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2手机屏幕出现两个黄色光晕,是屏幕坏了吗?

新手学堂048

小米M2手机屏幕出现两个黄色光晕,是屏幕坏了吗?,第1张

不幸中的不幸,我也中招了,最近发现手机屏幕中部左侧边缘也出现半个黄圈,而且明显感觉手机发热严重,电量消耗变快。购买时间是2012年11月份,国产手机也就这样,用个1年半就了不起了。我也不准备找官方修了,他们肯定说你挤压屏幕挤坏的。如果全国各地用户都不约而同的在相同地方挤出相同的黄圈,那真是太巧合了。反正以后也不会再买小米了。

发现最近网络上关于小米MIX2好还是iPhone X好的对比帖是数不胜数,反正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雷军这次就是冲着苹果去的,虽然短期内差距依然存在,不过敢想敢做,我觉得至少这一点是值得钦佩的。而我也冲着“支持国货”的单纯出发点,在小米MIX2发布后就有幸在小米官网抢到了一台,用着也差不多个把月了,对于小米MIX2的优劣,我自己多少也心里有了点底。

虽然不少人觉得这是一款“雷声大雨点小”的手机,不过我自己却并不认同。下面我就以自己较关注的点来简单给小米MIX2做个体检分享。当然,iPhone X未出,iPhone 8我也没入,我就以之前用的iPhone 6 Plus 作为标的物来对比好了。

1不管怎么说,运行流畅才是手机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小米MIX2这次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自带的MIUI 85和骁龙835处理器用起来非常流畅,也很顺手,用了近一个月了,卡顿的现象也没出现过。而iPhone 6 Plus由于已经处于半入土的状态,再加上IOS 11的影响,所以并不如小米MIX2顺滑。不过就我最初使用iPhone 6P的印象,小米MIX2的顺滑度也是不比iPhone6P差的。如果要打分的话,我两者都可以给95分。

2续航能力。这个也是苹果的老毛病了,相信有iPhone的朋友都深有体会,随便刷刷微博都能导致电量不足,因此随身备着充电宝是必须的事。而小米MIX2则优越许多,经常连着煲剧2到4小时也不用为电量担心,再加上快充30的加入,让小米MIX2更是成为充电界里的一把好手。大概测试过,充电半小时电量上升50%,基本上我都是早上满电、晚上睡觉前才充电。一般“重度”玩游戏使用还是可以的。

3最后就来看看颜值。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颜值这东西真真是很主观的,除非你已经丑到了一定境界,因此要说6P和小米MIX2谁才是真女神,我也没法给标准答案,总之我个人我喜欢小米MIX2一些,因为有全面屏的小米MIX2在视觉效果上更优秀。

当然了,以上也仅仅是一个个人主观的简单对比,究竟小米MIX2要不要入手,还得看看你自己。

外观方面

1、屏幕尺寸从644降到599英寸、屏幕比例由17:9升级到了18:9、屏占比小幅提升

小米MIX配备的是644英寸超大全面屏,而小米MIX2则有所减少,屏幕尺寸为更小一些的599英寸。由于采用全面屏设计。599英寸的小米MIX2机身尺寸基本与目前主流的55英寸大屏手机差不多,所有尺寸上并不会显得很大,单手握持更好。此外,小米MIX 2的屏幕比例由小米MIX的17:9升级为18:9,长宽比更高,这意味着在相同显示面积的情况下,小米MIX 2机身更窄,提升单手握持舒适度。

2、小米MIX2相比MIX边角更圆融,此次中框也由原来的陶瓷变为7系铝金属

上一代小米MIX采用全陶瓷机身设计,机身中框与背面均为一体式陶瓷材质,由于这种设计对工艺要求很高,导致量产困难,因此在新一代小米MIX2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了相对传统的7系铝合金材质中框+陶瓷后壳设计,相比上一代陶瓷中框设计,大大降低了量产的难度。

此外,小米MIX2的四个边角,相比上一代偏方形的小米MIX显得圆润了不少,握持手感相对要更舒服一些,此外圆润边角设计,也是目前大多数手机设计的主流风格。

3、小米MIX听筒设计有所改变

上一代小米MIX采用了压电陶瓷震动的听筒设计,它的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震动,有机身边框来发声,但实际体验并不好,广受诟病。而这次小米MIX2则回归到传统的振膜发声方案,采用极为细小的听筒设计,不影响全面屏手机额头的正面观感,这种巧妙设计也算是一大有益改进了。

背面方面,小米MIX2和小米MIX基本没有变化,后壳则依然是四曲面陶瓷设计,依然是后置指纹识别设计。

硬件方面

小米MIX2作为MIX的下一代版本,硬件方面提升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处理器由上一代的骁龙821四核升级为今年最强的骁龙835八核处理器,性能提升明显。

小米MIX2搭载了和今年小米6相同的索尼IMX386传感器,支持4轴光学防抖,相比小米MIX搭载的相对普通的1600万像素摄像头,在拍照上也有了明显提升。略显遗憾的是,小米MIX2并没有像小米6、小米Note3那样,搭载今年流行的双摄像头,因而不支持人像拍照模式。

小米MIX2也由之前的MIX全网通,升级到了全球通,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本没有区别,不过对于经常需要在全球不同国家出差的商务人群来说,还是能够带来不小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