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什么牌子好用

新手学堂011

机械键盘什么牌子好用,第1张

1、罗技。罗技起源于2000年的瑞士,是一家专业从事电脑软件和鼠标键盘的大型跨国企业,它制作的机械键盘手感好、操作灵活,并且还十分的炫酷,是很多游戏爱好者首选的品牌之一。

2、雷蛇。雷蛇机械键盘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当的高,它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确度游戏鼠标键盘研发和销售的品牌。雷蛇机械键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都很高,外观设计也很炫酷,有很多游戏玩家是其的忠实粉丝。

3、雷柏。雷柏创立于2002年,是我国深圳知名的键盘品牌。其自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最高效、高品质的无限外设产品。雷柏的机械键盘外形高端贵气,舒适性也强,是很多追求品质人士的选择。

4、达尔优。达尔优创立于2010年,是我国东莞的一家专业从事鼠标、键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现代化品牌。达尔优机械键盘在游戏界广受好评,还曾是WCG2013中国游戏赛区唯一指定的品牌。

5、樱桃。樱桃创立于1965年的德国,是该国知名的机械键盘品牌。樱桃机械键盘手感舒适、操作灵敏,凭借着优质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很多客户的信赖。

6、双飞燕。双飞燕创立于1987年,是我国东莞地区的一家高端游戏外设品牌,这个品牌的机械键盘质量好、操作灵敏,外观惊艳大气,深得游戏爱好者的喜爱。

Haier/海尔、Midea/美的、LittleSwan/小天鹅、Siemens/西门子、Panasonic/松下这几个牌子全自动洗衣机好。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牌子的洗衣机。

1、Haier/海尔

海尔洗衣机性价比较高,具有智能检测衣物重量、泡沫自检、故障自检等功能,性能较稳定,售后也有保障,受到大众家庭的青睐。

2、Midea/美的

美的传统洗衣机洗涤时间比较长,新的款式可以中途添加衣物,但会比较耗电,技术发展后采用了变频技术,缓解了一些耗电的劣势。

3、LittleSwan/小天鹅

小天鹅能同时制造全自动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全种类洗衣机。“免缠绕设计”提高了水流强度,洗得干净同时降低衣物磨损率,也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

4、Siemens/西门子

西门子洗衣机外观简约,带有烘干的功能,对于潮湿地区还是很实用的。洗得很干净,也比较省水,但缺点是洗涤时间较长,更耗电。

5、 Panasonic/松下

松下洗衣机能效级高,外观漂亮大方,噪音也比较小,比较省水,但缺点就是洗衣时间长,比较耗电,而且价格会比较高。

选购要点:

1、先选定机种及牌号

选购时,可以先对不同机种进行比较,看看说明书,弄清楚容量(有2kg、3kg、4kg,一般四口之家有3kg就足够了)、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许可证,再看看机器的造型与色泽。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产品。

2、检查外观及附件

洗衣机箱体表面应无刮痕或碰伤,油漆均匀,塑料件应平整无变形;检查洗衣机的各种旋钮动作是否灵活;洗衣机盖板开启应自如,盖板最好是能折叠的,不易倾倒;电源线不能有破损;洗衣机附件应齐全(如进水管、排水管、说明书等)并没有损坏。

3、检查程序

全自动有若干个程序,不妨都试一下,这是检查程控器是否正常的好办法。电脑式全自动洗衣机还有一个自检功能,即在商店里无水状态下可进行试机。一般不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用户可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试机检查。

吸尘器十大品牌好的是德国斐纳TOMEFON、荷兰飞利浦、英国戴森等。

第一名:德国斐纳TOMEFON

斐纳TOMEFON是世界最为领先的室内净化领域优质品牌,从1976年问世的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程。作为一款德国“老字号”品牌,斐纳TOMEFON在吸尘器市场中口碑最好,消费者往往评价斐纳TOMEFON的吸尘器产品为“除尘小马达”,在最强大的吸力下,打造最为洁净的居家环境。

