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光看跑分,手机处理器和电脑的不同,受散热和电池限制,能耗比也很重要。能耗比不行的处理器,即使理论性能再高,一运行起来没两下过热然后降频,实际也未必很强,比如去年高通的骁龙810,理论性能和三星7420差不多,实际表现完全被后者秒杀,就是由于810采用的20nm功耗,压不住A57核心的功耗,导致实际使用中A57核心都是以低频运行甚至关核。
手机的处理器要比较同功耗下的性能,这个数据意义是最大的,然而现在的跑分软件,只能看理论最大性能,并没有这个性能下的功耗数据,因此参考价值不大。
以实际表现来看,目前来看两款都不太完美。
先说麒麟950,CPU这次是够了,用了4个A72大核心,单个A72在23G下功耗大约14W左右。
A72算ARM一个比较理想的架构,和前面的A57相比,相同功耗下的性能要强出了25%~30%左右,能耗比不错。 但是在GPU方面,厂家为了省钱,只上了4个MALI T880,单个T880的频率高达900MHz,少核高频是最耗电的,950的GPU性能不强,总功耗却高达32W。
有这么一个小常识,同架构下,CPU的性能和主频成正比,而功耗是和电压的平方乘以主频成正比(对GPU也适用),拉高主频,后果是电压往往也要提高,功耗是成指数级增长的。例如950的A72核心,在23G下电压是09V,在20G下电压大约078V,导致23G下性能比起20G只提高了15%,功耗却提高了50%。
GPU可以拿同样是MALI T880来对比,三星的8890堆了12个 MALI T880,单个T880的核心只有650MHz,低频多核在功耗方面有优势,三星8890的12个GPU核心总功耗仅37W,只比950的4个GPU核心略高,而总性能却是950的2倍多点。而8890的弱点也和820一样,在CPU,等下会说。
而骁龙820,弱点正好和950相反,高通的GPU向来能耗比都不错,而这次搞的自主CPU架构,已有高手测试了,仍然不成熟,功耗太大,单核在215G下功耗高达27W左右,巨大的功耗导致实际上在使用中达不到跑分中的性能,高负荷下降频是免不了的。三星的8890也有相似的弱点,自主的M1架构同样和820类似,能耗比不理想。不过三星还有4个超低功耗的A53,在熄屏待机时功耗比起骁龙820有优势。
总结一句话,高通和三星今年搞的自主64位架构可以说并不成功,能耗比还不如公版的A72,但是可以期待这两家的下一代自主架构能否有更好的表现。
而950弱点在于为了省钱,用4个GPU核心把主频拉得超高,导致GPU性能一般的同时功耗还不小。
实际表现中,950的性能基本够用,要看运行游戏的类型,有的游戏对CPU要求不高,比较吃GPU,这种游戏950会略微吃力一些,而这种游戏则正是820的长处。而骁龙820在运行某些对CPU和GPU要求都很高的游戏时(比如NBA2K16),由于过热降频,导致实际表现也只是和950差不多,并没有像跑分上那样巨大的差距,可以说被功耗比不理想的CPU拖了后腿。
IT168数码频道花了不少力气得到了部M1,开箱的时候确实有点小惊艳。M1的体积设计很符合人体工程学,成年人的手正好可以hold住机身,这个感觉比I-touch好多了。可惜厚度接近新i-touch的2倍,大约1厘米左右,感觉有点笨重。值得一提的是M1重量不和机身厚度成正比,和I-touch重量差不多,这倒是让人蛮欣慰的。
收到YP-M1!从韩国花299000买的
开箱全家福
P3和M1包装对比
耳机
这个耳机不得不小赞扬一下,低音下潜够深度,只是人声方面做的不那么如人意,感觉不够清晰,也可能是我的要求太高吧,总的来说,作为机配耳机,Ep-390相当令我满意!
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下方闪红灯,这个LED灯是M1的独特设计(以后房子里关着灯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机子了)。这个设计非常眩,特别是在晚上,感觉很好。这里对M1的显示效果要赞扬下,M1的图像显示很细腻,而且颜色深度饱满,让人感觉很惊艳,看来Nvidia果然名不虚传!
