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女,你一听这个字眼就应该知道他问什么不喜欢微信聊天,如果她喜欢微信聊天有可能她就不会是大龄剩女了,他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不会主动和别人聊天,也没有习惯和别人聊天可能是每天去了上班,回来在没有别的爱好了吧,也有可能是人家愿意当面谈,不愿在微信上说些没用的吧,这具体原因要你自己慢慢去了解。
现在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通过微信交流的,那么微信上有个功能就是发微信语音,可是往往我们会听到说:“我很讨厌别人发微信语音”,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别人发微信语音呢?我认为有几点:
1环境不允许随时收听
语音发的人很方便,不需要打字,可是作为接收的人,听语音是很麻烦的事。比如说如果我在开会,你给我一条语音,我是没有办法听的;再比如我在地铁、公交或者路上,这种周围环境很吵的地方,你发我一条语音,我听一遍甚至两遍都是听不清的;还有某些场合,语音不方便别人被别人听到,我还要去找耳机去听,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2不方便存档
微信是大多数工作的人用的交流软件,那么如果在交流中使用微信语音的话,是很不方便复制、存档的。很多工作内容并不是听过、看过就可以了,还需要后期反复,所以这个时候语音就很不方便了,那么有人会说,语音可以转文字啊。那这不就更麻烦了吗?更何况要是遇到普通话不标准的怎么办呢?
3浪费时间
发语音的人很方便,但是听语音的人就很不方便了。在工作场合或者一些场合要先去找耳机,另外如果对方发的语音是在一个比较吵的环境,录进去的有杂音,那么接收的人就要反复听几遍才能听清,而且有些话是存在歧义的,就好像为什么广播中的广播员必须要审稿,防止出现歧义,因为语音不比文字。有些字同音意思却相差很大。
微信语音的出现一方面是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要注意有些场景和聊天的对象是不适合发语音的。
最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越来越害怕微信聊天了。
此话怎讲
一、微信将我的工作和生活掺杂在一起。
现如今,不看微信几乎不大现实。
大企业会有独立的IM系统,而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业务往来都是靠微信沟通的。
微信毕竟不是一款工作专用软件,里面的人脉除了有工作伙伴,还有亲戚、朋友、仅有一面之缘甚至从未谋面的各种好友。
可以说,一个人的社交网络,都沉淀在微信里了。
为了确保自己不漏收重要消息,我在工作时都会登录着微信网页版。
可是,我会在工作状态中,会时不时接到一些朋友的寒暄问候,偶尔忍不住回复了一下,你一来、我一往,高效的工作模式就切换成了散漫的闲聊模式。边聊边处理事情,效率大为降低。
还有的时候,我打开手机微信本来想确认一下事宜,结果目光扫过朋友圈的红点,顺手刷了五分钟朋友圈。结果,我常常忘了自己刚才拿出手机是要做什么。
对我和我12G的手机而言,微信太庞大了。它涵盖了工作和生活,模糊了二者之间的界限。
它让我常常觉得,工作的时候高效不了,休息时间也从未从工作交流中解脱过。
二、微信消息时常打断我的思路
“你好,这个版本有以下地方需要修改……”
“你有什么认识的长得漂亮、适合做代言人的网红吗”
“亲爱的,帮我看看哪款好看”
“想请教一下,你公众号的第一批粉丝从哪里来呢”
……
这些时不时跳出的微信消息,总是会打断我的思路。
如果我回复了,一来一回,可能几十分钟时间就没了。
如果搁置一两个小时,可能会给人留下轻慢的不良印象。倘若暂时没有回复,后来彻底忘了这一回事儿,那就更得罪人了。
三、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沟通效率很低
微信的文字消息,听不到语气,看不到表情。收到文字时,你可能需要揣摩每一个句读,有时还会会错意。
微信语音,无法打断,无法请求对方重点阐释。你可能听了大段的一分钟语音,却捕捉不到重点。
文字和语音的往来,没有回复的及时性。
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沟通效率很低。我回复完你的消息后,几分钟没收到你的回音,我可能会时不时走神,查看下有没有漏收消息。
本来一通十分钟的电话就能清楚沟通的事情,放到微信上,常常要讲上半个小时。
四、群聊耗费时间
和菜头说,建群是一种瘾。此言不虚。
明明是同一群人,却非要在好几个群里碰头。各个群里的活跃分子,也就那么几个人。
你想退出群聊吧,太不给面子了。不退出吧,即使设置了消息免打扰,一打开微信,一列都是群聊的小红点,看得你都难受。
有时候,你明明无意加入群聊,却会收到有人@了你。如果是群主艾特了所有人,那还好说,忽略即可。若是有人单独艾特了你,你还要琢磨怎么回复,以免冷场让对方尴尬。
群红包也是谋害时间的一大杀器。
明明是喝杯咖啡几十块钱不眨眼的人,玩起抢红包来,几毛钱抢不到,就像错失了一个亿。
有人打趣:“看着你们在群里发红包,我连聊天界面都不敢退出。”
“我才刷了个朋友圈,红包就抢完了!”