能够拥有如此多好评的斐纳TOMEFON,领先的实力都与它自身最前沿的科技和最顶尖的研发团队分不开关系。每年,斐纳TOMEFON都会研发出足以问鼎市场的震撼新品,受到其它品牌刮目相看。

第二名:荷兰飞利浦

仅次于德国斐纳TOMEFON的吸尘器品牌是荷兰飞利浦。飞利浦吸尘器的销量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虽然销量还是与斐纳TOMEFON有所差距,但是它依旧是其它品牌撼动不了的世界第二位吸尘器品牌。

第三名:英国戴森

凭借自身的高颜值,戴森在中国市场打响了第一炮。在外观方面,小编不得不承认戴森拥有超强的科技感,加上本身的撞色搭配,吸引了无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第四名:韩国三星

不要觉得三星仅仅生产手机和大家电,三星也是小家电的“鼻祖”。三星的吸尘器无论在吸力上还是在续航能力上,都能够媲美戴森,位居第四名符其实。

第五名:日本松下

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松下的实力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特别是,松下让吸尘器拥有了除螨的效果,一机多用,备受市场欢迎。

扩展资料

从桶式吸尘器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百年前吸尘器鼻祖的影子,这类吸尘器的特点是容量大、能吸水,但对应的块头也相对较大,一般被保洁公司、酒店、写字楼所使用,在家居环境使用的话,不太建议。

1、追求一机多用途的朋友,可以选择卧式吸尘器;

2、多楼层的房子地面,可选用立式吸尘器;

3、对于沙发、键盘等存在较多小缝隙的家具和电器,可以选用手持式吸尘器;

4、公司、写字楼等大环境,非桶式吸尘器莫属了。

“缺芯潮”如何重塑半导体产业

发于2021628总第1001期《中国新闻周刊》

4月中旬,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的台湾工厂发生停电事故。有研究机构预测,仅停电半天,报废晶圆损失或超过2000万美元,一大批客户受到影响。6月初,台湾封测厂京元电子暴发外籍员工群体感染,确诊人数超过200人,2000多人停工居家隔离,预计6月产量将减少30%~35%。台湾疫情向半导体产业的蔓延,让全球芯片产能雪上加霜。

此前,同样引发人们忧虑的是台湾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需要清洗厂房与硅片,晶圆代工厂耗水量巨大,为保证其用水,约占台湾灌溉面积五分之一的农田停止灌溉。

这足以显示台湾晶圆代工产业的地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甚至提出极端假说称,如果台湾半导体代工厂停工一年,全球电子产业将面临4900亿美元损失。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将1987年创办台积电与晶体管、摩尔定律等量齐观,视之为改变半导体产业的创造。台积电与晶圆代工业务的兴起确实深刻改变了半导体产业,使之成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产业之一。

但是这一轮“缺芯潮”引发了供应链安全隐忧。欧美对半导体产业过度集中于日韩、中国台湾地区表现出了担忧,提出一系列刺激计划吸引芯片产业回流,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国产化进程也在提速。芯片制造的全球“军备竞赛”已经拉响,半导体产业现有格局或将被重塑。

模式之争

从各国家、地区半导体产能占比变迁中可以发现,1990年台湾半导体产能几近于零,此后一路扩张至2020年的22%,这是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崛起的结果。

半导体产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IDM模式,即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集于一家公司,比如英特尔、英飞凌等;另一种则是代工模式,由台积电开创,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核心是芯片设计公司无须涉足制造、测封等环节,相应诞生了一批像高通、英伟达、联发科这样的无晶圆厂商。由于无须同时承担设计环节的高研发投入与制造环节的重资产投入,无晶圆厂商的营收增幅往往快于IDM厂商。

尽管IDM厂商在2019年仍拥有全球半导体近七成产能,但在更多应用先进制程、手机SoC(系统级芯片)所属的逻辑芯片领域,代工模式占据近八成产能,被认为是产业主流。

