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10+5g参数配置

新手学堂07

三星note10+5g参数配置,第1张

产品配置,配置骁龙855处理器,标配256GB存储空间,还提供512GB的版本,Note10+5G版本为12GB内存。另外Note10+拥有microSD插槽,支持最高1TB的卡。

拍照方面,两款手机后置相同的三摄像头,主摄像头具有1200万像素,支持光学防抖(OIS)和双光圈(f/1.5和f/2.4)。还有一颗1200万像素支持OIS的长焦相机;

第三颗是一个123°超广角的1600万像素摄像头。另外,Galaxy Note10 +还具有3D ToF传感器,3D扫描仪应用程序使用该传感器可以创建真实物体的3D模型。

两款手机均搭载1000万像素自拍相机(80°镜头和自动对焦)。三星GalaxyNote10+内置4300mAh电池,支持45W超快速充电。支持快速无线充电和反向无线充电。

扩展资料:

三星手机突出的优点:

1、时尚的外型、精密的工艺质量、令人满意的屏幕和铃声是其它品牌手机所不具备的。这些优点在其翻盖手机中尤其体现的突出。靠着以上优点,三星牢牢占据着中高端手机市场,为其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2、三星的滑盖在业内比较出众,三星SGH-i550W的外观来看,该机与其他地区销售的版本并没有任何差别,依旧拥有修长的身材和与诺基亚N82(评论)或是索尼爱立信W880相仿的条形按键设计。

3、只是为了体现出与过去的差异,这次的升级版本在在手机屏幕上方位置增加了一个WiFi标记,从而明确的显示了该机支持WLAN无线局域网功能的功能特色。

一个人一天要在手机上花费多少时间?截至今年9月,这个数字是66个小时。

作为对比,4G铺开前夜的2013年,近80%的网民使用手机的时长不超过4个小时。

用户停留时间从短到长的过程中,屏幕始终是最重要的感官入口。

回溯手机产业发展史,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 娱乐 需求,手机厂商围绕屏幕做了诸多尝试,在一轮又一轮内卷中,他们让屏幕变得足够大、让屏占比越来越高。

再到这两年,手机厂商们齐冲高端,折叠屏作为一个新物种走进了他们的视野。但自2018年诞生以来,折叠屏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至少到目前为止,它的市场潜力还远未爆发。

折叠屏也陷入了真伪需求的争议,持不看好态度的人们质疑,为了更大的屏幕,丧失掉手机原有的便捷性是否必要,何况还要付出更高的价格。

这种争议用四个字可以完美概括:华而不实。在过去,身背这个争议的是8848,它一度是全球手机市场的价格天花板,追求“实用奢华”,讲究材质稀有、手工工艺,定位高端人群,但这种定位与市场需求产生了偏差,最终惨淡收场。

那么问题来了,折叠屏手机到底是不是“华而不实”?它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8848?

智能手机发展初期,屏幕并不是重要的卖点。

2011年小米1的发布会上,雷军重点宣扬的卖点有两个:一,最好的安卓系统手机硬件,国内双核15核,全球主频最快;二,首款以互联网模式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千变主题和首创的百变锁屏。

再比如,那段时间vivo的主打卖点是音质+拍照、还未死掉的金立主打卖点是续航和超薄。

2016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结束高位增长状态,销量的复合增长率,从前几年的224%,跌落至后面五年的57%。

这意味着手机市场迈入成熟期,进入存量阶段,行业也体现出了新的特征:

一是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 2015年雷军就曾对媒体表示,智能手机的创新到了瓶颈期; 二是厂商的差异化卖点消失了, 竞争真正进入拼刺刀的阶段,产品侧的核心卖点集体转向用户体验。

屏幕作为人机交互的最核心入口,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关于屏幕的战事也走向激烈。

我们可以将这场屏幕战事分成两种来看:一种是显性的战事,体现在屏幕尺寸、形态、屏占比等方面;另一种是隐性的战事,主要体现在显示面板上。

先来看显性的屏幕战事。

第一个阶段是大屏手机成为趋势。三星在2011年底发布了53英寸的GalaxyNote,定位是介于大屏幕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间的行动通讯产品,凭借着大屏手机,三星奠定了安卓旗舰地位。

再到2015年9月,苹果发布55英寸的iPhone 6s Plus,大屏手机正式迎来春天。iPhone 6系列也因全面拥抱大屏实现了创纪录的销量增幅。

很快,一众手机厂商加速追赶大屏潮流。东吴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 2015年55英寸屏幕以上的手机占比不足20%,如今这个占比已经接近一半。

