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有那些成功战略

新手学堂011

小米公司有那些成功战略,第1张

小米的NB无需多言,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小米、喜欢不喜欢雷军,你都无法否认小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多人在分析、评论小米成功的原因时,或者认为是其营销的成功,或者是其互联网思维的成功。

先看所谓的营销,大众意义上理解的营销其实就是推广或炒作。事实上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当回看一下小米的市场运作时,你会发现其实小米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会做也都在做,如果只是这些,小米肯定和成功无缘。

如果用教科书定义的营销4P去分析小米,倒是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一窥小米成功的密码。

首先看产品Product,从小米1、2、3到低端的红米。小米一以贯之的就是发烧友手机的概念。对此,我当初是存疑的,认为会屏蔽一部分用户。但 事实告诉我这是一个成功的定位,也给小米手机留下了深深的品牌烙印。因为,发烧友手机不是一个空中楼阁的定位,而是在小米手机产品更新、升级过程中都有强 支撑的。回忆一下,每一代小米手机的发布,几乎都离不开两个大词“顶配”、“首发”,这是两个足够发烧的词,这是两个让发烧友发烧、更让屌丝大众发烧的 词。

顶配、首发的硬件足以捕获非常多用户的心。但是智能手机时代,只有顶级的硬件是远远不够的。小米手机产品的最牛逼之处还是MIUI的系统,这是被很 多人认为最好的安卓系统。顶配的硬件,同行不难复制;最好的系统,同行很难企及,更遑论两者合二为一的小米。顶配的硬件+最好的安卓系统,软硬结合的产品 力就成了小米的王道。(题外话,现阶段再好的安卓,体验上也无法望iOS项背。)

但是事实上,小米并不是每款手机都是真的“顶级”,比如饱受诟病的小米1的质量问题,比如其实配置并不出色的红米手机。但从目前看,这并没有影响小米的形象,因为小米对产品的包装实在是太“顶级”了。

从4C的角度看,这就是小米精准锁定了消费者Consumer的欲望和需求,建立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零售观念,小米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而是提供给了一种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服务。

其次看价格Price,小米成功在客户心中塑造了“顶级”的发烧友手机形象,再辅以1999、799这样极具杀伤力的价格,对客户心智带来的巨大刺 激是可以想象的了。如果仅以低价来理解小米手机的定价策略是错误的,小米手机的价格并不是真的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市场中找到比小米价格更低的手机。 小米的定价是和其产品紧密结合的,核心就是超高的性价比。

当时小米1刚面世,我曾经对其1999元的定价也有所疑问。毕竟初始采用低定价薄利多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是由很大风险的,因为如果 一旦销售不利,只有被迫降价一条路,但1999元在当时是缺乏足够降价空间的。成王败寇,结果证明了1999元这一招险棋成了一招妙棋,不是绝了自己的后 路,是绝了很多同行的后路。如果说小米手机的1999元是杀伐品牌机的定价,那红米的799元就是杀伐山寨机的定价。

从4C的角度看,小米考虑的是消费者成本Cost,也就是消费者所能承受的价格“锚点”,也就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愿意支持的总成 本。而且,因为小米采用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又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成本。当然,因为小米几乎一直采用预订、抢购的方式,其实在这个角度上增加了客户 的成本。不过,似乎小米的客户除了口头上得抱怨之外,似乎并不在乎这种抢不到的购买方式,或许是小米产品对客户需求和欲望的刺激实在太过强烈了吧。

第三看促销Promotion,这也就是公众意义上所说的“营销”。小米的促销推广工作其实花样不多,但是最可贵的是每项推广工作都做的非常到位, 组合在一起就迸发出巨大得威力来。很多人包括小米自己都说自己塑造了一种“参与感”,这点我非常同意,正是有了足够大的参与感,才形成了小米粉丝这一族 群。但是,我倒不觉得小米塑造的参与感是真的是依赖市场推广获得的。

这还需要回到产品端,我觉得MIUI及其社区才是米粉“参与感”的源头。一个不断吸收用户反馈、每周迭代更新的产品,这是过往其他企业都不曾有过 的,也是客户们所不曾拥有过的。MIUI这种运作模式,让米粉们有了很强的存在感和参与感,好像自己真的参与到了MIUI的工作中的感觉。

这种客户关系维系的方式非常高明。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小米在微博、微信上都投入了巨大得人力来运作,这两个新通道,虽然一个重在拉新、一个重在客服,但是都在维系小米的客户关系上起到了巨大且持续的作用,也进一步提升了米粉的存在感和参与感。

从4C角度看,小米做的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而是沟通Communication,从产品端就开始通过对话的方式建立起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第四看渠道Place,小米的两个通道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运营商。运营商的通道就不说了,只看电子商务的话,消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首先这又帮 小米挤出了一块利润空间,这或许就是小米一开始就以1999元定价息息相关的环节;其次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给了消费者极大的购买便利性。

