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小米,BAT为什么痴迷造车

新手学堂022

乐视,小米,BAT为什么痴迷造车,第1张

  随着孙宏斌强势入主,贾跃亭出走美国,老乐视旗下资产正在重构,有粘性用户的易到终获韬蕴资本赎身,但重新上路的易到机会在哪里?  至少这个解谜游戏的谜面已然亮出。  1、团队震荡的终结  当初乐视入主易到,虽然一再宣称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变,但周航被彭钢架空的传言仍然不径而走,从周航发出公开信,转投顺为资本,创始团队集体出走,再到今天乐视系4位高管联袂出局,以及彭钢6个月内可能卸任的传说。那个被各种外部信息困扰,公司内部更换下午茶都被认为别有深意的易到,如今的人事动荡不是刚刚开始,而是已经趋近结束了。韬蕴旗下的易到用车虽然还没有新战略发声,倒是深通“先安己心,才能安人”的道理了。  2、资金与欠款纠纷的化解。  这两件易到之所以深陷风波源于两点?  首先是乐视入主之后,周航对市场格局产生乐观估计,为快速启动市场,过于激进的开始了力度空前的充100返100的活动;  其次是乐视自身的危机殃及池鱼,给易到运营带来兑现压力,进而导致易到没法按照预定的节奏推进战略构想。  但换个角度来看,易到也不是全无所获,它用充返建立起来的4000万用户和600万车主仍是有效壁垒,特别是6月30日在韬蕴支持下恢复司机提现,也让市场重拾信心。  3、去乐视化基本完成  当初乐视控股易到的商业逻辑很多人看不懂,但实质上无非是善用外力、以势造势的乐视的惯常手法而已,彼时的贾跃亭正痴迷于SEE计划,在美国为法拉第站台,加码易到大抵是给内容生态加码传播手段,对抗陈彤加盟后咄咄逼人的小米,此外就是为如火如荼的造车运动注入高频场景。  如今的易到去乐视化与其说是与老金主乐视划清界限,倒不如说是与那种贪大求全、华而不实的运营风格的决裂。  谜面虽已清晰,但易到能否顺利解谜,完成通关,还取决于几点:  一、存量用户的再激活  易到的充返是2015年11月,2016年7月达到最高潮,按当时公布的数据,有653万用户进行了充值,有效拉动了营收和用户规模的增长。  但也是从那时开始,几乎所有第三方数据都显示易到APP的用户活跃度开始下滑,这被周航描述为“钱到用户到,钱跑用户跑”,但它至少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  即原来着重用户体验、自我封闭在一个相对小众场景中的易到,却能在滴滴和Uber补贴大战的冬歇期规模化的完成基础用户的圈定,虽然代价高昂。  易到的复苏不外两条路径:  1、通过补贴从友商手中剥夺用户。  但今天的网约车已是政策管控下的成熟市场,草莽竞争手段难以奏效,加之用户叫不到车、司机不愿接单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对易到来说,再用补贴争夺用户时机不到,成本也太高了,而靠服务建立口碑又有时间成本。  2、从存量用户中寻找变现的机会。  从表面上看,继续为这部分已经进入返赠消耗阶段的用户服务似乎不太符合易到的利益,但后者带来的订单对易到平台在供需两端的双向企稳有润滑作用,也意味着用户活跃度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重归良性循环。至于返赠消耗影响营收的问题,更多考验的是运营团队和收益管理部门在产品设计和场景运营上的能力。  二、韬蕴资本会用多大力度支持易到?  韬蕴资本投资了很多项目,但大体集中在金融、新能源汽车、消费品、大文娱等领域,说明投资方向关注的是市场广阔并有线下场景的领域。  韬蕴资本的掌舵人温晓东受访时曾说,“操不了那么多心,先管好易到再说”,同时又表示易到需要持续投入大约二三十亿,再联想到韬蕴入主前对易到的管理层、用户和司机有过一系列的深度访谈,可看出韬蕴注重的是易到的潜力以及异业协同的能力。  三、新易到的对手究竟是谁?  周航时期的易到有三类不同性质的友商。一类是同为C2C模式的滴滴,之前也包括Uber中国;另一类则是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的B2C模式;还有一类是背靠吉利的曹操专车,上海大众集团的大众出行等等。  已经拿到8张网约车牌照的易到的真正对手不会是神州专车和首汽专车,也不会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只是为车企推广新能源车的那种试验品。  真正目标还是滴滴,由于网约车严格的准入门槛,滴滴不得不接受与巡游出租车的差异化竞争,市场容量已经萎缩,正从补贴冲量转向精细化运营,表现出来就是近期有一系列动作在提高服务体验,而这并不是滴滴所熟悉的市场,反而更有经验。  易到之前诸如配置英文司机以及允许用户挑选司机的设置已经显示出深厚的服务文化而不是GMV文化的基因。在草莽竞争时代,易到曾经因此而掉队,用周航的话说,就是“不够狠,不够坏”,但在一个规范化的市场中,这反而是核心竞争力。  四、海外化是噱头还是战略?  2014年易到就开通了北美服务,主打用中文叫车的海外华人市场,今年3月又宣布加入Splyt全球出行联盟,后者推行在全球4大洲280多个城市的一键跨平台叫车,易到也是服务提供方之一,但Splyt既不是中国人熟悉的比价平台,也不像共享单车里1个APP神器就能共享所有单车的存在极大风险的“小发明”。对所有参与企业来说,它就是一个打通了API接口以及帐户体系的接单平台。  易到的海外化当然不应该仅指这种没有门槛的导流平台,更大可能是在韬蕴投资的特定地区深度楔入,或是寻求跨业合作的机会。  五、衍生业务是否继续推动?  曾经的易到有许多野心勃勃的计划,不仅做打车,做专车都在滴滴之前,还有比乐视还早的易奇互联网造车计划以及海易出行的汽车金融计划。易到的理念也从“随时随地的私人专车”改为“汽车共享生态”。  韬蕴入主之后这些已经沉寂了许久的计划或许会重新启动。  易到回归之后的市场格局。  滴滴合并Uber加上网约车新政出台,让市场出奇的平静,但暗流仍然不少,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都搭建了C2C平台,挖角滴滴,而注资ofo的滴滴则致力于补全产品线。  从明争转向暗战的市场给了易到复苏的机会,但后者仍需关注两点:  1、迅速恢复平台供需两端的活力,提升用户粘性,进入良性循环;  2、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平衡存量用户集中消费返赠的压力;  去年底,参加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程维表示,“滴滴在中国主场的比赛已结束”,他还担心滴滴“失去了竞争,失去了活力,就失去了未来”。  对于程维的乐观和自矜,在韬蕴资本支持下重新站起并再度攻城掠地的新易到,大概有不同意见了。

