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u是什么

新手学堂013

miku是什么,第1张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Hatsune Miku),是2007年8月31日由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音源数据资料采样于日本声优藤田咲。

2010年4月30日,发布初音未来6种不同声调的版本“初音未来Append”。2013年8月31日,初音未来英文版本同VOCALOID3一并发行。 此外,初音未来还担任日本音乐团体Sound Horizon的演唱与合唱。随着“初音未来”声库的发售,这种成功的营销方式大幅改变了电子音乐人对于音乐业的认知和整个行业的格局。在衍生文化现象后,初音未来可指代包装封面上的那位葱色头发的少女形象,还可指活跃在动画漫画中出现的“人气歌手”。

近年来,初音未来成为各大厂商的“宠儿”,代言、授权产品种类从互联网、时装、汽车到生活用品,世界各地都有其踪迹。国内方面,就今年,初音未来代言和授权的产品就有红米Note4X,网易游戏新作《初音速》及近日的盛大手游《神无月》。

言和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和洛天依是情侣关系?

言和,是继洛天依后的第二位V家中文虚拟歌手,外表帅气,内心温柔,略带中性的声线是言和的独特魅力。代表作品有《牵丝戏》(翻唱版),《阴阳先生》等。

人物的感觉就是个带一点男孩子气的帅气女生,没错,女生,小编之前很固执的以为她是男孩子,毕竟声音真的很中性啊,然后因为和洛天依经常合唱所以有些二次元的朋友就开玩笑说,言和的设定不会还有天依男友这一项吧,毕竟洛天依也很为大家熟识了。

但是言和真的是女孩子哦,还是一个个子比天依高腿比天依长的女孩子,,但其实,这样的cp也可以站一站。

“初音未来”出席淘宝造物节。

在二次元文化流行的当下,现在很多人将洛天依的火热,视为对二次元潜在巨大市场的一次掘金行为――在日本,被粉丝尊称为“世界第一公主殿下”的初音未来吸金能力惊人,2012年,初音未来广告出场费达到750万日元以上,演唱会每次价格超过300万日元,其在当年一共创下超过100亿日元(约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被称为“身价百亿”的公主。

同时,初音未来成为各大厂商的“宠儿”,代言、授权产品种类从互联网、时装、汽车到生活用品,世界各地都有其踪迹――包括初音未来刚成为小米某款手机的代言人。去年12月,初音未来在北京举办的演唱会最低票价680元,这个价位的票在半小时内就售罄了。

洛天依从外形包装到商业模式都与初音未来相似,企图打造中国的初音未来。不过,这条粉丝商业变现道路,在中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

有千万粉丝,商业变现却格外艰难

“其实到目前为止,洛天依还没有实现盈利,我们一直在投资,虽然有一些收入,但至今未能收回成本。”曹璞透露称,现在,上海禾念在同时运作六个虚拟偶像歌手,公司投入包括运营成本和声库软件的制作与升级。

洛天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雅马哈软件声库编辑器在中国卖不动。雅马哈在日本的声库编辑器销售量火爆,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没有出现,售价980元的声库和880元的编辑器,在中国买单者并不多,而是免费软件满天飞。后来,雅马哈退出了参与投资的禾念

2013年,有了一定粉丝积累的洛天依试图用周边产品模仿日本的模式,打响人气后卖周边产品和 CD。但在中国当时的盗版环境中,周边产品根本卖不动,想要靠这赚钱,几乎没有希望。

ToC商业变现走不通的情况下,禾念开始走ToB的广告代言、形象授权的商业变现路径,将洛天依形象授权给手游《龙之谷》,代言长安汽车。但此番变现却引起洛天依粉丝不满,认为洛天依与产品本身调性不符。

公司内部也有分歧,禾念原创始人任力想要脱离 UGC模式,弱化音乐,将虚拟偶像当成真人偶像一样进行运营,走偶像化道路。也有人希望继续依靠UGC内容,走以音乐为基础的初音未来模式。2015年2月,力以内部理念不合为理由宣布离开禾念,成立了另一家做虚拟偶像的公司上海望乘。

禾念继续让洛天依走歌姬模式。曹璞2015年到禾念担任总经理,在她看来,国内的二次元文化这两年比以前流行很多,尤其B站兴起之后,洛天依在网上聚集了很高人气,也出现了很多希望和洛天依合作的公司。不过,虽然大环境有所改变,这对依靠 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洛天依无论是提升人气还是商业变现,都比之前相对容易,但这依然是一个早期市场,比之日本的成熟环境还有差距。