“还有人发红包不你们都别发了,我才能安心睡觉啊。”
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抢红包会上瘾。可抢红包又能捡到什么便宜呢,抢得最多的那个,还是要按照潜规则继续发红包。
要说发群红包能沟通感情吧,我倒觉得,要沟通感情,私下发,来得更实在。
群里抢红包,看似热闹,其实无形之中,耗费了我们不少宝贵时间。
五、微信占据了不少碎片时间
不知不觉间,微信占据了我们大块的碎片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后,你可以数一数,一天之中,你会下意识地刷多少次朋友圈
你可能觉得,发朋友圈是闲暇时光的一种消遣。你以为,你只是花了五分钟编辑发送一条朋友圈。可实际上,你耗在这条朋友圈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这五分钟。
发完朋友圈后,你要花多长时间回复别人的评论更不用说有人看到你的朋友圈后,来私聊你,和你寒暄一番。
有时候,你用碎片时间评论了别人的朋友圈。可到了你的工作时间,别人回复了你,你八成会恋恋不舍地再跟别人讲个几回合。
所以,微信不但占据了我们的碎片时间,甚至还切割了我们的大块时间。
六、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微信打破了时空限制,却也“绑架”了人身自由。
时不时有人拜托你投个票,点个zan,帮忙转发一个网页链接。
如果没有微信,这些人情往来本不会打扰到你。可微信把人际关系无限拉近,近到地球两极,只隔了两个屏幕的距离。本该天涯海角各不相关的人,因为加了个微信,突然间就近在咫尺了。
从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如今,即使你是远水,也不得不扑过去救十万八千里外的一场小火。
逢年过节时,常常收到群发的祝福。挨个儿回复吧,耗时耗力。不回复吧,又怕下次聊天会尴尬。
有时候,并非工作时间,你却不得不回复客户的消息。
如果你在吃晚饭,一时忘了回复对方,却在朋友圈晒出美食照片。对方对你的印象,必然大打折扣。
还有的时候,只需要回复一下“好的”或者“知道了”,你用意念自动回复了,实际上忘了回。对方若是计较一些,心中又给你打了个差评。
“不回微信却发朋友圈”,这是一项新罪名啊。
还有一个亲身体验,有些比较难立即答复的消息,我会暂时不回。每当这时,我就变得谨小慎微,刷朋友圈的时候,不敢在共同好友底下点zan。有时候失手赞了一下,意识到以后,又懊恼地去取消了赞,生怕露出马脚。
“不回微信却给别人点zan”,也是一项新罪名。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那首《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如今,一个小时不回微信,就已经是罪大恶极。
吐槽了那么多,微信还是得用,聊天还是要聊。只是希望,要是偶尔回复得不及时,诸位能少一点疑虑,多一点宽容……
可能是并没有太多的话题和新鲜感吧。
人在一起聊天,需要有共鸣的地方,如果一个话题不能产生共鸣,那就很容易把天给聊没了。
因为彼此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沉默。
所以,要想获得好的聊天效果,你要确认双方的角色,看谁是发起者,谁是倾听者。就和相声一样,得有捧哏和逗哏。
其次,要有共同话题,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你们有共同话题,就能不断聊下去,最简单的是玩同一款游戏,聊同一部**。这都是很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