“IDM模式的弊端之一便是企业倾向于追求利润率高的产品,如果将设计与制造环节分开,代工厂无论生产附加值高或低的产品,同样赚取代工费用,有利于产业生态更为均衡。”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矽典微联合创始人徐鸿涛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也是在代工模式下半导体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但是在这一轮“缺芯潮”中,IDM企业显示出供应链更为稳定的优势。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就曾表示,在当前阶段,下游制造环节对上游设计环节的支持十分重要。但是在代工模式下,晶圆代工厂扩张产能往往谨慎,这是全球半导体产能始终处于紧平衡的重要原因。

其实去年以来代工厂扩张产能动作频仍。3月底,台积电宣布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0亿美元增加产能,并且支持高端制程技术的研发,一改此前“稳健扩产”作风,要以5倍的速度建厂扩产,中芯国际也在一年之内两度宣布扩张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产能。

尽管如此,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扩张产能的规模看,代工厂仍在谨慎行事。这与代工业务的特点有关,在芯片产业链的全部资本支出中,制造环节占比高达64%,但增值仅占比24%。“晶圆代工的毛利率并不高,一旦产能利用率不高,晶圆厂或许就会陷入亏损。”酷芯微电子董事长姚海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一位晶圆代工厂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晶圆代工厂在扩产前,都需要已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达到相当水平,如果已有产线产能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七八十,再扩产往往意味赔钱,伴随设备等大量资本投入的折旧压力就不小。”

相比于晶圆代工厂的谨慎,徐鸿涛注意到,一些无晶圆厂商反而开始参与建厂,“因为他们更加清楚风险与需求”。

2020年下半年,联发科就曾花费162亿元新台币购置半导体再租给力积电生产。但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联电,联电今年的资本支出仅为15亿美元,尽管如此,相比去年增幅也达50%。其采取与芯片设计公司三星等合作扩张产能的方式,即芯片设计公司出资购买设备,提供给联电,再让后者代工芯片。4月底,联电更是宣布与多家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扩充位于台南的12英寸晶圆厂产能,芯片设计公司以议定价格预先支付订金的方式,确保取得未来产能的长期保障。

如此一来,半导体产业长期存在的两种模式似乎伴随“缺芯潮”蔓延而变得模糊,无晶圆厂商为了保证产能开始向IDM模式靠拢,而一些IDM厂商,如英特尔,则在今年宣布启动代工业务。

今年2月,帕特·盖尔辛格出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在其3月下旬的一次演讲中,除了抛出英特尔将投资200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预计在 2024 年量产 7nm 或更先进制程的消息外,还宣布了英特尔将重返晶圆代工业务。

这一消息在当日直接冲击了台积电股价,但在近一个月之后的一次演讲中,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回应道,“英特尔要做晶圆代工业务相当讽刺。台积电 1986 年成立,在 1985 年筹资期间就找英特尔投资,但是英特尔拒绝,虽然当年度的景气状况没有太好,但仍是有一点看不起的意味。”

“英特尔此前也多次尝试进入代工业务,我也曾参与类似的项目,当时给Altera公司做代工,我们内部半开玩笑地说,英特尔最终收购Altera就是因为代工产品一直做出不来,英特尔就干脆买下这家公司。”一位曾在英特尔参与多个制程研发的工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英特尔做代工的一个重要阻力便是缺少服务意识,“很难想象英特尔愿意低姿态地陪伴小客户成长,像台积电创办初期的一些小客户,如高通,现在也变成了巨头。但英特尔会挑选客户,当年苹果曾找英特尔做代工,就因为订单量有限被拒绝,如今这被英特尔高层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决定。”

同时,技术问题也被他认为是英特尔从事晶圆代工的障碍之一,“英特尔工厂的工具相对比较封闭,更多生产高附加值芯片如CPU。但比如同样为28nm制程芯片,不同类别的芯片往往需要不同的工艺,因此英特尔产线能否很好服务于诸如手机芯片、车规芯片等尚存疑问”。

