利润,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从2018年Q1以来至2019年Q3小米手机利润率远在oppovivo之后排在末位,尤其是小米一直标榜手机薄利润,在今天这个红海竞争下显得尤为残忍。

来自counterpoint Research

那有朋友可能会问,小米不是也能做广告吗?未来前景应该还是有的吧。不能完全否认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米广告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Q1季度至2021年Q1季度占比始终稳定在4%左右, 不是小米不想而是巨头发展太猛实在没机会,小米在互联网企业中只能排到第八。

来自 科技 说

曾几何时,小米的生态链旗下的紫米充电宝、华米智能手环、智米的空气净化器、九号机器人的平衡车,都是市场上的热门爆款但如今鲜有新品爆款。关于这点2020年年底小米生态链总经理屈恒在内部会议上坦言,这两年来小米生态链爆品变少了。

再来看看在小米的营收结构对比图,小米生态链收入增速一直是在下滑的,到了今年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品总收入只有182亿元,环比减少134%,小米生态链的部分包含在IOT总收入中自然也是会受影响的。小米电视笔记本等方面收入并没有外界传言很高,占比始终只有20%收入稳定在50亿上下。

来自 界面新闻

总的来说小米生态链是在承压下行的,营收和增速目前看不到拐点希望,这也是小米生态链爆品变少的结果。

在雷军的眼中IOT始终是小米的大方向,2019年小米年度报告指出,明确了5G+AI+IOT下一代超级互联网的战略方向。但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5G+AI”被删除了,改成了确立了未来新十年的和新战略 —— 手机 xAIoT。小米为什么不做5G了,这里不做猜测但是IOT是战略重心是毋庸置疑的。

虽是重心但是位置也会变化的。石头 科技 CEO昌敬在去年接受采访中指出,与小米的关系主要是看订单能不能满足达成共赢,潜台词就是说单量在两家的关系中比较重要。

来自亿欧网

要知道之前在蜜月期的时候,2014年至2016年小米会给与生态链企业两年独家赛道,之后才会有适度竞争。而现在的状况是在小米有品商城,石头 科技 扫地机器人面临包含小米十家左右的品牌竞争。

前几年有媒体报道传出“逃离”小米生态链的声音,虽被多家生态链企业辟谣。但华米 科技 、石头 科技 、万魔声学等都推出了独立自有品牌,石头 科技 在2018年时,自有品牌收入148亿元,米家品牌收入144亿元,自有品牌营收超过50%。

尤其在营收增速下行和价格成本双降的背景下,小米还是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可能要重新考虑,或者加一个限定词“共赢”。

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国内市场份额从107%增至141%,但仍在处于国内第四的位置,在国际市场也排到第三。不少人因此惊呼小米站起来了属于小米的时代来临了。稍微关注点新闻的都应该知道,这里面有很大原因是华为被打压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根据IDC的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下降了216%,由2019年的24亿部下跌至188亿部,canalys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第一季度市场只有16%位居国内第三名。华为中低端芯片被限购荣耀拆分,的确会造成一段时间市场真空期,但不意味着华为不会回来了。小米应该很清楚曾经荣耀是自己首当其冲的对手。

在IOT领域,华为在IOT上面制定了1+8+N战略,并推出了自己的HiLink标准,要在三年内做到中国三分之一IOT设备支持HiLink标准,还有独立出来的荣耀更是先行者。6月2日晚华为发布鸿蒙操作系统,国内家电巨头美的方太九阳,都已经宣布接入华为鸿蒙系统。

来自华为商城

未来估计会有更多企业接入,比起重复造轮子还是直接借用更加经济。所以正在研发澎湃系列芯片的小米,是打算自研操作系统还是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我看到很多媒体的文章总是喜欢神化雷军,觉得他做的一定大有深意是对的,小米这样接近万亿市值的企业应该很少犯错。这样想其实更多像是在抹黑,英雄无论你赞美与否他都是英雄。

企业经营是长期的动态的复杂博弈,真实的商业要考虑的变量比教科书上复杂的多,所以是可能存在在某些方面错失机会实力不足,甚至战略战术失误的情况。小米的战略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结合我上面说的现实情况分析,战术上的问题应该被重视。