不久前,小米投资优酷土豆和爱奇艺,同时邀请陈彤的加入,做强内容的决心很大。从互联网电视领域来看,虽然目前乐视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占有优势,但笔者认为,只要小米将电视产品构建好布局,将内容资源融入其中,超越乐视TV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下电视领域的焦点,早已从传统电视厂商转移到互联网企业上。相对而言,互联网企业更敢于创新,能给电视行业带来全新未来。小米和乐视是互联网电视的绝对主力军,二者的斗争也从未停止。小米近来动作不断,似乎有偏向意味地投资爱奇艺、购买优酷股票,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要在视频内容方面和乐视死磕。

要知道,二者旗下有存在竞争关系的互联网电视,都是基于视频内容才能大幅领先于传统电视厂商。再加上硬件层面的比拼,二者未来肯定只会留下一个真正的胜出者。就目前形势来看,究竟谁是“The King of TV”,似乎将有定论。

硬件:乐视技高一筹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件家电,电视自身价值还是决定用户购买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习惯了“核战争”、分辨率、GPU等硬件配置的用户,更是对电视的硬件颇为看重。就当下来看,乐视TV还是要超出小米电视一筹。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小米电视虽然进化到第二代,但却像小米手机系列一样,只有一款单品在支撑。而且还是现在看来略小的49英寸。虽然升级到4K屏幕,且价格仅为3399元,但相对来说,除了MIUI TV系统还比较吸引人以外,似乎亮点并不是很多。