但显然,英特尔重归晶圆代工业务并非仅仅是一家企业看中芯片制造市场,其背后的深意或许可以归结为盖尔辛格的一句话,“美国公司应该将三分之一的半导体生产放在美国本土进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12%。

大力刺激半导体回流

盖尔辛格所言现状源于代工模式的兴起。据波士顿咨询数据,美国半导体制造业所占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37%降低至如今的12%,如果按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可能降低至6%,但是相比之下,美国半导体公司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47%。

研究劳动力市场与经济政策的智库Employ America发文回顾美国半导体产业的 历史 称,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半导体公司竞争,美国的半导体政策逐渐转向鼓励缩减运营成本、提高公司利润,忽略了对于半导体供应链的构建,使半导体产业围绕巨头形成了一套脆弱的供应链。“在去工厂、轻资产的运营理念下,虽然每家半导体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加稳健,美国芯片制造的优势却已经转向中国台湾、韩国等其他地区”。

目前,全球芯片制造75%的产能在东亚地区,而美国正希望芯片制造业回流,但其面临人才与成本的瓶颈。

张忠谋提到,美国晶圆制造的条件与台湾地区相较具有绝对优势,包括水电等资源,但是美国的人才敬业程度和台湾地区不能比,台湾地区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技师、作业员比较愿意投入制造业。

前述英特尔工程师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美国芯片制造业不断流失的一个原因便是美国的文化体系不太容易产生服务意识。芯片属于精密加工制造业,与东亚文化圈更为兼容,需要工人有很强的纪律性、服从性,因此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代工厂都集中在东亚。“即使是英特尔这样的美国公司,其工厂的管理体系也与其他部门不同,推行军事化管理”。

美国在成本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在美国建设一个新芯片工厂的10年总拥有成本大约比亚洲地区高25%~50%,假如要满足半导体自给自足,美国需进行3500亿~4200亿美元的前期投资,这一数字也比中国大陆的1750亿~2500亿美元要高出不少。

(工作人员在**光源工作环境中观察光刻胶前烘情况。光刻胶又名光阻,是半导体芯片制造工业的核心材料。图/新华)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今年2月致信美国总统拜登,提到竞争国家均投入巨资吸引半导体制造、研究,美国的缺席导致自身失去竞争力,造成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份额中的降低。美国需要鼓励建设并更新半导体制造设施,并在研究领域投入。

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其中批准拨款520亿美元,在今后5年里大力促进美国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和研究。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曾称其为“ 历史 性的520亿美元投资,用以确保美国保持芯片生产的领先地位”,并直言,“这项法案将确保美国不再依赖外国芯片加工商。”据路透社报道,其中包括390亿美元的生产和研发激励,以及105亿美元的实施计划,包括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和其他研发计划,以及 15亿美元的应急资金。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芯片厂商美光 科技 出席活动时称,这520亿美元的资金将为芯片生产和研究产生超过1500亿美元的投资,当中包括州和联邦政府以及私营企业的出资,也就是通过联邦资金释放更多私人资本,“到完成时,在美国可能有七家、八家、九家、十家新工厂。”她预计,各州将为芯片设施争夺联邦资金,而商务部将有透明的资金发放程序。

去年以来,美国国会两党议员不断提出鼓励美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法案,如“2020美国晶圆代工法案”(AFA)、“为芯片生产创造有益的激励措施法案”(CHIPS)。CHIPS法案还被纳入拜登提出的23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于今年早些时候颁布,批准了半导体制造激励措施和研究计划,但尚未提供资金,拜登也曾呼吁拨款500亿美元,促进半导体生产和研究。

此前,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等 科技 巨头联手包括英特尔、高通、台积电等在内的芯片产业链企业,组建了一个游说团体——美国半导体联盟(SIAC),目标便是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美国国会为CHIPS法案提供500亿美元资金。

台积电、三星等均已计划在美国扩建芯片厂的情况下,一场对于政府补贴政策的争夺已然展开。早在去年5月,台积电便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新建12英寸厂,预计将在2024年建成投产,初期月产能为2万片5nm芯片,而这一计划的投资与产能规模在今年被多次曝出仍在扩大。

