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权结构是怎样的

新手学堂013

小米股权结构是怎样的,第1张

1、小米的前五大股东分别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晨兴资本、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DST和启明创投。

2、如果不计入员工持股计划期权池,前五大股东持股超总股本七成,其中,雷军持股超三成,晨兴资本持股约17%,林斌持股约13%,DST和启明创投持股合计约11%。

3、如将员工期权池计算在内,小米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受到一定稀释。雷军持股比例降至28%,晨兴资本和林斌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535%和119%,DST和启明创投合计持股比例不足10%。

小米公司之所以这么牛,是因为抓住了中国互联网的这个风口。

网易科技从接近小米高层人士获知,雷军确实在11月份与投行进行了接触;据其称,雷军同步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并受到了投行的认可。对此,网易科技再次向小米内部人士求证了关于IPO的事宜。该员工表示,上层领导已经找部分人约谈,提到了明年下半年会上市,但具体月份不得而知,在估值方面与外界所传相差无几。据小米内部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小米内部已经有人开始以950亿美元的估值回购员工手中的期…权,哪怕手中只有几千期权就已经价值超百万了。对此,网易科技也向小米公关求证,其表示:不予置评。

一方面,小米公司是第一个抓住中国互联网风口的猪雷军,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够飞起来,雷军的小米公司就是最先飞起来的那只猪,而且是飞得稳稳当当的那只猪。

另一方面,小米公司靠性价比起家,实际上现在的小米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电子科技产品中,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小米公司的产品必定是性价比最高的,性能相当的优越,但是价格相当的实惠,当然要讲设计的话,小米公司的产品在设计上有时候也并不突出,但是价格摆在那里,性能也摆在那里,深得米粉的喜爱。

总之,小米之所以这么牛,就是抓住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风口,以性价比杀入电子科技产品市场,并且成功的俘获了小米米粉的心。

小米通过向员工发放礼物,给员工期权等各种方式激励员工一样,用薪资激励员工的方式并非只有金钱激励一种,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薪资是对员工努力最直接的肯定,也是体现员工工作价值的最简单的方式。高薪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管理者不用考虑太多,只需要将相应的薪资给到位就可以了。

无论从哪方面看,薪资激励都比其他激励方式容易得多,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激励方式。

当企业进行收购时,员工的期权通常会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员工持有的期权可能会发生转移、变动或者被取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如果原企业被收购后仍然保留独立经营或管理,则员工的期权仍然有效,且不会受到影响。

2 如果被收购的企业整体停业或者解散,则员工的期权可能会被取消,这需要根据员工与公司签订的期权协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收购协议来确定。如果期权在收购后被取消,员工可能会获得相应的补偿。

3 如果收购企业继续经营,但是对原企业员工的期权政策发生变化,则此时员工需要重新了解与新企业签署的期权协议,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因此,员工可以通过与公司领导、财务部门或专业律师咨询,以便更好地理解整个收购过程对自己的影响。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会发放一定数量的期权来对员工进行激励,那么这种方式有何优缺点呢?

从公司的角度,是否确实给员工带来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从员工的角度(在有八成概率能够行使的前提下),与现金相比(比如提升薪资),大概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

期权(Stock Option)是人类商业智慧的伟大结晶,如果列出对商业最有影响力的前十大金融产品,期权是很有希望当选的。简单说,期权将创始人画饼吹泡泡激励团队这件事情,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一方面对创业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另一方面对参与者,合法和固化未来的收益。

试想800年前,朱元璋创业,肯定是靠承诺未来的大鱼大肉和加官进爵来激励团队成员以命相搏。这个承诺以后是否能兑现,完全起决于option发行人的人品,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朱棣创业时候,也许诺朱高煦皇位,结果大家也是知道的。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期权,否则这些承诺都能通过法律手段+金融手段固化。

剩下的事情就是:公司如何利用好期权做激励?员工如何评估期权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问题一:公司如何发好期权