而乐视早先一步跨入互联网电视领域,深谙产品多元化的道理。目前已经推出多款屏幕尺寸不一的电视产品,包括Max70、X60S、4K X50 Air、S50 Air、S40 Air L等。电视产品的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从电视配件方面看,乐视商城目前共有近30种,而小米电视仅有8种(多位遥控器保护套)。可以说,单从硬件层面看,乐视TV走在小米电视前面。小米接下来必须丰富自己的电视产品,才有可能在硬件方面与乐视掰掰手腕。就像红米系列手机主攻中低端市场一样,小米也必须完善电视产品线。

内容:乐视独霸,小米参股

如果说电视硬件是“身体”,那内容绝对称得上是“灵魂”。虽然经历广电总局政策的施压,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过得并不如意,但这只是暂时的。用户的内容需求不可能一直被抑制,终究会在电视这大屏幕上迸发出来。

内容层面,原本乐视凭借乐视网一骑绝尘,占据绝对优势,因为整个乐视网上的视频资源都可以为TV用户服务,属于乐视TV独霸的资源。但自小米3亿美元投资爱奇艺,并购买优酷千万股票后,形势就发生微妙的变化。小米这土豪一掷千金,迅速完成内容从零到海量的华丽转身。而其投资、入股的两大视频网站,也都在活跃用户数上领先乐视。

据数据显示,2014年9月中国网络视频网站PC端活跃用户数优酷排名第一,为1459960万;爱奇艺排名第四, 活跃用户1053174万。而乐视网仅排名第九,活跃用户仅为655673万。在移动端,优酷排名第一,爱奇艺排名第三,乐视则排名第七——仅85573万,为优酷602395万的七分之一。

活跃用户的多少与内容的数量、精彩程度直接挂钩。乐视与优酷、爱奇艺相比,无疑处在绝对下风。如今小米成功将海量内容纳入自家的生态圈中,肯定会好好利用起来。尤其是在电视端,小米将在内容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给予乐视TV沉重一击。

格局:乐视领先,小米迫近

目前,乐视电视还处于领先位置。硬件层面领先优势明显,内容方面,由于小米刚刚投资,威力也尚未显现。数据不会说谎——双十一当天,乐视TV总销售额为159亿元,销量为39万台,位居天猫电视品类第一名;小米电视总销售额为149亿,销量为37万台,位居天猫电视品类第三名。

不过,毫不夸张的说,小米正在一般被迫近乐视TV王者的地位。凭借单款电视产品,销售额竟然只差1000万,足够自傲了。此外,小米和乐视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级级的企业。小米仅新一轮融资估值就达400亿美元左右,而乐视最高市值也没有超过400亿人民币。甚至自10月27日以来,乐视就以“披露重大事项”为理由一直停牌,更是让投资者担惊受怕——更别说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已经5个多月未曾回国。

电视是家居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或者娱乐。小米电视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如今很多人在选购小米4和4a上犯难,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小米电视4全面测评,小米电视4和4a买哪个好。

一、小米电视4全面测评

1、外观方面

小米电视4外观上全是金属设计,而且表面还经过了金属拉丝的工艺设计,设计感十足。为了方便用户的理线,其背板上还设置理线器,在细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其衔接处采用了较为缓和的钝角处理,让整体看起来更具柔和感。另外,超薄49mm的厚度使其看上去如同一张薄纸一般。

2、音效方面

小米电视4的音效表现也是非常的惊人,使用了全景声功能,让用户能够体验到亲至现场的感觉。而音响部分除了soundbar之外,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低音炮与两个无线后置环绕音箱,让声音可以形成全包围的感受。

3、硬件方面

小米电视4搭载的是Amlogic的T966处理器,基于64位CortexA53四核架构,主频高达18GHz。同时,它内置Mali-T830MP2GPU,并标配3+32GB的存储组合,可以说完全处于目前智能电视硬件解决方案的领军级别。另外,它还搭配原装4K屏幕可以让用户更好的欣赏4K影片。