LED灯光含义:
红灯 - 充电中、蓝灯 - 机器操作中、蓝灯闪烁(缓慢) - 音乐播放中 / USB连接中、绿灯与黄灯 - 系统程序处理中 / 系统已锁
神秘的M1变得不再神秘, 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下M1的系统吧!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M1的系统信息比P3要复杂多了,Touch变成了版本46,还多了OS这个新玩意。其实懂电脑的朋友都知道OS是个好东西,是高阶系统的象征。这也意味着机器越来越难破解了。
充电的时候显示充电百分比是M1的一大进步,玩家很容易知道M1还要充多少电
M1顶部满状态显示栏:Normal 是当前设置音效,Normal后面依次是闹钟、蓝牙、MicroSD和锁定状态的显示,再就是时间和电池状态。
M1音乐播放效果outlook
YP-M1的音乐播放效果在坛子里一度遭到许多坛友的质疑,如今在小升同学的亲自测试下得出一个结论:M1的音乐播放效果不比P3差!当然这个结论是以两者都用原配耳机的前提下得出的,应该说两者的音乐播放各有各的特点喇。P3的音乐播放比较饱满圆滑;而M1的音乐效果比较适合喜欢低音和热血激昂的朋友,它的音乐非常澎湃,不过在人声方面略逊一筹。
是专辑界面效果,可以使用重力感应,效果是图像横置
这个是M1的音乐播放界面,大家可以看出M1专辑封面的镜面效果做的很好,没有了P3那种假假的感觉。M1在歌曲播放的界面可以使用重力感应,相同的歌曲。下面是没有专辑封面时的显示 - 三星全新设计,共有4组,感觉很活泼,非常合学生级玩家口味 - 很有Feel。Ps:原谅我的照片不那么清晰,真实显示效果会惊艳几倍。
M1的**播放很流畅,支持高清回放也不是盖的!可惜的是目前M1还不支持RMVB格式影片,Which is quite disappointing!希望三星能出新固件支持这个人类伟大事业!
图1是打开video后的默认界面,有**缩略图、**名称、播放时间和总时间;图2是重力感应后的界面,和专辑显示的设计风格类似(滑动很流畅,再多视频也不会卡)。
在这里将介绍M1在浏览方面的改进。第一个要介绍的是M1操作上的新升级 - 手指可以滑动喇(如下图)!虽然I-touch早就已经使用了这个特性,不过M1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还是让买家挺赞赏的(反应有点迟钝,不如I-touch滑的流畅)。
只要把机子横举,就会激发重力感应,下图是M1浏览的横向显示状态,会自动从左到右飘。如果你从右到左滑屏幕的话,会相应的改为从右向左飞。
在单个浏览界面下,双击屏幕无法放大相片,但是与P3相比加入了滑动换图功能(看来滑动换是M1的设计理念阿),并且M1在单个浏览界面重力感应不会像I-touch一样旋转,而只能让你换个方向继续滑动换图,旋转和放大还是要在菜单中选择(期待改进)。
从第一张图可以看到YP-M1机配6款游戏,其中有2款是P3里没有的 - AstroRanger和Wise Star。AstroRanger是个人认为是M1最好玩的游戏。界面有点像拳皇(涂鸦风,一部车在主角旁边,主角在一跳一跳的)。一开始还以为要打架, 谁知道是太鼓达人(玩DS或者PSP的朋友应该知道)类型的游戏,蛮打发时间的,音乐也很好听。Wise Star是类似于P3那个小丑人的游戏(3个颜色相同的在一条线就爆),只是小丑人头变成了星球。。。
从第二张图可以看到M1的上菜单, 由于没有了P3的底部滑动模块, M1的换歌操作只能在上菜单中完成(这算是退步麽。。。)图3是书本浏览界面,这里也可以用重力感应 - 感应前是书叠在一起, 横向感应后如图示。图4是收音机界面下, 大家可以看到M1的新设计 - 可以用手指转那个虚拟按钮调频(和R1一样)。
这款产品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拥有1GB的内存空间,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三方micro SD(T-Flash)卡进行扩展,音乐方面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基本解决了用户在存储方面的后顾之忧。除此以外,来自日本的三洋公司本次还为M1配备了一块26万色的QVGA(240×320)分辨率TFT内屏和26万色128×96像素TFT外屏,采用一颗200万像素的摄头,内置蓝牙模块并支持A2DP技术,可以欣赏无线立体声音乐。而待机300小时以上更赢得消费者欢迎!报价2800