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屏成为新的焦点。小米MIX是潮流引领者,它的屏占比是913%。

围绕屏占比的提升,市场上有两种主流方案:基于屏幕显示方案优化ID、通过曲面屏实现无边框。

在对ID的优化上,手机厂商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将摄像模组置于屏幕下侧、隐藏式摄像头、滑盖式设计、双屏版、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等。

但这些尝试后,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实现产品迭代,仅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成了较为主流的市场选择。

对曲面屏的追逐则成了手机厂商的标配,这就回到了我们上文提到的“隐性战事”——显示面板之争。

众所周知,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LCD(液晶显示技术)到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现技术),至少在2016年以前,LCD都统治着手机屏幕,OLED则主要应用在播放器、数码相机、随身听等小尺寸显示器件上。

OLED面板有个最大的优势,它可以实现曲面显示。

2010年以后,三星SDC大举推进OLED技术,并在自家的高端手机领域广泛应用。再到2016年,苹果宣布采用OLED屏,并与三星签订了每年采购一亿块OLED面板的合同,OLED开始取代LCD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方案。自此,AMOLED屏幕开始在手机行业大规模商用。

当然苹果至今仍未推出曲面屏手机,它看中的是OLED屏幕更佳的显示效果,但国内的手机厂商们,瞄准的是曲面屏市场。

当时三星在整个AMOLED屏幕市场几乎垄断,2016年市场上99%的AMOLED面板出自三星,尤其是柔性屏。这一年全球柔性屏AMOLED屏幕一共为06亿片,三星自己就用去了五分之一,它还要向苹果供应部分柔性屏。

供不应求的局面下,在供应链管理上出现漏洞的厂商很快遇到了危机。

典型如小米,由于当时供应链的负责人得罪了三星高管,对方决定不再向小米供应屏幕,这导致小米曲面屏手机note 2的发布推迟了一年,转而选择其他供应商。

结果这款手机发布后,出现了暗斑、阴阳屏、侧面漏光等屏幕品控问题。雷军后来亲承,当时的小米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关于屏幕显示的体验优化,到曲面屏这里并没有结束。

一方面,厂商们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接近百分百的屏占比,比如已经量产的小米MIX 4的屏下摄像头方案。

另一方面, 屏幕尺寸几乎没有增加空间的前提下,他们的选择是,增加一块屏幕。

2018年柔宇 科技 发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后,2019年初三星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仅仅四天后,华为也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同期,小米、苹果乃至微软等,都已经在储备折叠屏的相关技术。

当时市场上有分析称,2019年会是折叠屏的爆发元年。

按现在的进展来看,外界对折叠屏的乐观预期是一场误判。 DSCC预测的数据显示,2021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预计超过900万,其还预测2022年的全球出货量将增至1800万至2000万台,但即便如此,折叠屏的市场渗透率仍只有2%。

这个渗透速度有多慢?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对比:

自2016年OLED屏幕流行以来,到2018年,OLED屏幕生产面积便占到了总手机屏幕生产面积的30%;预计到2023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

导致折叠屏市场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技术不成熟;

市面上的折叠屏方案大概分为屏幕外折、屏幕内折、屏幕向下弯折、折三折这几种方案,为了让屏幕能实现180度弯折,有两点尤为关键:屏幕本身及铰链技术。

目前来看,柔性OLED面板是折叠屏的唯一屏幕方案,但柔性屏幕在高频率、长时间的弯折下,也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影响屏幕的使用寿命。

再加上OLED屏模组本身薄且多层结构的特性,要实现出色的可折叠功能,需要在尽可能降低屏幕模组厚度的前提下,增加各层结构强度,比如偏光片、屏幕盖板、薄膜、OCA胶等,技术难度较以往更大。

铰链面临的最大难题,则是如何保证在更高频率的使用程度下,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果。

第二,高成本低良率;

一方面,AMOLED面板本身成本较高。据DSCC数据,三星Display73英寸AMOLED可折叠面板目前的生产成本接近180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降至90美元。

厂商不同的设计语言也决定,显示器制造商只能为一个品牌开发一次,模型无法复用,进一步抬高了屏幕开发成本。

另一方面,OLED屏幕从直面屏到曲面屏再到折叠屏,生产量率是逐步下降的。有媒体报道称,国内OLED面板良品率高的在80%左右,曲面屏则在40%-50%左右,而难度系数更高的折叠屏良率只会更低。

比如京东方在2018年三季度时,639寸QHD+柔性AMOLED面板良率仅仅超过10%,到四季度改善至30%。

以上也是当前折叠屏手机售价高昂的主要原因。

第三,应用适配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OPPO前副总裁沈义人曾提到,手机操作系统对于分屏的应用、高分辨率的应用、多信息处理的优化,实际上还未完全跟上。