二、小米电视4和4a买哪个好

相信很多消费者都在小米电视4和4a上纠结,通俗地讲,小米电视4是一款相对要高端的电视产品,它的各方面性能比4a要好,当然了,它的价格也相应的会更昂贵。如果你预算充足的话,建议还是购买小米电视4,假如预算不宽裕,那么小米电视4a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米从11年成立起,到如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名列前茅,成长之迅速令人咂舌。小米手机能够成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小米成功的原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米成功的原因1: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标的——苹果

 国内的众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美国的标的。比如携程对标Priceline,Youku对标YouTube,百度对标Google,58对标Craigslist小米也选择了一个巨无霸的对标,那就是苹果。对标模式的采用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沿用国外模式,从战术到战略,什么都抄,也不升级,比如爱日租,另一种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选择的借鉴,小米无疑是后一种。

 小米学习苹果,不仅雷军被称为雷布斯(尽管该称号来自于米黑,但雷军的服装,演讲风格,PPT风格无一不是翻版的乔布斯),产品沿用期货模式,学习苹果的生态系统建设,学习苹果的广告模式,小米是一个十足的苹果学徒,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徒不仅改善化的学习,还创造性的学习。小米结合中国国情摒弃高端用户和艺术性转而采用发烧和性价比,同时借鉴魅族的粉丝社区,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苹果。苹果一直如日中天,又为小米提供了更多的借鉴(选择了错误的标的,凡客就被PPG坑掉了,无秘对标Secret前景黯淡)。

 小米对苹果的借鉴不仅仅是产品线的借鉴,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和生态的借鉴。小米对苹果商业模式的对比如下,你会发现小米几乎就是一个中国的苹果。

 当然,小米成功最主要的因子MIUI就是标的苹果系统软件iOS的良性发展结果,要知道MIUI之前的那些系统真是反人性到底了,而且UI难看得要死,即使有小型好用的系统也源于个人的喜好很难持续的修复bug,增加功能。MIUI为小米积累了第一批的原始粉丝,然后粉丝延展到小米手机和其他产品线,进而带来口碑和品牌的发散影响,现在小米的生活方式解决方案和智能家居连接解决方案就是借用了MIUI的整体系统。

 小米成功的原因2:雷军其人的影响力

 雷军是小米的灵魂人物,可以说雷军从团队和融资的方面缔造了小米的成功,没有雷军就没有小米。

 雷军深厚的行业积累。雷军从92年加盟金山,98年成为CEO,后创办卓越,成为天使投资人,雷军对行业有非常深的积累,其一举奠定了小米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

 雷军的人脉圈。不得不说,雷军这一代的企业家大多是毛氏管理的拥趸,也践行着毛主席的理论,比如奉行“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的雷军就是一例。雷军在金山和卓越以及之后的天使投资上都一步步的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这些人脉大多都成为了小米的助力。比如小米成立之初的5个创始人就是其人脉的绝佳体现,其中黎万强还是雷军在金山的老下属,随着小米爆发式的发展,原谷歌副总裁Hugo Barra、原新浪总编辑陈彤、原高通副总裁王翔等都加盟小米,成为了创业者中最豪华的高管团队。而朋友对雷军及小米的支持也是非常大的,比如2011年包括凡客诚品CEO 陈年、UCWEB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多玩游戏总裁李学凌、尚品网创始人赵世诚、拉卡拉CEO 孙陶然、乐淘网创始人毕胜等为小米新品发布而怒摔iPhone来造势。

 雷军的人脉圈还体现在央视多次报道,将小米作为礼物赠送给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等方面,当然雷军在媒体的影响力体现更不用说了。

 雷军对小米投资人引进的助力。雷军拥有巨大的行业人脉,其中也包括投资人,所以小米是含着金钥匙完全不需要考虑资本的情况下成立的,比如雷军的朋友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在获得小米准备成立时即决定投资,后面也跟透了B轮,雷军的顺为基金也投资了小米A+B轮。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因为信任雷军从金山创立小米的野心(雷军原因离职创业对企业的梦想和信心肯定很高,企业市值肯定不低),所以只要100亿美金以下直接跟投。可以说,雷军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小米发展过程中完全不愁资金。

