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18到60岁的微信用户比例分段如下:
18-24岁:占比约为14%,是微信用户中最小的群体之一。这些用户通常是大学生或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会用微信来与同龄人交流,分享生活和工作经验。
25-34岁:占比约为38%,是微信用户中最大的群体之一。这些用户通常是职场人士,他们会用微信来与同事交流、管理事务、与朋友保持联系等。
35-44岁:占比约为26%,这些用户通常是中层管理人员或者是家庭主妇。他们会利用微信来管理工作和家庭生活,还会与朋友聊天,分享生活经验。
45-54岁:占比约为13%,这些用户通常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退休人员。他们会利用微信来管理工作和生活,与朋友分享生活经验,还会用微信来阅读新闻和获取相关信息。
55-60岁:占比约为9%,这些用户通常是退休人员。他们会利用微信来与子女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经验,还会用微信来获取相关信息。
总体来说,微信用户的年龄分布比较均衡,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信和qq是腾讯公司在即时通讯领域的两个软件,同时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两个即时通讯的软件。其中QQ发布于1999年,微信发布于2011年,经过几年的发展,二者几乎统治了中国几乎即时通讯市场。
作为具有同样功能的的软件,二者的业务不可避免的重叠,但是从大众分析调查来看,二者的受众人群有着一些小区别。QQ在青少年团体中受到广泛欢迎,而微信的使用群体更加倾向于中老年,由此我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它的原因。
首先说微信,成立于2011年,是腾讯公司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它的战略地位已经和QQ平起平坐,并且他主要针对于移动终端。而QQ成立于1999年。虽说最近也在注重于移动终端的培养布局,但是在PC端的地位也不可能被撼动。之所以中老年人更喜欢用微信而不是QQ,青少年更喜欢用QQ而不是微信,我想有以下两个个原因:
1、 人际关系沉淀。微信更加偏向于移动端,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对pc的接触比较少,所以对于QQ并没有过早就去使用,所以在QQ上并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沉淀。而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的成长期就已经开始接触PC,首先接触的及时通 讯软件就是QQ,所以人际关系方面大部分在QQ上。
2、 用户的迁移成本。中老年人由于过去的人际关系主要靠电话短信维持,从电话短信的交流方式换成微信的交流方式是一种质的变化,微信开始主要作为一个补充交流工具,并不是一个硬性需求。而且微信可以自动提醒通讯录中开通微信的好友,由此把用户从电话簿迁移到微信,用户花上上面的时间和迁移成本较低。而对于QQ用户,微信和QQ的业务重叠太多,QQ是用户依赖性比较大的通讯软件,从QQ迁移到微信需要太大的成本但是并不能带来通讯方式上的根本改变,无法吸引大量QQ用户转移到微信。所以迁移成本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总结:在电话短信、QQ、微信这三个主要通讯工具来说,微信对电话短信只能是部分替代,而微信对于QQ来说对二者的业务范围来说是二者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中老年人使用微信只是对自己交流方式的一个补充,而青少年如果微信QQ由于二者业务功能重叠太高,微信还没有达到需要完全放弃或者部分放弃QQ的重要的重要程度,所以由此得出结论!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怎么查看2021 2021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微信个人年度数据报告。又到年尾了,大家今年也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今年的微信报告单,能够在报告单上,清晰的了解自己今年使用微信的活跃度、游戏偏好、游戏时间、消费偏好、购物花销和朋友圈打卡地等等详细数据,相信这些数据对大家都是比较有用的,不过有些小伙伴还是不知道怎么查看微信年度报告,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2021微信年度数据报告的查看方法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首先打开微信客户端,在微信客户端最上面,点击放大镜搜索图标。
2、然后在搜索栏中搜索“微信数据报告”,点击小程序分类。
3、进入微信数据报告展示界面,选择微信2021数据报告,然后点击界面中的“生成报告”。
4、然后会弹出是否允许生成的弹窗,点击允许,即可生成微信2021总结报告单!