这进而导致,如果折叠屏手机缺乏足够的出货量,应用开发者很可能缺乏为折叠屏进行优化的动力,因进一步影响折叠屏手机的使用体验。

一旦折叠屏缺乏与硬件相适配的软件生态,这将成为它最大的软肋。

来到今年下半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开始变得火热起来。

先是OPPO在12月中旬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N,紧接着,荣耀在12月22日官宣即将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华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也将在12月25日发布。

此外,小米MIX Fold2消息不断,vivo传出将于明年初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苹果也有望在2023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

至此,手机行业的主流玩家都加入了这场新的屏幕战事。 但影响战事走向及折叠屏渗透率的,在短期内很可能不是手机厂商,而是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技术难题、高开发成本、低良品率,是制约折叠屏手机发展进程的重要原因,这些难题统一集中在生产端。也就是说,当前折叠屏手机最大的痛点,并不是能不能卖出去,而是能不能稳定供货,以及把质量提上来、把价格降下去。

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在于屏幕,柔性OLED面板又是当前唯一的屏幕方案,因此,OLED面板产业将成为关键。

这就涉及到两个变量: 一是行业供给格局如何变,影响的是产能;二是良率爬坡的速度有多快,影响的是产品本身。

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韩国三星显示手中,市场份额超90%。

柔性OLED产线具有资本开支大、技术难度高、良率爬坡时间长等特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厂商目前已基本退出柔性OLED领域的竞争。

在整体趋势上,中国OLED面板厂商将加速抢占市场。 我国自2018年起OLED份额便不断提升,未来柔性OLED行业的竞争,将集中在中韩两国之间展开。

现在,最有可能打破三星一家独大格局的是京东方。2020年,中国AMOLED面板在全球的市占率是132%,京东方柔性AMOLED面板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则高达867%。

从产能来看,兴业证券在今年8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有25条OLED生产线投产。其中,京东方规划中的AMOLED产线共计5条,4条已经建成投产,仍有一条重庆的B12线在建,规划总产能为252K/月。

研报同时指出,若已投产产线均能达到满产,大陆产能将达到602K/月,预计占全球产能的417%,而若所有产线能达到满产,大陆月产能将达到9225K/月,占全球50%左右。

也就是说,未来在柔性AMOLED面板制造环节,国产化极有可能成为趋势。此前华为Mate X及Mate xs所采用的折叠屏幕便由京东方独家供应。

但OLED本身的材料构成中,发光材料占据生产成本的31%左右——在上游材料供应环节,美、日、韩在市场上仍处于垄断地位,较难实现国产化。

抛开上游材料供应环节不谈,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厂商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预计上游面板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会持续走高,良品率也将在不断试错中实现提升。

当产品成熟度逐渐提升、供应更加稳定,手机厂商的成本随之降低,终端价格也极有可能实现下降。

据DSCC数据,三星Display73英寸AMOLED可折叠面板目前的生产成本接近180美元,其预计到2022年可折叠屏生产成本将降至90美元。

现在折叠屏产品的降价信号已经开始显现:一两年前,折叠屏手机的发售价普遍在15000元以上,去年底,小米MIX Fold的价格是9999元,再到刚刚发布的OPPO Find N,价格已经下探至7699元。

但折叠屏手机依然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号:它到底是不是伪需求?又能不能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困局?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OPPO Find N发布之前,小米MIX Fold是市面上价格最低的折叠屏手机,如今它发布不足一年,但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已经跌去了超过3000元。

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卖不动。

有媒体报道称,在二手交易平台,曾有不少人以近10万高价求购华为折叠屏Mate Xs,它的官方最低售价是16999元,但如今消费者以3000-6700元就能买到。

如此一来,关于折叠屏,摆在厂商面前的实则是一道选择题,折叠屏手机到底是一款该走量的产品,还是一款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产品?