在一个早期市场,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粉丝的感受。一方面,在对接广告代言时,会选择与虚拟歌姬形象相符的广告。另一方面,在运营自己的歌姬时,不敢轻易找合作伙伴,虚拟偶像制作和运营的每个方面,几乎都由禾念自己来做,禾念拥有自己的 VR、AR技术团队。

这导致成本很高。据曹璞介绍,打造一个虚拟偶像的前期投入过亿元虽然洛天依在上海举办了演唱会,但场演唱会直接照搬初音未来在日本的全套设备、模型精度、实时动捕等技术呈现一场完整的演唱会,需要投入上千万元但演唱会赞助不多,仅靠票务无法覆盖成本。

难以变现的二次元经济

现在洛天依主要靠卖编辑器、授权、代言来赚钱,她同时代言了4款游戏,最近还为一款游戏献唱了中文主题曲。同时出于中国版权市场的好转,开始制作一些周边产品但目前的营收仍无法覆盖成本。“UGC在日本可以,初音就是靠UGC起来的,但在中国不行,市场成熟度不够,中国85后、90后对二次元文化还是停留在兴趣、爱好上,三次元的壁垒还没有完全打通。”

更重要的是,而虚拟偶像的诞生与培育更离不开内容的支撑和综合性的后续运营,尽管国内除了洛天依,在过去已经涌现出乐正绫、乐正龙牙、紫嫣、东方栀子等二十多个“虚拟偶像”,真正拥有扎实人气的却没有几个

“很多公司都在打造虚拟偶像,但都没做好,因为这是一件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事情。”七灵石CEO叶伟表示当外界观察洛天依在中国的运作时会发现,她的成功其实很难被复制。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粉丝价值能否转为经济价值,二次元市场在国内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其实在业界都是未知数――7月中旬,二次元视频网站“AB双娇”AcFun和Bilibili大批影视剧下架,这两个网站过去几年来,进行了多次的商业化尝试,但最后都发现道路格外崎岖,至今未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BAT巨头上――百度办了“次元力MAX”的2017贴吧封神盛典,试图以二次元带动贴吧复兴;阿里的主战场则是优土和阿里文学。腾讯最大的优势莫过于QQ,加上了主推的兴趣社交产品“兴趣部落”,还在成都举办了漫展QQJOY。但腾讯高管也坦言,即便聚集了用户、完成了闭环, QQ的二次元依旧没有走出变现困局。

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如今核心二次元用户到底有多少是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从年龄构成上看,最早接触“二次元”的“80后”正逐渐退出,“90后”和“00后”已是“二次元”用户主力人群,占到90%以上。

此外,初音未来马上就要进军中国市场,到时候中国市场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此之前,打造出真正受欢迎的虚拟偶像,是所有中国虚拟偶像公司的挑战

自从雷军成名曲《are you OK?》火了之后,雷军可以说是越来越变得不务正业了,不好好去做他的手机、电视、生态链,开始跑出来唱歌了,尤其这段时间,接连不断的发表新的单曲,个个都魔性不止。这不,刚刚又有一首名雷式风格的单曲诞生了。

其中有一段歌词雷军唱到:24年前,我也想做歌手,那还是我大学18岁的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葱头,那时我在我们图书管理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叫:《跟MIKU学唱歌跳舞》,激动地一遍又一遍在操场跑步。

可以看出,其实整个曲目讲述的是小米这次邀请了初音未来作为新红米手机Note4X的代言人的故事,并且还讲述了雷总ARE you OK是如何诞生的。不仅是歌词还是曲风,都十分有趣,如果说是雷军开启了网络营销的神话故事,奠定了手机圈的销售模式和如今的格局,那么这台新的红米手机是否真的会成为小米新年的第一台热销产品呢?

初音未来在二次元的地位是没人能够比拟的存在,就算是不知道初音未来的大妈们,但是《甩葱歌》她们都是知道的,这就是初音未来的影响力,初音未来出道到现在13年,可以说是红遍全世界了,没人不知道这个蓝绿色双马尾,日式洛丽塔永远16岁的美少女,她的形象个歌声已经成为二次元的标志,这一点是没有谁能够撼动的。

许多人都是从认识初音未来才渐渐知道二次元的,被她魔性的节奏极具洗脑,这股热潮迅速在全网引爆,并且在之后两年中,这股热潮跨过大海传递到了我们中国,在青少年中间备受推崇。初音在诞生的两年里,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其粉丝,大量的二次创作与原创作品使得初音的人设越来越丰满,甚至在网络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以“初音”为标签的作品越来越多。

初音未来在日本本土的地位更是无人能够匹敌,作为虚拟偶像已经在日本教科书上出现,初音未来作为一个二次元的虚拟偶像,本身就萌点多多,双马尾,公主脾气,百变的造型,各种萌点也都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思,因此初音造型本身的设计就非常成功。而且初音未来不仅在二次元圈活跃,事实上她已经冲破圈子,出现在人们许多行业事物中了。初音的原创歌曲已经超过了一千首,也延伸出许多周边手办。