从4C角度看,小米通过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消除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为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Convenience。小米 曾经在新浪微博、微信、天猫、QZone上销售小米、红米手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这是拓展用户群的一种市场活动,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小米为消费者所创 造的更便利的购买方式。

以上就是基于经典营销理论对小米成功的简单分析,小米目前的成功核心发端还是产品,没有超越期待的好产品,一切都是妄言。很多人诟病小米的预订抢购 是饥饿营销,以前我也曾有怀疑,但现在看确实是供不应求所致。估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效仿小米的这一销售模式,但这只是表象,你没有好的产品支撑, 饥饿刺激不到你的消费者,只会把你自己饿死。

小米的前三年无疑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成功,但是未来小米会如何其实谁也没法定论。比如国际化、比如小米电视,能否依然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国际化是一个坎,一个小米成为国际企业不得不迈的一个坎。

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难。我曾在今年去台湾的时候和导游交流过小米,他听说过小米,但不敢买,因为他觉得大陆货一贯的印象是价廉质次。我刚看 到小米的红米手机在台湾开售了,我对此表示怀疑。用一个品质不那么突出的红米在台湾销售,搞不好就可能给小米自己留下一个负面的口碑,如果真如此再想挽回 就太难了。希望我的担心是错误的吧。毕竟小米自己肯定有更深入的分析,不是我们外人粗粗一看可比的。

小米电视开端的定位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挺有新意的,目前看反响也不错。电视业务所占用的资金更大、市场中的品牌竞争也更激烈,小米能否占领客厅这块战略要地还是一个问号。或许,小米在国内市场未来的成败就不再是取决于手机了,而是电视了。

很多人包括雷军自己都说小米的成功是互联网思维,我至今没搞懂什么算互联网思维。我觉得雷军所说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互联网行业成功者的思维。

雷军说过顺势而为,看看搞电商、搞团购的都是一大坨一大坨的顺势而为。失败者不会被人们看成是互联网思维,而只会被认为是一窝蜂的失败复制者。

雷军说过唯快不破,看看搞电商、搞团购的都是大干快上,快速关门大吉。失败者不会被人们看成是互联网思维,而只会被认为是盲目扩张的失败烧钱者。

雷军还说过很多,但那都是基于他自己的资源、能力、团队对自己成功的总结,这种总结只适用于他自己和小米,或者也适用于和他资源、能力相当的人。没 有谁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你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或许才有可能通过另一个途径获得属于你自己的成功。雷军觉得苹果NB,但是雷军会去复制苹果的成功吗不会 的,他只会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后,我想说,踏踏实实把你的产品做到像小米一样“让用户尖叫”才是王道。不要再成天沉迷于从表象上去看小米的市场怎么做,小米的思维是怎么互联网的了吧。

对了,更别再为什么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之赌瞎搀和瞎评论了,你知道格力的23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吗你又知道小米的3年的怎么走过来的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凭什么给雷军下注就因为你自认为长了一颗互联网的脑袋吗

商业模式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与IT和通信行业的服务价格迅速降低相联系的。我的假设建立在交易成本学说上。因为在战略单元中加工、储存和共享信息变得越来越便宜了,使得公司在经营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价值链被分拆并重组;众多新型的产品和服务出现;新的分销渠道的出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最终导致了全球化的出现并且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经营方式。换言之,今天的公司在面对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意味着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在每个行业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因为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今天,仅仅选择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此外,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不一而足。举几个通俗易懂的商业模式例子:企业可生产出售给其他企业的产品(即企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也称为B2B);或出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即企业对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也称为B2C);企业还可以将产品出售给其他企业,接着后者再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即企业对企业对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也称B2B2C)。其中,一些产品只是转手卖到消费者手中,另一些则作为其他产品的一部分进行出售。想象一下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如何出售汽车零部件给汽车公司的。汽车公司就像一个组装企业,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根本不生产任何零部件。汽车公司又把汽车卖给经销商(其他企业),而经销商最终把汽车卖给消费者或其他公司。

所谓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性资源,结合市场状况与合作伙伴的利益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商业运行组织,这种商业运行组织一般会设计到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终端商以及消费者等综合性利益,因此,商业模式是一种多赢价值体系下,主导企业一种战略性构思。商业模式,描述与规范了一个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以及获取价值的核心逻辑和运行机制。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在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对某一个环节的改造,或是对原有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游戏规则的颠覆。制造商,品牌商,经销商,终端商,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商业模式。这里主要针对产品研发/生产型企业,因此,所说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为制造商(含品牌商)商业模式。目前,制造商商业模式主要有如下6种形式。

l 直供商业模式。主要应用在一些市场半径比较小,产品价格比较低或者是流程比较清晰,资本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大公司。直供商业模式需要制造商具有强大的执行力,现金流状况良好,市场基础平台稳固,具备市场产品流动速度很快的特点。由于中国市场战略纵深很大,市场特点迥异,渠道系统复杂,市场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在全国市场范围内选择直供商业模式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即使强大如口可可乐,康师傅等跨国企业也开始放弃直供这样商业模式。但是,利润比较丰厚一些行业与产业还是会选择直供方式商业模式,如白酒行业,很多公司就选择了直供的商业模式。另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为企业触达消费者提供了特别通道,但这不仅需要企业战略的支持,还需建设专业人才团队。