PS:这份总结的数据是非常精准的, 依托微信大数据整理然后进行总结分析,将大家一年来的详细情况,通过报告单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大家查看和总结!
1、首先要打开并登录微信,在底下选择我的设定,再选择设定,如图中所示:
2、第二,在设定中找到并点击一般,也有可能出现的是通用,如图中所示:
3、第三,在一般中找到并点击功能,如图中所示:
4、第四,在功能中找到并点击新视讯通话,如图中所示:
5、第五,现在这个样子表示视讯通话语音通话是有铃声提示的:
6、第六,在这个部位点击一下,使之变成如图中灰色的样子就说明把声音关闭掉了。
扩展资料:
1、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微信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较去年增长35%,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90分钟。消息日发送总次数较去年增长67%。日成功音视频通话总次数1亿次,较去年增长180%。
2、2018年6月,微信悄然上线了亲属卡功能,尚属于灰度测试中,只针对部分用户开放。据了解微信亲属卡功能与支付宝亲密付功能类似,均是一种“代付”功能。使用亲属卡的用户开可以在消费时使用亲属卡中的额度付费,并会扣除发放亲属卡一方的实际费用。
3、在日常运营中,腾讯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处理用户的举报内容。根据用户的举报,查证后一旦确认存在涉及侵权、泄密、造谣、骚扰、广告及垃圾信息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等,微信团队会视情况严重程度对相关账号予以处罚。
参考资料:
二维码从未像今天一样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遍地开花。微信支付跨境业务运营负责人殷洁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在此之前,也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二维码支付运用到极致。
在中国,二维码已无处不在。基于这种移动支付方式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产生的信任度和默契度早已无需多言。无论买菜、买早餐时,你跟店主说已经扫码付款,店主就会让你拿着东西走了。但在国外的大多数国家,这种支付方式还很少见。
意外
2016年2月,泰国旅游城市清迈泰旺洛餐厅的店主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在店面的结算台接入了微信支付的移动扫码支付。此后,她发现日常开店一天的营业中,选择移动支付的超过现金支付70%~80%。这其中,很多是来自中国、新家坡等地的游客。与此同时,使用微信支付还可以享受95折的折扣,一月之后,她意外地发现,使用移动支付后的营业额比之前要多大概50%以上。
泰国本土的移动支付发展缓慢,如今在泰国市场搅起二维码风暴的是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此之前则是传统支付金融机构银联、Visa和Master等的天下。
泰国金融服务门槛高,目前90%以上的泰国人都还在使用现金,持有信用卡的泰国人大约只占了10%的比例。“移动支付产品想进入信用卡高度发达市场,比如美国欧洲,就没那么容易。但移动支付可以直接跨越信用卡阶段,直接在信用卡薄弱地区对商户普及移动支付。”微信支付跨境业务亚太区负责人马遥表示。
银行卡不普及,与对信用卡的持卡人要求很高有关。除了每个月要求有15000泰铢的固定收入证明外,还通常满300泰铢才能使用,并且要付百分之几的手续费。而且泰国的币种繁多,最大面值1000元,最小面值1分钱,这都给二维码支付带来了发展空间。
自2013年5月中国第一批跨境支付试点企业名录公布后,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打开了新的广阔市场空间。在国内移动支付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取的手续费率通常低至千分之五以下。而在境外市场,其收取的支付费率可达到3%~4%。
“现在海外的增长量非常大,目前银联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在海外,海外市场经过传统支付机构的多年培养,用户已经习惯了3%~4%的费率,这将是移动支付公司未来重要的盈利点。”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鏖战
移动支付海外鏖战的第一站是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市场,以及以日韩为主的东亚市场,腾讯跨境交易部门是在2011年开始研究,2012年正式上线。殷洁向《中国企业家》透露,目前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向是紧跟出境游市场,而东南亚是国内出境游主要目的地。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近期发布的报告,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借着中国游客的这股东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海外战争愈演愈烈。“泰国地区2016年同期到今年5月,微信支付规模增长了约六倍左右,一个比较大的峰值期是2017年的春节,春节到泼水节期间又提升了38%,且一直都是稳定上升的状态。”殷洁表示。