#小米第三季度营收7216亿元#

小米集团三季度营收新高,用小米官方的话说就是远超预期。那么超了多远呢?超这么远对未来的影响几何?下面做个简单分析。

1、同期。 小米19年三季度同期537亿,当年同比增长55%。20年三季度722亿,同比增长345%。增长速率大幅提升,说明市场对小米越来越认可,消费者愿意花钱给小米,而且,消费者花钱的意愿度大幅提升。

2、手机。 小米三季度手机同期销售额323亿,手机销量3210万部。同比手机销售额增长475%,手机销量增长453%,手机销售额增幅大于销量增幅,说明高定价手机在整体手机销量中占比扩大,这对小米集团来说无疑非常利好,有助于改善手机销售毛利,对投资者友好,当然对消费者就不太友好了。

3、海外。 根据国外增幅中,整体增幅 境外IOT和另外互联网收入增幅,说明手机增幅落后于二者,但手机收入增幅应该略强于国内,这说明小米手机的海外策略持续发力和优化,得到市场认可,外国人给小米花钱的意愿也在大幅度提升。周受资的能力得到证明,这是小米愿意看到的,一个CFO在市场管理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为后面周受资接班积攒了基础。

4、AIOT 。AIOT连接设备增幅358%,5件以上增幅59%,这是小米格外看中的部分。小米战略中,AIOT是家庭和个人消费的下一个时代,整体增幅358%(19年同期增幅62%)算优秀但不牛逼,这是市场原因造成毕竟大家都缺钱,也是小米策略导致。小米想成为平台缔造者,必然要统一端口和界面,于是多数老牌厂家不愿意,不过这也是华为,OV等公司将会面临的问题。谁掌握的底层谁就是老大,毕竟自己的天下不能让别人掌握天气。5件以上用户增幅59%(19年同期增幅78%),这个增幅下降的幅度比整体AIOT增幅下降的幅度小,说明认可小米生态链的人忠诚度逐渐出来效果。这对小米是个长远利好。

2021年马上就到了,小米的新一轮高端手机策略蠢蠢欲动,这将是更大的发展。

小米的AIOT部门可能需要加把劲,不要坐在市场第一的椅子上昏昏欲睡,应该更激进些,向卢总学习。如果2021年看到小米的AIOT部门大张旗鼓的跑马圈地、攻城略地,那就赶紧可以看好小米股票了。

本文只是个人分析,以飨网友,不得作为任何投资参考意见。

“以前是没钱买小米,现在是没钱买小米”。

继去年发布售价高达6999元的小米手机10至尊纪念版之后,网上传言雷军做“高端手机”的想法愈发执着。3月25日,雷军在一场公开访谈中表示,小米要做高端产品,手机售价要上万。

“ 科技 含量远不止1万,进军制造业的初心是改变国货被人看不起的刻板印象,结果小米还是被打上中低端标签,很郁闷!”关于小米手机定价的问题,雷军表示。

3月26日,小米手机官方微博预告这次春季新品发布会将公布自研的芯片。海报显示了关键词“我心澎湃”,而这是之前小米推出自研芯片澎湃S1时使用的slogan。

有部分网友表示,小米手机已经凭借性价比制霸中低端市场,而按照雷军“ 科技 含量远不止1万”的言下之意,售价上万的小米手机一定要有让大家信服的核心技术。

长期以来,外界对“小米手机没有自主技术”的质疑,称得上雷军的一块心病。而面对外界对研发投入方面的质疑,早在2018年4月,雷军在接受采访时便表示,“研发费用的本质不是越多越好”,并指出友商华为研发费用高是低效行为。

言论发酵之后,被问及此事的时任华为荣耀手机总裁赵明则回应道:“可能他是在开玩笑吧,这个观点已经颠覆了我们的基本认知和常理。”

严格意义上,研发投入高与研发效率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过去两年的情况也证实,基于在5G等核心领域的持续投入,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得以稳步扩张。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厂商中,华为占据了40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小米则以10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结合已公开的数据,与国内手机厂商同行进行比较,小米的研发投入似乎一般。