在向美国得州政府提交的文件中,三星也披露了其赴美建厂计划的具体细节:计划耗资170亿美元,10年内在当地创造约1800个就业机会,位于奥斯汀,面积700万平方英尺。三星还提醒说,该项目“竞争激烈”,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纽约北部的Genesee县及韩国替代地点都是奥斯汀的潜在竞争者。如果落户奥斯汀,将在今年二季度破土动工,预计在2023年第三、第四季度投入运营,传闻将用于生产先进的3nm制程。三星明确要求在20年内,得州特拉维斯县和奥斯汀市对三星芯片厂的税收减免将达约148亿美元,高于先前提到的8055亿美元。

谈及美国积极复兴半导体制造产业,张忠谋认为,美国做事永远是“胡萝卜与棒子”一起,补贴只不过短期几年而已,不能弥补长期的竞争劣势,过了补贴政策的那几年,还是要看实力。

供应链安全被打破

持续增长的旺盛需求正在拉长半导体的景气周期。不只是美国,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都在吸引半导体制造回流。日本政府已经承诺扩大现有约2000亿日元的基金规模,支持国内的芯片制造行业。韩国政府业宣布为本土芯片产业提供1万亿韩元长期贷款,扩张8英寸晶圆厂产能,并增加材料和封装投资。欧盟提出的“2030数字指南”计划的目标之一便是到2030年,欧洲半导体生产至少占据全球产值的20%。

伴随分工模式兴起,半导体产业曾被视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产业之一,基于2019年的数据,在对整个产业附加值的贡献中,有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欧洲)的贡献度都至少达到8%。但经历这一轮“缺芯潮”,出于维护供应链安全的考量,半导体产业正在向本地收缩,中国也不例外。

波士顿咨询曾作出预测,假设在每个地区建设完全自给自足的本地供应链,将需要9000亿~1225万亿美元的增量前期投资,并导致半导体价格整体上涨35%~65%,最终导致消费者电子设备成本上升。

“趋势已经很明显,这在日本厂商的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拆开日本的电子产品,会发现其使用的芯片基本上都来自日本,未来各地也会遵循这样的趋势,简单说就是在哪里设计,就要在哪里生产。”上海一家芯片设计公司CEO刘东(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叶甜春认为,美国、欧盟强化本土产业链,缺芯固然是一项因素,但根本原因是对供应链安全的一种担心。芯片产业链全球化发展的地域分工,导致有些地区的工业空心化,现在各地希望在本地建立一个至少能够维持最小可行制造能力的产业体系。

但在他看来,欧美要建设本土晶圆制造业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成本、供应链体系和产业生态的问题。首先供应链企业要跟过去,把供应链重建起来,经济代价和后续的运维成本会非常高昂;其次,发展制造业需要人才资源作为支撑,欧美高校的人才体量能否支撑制造产业的重建,也值得考量。“继续创新”或许是欧美发展制造业的一条路径,但通常意义上的产业回流是很难操作的。

对于中国当下的芯片产业前景,叶甜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指出,国内集成电路存在“卡脖子”问题,在部分领域显得被动,但是跟10年前近乎“休克”的状态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但他担心的是,眼前的问题得到缓解之后,对后续的布局缺乏紧迫感,耽误两年然后发现“卡脖子”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他的建议是,对中国而言,首先是确保供应链的安全,28nm以上的供应链要实现绝对安全,14nm、7nm的技术短板也要尽快补齐。此外还要锻造长板,真正摆脱“受制于人”需要掌握足够的反制手段。要把握好全球化分工与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度”。

