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能走十万步应该是微信运动Bug。
一步07米,十万步7万米即70公里,标准1分钟120步即94米,1小时94乘以60等于5640米即564公里,70除以564等于124小时,那就是说不停的走需要12多少时,若1小时5公里需要14个小时。
微信运动简介:
微信运动,是由腾讯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
微信运动,是由腾讯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操作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搜索微信运动账号并关注即可,之后你每天携带设备行走的运动量会自动导入到排行榜中。
1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2物理原理:看似匀速的闲庭信步,对我们携带的设备来说(如手机、运动手环),每一步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加速度变化。
3一般来说,抬腿迈出一步的时候,加速度是最大的。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坐标轴上,加速度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cos波形。
4两个波峰之间,可以被认为是一步,如果连续出现了8个波峰,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人在运动状态。设备就开始把这些前面的波动以及后面的波动,算成步数,这就是最基本的计步原理了。
扩展资料:
记步功能是由一个采集器(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处理器(Sensor Hub,协处理器)共同完成的。
采集器采集加速度信息,并提供给处理器进行分析。目前iPhone 5s及以上的苹果手机和部分安卓手机都集成了这个采集、分析的框架。而运动手环等外接设备,也是基于类似框架对数据采集和分析后,通过蓝牙传给手机。
在关注微信运动时,系统提示想要访问活动记录记得选择好,如果不允许的话,则会无法记录运动步数的。
从来没想到,居然会一不小心测试到了每日微信步数的上限。
在这个疫情严重的国家,我们中资企业的员工平常基本都是窝在家里,少有运动。使馆组织的体育节也从线下改为云上体育节,其中一个最简单也是最考验团队荣誉感的是集体健走步,规则很简单:5人一组,取7天内每个人每一天晚上22:30微信运动步数,总计数值最高的就胜利。
我第一个报名响应这个活动,陆陆续续代表处有25人,分5个组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原来组内我们订了个目标,平常正常稍微运动下,走走,一般能走1-2万步;我们把底线目标定为25万到3万,争取冲击更高。结果从第一天开始,大家被我拉着早上6点起床在公园来回走,早上走2小时,中午走1小时,晚上再走2-3小时,我第一天就破了5万,我们小组奠定了坚实的起跑优势。后来其他队伍开始每天追赶,大家也不停创造新高,5万到6万。
快到周末前,有个同事A说,他要在周末走88888,我算了一下,说走不到,这个太难了,如果走到了,代表处给你奖励一双运动鞋。然后另一个同事B跟A说,怎么可能,如果你能走到,我就比你多走一步,我们两可以单独打个赌,谁走的多。
于是,疯狂的一天开始了,从早上6点,大家驱车赶到湖边,沿着湖一圈圈走,到了中午回来吃了午饭休息了下。我在下午休息了几个小时,后来才知道,他们两个人休息不到一个小时以后一直在跑步机上或者室内原地走。两个人差着4000步既拉不大,也缩不小差距。到晚上6点,B急了,想了一招,直接把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让A以为认怂了,其实憋着大招一直在走,而A在晚上8点多走到88888以后果然休息了。后来群里有人提醒A,B在憋大招,已经超过他的数字了,他又赶紧起来到跑步机上去跑。最后到晚上快10点的时候,B已经走了超过10万步,连上微信,发现数据同步到98800后怎么也不加了,但是他继续在走,旁边一堆人帮忙技术定位,最后百度才发现原来微信每日步数上限就是98800。
一个不小心,居然打破了微信每日步数上限,也是因为这个限制,让他们两算平局,代表处一人发一双鞋。我个人也达成了8万多步的最多上限。
这次集体活动也让我意识到,人的潜力真的是无穷的。大家事先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到最后都实现了,大家回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虽然这一周下来,腿各种酸痛,但是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