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枯梧树》邻父有
枯梧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翻译: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2 枯梧树 翻译枯梧树
吕氏春秋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通‘悦’)
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翻译: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
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
这是太过狭隘了,要枯树当柴火和不要,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3 枯杨生花文言文翻译枯杨生华 kū yáng shēng huā成语解释枯:干枯;华:同“花”。
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 成语出处《周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
成语繁体枯杨生华 成语注音ㄎㄨ ㄧㄤˊ ㄕㄥ ㄏㄨㄚˊ 感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枯树生花 成语例子东汉·班固《汉书·叙传》:“枯杨生华,曷惟其旧。横虽雄材,伏于海坞。”
英语翻译The old man married a young lady。
4 曲突徒薪文言文翻译原文: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⑴过:拜访。⑵傍:同“旁”,旁边。⑶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⑷嘿(m ò)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⑸息:同“熄”,灭。⑹灼(zhuó )烂者:被火烧伤的人。灼,烧。⑺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⑻乡(xià 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⑼寤:同“悟”,醒悟,觉悟。
译文: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5 文言文+翻译(一)楚庄王谋事而当①,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释:①当,妥当。②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逮:及,达到。 王:称王。
足:意动用法,以己为足,认为……足够。 莫之若:没有谁比得上他。
几:接近,几乎。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②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注释:①廪丘,齐国地名。
②万乘,指万乘大国的君主。 致:招引。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辞(1):推辞。
之:代词。 辞(2):告辞。
显:显扬,显耀。 苟:苟且,不严肃,马虎。
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廪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廪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很难与他有同等的品行,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 (三)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副词,接连地。
之:代“卖的是骏马”。 还:通“环”,环绕。
顾:回头看。 有个卖骏马的人(注意:定语后置),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知道他卖的是骏马。
(他)便前往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要卖掉它,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理我。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我愿意付给你一天卖马的钱。”
伯乐便绕着圈看看马,假装要走了又回头看看马,一天那马的价钱(就涨了)十倍。 (四)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务:致力。
受:接受。 诚:确实,的确。
因:于是。 廷:当廷,名作状。
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致力于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一次,听人说,在办理案件的官署、部门里,有很多官员受贿,于是(唐太宗)暗中派人(给主事官员)用财物试验一下(这件事的真假)。
主管的官吏通过属下接受了赠给他的绢帛一匹,唐太宗非常愤怒,要下令杀掉他,裴矩进谏说:“这个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可是,是您用东西引诱人家,所以,即使对他处以极刑,在性质上也还是属于诬陷人家犯罪,这恐怕不是倡导德行、合乎礼仪的行为。”
唐太宗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因此而召集百官,对百官们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我)。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够这样处理的话,还用担心不能治理好国家吗!”贞观元年裴矩辞世,赠官至绛州刺史,谥号敬。
(五)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③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濆④,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⑤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注释:①孽(niè)聂):树木的嫩芽。
②拱(gǒng巩):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汩(gǔ古)没:沉没。
④濆(fén坟):水边高地。⑤野人:村野之人,农民。
殇:未成年而死。 为:被。
患:灾祸。其:其中的。
强:勉强。 薪:动词,打柴。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
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
6 邻叟滑稽文言文翻译原文:先姚安公言,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箠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刘某邻叟愤然至,以杖击牛曰:渠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发,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此叟殊有滑稽风,与东方朔救汉武帝乳母事,竟暗合也。