国产替代如何加速

刘东注意到,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内的芯片厂商,包括一些终端产品厂商,已经在将供应链逐步从境外转移至中国大陆,当时主要是受到华为被制裁事件的冲击,随着这一轮“缺芯潮”爆发,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深迪半导体今年为国内一家一线手机厂商供应六轴IMU惯性传感器芯片,深迪半导体公共关系负责人黄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2019年第一次送样,经历两年的测试才最终谈成,“对于手机厂商更换一款芯片的成本并不小,因此一旦习惯于采购外国厂商的芯片就没有动力冒风险更换。”

而多位国内手机厂的供应商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在消费电子领域,国内终端厂商今年都在转移产业链,“能用国产替代的都尽可能使用国产替代,就算国内供应商无法做主力供应商,也会让其作为辅助供应商。”

徐鸿涛甚至认为,这次“缺芯潮”的一个原因便是国产替代导致代工厂新产品导入规模增长,“比如原来一家代工厂的产能分配中,量产与新产品导入的比例可能是8:2,但随着新产品导入的需求增加,就挤占了量产部分的比例分配,其中部分原因便是国产替代和产能紧张导致开辟新供应商需求的加剧,一款新产品都要经历漫长新产品导入才能量产。”

不仅是终端厂商在更多启用国内芯片厂商的芯片,一些国内的无晶圆厂商也开始将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

对于刘东的公司而言,与其合作的代工厂遍布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美国。“只是每家投产多少不一,一方面是要为特定种类的芯片寻找更适合的工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风险。但是一旦产能全球性紧缺,即使产能再分散,风险也难以回避。”刘东反问,“这一轮‘缺芯潮’中,已经可以看到地方保护色彩加重,比如一家韩国代工厂,面对一位韩国客户与中国客户的需求时,他会怎么选择?”

一家三星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正是由于三星背书,其产能几乎未受影响,反而扩张产能争抢到产能紧缺的竞争对手的订单。

用刘东的话来说,“大家都变得不那么有操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政府的干预,前述刚刚成立的SIAC便在公开信中称,“当行业努力纠正短缺造成的供需失衡时,政府应该避免干预。”外界认为这暗指美国政府此前施压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代工厂保证 汽车 芯片产能。

有中芯国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芯国际在分配产能时会从终端应用的角度考虑,也就是如果某款芯片缺失,会不会影响普通人生活,甚至国民经济,“会仔细甄别企业的产能需求,依企业真实需求而定,也不会多给企业产能。”

多位业内人士都感慨,在这一轮“缺芯潮”中更能看到中芯国际的意义。“如果产能在国内,遇到疫情这样的极端情况,至少还能见面沟通,但如果投产在韩国、中国台湾的代工厂,连见面协调的可能都没有。”一位芯片厂商负责人透露,从去年开始,公司就在将产能从境外逐步转移至中国大陆,目前已接近一半,甚至直接邀请一家国内代工企业入股,“也是为了未来更顺畅地转移产能”。

这样的产能转移不止发生在某一家公司身上,姚海平也坦言,公司会将中芯国际14nm、12nm制程作为主打的平台,“14nm以下先进制程代工其实可选余地并不多,无非是三星、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几家。现在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的产能利用率还不高,所以今年其扩张产能集中在28nm等成熟制程,因为其先进制程工艺刚刚开发出来不久,国内的设计公司做出针对的设计需要时间,估计在明年年中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能也会变得非常饱满。”

中国缺少的不仅是先进制程的产能,其实,目前市场上20nm以上工艺节点产能占据了82%,更多的芯片产品依赖成熟制程产能。

“国内除了中芯国际和华虹,形成量产能力的也就是华润上华,但每月8英寸晶圆的产能可能只有两三万片,确实太少,可能都无法支撑大一点的客户。新的代工厂产能完全跟不上,特别是目前一些产品需要特定工艺,比如BCD高压,其实只有中芯国际、华虹、华润上华这三家公司有技术准备,再无其他选择,这就是目前的现状。”前述中芯国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黄杜提到,“前一段时间政府征求对行业支持政策的意见建议,我们提出除了鼓励主要以线宽制程为标准的先进标准工艺,也要支持不依赖于线宽的MEMS特色工艺,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将会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MEMS工艺是芯片制造的一种特殊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惯性传感器芯片制造,而惯性传感器芯片已经进入每一部智能手机,手机横屏与竖屏视角的转换便依赖这颗芯片实现。

