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也是用微信吗?

新手学堂016

其他国家也是用微信吗?,第1张

微信在国外当然也有使用的人,只不过大部分是中国人而已,微信的绝大部分使用人群是分布在亚洲。

微信在海外的7000万月活跃用户集中在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华人较多的地方,也是中国学生留学和中国人海外游的热门地区。

海外微信用户可以归纳为四类:一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习惯用微信和国内的亲朋好友交流;二是中国驻海外的工作人员,因为欧美的流量费用普遍较低,而国际漫游费很高,使用微信和国内沟通更加省钱;三是海外的华人,由于受到国内的亲朋好友的影响而使用;四是做中国游客生意的商家,因为现在海外游非常的火,国人去海外游玩又通常会非常爽快地掏腰包购物,所以精明的商家就使用微信和微信支付来吸引中国人。

微信作为最受国民欢迎的社交软件之一,近年来,也开始走向国际化。那么,微信在其他国家也很受欢迎吗?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真相是,微信在其它国家的装机率,其实并不大。我们知道,中国市场是具有很大的潜力的,而微信作为国内普及度最高的社交软件之一,使用度非常高。

但是放在整个国际市场来看,微信的使用数据就没有那么拿出手了。在国外,人们使用的最多的是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等软件,这些软件推广的非常广,虽然微信有排在第三的装机数据,主要也是由华人支撑起来的,在其它国家,基本上使用得不多。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微信不受外国人欢迎的原因。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一个软件在群体中使用率很高,那么即便你并不喜欢这个软件,但是为了融入这个群体,方便和其他人交流,你也会去使用这个软件。微信之于我们的意义就是这样的。我们使用微信,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在使用,这是大势所趋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不用微信,改用facebook等软件,那么我们就没办法和身边的人交流了。微信作为一个聊天工具,我们下载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和人交流,这是最基本的。

而放在其它国家身上,也是一个道理。在微信推广到国际之前,已经有了Facebook Messenger、Line、WhatsApp等软件。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有他们使用习惯的聊天工具。比如欧美国家的人,使用的最多的是Facebook,WhatsApp等,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则用line比较多。

当一个社会群体,在对某一个app的使用达到了一定的共识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大的格局。这在某一种程度上,就像是语言一样,在经过了社会的约定俗成之后,它在一个地区就带有了强制性。而外来的软件是很难侵入的。

所以说,微信国际化的失败并不是说微信有多不好,而是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色,我们不能够用一个并不比别人优秀的产品,去强行融入别人的市场。

同时,微信国际化的失败,和它本身的缺陷有关。平心而论,微信其实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聊天工具。不管是在开放性上还是在全球化上,都有其缺陷。这也是很多外国人不用微信的原因。

微信现在绝大部分使用人群是在亚洲,尤其是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在亚洲人们使用的两个主要聊天软件是微信和Facebook,在国外都可以使用微信,只是目前为止国际市场还是Facebook的天下,微信正在努力追赶当中

我其实这和中文市场有关,中文的市场非常特殊的一点是,它有足够大的单一语言市场,而且文化背景类似。像Google所有这些互联网产品,最多只能做到推出该语言版本的产品。但并没有针对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作出优化。最典型例子就是流浪地球,别人拍的高科技**。不会有那么丑的校服,还有北京交通委提醒您。

而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产品,其实是,美国本土的高科技公司推出的通用版本基础上,优化出来的不同语言版本。唯一改变的是语言,没有改变习惯,甚至连语言习惯都没有做出优化。

像韩国这么有钱的国家,但它的人口有多少?5000万。这所以说只能推出一个语言版本的产品。另外有些国家可能人口基数庞大,但问题是没有足够消费能力,比如越南。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最成功,针对单一民族进行优化的互联网产品,其实是日本雅虎。。。可能是因为日本本土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都十分巨大。本地人有巨大的发言权。

但问题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中国互联网诞生的时候,我们其实和现在的越南一样穷,甚至比他那会更穷。只有自己人在干,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些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很强大了。这有点像当年的Intel。当年开发出4004CPU,客户对象其实是日本人开发的计算器,就是我们财务会计现在用的那种。结果开发出来以后,日本人不喜欢不满意,这专利也没要,才有后来的Intel帝国。大家都以为,PC兼容机市场只是发烧友的玩具,没啥用的。等到壮大以后,想回头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中文市场是中文互联网企业的护城河,这合计拦住了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也放慢了我们走出去的脚步。因为国内市场非常庞大,要接近全力去占领。真是竭尽全力啊。当年淘宝和腾讯两家公司在推广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功能的时候。马化腾在港大演讲时曾经说过,当时滴滴和快车竞争一天要烧2000万。号,支付宝和微信这两个工具的推广,好像最后总共用了300个亿,这是别的公司统计的。知道为什么微信和支付宝能流行起来吧?除了功能强大,人家真的是拼了死命了。其实快捷支付一直都有,但只限于小部分区域和小个别行业流行。最典型的是各个城市的公交卡,还有大型超市百货公司的购物卡。为什么没有流行起来啊?因为没有足够的好处,人家没有必要改变自己已有的操作习惯。

腾讯和支付宝大战的最大好处是,把原来这些快捷支付公司全挤没了。这两位兄弟争老大老二,结果把那一堆老三给打死了。

腾讯的支付宝这几年一直在市场上互相竞争,不可能再有余力去争取国际市场。至少马化腾和马云都不敢再花300个亿在国际市场上吧。而且赤裸裸的补贴,是否会触及不正当竞争呢?

其实上面说的是一件事,就是中文互联网企业,先要占领国内的高地,才去考虑国际市场的事。那还有一件事,就是独特的中文互联网市场。世界上可能只有中国是一个以普通话为基础语言,方块字为使用文字,都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要考高中到考大学,像流水线一样被制造出来的人才。别的国家是类似,但是不一样的的。至少80年代开始到现在2019年,学生的校服还是那么丑。你会发现很多的语言习惯其实是有社会环境和制度造成的,而这一点在中国,黑龙江和广东省是一样的。香港另外一套制度和习惯,让他只有600万人,只有一堆离岛。黑龙江的学生和广东的学生提起9年义务教育,都会说你总是那么秀。你是不是偷偷的补课了?在中文环境里面可能会有2~3亿人了解这件事。出了中国,别人就一头雾水了。

至于这种生活习惯的地域性,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会有。但不会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之多,地域面积之广。想想欧洲有多少种语言吧。所以公共性质的东西在中国特别容易收获收益,因为人口多。到了专业词汇领域,那就更恐怖了。基本上各类型专业词汇,在中国会翻译成专有的中文词。虽然还有很多翻译的不好的。就是因为人口基数大,这种事国家来干一次就得啦,然后整个国民使用。更好笑的是外文书籍,对比一下外文书籍和中文版本价格差异的。你会发现,中文版书籍价格会便宜很多。不是中国商人善良,喜欢做善事。而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同一套书籍的版权成本,原来是100个人分担的,到了中国是有十几万人分担。这是除去了盗版市场以外的。连很生僻的专业书籍,也有足够的市场。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不懂外语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在一个单一的中文市场里面做,就已经可以排在世界前列了。

外国的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一开始是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让本土企业起来了。但也不怪他们,因为世界上也是第1次出现有一个有那么大人口那么大地域的市场出现。至少中国13亿人,估计有10亿人会说普通话吧。印度有多少个人懂英文的人?人家基本上是一个邦一种语言,英文是联系各个小民族的联系语言。这是9年义务教育的功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市场成就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但也妨碍他们走向世界。一是节奏落后于国际上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的文化语境,背景,和国外也是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不是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