2019年,小米的研发投入仅为75亿元,不仅无法与华为1317亿元的研发投入无法进行比较,甚至落后于OPPO当年的百亿研发投入。

在去年的8月的小米十周年演讲会上,雷军再次重申,2020年小米的研发预算在100亿元以上。

而港股3月24日盘后,小米公布2020年年报,去年全年小米研发支出为9256亿元,不仅未兑现百亿投入的承诺,并且在研发投入增速下,同比增长235%,不及2019年297%的增速。

在这样的情况下,雷军又作出了最新的表态:2021年,小米的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30亿元,同时扩大研发团队规模,今年将招募超过5000名工程师。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这段时间,有关小米电动 汽车 的传闻甚嚣尘上。3月26日,路透社最新报道,小米正在和长城 汽车 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 汽车 。早前已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将造车视为“战略级决策”,并由雷军亲自领头。

众所周知,电动 汽车 是一个十分烧钱的行业,小米此前已发布预告,今年将发布小米11升级款、小米MIX新机、折叠屏新机等多款硬件新品。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130亿元的研发投入预算如何支撑起庞大的新品版图?

很多人表示,小米公司是否被低估。

2018年7月,小米公司行将上市前夕,其估值一度超千亿美元,但最终上市的发行价仅为17元港币,估值543亿美元呈现大幅缩水。此后的两年,历经多次回购,小米的股价依旧疲软,长期低于最初每股17港元的发行价。

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有自己一套判断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单纯把小米按照硬件公司来估值,一般不超过20倍PE,这是小米公司股价长期低迷的根源因素。

出于对估值的担忧,在上市前夕,雷军就在内部信中阐明:“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不过,一切用数据说话,很难说小米“硬件公司”的标签完全是市场的偏见。按照小米发布的财报,营收主要分为三部分: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

其中,“硬件”部分包含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2015年,小米实现总营收668亿,智能手机销售收入537亿,占比达804%,加上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87亿销售收入,“硬件”业务占总收入的934%。

2020年,小米实现总营收2459亿,智能手机销售收入至1522亿,占比为619%;加上674亿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收入,“硬件”业务占总收入的893%。

基于小米公司历年年报数据,可以得到以下三点事实:

1、硬件产品营收占比长期占据九成左右;

2、整体上,智能手机产品营收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3、其它硬件产品营收占比呈上升趋势。

显而易见,硬件产品市场是小米公司不能够放弃的基本盘。小米手机已经下决心走高价路线,结合高端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与手机硬件产品的毛利率来看,对公司营收与盈利层面上的贡献依旧有限。

财报显示,手机硬件产品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下,2020年Q4,小米一部手机的毛利润为107元。按照薄利多销原则,要实现一百亿元毛利则需要卖出1亿部手机,这在当下的手机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实现似乎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谈及小米品牌十年的发展历程,雷军曾透露,小米第一代手机原计划只卖1499元,而不是最终定价的1999元。原因在于打算严控成本,做一部低售价性能又好的产品,但是由于追求极致,选用的都是顶级供应商,再加上各方面的支出,最后成本没有控制住,才不得以将计划中1499元售价提升到1999元。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性价比的极致,为早期的小米积累起一批最忠实的拥趸。正因如此,每年小米新机发布会,雷军公布新款手机价格的那一刻,总能赢得满场欢呼,夹杂着惊喜与惊讶。

2019年,小米发布小米9,试探性地将价格提高到了3000元档,这被外界视为小米的最后一款“性价比”手机。

“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时任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言论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小米就此公开道歉信,称其高管言论完全不代表公司态度,王嵋本人也因此主动请辞。

从这个角度来看,早期的小米或许还认为“中低端”标签对于自身卖手机产品无甚大碍,而在发力智能家电甚至电动 汽车 之后,“中低端”似乎是一颗阻碍发展壮大的毒瘤。

而小米能否在3月29日即将举行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真正摆脱“中低端”标签,我们也拭目以待。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参考链接:

https://wwwsohucom/a/230537298_100141081

1月4日,2015年第一个工作日的早晨8时,小米员工还没开始上班,但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起床在微博和微信上公布了2014年度成绩单:2014年,小米公司销售手机6112万台,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较2013年的316亿元增长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