l 总代理制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为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所广泛使用。由于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个最为核心的苦难,其一是团队执行力比较差,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庞大的执行团队,而选择经销商做总代理可以省去很多当地市场执行面的困难;其二是资金实力上困难,中国中小企业普遍资金实力比较薄弱,选择总代理制商业模式,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占有总代理上一部分资金,更有甚者,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最初原始资金的积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l 联销体商业模式。随着大量中小企业选择采取总代理商业模式,市场上好的经销商成为一种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很多经销商对于鱼目混珠的招商上产生了严重的戒备心理,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很多比较有实力的经销商为了降低商业风险选择了与企业进行捆绑式合作,即制造商与经销商分别出资,成立联销体机构,这种联销体既可以控制经销商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制造商始终有一个很好的销售平台。联销体这种方式受到了很多有理想,有长期发展企图的制造商欢迎。如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娃哈哈就采取了这种联销体的商业模式;空调行业巨头格力空调也选择了与区域性代理商合资成立公司共同运营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

l 仓储式商业模式。仓储式商业模式也是很多消费品企业选择商业模式。很多强势品牌基于渠道分级成本很高,制造商竞争能力大幅度下降的现实,选择了仓储式商业模式,通过价格策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如九十年代,四川长虹电视在中国大陆市场如日中天,为降低渠道系统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价格竞争能力,长虹集团就选择了仓储式商业模式,企业直接将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里。仓储式商业模式与直供最大的不同是,直供属于企业不拥有直接的店铺,通过第三方平台完成产品销售,企业将货源直接供应给第三方销售平台。而仓储式商业模式是企业拥有自己的销售平台,通过自己的销售平台完成市场配货功能。

l 专卖式商业模式。随着中国市场渠道终端资源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品企业选择专卖形式的商业模式。如小米专卖系统,海澜之家的专卖连锁加盟,格力空调专卖店加盟计划等。选择专卖店商业模式需要具备三种资源中的任何一种模式或者三种特征均具备。其一是品牌。选择专卖商业模式的企业基本上属于具备很好的品牌基础,消费者自愿消费比较多,而且市场认知也比较成熟;其二是产品线比较全。要维系一个专卖店具有稳定的利润,专卖店产品结构就应该比较合理,因此,选择专卖渠道的企业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产品线;其三是消费者行为习惯。必须还要看到,在广大的农村市场,可能我们这种专卖模式就很难起到推动市场销售的功能,因此,专卖商业模式需要成熟的市场环境。专卖式商业模式与仓储式商业模式完全不同,仓储式商业模式是以价格策略为商业模式核心,而专卖商业模式则是以形象与高端为核心。

l 复合式商业模式。由于中国市场市场环境异常复杂,中国很多快速消费品企业在营销策略上也选择了多重形式。复合式商业模式是一直基于企业发展阶段而作出的策略性选择。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无论多么复杂的企业与多么复杂的市场,都应该有主流的商业模式,而不能将商业模式复杂化作为朝令夕改的借口,使得营销系统在商业模式上出现重大的摇摆。而且,我们应该了解,一旦我们选择了一种商业模式,往往需要在组织建构,人力资源配备,物流系统,营销策略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企业已经建立其了成熟的商业模式。

结合以上商业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何种商业模式都是为了将产品顺利的交付到用户手中而实现价值变现的过程。企业能否持续赢利是我们判断其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的外在标准。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一直在靠外在的资本注入而运作,那就相当于这个企业还没有断奶,没有获取自己自力更生的生存能力,这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更别提达到持续盈利。所以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一个企业最高级别的竞争方式。在任何一个想要长久发展的公司都是缺一不可的。完善的商业模式可以让一个企业更加科学合理,有的放矢的去运营。

从01年开始,很多企业找管理咨询顾问公司和投行来做这种商业计划书和商业模式的确定的工作。到06年、07年的时候,国内又开始制定商业模式的设立。到现在,这这个概念加以放大。商业模式是经营战略的一个部分。商业模式可定义为几个方面,定位,目标客户,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的审核,风险。这两个是经营战略里面比较少的。经营战略这个本身来讲,以前我们看到很多版本,做经营战略,大部分采用的是结合其他方面的内容,来组成一个经营战略,这二者现在为什么差异比较大,应该说是经营战略的一个部分,但是采用收入型和成本型,这两个是最大的不同点。另一方面,将单体的商业模式上升到一个集团的商业模式和一个整体的商业模式,这是其一,其二现在国内讨论商业模式的内容比较多,就是做发展愿景这块,已经将战略体现,战略方向进行一个制定,如果再做经营战略的内容的话,那么原来经营战略包含的相关内容来做的话,事实上很多内容是重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