 小米成功的原因3:低价价格战

 可能有的人会用性价比来形容小米,当然小米也是一直宣称自己有性价比的优势,我之所以提小米是低价的价格战而不是性价比,是因为性价比太过宽泛了,性价比有2个因子,性能和价格,而性能的衡量方面太多了,比如苹果手机整体系统特别完善,操作简捷,使用方便,性能和用户满足感远远高于其他手机,理论上苹果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但是实际上国内手机行业我们说的性价比都是指硬件配置和价格,将性价比直接赤裸裸的演变成硬件和价格。在同样配置的硬件上来比价格,在同样价格上来比配置的高低。

 价格战是无往而不利的利器,再强大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也抵挡不住,所以有很多观察者认为中国电商只有一个利器,那就是价格战。去哪儿靠价格战咬住了携程,滴滴靠价格战干死了快的,360靠价格战屠掉了瑞星,淘宝用价格战颠覆了ebay

 小米也是一样,凭借因砍掉渠道和品牌广告节省下来的成本控制产品售价,最终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方式攻占市场,打得传统手机品牌找不着北,这也是小米迅速发展获得用户认可的最大因素之一,而随着其他品牌的跟进,小米手机的增长也进一步放缓了,价格战为小米带来的优势被削弱甚至被取代了,所以小米已经多久没有用屌爆了,性价比这样的词汇了

 当然,价格战本身不是什么本事,谁都能做。但持续不断的持之以恒的价格战就是本事了,而这个本事是不容易学得来的,小米期货类的价格战又秒杀了对手一条街了,借用雷军的话,小米价格战就是《三体》里的降维攻击了,完全让对手不适应。

 小米成功的原因4:极致单品带来的口碑

 在小米横空出世前,手机要么是价格便宜毫无品牌的山寨机,要么是价格高品牌好的三星之流。小米填补了又便宜又有品牌的“高性价比”手机的定位空缺。小米口碑做的好完全是源于极致的单品,这个极致单品有两点定位优势:

 被定位于最好用最牛逼的国产手机,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小米的价格和性能服务于“发烧友”,且不断夯实其“高性价比”的定位,加之小米巧妙的和友商做对比,所以在用户心中小米已经成为了最好的国产手机品牌。

 小米满足了用户能消费得起还有面子的心理满足感。手机是最接近人体的连接设备,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这就决定了手机和服装配饰一样,不仅仅有使用价值,更是一个人品味和偏好的体现,所以手机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那就是体现用户逼格的工具,什么人用什么手机,我牛逼所以我用的手机也牛逼,我文艺所以我用文艺手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也用能体现我格调的手机。

 小米之前的手机除了苹果、三星、初期的HTC能满足用户超期的心理预期外,其他中华酷联或者步步高都只停留在一个好用的手机,但都未达到用户爱炫耀的心理预期,而小米最初则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我用的是最牛逼的国产手机而你没有或者没买到,所以我心理满足感比你更高,我拿出手机能得到你羡慕的赞叹”。特别是小米的期货模式更加剧了这一心理满足感,我秒到了而你没有,要不要问问我是怎么秒到的

 当然随着小米结束期货模式、小米发货量增大带来的烂大街街机和“性价比”被友商超过,小米用户的心理满足感已逐渐回落了。但即使如此,在满足用户“我用最好国产手机”的心理预期仍然秒杀中华酷联一条街,特别是小米品牌自上(一二线城市)而下(三四五六七线城市)的延伸,当然更多诸如锤子、一加品牌在核心目标用户心中也达到了用户心理满足感,但还有一定的路需要走。

 小米成功的原因5:有逻辑地“黑”友商

 周鸿祎有句调侃是“湖北人陈一舟最聪明雷军第二我第三”充分说明了雷军的聪明,雷军的聪明体现在非常有逻辑的“黑”友商,达成在用户心中小米最具性价比,是屌爆了的手机品牌的定位。