初音未来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她活泼可爱的形象,加上不错的性格,基本不会对她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产生影响,初音的形象的接纳度,在普通人看来也是非常高的。她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成为了虚拟歌姬的标志。

2017年10月1日-10月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着“华南地区最具人气漫展”之称的萤火虫漫展正在这里举办。和之前举办的十六届一样,抢在十一黄金周第一天开幕的本届漫展依旧延续了在 二次元 群体中的极高人气——超过百位的二次元超红偶像集体亮相。在这其中,和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一同出现的《初音未来:梦幻歌姬》,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与萤火虫一同闪亮的公主殿下

由掌趣科技和黑瞳旗下黑糖工作室研发、腾讯代理的初音未来正版音乐手游《初音未来:梦幻歌姬》在本次萤火虫漫展上迎来了自限量删档测试以来的首次公开“露面”。在游戏所处的A34展台,众多慕名前来的粉丝们和刚刚庆贺完十周年的初音未来一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初音演唱会”。

作为《初音未来:梦幻歌姬》在公众场合的“首秀”,腾讯在展台搭建和环节设置上十分用心:大屏幕投影的游戏体验,随处可见的V家等身立绘、雪初音手办、1/4初音公仔、初音圆珠笔套装等多种周边,《离去之原》、《初音未来的消失》等多首V家名曲露出以及现场舞蹈游戏PK赛等环节设置,在第一时间便彻底引爆了在场粉丝的热情。粉丝们自发组织了宅舞、cosplay,以及专业演唱会应援团的现场打call,为自己喜欢的miku殿下应援。

事实上,在为期三天的萤火虫漫展上,A34展台不仅成为了粉丝们的狂欢之地,也成为了初音未来和萤火虫共同闪耀的舞台。

粉丝们的热情同样在线上引发了一场“初音旋风”。知名博主山下智博在微博上发起了主题为#为初音打call#的话题活动,并率先晒出了自己为初音制作的应援图。

精准的二次元属性很快将包括ACG动漫君、进击的阿木君、辣条娘在内的众多大V卷入话题,一大批高质量UGC的涌现使得初音未来及其众多衍生文化产品,在十周年大热之后,再一次迎来了关注高峰。

以爱之名的“本命文化”营销

能在短短数日内成功引发线上线下双端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精准切中受众痛点的“本命文化营销”。复盘这次《初音未来:梦幻歌姬》的整体营销脉络,不难发现无论是现身萤火虫漫展,还是在微博等舆论阵地配合发起粉丝#为初音打call#的话题活动,其核心思路都是寻找特定受众群体,即初音粉丝、泛二次元爱好者以及音游爱好者的兴趣关注点,通过短时间、高频次的引导,最大程度的活化“初音未来”这一具备鲜明个体属性的虚拟歌姬形象,在粉丝群体中的影响力。

相较于关注点较为广泛的普通游戏爱好者,二次元爱好者群体则有着更为突出的画像特征:对特定对象,即“本命”极高的投入度,以及同好之间的零隔阂交流和迅速扩散。这样的群体特质使得在针对二次元群体进行定向宣传的时候,必须对其所关注的兴趣点有精准的把握。而对于初音未来以及VOCALOID家族的粉丝来说,初音未来这位“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无疑是一记正中靶心的直球。

初音与未来

另一方面,作为出道已经十年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本身所具备的“打破次元壁”的能力,也是此次短时营销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初音未来(初音ミク/Hatsune Miku),是2007年8月31日由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音源数据资料采样于日本声优藤田咲。而其拟人形象,有着葱绿色双马尾的少女,也随着衍生文化的大力盛行而逐渐成为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以其为原型的“亚种”多达数十位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的虚拟偶像。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初音未来更是和丰田、小米等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推出了限定款产品或成为虚拟偶像代言人,“初音未来”正在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二次元和三次元在这里并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借助虚拟歌姬这一媒介实现了交流融合,这也使得初音未来在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虚拟歌姬。

在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同时,初音也拥有着基数庞大且稳定优质的粉丝群体。众所周知,二次元粉丝群体拥有着极为优秀的消费能力,是游戏等泛娱乐文化形式一直在努力发展的受众群体。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游的兴起,如何将初音未来这类顶级IP的影响力转换为手游的推动力,是腾讯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初音未来:梦幻歌姬》便是这种战略思路指引下的产物,这款继承了正统初音血统的游戏将在腾讯手中绽放怎样的光芒,我们也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