首先,期权可以和多种激励手段搭配使用,不用一根筋。武器库里有:直接持股、间接持股、代持股份、期权及虚拟股权。

其次,在公司创立之初就设计好期权池子和机制,同时随着融资进展,不断调整以保证能吸引到足够好的人才。员工期权与公司估值的大致关系如下图。

最后,发放期权一定要谨慎。中间包含了许多常用技巧:按期兑现,不能一次给完,3-5年是个好的时间周期;可以先建期权池子并明示,但不急于提前分配,参考雍正爷通过正大光明匾来秘密立储,否则“不患寡而患不均”,容易提前激化矛盾,而且在早期,各个员工的贡献程度也不好预计。

问题二:员工如何评估好期权

部分内容来自于这篇回答(offer 中的期权到底有没有用?- 何明科的回答)。最重要的是,员工要学会评价期权的价值。期权对应的价值可简化为,价值= 公司的价值 x 期权对应的股份比例- 期权行权所需付出的成本。(学霸们在这里就不要扯Black Scholes)但期权价值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如下因素。

第一,公司是否靠谱。公司是否靠谱主要依赖以下几点来判断,按照重要级降序排列:团队及方向是否靠谱、投资机构是否靠谱及天使投资人是否靠谱。这个排列完全是依靠以上个人或者组织的背书力量,他们分别依靠个人身家性命、个人部分职业生涯+整个机构的名誉以及个人的一点零花钱来背书。

公司的靠谱程度最终决定了公司的价值几何,这里没有太多强调公司的方向以及所对应的市场,因为这些都是事在人为,靠谱的方向都是依赖于靠谱的团队摸索出来的以及最终实践出来的。QQ一开始是做网络寻呼机的、奇虎360最早还在摸索社区……

第二,期权对应的股份比例。被大家常常忽略的是:只看股数,不看对应的股份比例。其实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股数是可以随便被挑拨的,一股可以拆十股,十股可以缩成一股,但是股份比例却相对固定。股数的绝对值再大,不一定意味着股份比例大,也就是最后从公司的总价值对应的个人价值也不一定大。

我有个好朋友,大概是小米的前几十号员工,在2011年的时候,接到另外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offer,因为新东家提供了一大笔期权(一大笔等于,股数远超过在小米获得的股数),所以选择离开,死活都没拉住。大家也不用太惋惜,他最后去的那个互联网公司,也成功被收购了,只是他个人获得的收益小于继续留在小米。

当然,对于私有公司而言,总股数相对保密,连HR甚至高管都不一定清楚。这种情况下,可以搞清楚的是:对应最近的一轮估值,每股期权对应的市场价。根据公司的靠谱程度,预估一个退出能赚多少倍几十倍至几百倍,大概能算出手里期权的价值。一般来讲,公司估值增长倍数的理论值如下(从当前到最后较稳定的状态),对于A轮的公司,大几十倍到一百倍;对于B轮的公司,几十倍;对于C轮的公司,十几倍……

第三,期权行权所需的成本。首先,搞清楚到底拿到手的是受限股票单位(RSU)还是股票期权(Stock Option)。

RSU是完全没有成本的,而且在各种情况下,受到的保护也更多,给这种的真是良心老板。

期权只是一个权利,用一个低价在未来可以获得公司的股票;一般越早期的公司,行权价越低,低到可以忽略。如果行权是和卖出股票同时发生的,那也不用直接给钱,行权成本直接在市价变现中扣除了。

但这里有特例,如果员工在公司股票彻底流通前离开公司(即行权时不能售出股票),根据公司的章程要求,往往不能让离职员工继续持有期权,员工面临选择:要么立即掏钱行权获得股票,但因有价无市而无法售出;要么放弃这个权利。我就亲眼所见某人,在一巨型公司上市前一年,离开公司时不愿意花费几万元钱行权获得股票,最后这些对应的股票在上市后变成几百万。

最后,创业公司成功(成功的定义是退出,即上市或者被人收购)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摆正好心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