 将手机性能等比为手机硬件高低。小米成功的教育了用户手机硬件配置越高手机性能越好,一系列成功的对比让用户深刻的认识到了小米与友商的距离,期货模式、无线下成本的小米完全在硬件上秒杀对手,同时这也为众多媒体提供了小米领先友商的最直接证据,用户从媒体报道上更加深了小米比友商的领先的认知。

 尽管我们知道单独硬件配置并不一定带来好的使用体验和功能体验,但这种体验只能是逻辑性的表述,和配置的直观对比相比说服人是多么的苍白,这也是为什么老罗要在锤子T1发布时用一句话来带过每个主要硬件(如SmartisanT1采用高通骁龙801四核处理器,主频25GHz,老罗归结来说这是一颗“目前量产的全球最快移动CPU”)。

 首创性的使用跑分工具对比友商。小米是首创性使用跑分工具来对比友商产品的功能,这种方式会因使用的跑分工具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直观的,因为它将枯燥的无法直接明确的性能对比演化成一个个数字,用户也更易记忆。不服跑个分,所以直接导致了部分厂商不得不针对跑分工具来优化跑分数据,遇到跑分软件自动超频。

 小米是否有超频我不知道,但是小米的跑分主要工具安兔兔就是雷军投资的。

 御用媒体捧小米黑友商。雷军的顺为基金不仅仅投资有前景的项目,更倾向于投资可以服务小米生态的有前景的项目,而这些被投资媒体或企业就自然而然会站队,进而不得不或者有预谋的捧小米黑友商。比如雷军就投资了手机测评机构Zealer,后期有了Zealer和锤子的骂战(当然可能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顺为基金投资雷锋网后雷锋网捧小米的文章多了,黑友商的文章层出不穷是事实。当然顺为基金还投资了Techweb、知乎、乐讯社区等众多互联网媒体或社区,具备高度公信力的媒体我不知道有多少,反正这些媒体上友商的负面可是不少。

 定位精准,找准了新兴市场。小米成立之初的国产手机要么定位高端3000元以上价位,要么定位低端1000元以下价位,但1000~2000的价位是个蓝海。小米定位的屌丝群体同样也是个蓝海,他们不愿意将就又希望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有逼格的产品。而小米的一些策略也紧紧服务于屌丝群体,比如讲究性价比,因为只有屌丝才注重性价比,高富帅要么看性、要么看价,绝对不看比,矮穷矬则只能什么都不看。

 英文博客HungerMarketinginChina对米粉群体做了一个典型用户画像:年轻男性,受教育较差,中小城市居多,收入在同龄中较低,难受同龄女青年青睐,爱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容易对偶像盲目崇拜等……

 社会化媒体应用(全员皆客服)。小米真正用社会化媒体对品牌成功有促进的不是社会化媒体营销,不是有奖转发,而是真正的全员皆客服和倾听用户反馈。笔者曾在微博反馈小米路由器信号弱,最后得到小米新媒体工程师邹龙俊的解决,全员利用社会化媒体带来的结果是用户的投诉或使用问题可以得到迅速的解决,这比客服干巴巴的耗时长的投诉机制更迅速有效,更能获得用户好感。全员客服目前除了小米,恐怕其他公司都没法跟进,只能反馈,因为在大多数公司没有任何人能代表公司发言。

 当然,小米恐怕也要注意的是全员客服也带来了风险,比如今年7月,刘作虎就喊话雷军:管好小米员工不要无端攻击友商。

小米4s电视采用了4K分辨率屏幕,支持HDR10高动态范围技术,画质表现非常出色。观看高清**、体育赛事和游戏时,画面清晰细腻,色彩还原度高,让人身临其境。同时,小米4s电视还支持自动降噪和动态对比度增强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噪点和提高画面亮度,让用户观感更加舒适。

小米4s电视采用了4K分辨率屏幕,支持HDR10高动态范围技术,画质表现非常出色。观看高清**、体育赛事和游戏时,画面清晰细腻,色彩还原度高,让人身临其境。同时,小米4s电视还支持自动降噪和动态对比度增强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噪点和提高画面亮度,让用户观感更加舒适。

声音效果:音质清晰,低音丰富

小米4s电视是小米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电视,采用了4K分辨率屏幕,搭载了小米自家的“小爱同学”语音助手,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电视。那么,小米4s电视到底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小米4s电视采用了杜比全景声技术,支持DTS解码和Dolby Audio音效,声音效果非常出色。音质清晰,低音丰富,让用户在观影、听音乐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体验。

小米在众多的领域都有所建树,而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更是不断在推出小米黑科技,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产品。不久之前,小米就推出了的电视,对于这一款小米电视机,想必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了,在购买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小米电视机评测,来看看这一次的新品,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性价比是否够高呢?