5月11日上午,马遥及泰国的团队一直在跟泰国央行进行沟通,有关微信支付具体业务细节,如何避免交易的风险?如何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商家利益?怎样保证微信支付在当地的稳步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双方的激烈讨论,会议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
在中国移动支付公司进入泰国市场之前,在泰国移动支付领域,相关的法规法律都是空白。为了避免出现意外风险,泰国央行甚至在2017年3月份专门组织公务员考察团,前去腾讯拜访,交流移动支付和相关旅游行业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长期的沟通过程,对于马遥来说,刚开始,她需要一直跟泰国央行的工作人员解释移动支付与传统的支付交易具体有何不同,沟通到现在,她发现跟泰国央行的沟通必须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为此,微信支付派有专门的运营人员和法务来跟央行对接沟通。
“今天的沟通会后,我们和央行商定了具体的协调办法,以后只要有状况,他们会及时和我们沟通,我们会快速确认。”马遥说。
这种交流的作用也是相互的,泰国央行正在筹划推出二维码支付的相关标准,以促进本国移动支付公司的发展。5月2号,在跟马来西亚央行进行的电话会议中,马遥获知,受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在马来西亚的推动,希望制定相关法规来促进2020年实现马来西亚的“无现金社会”。另外,另一移动社交巨头LINE也开始在泰国推广移动支付业务,但属于起步阶段。
相对欧美等国而言,泰国市场属于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进入的。在过去的一年内,有超过800万中国人去泰国旅游,对于泰国央行和商家来说,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是关系泰国旅游业的重大事项。
但美国属于监管高度严格的金融市场,在每个州开展支付业务,都会有不同的要适应的当地法律法规,而且美国信用卡高度发达,“想在美国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在美国31个州分别申请牌照,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马遥表示。为此,微信支付采用跟本土机构合作的方式。2017年5月,微信支付宣布携手CITCON进军美国,主要针对赴美中国游客。
根据艾瑞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总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5万亿美元),是2015年的3倍。根据Forrester的数据,美国2016年的移动支付交易总额仅为1120亿美元,仅仅是中国的零头。到2017年5月,微信已经对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规化接入评估,现在已正式落地13个国家,支持超过10种外币直接结算。截止到2017年4月,支付宝已经登陆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26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8种境外货币结算。
而支付宝在境外市场的布局早已开始,甚至更为激进。在海外,蚂蚁金服的主要战略是跨境线上业务、跨境线下扫码支付业务以及投资并购。2016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Paytm、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进行投资。2017年,蚂蚁金服在海外的投资还在继续并加速,2月蚂蚁金服和菲律宾公司Ayala联合投资隶属于运营商GlobeTelecom的数字金融公司Mynt;3月阿里巴巴增持印度电子支付公司Paytm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野心
