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新手学堂011

微信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第1张

微信谣言转发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微信群转发谣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散播谣言不算犯罪,只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针对不同类型的谣言,就可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以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微信也是网上的一个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果传播自己未经核实的谣言、虚假信息,也是属于违法的。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的,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标准是根据涉案事实严重程度而定的,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随着微博的用户群不断扩大,微博内各种消息也越来越多。不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谣言不断传播为什么粉碎谣言的力量远没谣言来得有力 _囧_ 我认为,在微博上造谣的人往往是为了刷存在感或被虚荣心刺激,随便一条谣言就能被转发上万次,而造谣的人则会出名、有粉丝、有恶作剧的快感,而转发谣言的人则是出于好心,关心自己或他人,于是就会转发。微博上的人际关系是以点连线成网的,一个人发出消息后会多人转发,转发者实际上以自己的信用为谣言背书,从人际信用上让人觉得谣言可信,三人成虎的广泛传播则更让人不得不信。而且文字是跨越时间的,过很久都存在,这就使假消息有信用担保、有传播路径、有持续时间,致使假消息可以一经发布就难以消除。 _囧_ 假消息很多时侯我们粉碎起来很费力,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当首先接受一个消息再立即接受相反消息的话,一般人倾向于更相信前一消息,当前一消息看起来更好:消息来源信用度高、消息对自己有利、相信之后不会有害时人们会主动选择信任这个消息。 _囧_ 为什么谣言难以粉碎:谣言一般具有可行性、实行难度小、实行后不会引起不良后果,而谣言粉碎则只是否定谣言的理论错误部份,没有对具体行为的指导、没有相信谣言后会产生什么危害的说明,对实践没指导意义。而对谣言进行反驳时会反而使对方产生抗拒心理--没人愿认错并称认自己不如别人。

可以对当理人处治安管理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微信群传播谣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综上所述,谣言的传播对社会的危害是比较多的,如果一些谣言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往往会出现群众性的恐慌,所造成的后果是更加严重的,所以造谣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微信上被人恶意造谣诽谤的,如果知道是谁的,那么可以要求对方停止造谣诬陷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如果对方拒不停止的,可以报警处理,该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法律分析:有人诬陷诽谤自己的,受害人应当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停止造谣诬陷行为,并为自己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伤的,还应当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的行为已经构成侮辱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