一、产品厚度

处于成本的考虑,小米电视的背板的模具精细度及用料都令人满意,不过厚度就令人不敢恭维了。虽然平时用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作为年轻人的台电视机,随主人搬家的可能性不低,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其后盖能否对电视机面板及电路起到有效的保护尚需碰撞试验研究。总的来说,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并不出彩。

二、电路布局

小米电视的电路布局与大多数入门产品类似,中间是电源部分,智能模块处于电源电路的一侧,而画质处理电路位于电源的另一侧或下方。从我们的拆解来看,小米的画质电路仅有一个“FRC”模块,只能用来改善液晶电视的拖影问题,而我们的画质实测中,其动态性能表现也比较中庸,只获得了中等水平7分的评价。

三、CPU选择

小米电视卖的是内容,因此智能方面的支撑得靠强大的硬件,从智能模块的拆解情况来看,小米电视确实采用了高通的骁龙600四核17GHz处理器,并且配置SK海力士内存颗粒共2GB,8GB闪存用的是的东芝的芯片,可以说硬件方面是无懈可击的顶配了。

四、音质展现

平板电视的音质一直别人诟病,但在保持产品轻薄的同时还得兼顾音质确实不容易,因为要发挥喇叭的性能就需要给出足够的空间,为此,分立式喇叭出现了,虽然不能让扬声器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是对于本来就只能对地或者对墙的电视喇叭而言,平板式分体喇叭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平板电视喇叭体积不够大的问题,但小米的宣传与拆解后的现实情况确实让人感到有很大的落差。

以上就是关于小米电视机评测介绍的相关内容。

1小米和百度有更高层级的合作,此前合作入股已有华策在前,爱奇艺在后。

2小米有电视牌照,但内容短缺,入爱奇艺主要为了视频内容,可以保证两张牌照在手。爱奇艺是目前国内视频内容最全的平台(之一。)

3爱奇艺需要小米移动端的用户和推广(MIUI)。业务合作上,小米将从分发等各渠道优先推荐爱奇艺的内容、应用。PS,现阶段,爱奇艺+PPS的移动视频用户,基本和优酷+土豆相当,但土豆可以忽略(用户量只是优酷或者爱奇艺的零头),但单个APP的话,优酷的优势还是明显的,爱奇艺需要的是转化PPS用户,并通过渠道扩展(纯品牌影响力和优酷还是有差距,赶超的方式只有资本层面的并购和强力的渠道分发能力,百度的91算一个,但91给予爱奇艺的支持非常有限,百度自己的一堆APP都不够分的)。有了小米移动的支持,单APP超优酷、移动视频拉开领先优势,就有了底气。

4优酷的角色,很微妙。

第一,优酷是打酱油的无疑;

第二,优酷拿出足够的诚意,吸引到了小米。先说第一,小米这轮内容投资,一个底线是“不站队”,小米最担心的是被人认为加入了百度阵营(虽然实际上,的确有这个倾向,至少一两年内,小米还是需要百度的支持),所以在投资谈成之前,小米是和阿里、腾讯都打过招呼的。但怎么做给舆论看。投资阿里阵营的优酷就是最好的表态;第二,优酷的目的是“不缺席”。两个细节:优酷坚持要小米先宣布投资优酷,然后宣布投资爱奇艺。目的就是为了给舆论造成两项投资平等、小米会给予优酷和爱奇艺同样的移动支持——这样的印象和基调;优酷拿出明年”好声音“的电视独播权给予小米——这个砝码非常重,大量内容固然重要,但吸引眼球的重点内容可以成为小米电视和盒子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