“如今各地晶圆厂烂尾的情况已经让政府感到担忧,但总体而言,大陆的产能仍然很短缺。”有晶圆厂商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几年前公司原本计划投资建设晶圆厂,计划投资50亿元,年产能为1万片8英寸晶圆,但之后项目夭折,原因便是地方政府不再支持。” “当时项目遇到国家收紧半导体投资,地方政府对于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没有信心,就需要地方承担大部分资金压力。”这位负责人说,工厂从开工到“投片”需要3年时间,而根据当时的测算,8年才能回本,这段时间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过于漫长。

当下,政府对于晶圆厂的支持无疑举足轻重,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在总结项目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时就说到,要有政府支持,中央政府通常是在政策和税务上的支持,地方政府通常是给予土地和项目奖励等支持,为了引进一些新项目,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一些准入的指导。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建议说,通过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误的投资导致的国家财产和资金的损失的考量下,可以积极推动国家需要的这类半导体公司。但是如果管控过于严苛,也可能会把这个产业的发展遏制住,减缓国家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投资金额小于10亿元以下的,按现有方式进行备案;对于政府投资金额低于某一数位的,如50亿元以下的,由省市相关发改委窗口指导;金额更大的由上一级的发改委管控。至于民企或外资为主的,因为政府担的风险较小,可适度放宽指导窗口。”

在叶甜春看来,此前多地都爆出芯片制造的“烂尾”工程,是因为个别项目在市场定位、技术研发、团队配置等方面没有做好准备,仓促上马。对于做好准备的项目,该上马还是要上马。

他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逻辑IC存在40万片12英寸的月产能缺口,存储器至少缺20万~30万片月产能。保守估计,月产能缺口在60万~70万片。整体产能缺口这么大的时候,应该更大规模、更有效率地扩产。“中国貌似缺乏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全球80%以上的产品用不到最尖端制程,14纳米以上制程能覆盖绝大部分需求——虽然市场份额可能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但这上面有大量文章可做。”

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

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防范意识的加强,锁具的安全性能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一把小小的门锁看似简单,但却为家庭拦住了不法分子的窥探,下面是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

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1

1、 固力GULI

成立于1969年,2001年加入瑞典亚萨合莱集团,提供全面的安防解决方案,产品业务涵盖各式锁具、安全门、门禁系统等。2012年更名为“中山亚萨合莱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拥有专业门控五金产品制造基地,是国内能严格按照美标ANSI、欧标EN、澳标、新西兰标准、国标和公安防盗标准、以及美国UL防火标准和中国防火标准设计、制造和检测系统的门控产品和窗控产品的企业。

2、 三环TRI-CIRCLE

始建于1930年,主营锁具、汽车零部件生产、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业务,公司下设11个子公司、1个分公司、1个跨国合资公司和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销售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制锁分会理事长单位、中国锁具发展中心、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3、 万嘉WANJIA

万嘉集团创立于1995年,以防盗安全门、防火门、钢木装甲门室内门防盗锁等安防产品为主导,集投资、进出口贸易、房地产于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拥有4大产业基地,20万平方米的工厂制造区,专利技术100余项,产品全面覆盖入户门、庭院门及室内门品类,在全国工程和零售网点达2000多个。

4、 梅花锁

始创于1993年,主要从事挂锁、智能锁、门锁、车锁等锁具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软硬件、通讯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共100多项专利,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5、 雅洁五金

始于1990年,专注中高端五金制品硏发与生产,是一家集硏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累积申请国家专利500余项。旗下拥有智能安防、机械门锁、卫浴五金、门用五金、家具五金5大品类,销售网点覆盖中国90%的地级以上城市,同时远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5多个国家和地区。