2016年,腾讯拿到最高奖的团队有两个,一个是游戏《王者荣耀》,一个是微信支付,团队奖金达到1个亿。有媒体报道称,微信支付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微信支付在线下支付市场2016年就已全面超过支付宝”。腾讯财报的官方数据则显示,2016年12月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微信在线下支付领先,更多是指二维码支付。但支付宝对于“线下支付市场微信支付全面超越”并不认同。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宝以5042%的市场份额夺得移动支付头名,2015年同期这个数字是684%,微信支付凭借着社交红包和线下扫码支付而崛起。中金公司基于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测算,在移动端,支付宝2014~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6%,而微信支付增速高达3269%,微信支付增长之势明显。线下支付市场,微信支付的二维码与支付宝的二维码“并存”于柜台已经是一种现实。现在双方争夺的焦点是:
用户拿起手机之后更愿意扫谁的码,这是为什么支付宝在社交化之后继续摸索社区化和内容化的缘故。
两者之间在竞争,海外的商家看在眼里,很多有眼光的商家会同时接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家。“如果一家在利润上做一些让点或优惠,就能有优势,比如微信支付会帮忙推一些境外商家的优惠券,你去到日本或者一个商家里面,这个商家跟我们合作,你用微信摇出一张券,回头支付的时候把那张券直接抵扣现金。”菠萝PASS海外支付业务总监耿直表示,菠萝PASS是微信支付的海外服务商。
传统支付金融机构受移动支付的冲击也很大,泰国著名的KINGPOWER免税店市场部经理匡伟表示,“自2016年接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两家移动支付以后,银联、Visa、Master等传统支付机构按比重来算的话,已经下降了20%~30%,目前占总体份额的70%~80%,下降的趋势很明显。”
在海外业务的落地拓展,微信支付几乎采用了一种与支付宝完全不同的方式,支付宝的海外业务是“亲力亲为”,而微信支付则由服务商来提供落地服务,因此微信支付在海外的员工人数不到支付宝的百分之一。如微信支付在泰国没有驻点和工作人员,地推的所有细节实施都由服务商完成,包括接入商户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服务商可在微信支付开放的服务商高级接口的基础上,为商户完成支付申请、技术开发、机具调试、活动营销等全生态链服务。
菠萝PASS就是微信支付的海外服务商之一,在清迈几乎所有使用的微信支付,全部都是菠萝PASS背后的玩途公司提供落地服务。甚至从最开始做海外服务商时,当地的商户对玩途及微信支付完全没有认可,“最开始的一些商户是玩途先垫付押金给商户,以维护彼此的信任合作。”耿直表示。目前泰国市场,大约有十家左右的服务商为微信支付提供服务。
微信支付采用服务商的逻辑在于:首先,教育商户需要很长时间,其次,受当地监管政策等多种限制,前期合作沟通时间比较长,与当地有资金清算资质的服务商合作,对资金的安全性比较有保障,也符合当地资金处理的规范。
另外,微信还有更大的野心。“微信支付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是支付方式,还包括社交,微信公众号运营和后台客户数据分析这些,能给商家提供更长期运营的服务,还是其他支付方式和我们差异比较大的地方。”殷洁表示,她认为未来微信整体产品的生态系统中,会给海外商家提供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包括公众号、卡包、WiFi、用户数据分析等。
蚂蚁金服也正全力全球化,希望随着中国游客走出去,也能推动当地无现金社会的发展。尽管竞争加剧,但对两家移动支付巨头而言,海外市场仍是一片待开掘的万亿蓝海。
电脑微信和手机微信同时在线即可同步。
电脑微信登陆方法:
1打开浏览器,搜索“电脑版微信”点击下载安装。
2点击安装好的电脑版微信。
3打开手机微信,扫描电脑微信这端的二维码。
4手机点击确认登录微信电脑版即可。
5下面就是手机和电脑同时登录在线的界面。
:
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微信9月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较去年增长35%,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90分钟。消息日发送总次数较去年增长67%。日成功音视频通话总次数1亿次,较去年增长180%。
报告还公布了各年龄层最爱听的歌曲,其中80后最爱听《走着走着就散了》,90后最爱听《演员》,而00后最爱听《真心话太冒险》。
微信月活跃用户1,082,500,000,而其中有6300万是55岁以上的用户
每天有450亿消息被发送,视频运用比3年前多了570%
报告显示
每月使用微信吃饭买单的食客
比去年增加15倍
微信数据报告还一不小心暴露了
70、80、90、00
各年代人的生活习惯哦
00后睡眠时间最短,晚睡早起
在微信用户中
00后睡眠时间最短,晚睡早起
00后最喜欢的表情是
他们更是甜品跟冷饮的结合体
90后起的最晚,上班族居多
但公共交通出行最频繁
可见90后居多都是上班族~
80后,最坚持的是关注国家大事,日常精力主要用来工作
70后,没事偷着乐的乐观主义者
70后一般都是爸妈级别的,属于没事偷着乐的乐观主义者
55岁以上人群坚持早睡早起,太阳同步作息,非常关注养生健康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