无聊才回答的。手机的我不太清楚,电脑的一般好的有6M,差的就512K左右。手机我想应该在256-512K之间。玩手机的游戏当然是OK了,如果要玩苹果上的一些游戏就很难说了。在加几百块买装有安桌40的吧,他的系统对画面输出更好吧。
前几天苹果发布了搭载了自研的ARM架构的M1芯片的三台新电脑,当然还是那句话,我也关注不起苹果,不过最近天天看到和M1芯片相关的新闻,说对比上一代运算性能提升了3倍,图像性能提升了5倍,同时功耗竟然也大幅下降,我就查了查这个事,要知道英特尔处理器这些年每年的性能提升的幅度大概也就是两三成,苹果的M1直接干了好几倍,所以我就在想这个量级性能提升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实现的?刚好最近看了一些与芯片相关的资料,于是就斗胆聊聊这个M1芯片。
CPU的发展
苹果自研M1芯片为啥这么强?我认为这四点尤为重要
这个图表达的就是这几十年间CPU的发展情况,**曲线指的是晶体管的数量,可以看到逐年上涨,基本符合摩尔定律的预测,对比过去几十年的这种爆炸式的发展,这几年可以看到晶体管的数量涨幅慢慢降低了。
青色的线表达的是CPU的单核的性能的涨幅,可以看到从2005年开始,单核心的性能就已经展现出了疲软的状态,核心的频率受限于发热、工艺、设计、还有量子隧穿这些效应等等,这些问题已经达到了瓶颈了。同期的频率提升的曲线也可以看得出来同样的情况,基本上制约单核性能的最大因素就是频率。
与此同时下面的黑色曲线,也就是核心数量爆发式的上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CPU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单核心提升瓶颈,只能通过提升核心数量同时优化应用层软件来充分利用到这些多核心多线程来提升CPU的执行效率。
严重被低估的M1芯片
苹果自研M1芯片为啥这么强?我认为这四点尤为重要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场发布会发布的M1芯片严重被所有人低估了,几年之后你回顾这场发布会你就会意识到M1芯片是个不亚于当年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或者是iPad开启了平板电脑时代的这种意义。
这场发布会命名为OneMoreThing,从乔布斯时代每次这个口号后面都会接上一个有市场战略意义的产品,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苹果自己对于M1芯片的定位是非常清晰,发布会发布的Mac电脑现在还没有人收到货,但是M1芯片的跑分情况已经泄露出来了,无论从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都严重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性能表现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MacPro的IntelXeon至强处理器,无论跑分是否能够代表实际的性能表现,M1芯片展现出的强大的潜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M1芯片高能低耗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ARM架构精简指令集的优势
苹果自研M1芯片为啥这么强?我认为这四点尤为重要
苹果A9主要是单线程稍微高点,多线程不行,毕竟是双核,处理器性能肯定是三星M1>骁龙820>麒麟950
gpu肯定是骁龙820>三星m1>麒麟950
基带骁龙820完爆其他的,支持cat12
此外骁龙820还支持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估计会在明年春季的小米5上亮相,而且高通兼容性强,这点还是很好的,因为骁龙810的A57 20nm
发热很严重,高通也是憋足了劲的,如果三星M1是8核的,果断选骁龙820,多核也是有弊端的,不要以为核心越多越好,4核的那就到时再说咯。
麒麟950跟这些芯片还不能掰手腕,毕竟16年三星高通都会用自家的架构,完爆公版A72,能和MTK helio x20(十核)性能比上就不错了(性能都差口气,其他方面就被完爆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