选前者,他们要担起卖不动的风险;选后者,他们无异于承认,折叠屏手机的大热是一场虚假繁荣。

[1]《OLED产业的材料机遇》,方正证券;

[2]《智能手机深度:“消费升级+创新周期”,手机供应链迎来供需革命》,东吴证券;

[3]《面板行业周期弱化,京东方未来可期》,兴业证券;

[4]《智能手机AMOLED大势所趋,显示面板行业触底回升》,国金证券;

[5]《折叠屏手机即将爆发,零组件多环节受益》,光大证券;

[6]《折叠屏手机的三重难关:量产、降价、应用生态》,界面新闻;

[7]《华为18万元折叠屏手机能否力挽危局?》, 财经 ;

[8]《众所期待的折叠屏手机,为啥却是被“诅咒”的?》,虎嗅;

[9]《华为P50 Pocket发布前夕:折叠屏手机价格跳水,卖场每月销售不到10台》,时代 财经

SAMSUNG是三星的手机。

SAMSUNG属于三星集团旗下的手机品牌,三星集团于1938年在韩国大邱成立,经过逾75年的发展,三星电子目前涉及手机、电脑、电视等多个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是以手机最受关注和重视,三星电子也得以成为了三星集团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

而它的老东家三星集团则是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业务领域涉及电子、化学、机械、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三星最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世界上排名非常靠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

扩展资料:

三星手机目前分为下面几个系列:E系列,G系列,I系列,I系列的高端S系列,N系列,低端S系列,W系列。

E系列主要是分辨率比较低的功能手机;G系列几乎每一款手机都有一个对应的I系列型号,G系列就是这个型号的简化版;I系列为时尚系列,比较符合年轻人的要求,而高端的S系列这是这个系列的代表作,就是常说的盖世系列,目前只有S1,S2,S3,S4四个型号;

N系列就是Note系列,这个系列的手机为高端大屏手机;低端S系列都是低端的智能手机,一般的游戏都玩不了,只能支持低端手机和聊天软件这些;W系列是双网双待机的翻盖手机,都是高端商务机型。

——三星手机

三星手机官网

其实在很早以前折叠屏手机就已经出现过,但是由于屏幕不耐用而被淘汰,不过最近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又开始打折叠屏手机的主意了,而他们新推出的折叠屏手机屏幕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屏幕非常比较耐用不容易损坏,所以出现了销售火爆的状态。不过,因为折叠屏到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折叠屏手机的销售价格也比普通手机的价格贵了许多。

其实消费者对能够弯折屏幕与机身的折叠屏手机充满了好奇心,如何能够让屏幕和机械结构能够耐用是折叠屏手机需要克服的最大难点。为了能够顺利实现屏幕弯折,摩托罗拉曾经使用了塑料作为基板的屏幕,但是塑料基版的质量实在太差了,无法抵抗细小的沙粒对玻璃产生的伤害。三星也曾经用柔性OLED面板代替传统的玻璃屏,虽然大大提升了屏幕可以折叠的次数,但是在机械结构上这出现了问题,折叠的时候总会发出吱吱的声音,系统性能也不稳定,因此折叠屏手机曾经被一度搁置。

不过从去年开始,智能手机发展创新上遇到了瓶颈,为了打开销售量,各大手机厂商又将折叠屏手机当做了突破口。为了能够实现屏幕折叠,各大手机厂商有研究出了不同的设计选择,不久前三星发布的 Galaxy Fold 就采用了内外两块屏幕的设计方式,大大提高了屏幕的耐用性,而华为 Mate X 的则是采用了外翻设计提高了屏幕的耐用性。

不过虽然在屏幕上有了新的突破,但是同样也造成了其他问题的产生,比如由于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尺寸比较大,所以就非常耗电,而现在三星华为生产的折叠屏手机即使采用了超4000毫安的大容量电池,也无法有效的延长手机的续航时间,而这个问题也成了线下影响折叠屏手机发展的另一项难题。

三星s8+好用。三星s8在三星手机中性价比很高。三星S8+硬件上搭载了骁龙835处理器,标配4G+64G存储组合,性能依旧是行业的领先水平,而其58寸2K全视曲面屏、后置1200万单摄,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颜值、拍照、品控更是行业的一流水平,此外还支持无线充电和虹膜解锁等功能,不愧旗舰之名。

三星S8+在外观方面,采用了62英寸的全视曲面屏设计,上下超窄边框,屏占比相当高。在性能方面,三星S8—+采用了4GB大内存,搭载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前置800万像素+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设计。从配置来看,三星S8+丝毫不输给市面上的主流旗舰,甚至有些方面还要比市面上的全面屏旗舰更具优势。

三星s8+的电池容量3500mAh而Note8 的电池容量只有3300mAh还不如S8+,自从Note信心满满却遭遇滑铁卢之后,三星的电池策略已经很保守了,Note8的续航不算出彩,再加上2K级别的艳丽屏幕,自备充电宝几乎是必须的,Note8的续航没啥提升。

在价格方面,三星S8+还是相当具有性价比的。所以,这对于国产手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国产手机最近两年在创新方面相当给力,甚至超过了苹果和三星。因此,也有很多用户会选择国产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