6、 名门静音门锁

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静音门锁、智能门锁和五金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发明专利65项,其中已获批发明专利32项。制锁行业国家及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拥有行业内首家专业的静音检测实验室。目前在全国700多家专卖店、1000多个销售网点。

7、 顶固Topstrong

成立于2002年,于2018年在深交所创业板A股上市,旗下产品有全屋定制、安全门锁、门窗三大品类,公司注重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拥有400多项专利,致力于成为系统空间定制、智能五金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方案解决商。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标准化终端网点1000多家。

8、 汇泰龙HUTLON

成立于1996年,集生活五金、智能门锁研、产、销于一体的科技型建材企业,涵盖智能门锁、五金门锁、门五金、门控五金、移门五金、家具五金、家具拉手、卫浴挂件和卫浴五金九大产品类别。拥有汇泰龙全屋五金解决方案,现代化生产基地5万平米。

9、 玥玛安防

集智能家居、保险柜、防盗门及锁具产品为一体的专业化家居安防产品制造商,公司建有广东中山和广西靖西2个工业园区,集研发、生产于一体。2010年起,专注研发智能锁,主办智能锁红皮书发布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中山市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称号。

10、 金点原子

建于2001年,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安防为一体的, 从事高安全锁具、防盗门、保险柜和电子防盗器材的制造型企业。拥有58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00多项实用新型发明,获得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高成长企业等荣誉称号。

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2

鹿客

鹿客品牌拥有推拉智能锁:P1、P3;猫眼智能锁:R1M;指静脉智能锁:SV40;全自动推拉智能锁:S30;Touch旗舰系列智能锁:Touch(智能门锁)、Touch2(智能门锁)、Touch2 Pro(新品)、

Q2(米家款);Classic经典系列智能锁:Classic(米家款)、T1 pro(智能门锁);智能猫眼:Cat(鹿客猫眼)、CatY(米家款);以及Monitor(门窗传感器)、Bell(门铃)、钮扣钥匙等多款智能家居安防产品。

德施曼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及安防领域的企业,形成了以智能门锁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产业链,产品涉及智能猫眼、智能摄像头、智能手环、智能保险箱等。旗下拥有德施曼和小嘀两大产品系列。

酷丰

酷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家居系统科技公司,于2011年在广东惠州成立,酷丰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楼宇小区视频对讲系统、安防系统、消费机系统、可视门铃等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

家用锁子哪个牌子比较好3

1、三星智能锁

三星智能门锁是由三星集团旗下高科技产业首尔通信息技术公司自主开发的,公司是一家从事开发、生产智能门锁及相关智能产品、安防产品的高科技公司。

2、耶鲁智能锁

耶鲁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和国际知名的锁具品牌,百年品牌一直以品质铸就经典。耶鲁电子数码门锁延承耶鲁品牌核心宗旨,结合韩国先进电子数码科技,为人们带来更安全,更便利,更时尚的门锁解决方案。

3、科裕智能锁

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几大智能门锁生产商之一,生产总部设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中国第一把智能门锁在这里诞生。公司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维护于一体。科裕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使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

4、凯迪仕智能锁

Kaadas凯迪仕专注于智能锁领域,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安装、售后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高新科技园——科兴科学园。

5、德施曼智能锁

德施曼指纹锁是由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公司所有产品技术源自德国,采用后包豪斯主义风格享誉欧洲。

6、飞利浦智能锁

飞利浦早在1920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从1985年设立是家合资企业起,飞利浦就秉承扎根中国的长期承诺,是一个知名的跨国集团,其产业涵盖电子,消费家电和照明等领域,2018年推出自己旗下智能门锁。

7、海尔智能锁

海尔创立于1984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家电集团,产品涵盖大家电,空调,小家电等领域。智能锁作为海尔智能家居板块的重要组成产品,在海尔之前渠道的基础上会有很好的市场渗透。海尔智能门锁所带来的门锁产品,正是立足于消费者需求,打造的一个进入智能家居体验场景的入口。

8、名门智能锁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门锁五金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企业。制造基地位于素有“五金之都”美誉之称的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