译文:先父姚安公说:雍正初年,李家洼佃户董某,父亲死后留下一头牛,老而且跛脚,将要卖给屠宰的店铺。不料牛逃到他父亲坟墓的前面,伏在地上,直僵僵地躺卧,牵拉按打都不起来,只是摇着尾巴长声鸣叫。村里人听说这件事,络绎不绝地来观看。忽然邻居老叟刘某气愤愤地到来,用棍棒打牛说:“他的父亲掉在河里,同你有什么相干?让他随着波浪漂流淹没,充作鱼鳖的食粮,岂不大好?你无缘无故地多事,让他抓着你的尾巴上岸,使他多活十几年,以致他活着受奉养,病了须医药,死去要棺木盛敛,而且留下一个坟头,每年需要祭祀扫墓,成为董氏子孙无穷的拖累。你的罪可大了,走向死亡这是你的本分,牟牟地叫着为了什么!”原来董某的父亲曾经掉人深水中,牛跟着跳进去,牵住它的尾巴才得以出来。董起初不知道这件事,听说以后大为惭愧,自己打着耳光说:“我不是人!”赶紧拉了牛回家。几个月之后,牛病死,董哭泣着把它埋了。这个老叟很有滑稽之风,同东方朔救汉武帝乳母的事竟然暗合。
7 杨继盛七岁失母文言文翻译一、原文: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63363538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有删改)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二、翻译:
杨继盛七岁时母亲去世。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都在读书,很是羡慕。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哥哥对父亲说了,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放牛。杨继盛十三岁时,才能够从师学习。家庭贫困,学习越发刻苦自厉。
后来他被贬为狄道典史,狄道这个地方汉人和番人杂居,习俗落后很少有人了解诗书。杨继盛从他们的子弟中选拔优秀的一百多人,聘请三经老师教他们。他卖掉所乘的马匹,卖出夫人的服装,买田资助这些学生。这个县有座煤山,被番人占据,农民(只得)依赖二百里外的柴薪(生火做饭)。杨继盛召集番人并说服他们,他们都心悦诚服地说:“杨公即使需要我们的毡帐,我们也舍得,何况是煤山呢?”番民非常信赖爱戴他,称他为“杨父”。
好的网名。
网名指在网上使用的名字。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为了避免使用真实姓名带来的麻烦所以发明了网名。网名一般是指网友在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虚拟名称。自从网络诞生以后,网名作为网民的通行证,突破了“姓名”的传统模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的人数日益增多的趋势,网名也变成了不可避免,也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它不仅仅是个让人们参与网络各种各样活动的有用“通道”,而更是网民的自我延伸、身份的一部分。网名是当代文化多姿多彩的缩影和宝库,也是在我们信息时代、多元化时代,语言发展新趋势的标志。
1、沈哦 [ shěn ò ]
犹沉吟。迟疑,犹豫。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出而哇之》:“一霎时鼎中调,席上罗,好教咱几度沉哦,是萱慈再四央着我。
2、微哦 [ wēi ò ]
犹微吟。
元 吴师道 《九月廿三日城外纪游》诗:“作诗写实不可缓,马上已复成微哦。”
3、哦呵 [ ò hē ]
叹词。表示惊讶。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看见了 宋 人笔记里的‘食菜事魔’, 明 人笔记里的‘十彪五虎’,就知道‘哦呵,原来“古已有之”’。”
4、口哦 [ kǒu ò ]
口中吟咏。
宋 陆游 《赠宋道人》诗:“金骨绿髓渐凝坚,口哦七字《黄庭》篇。”
5、哦诵 [ ò sòng ]
吟咏朗诵。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 姚惜抱 则患气羸,然亦不废哦诵,但抑其声使之下耳。”
6、哦豁 [ ò huō ]
惋惜声、感叹声、表示惋惜和无奈,也指中国南方和西南方地区方言。
1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2关于赞美茶的诗词名句个人很喜欢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茶》
祥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3关于茶或茶文化的抒情诗或词,,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4有关于“茶”的诗句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茶爽添诗句》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茶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5求一篇关于茶的抒情散文要求原创人生如茶,轻轻缀饮,于茶的意韵必寻找生命的乐章。浮浮沉沉,总是难以把握自己的尺度。
人生如梦,恍如一盏茶的工夫。
沧海桑田,尝遍世间甘苦。如梦初醒,昨天成为忘却的过去,今天谱写希望的进行曲,明天生活在美好的幢憬里。慢慢咀嚼,却忘了是怎样的开始。不得不感慨人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既然所有的结局已写好,追问也好,重读也罢,只有品尝的人,才能体会。
抿一口,再苦,也有咽下去的理由。
梦里梦外,渴望的都是一种茶的精神,久久地拂之不去。
茶香,在闭目中诞生,也在闭目中消失。( 文章阅读网: )
用茶香洗梦,把梦洗亮,用茶香静心,把心清明。
悠闲的深处,结缘一杯茶,人生是否也如淡淡的茶香,留下的是一种回味无穷。挽留、恳求?
一向沉默的茶,却让茶香泄露了心中的秘密!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茶相似。
杯中的茶叶,有沉有浮,但都是在尽情绽放。沉沉浮浮的历程,并不全是犹犹豫豫。沉下的是过去的幽怨,浮起的是明天的希望。在沉浮中,变得韵味悠长。
一杯清淡的茶,品味人生际遇。
一颗平常的心,穿越万千世界。
6请帮忙写一首关于茶的诗歌,诗歌的题目是《幽幽茶香,抒怀欣然》,组诗 长篇《幽幽茶香,抒怀欣然——茶与杯》一梦醒转,睡眼惺忪、浑身慵懒。
被午后之清风吹得微微作响的,是那生锈了的薄纱窗。梦中所梦,早已经于前几秒淡忘。
所记住的,唯有梦中的那一抹茶香。想想,不禁慨叹,太堕落了—— 每一次,都睡得天昏地暗。
不良之举止,一旦成了习惯,可怎么办?正如迷茫之浪子,一旦涉足了苦海,又如何到得了彼岸?加一点盐、一点姜,简简单单,泡一杯浓茶。看,一片一片,慢慢地、缓缓地,在杯中荡漾、舒展…… 凭栏举望,幽冥之上,天高气爽,淡云在飘荡,轻风在呢喃,此间欣然,何须多言?合上眼皮,怀想、怀想、怀想…… 我是一片沉淀在那杯中、起落于你怀中的茶叶,为你,将绿色的血肉紧闭;又为你,将黑色的皮肤舒张。
如若你的心温凉,我就蜷缩着紧抱自己,忍受你的冰寒;假使你的心滚烫,我就张开怀抱,去拥抱你的温暖。在我眼中,你的胸怀像汪洋,时而坦坦,时而荡荡;时而弱水三千、波澜不惊,时而水漫金山、惊涛拍岸。
你是台风的风眼,既是漩涡口,又是避风港。为何,你在让我感觉亲密无间的同时,又让我有几分不安与忌惮?为何,你在给我幸福甜蜜的同时,又带给我满怀的失望与惊惶?有时候,我心有所感—— 你对我的好,是今生今世爱的泛滥;可有时候,我又心有所伤—— 你对我的好,仅仅只是上辈子所欠之债的偿还。
自然,人要学会分享,然而,人更要学会分担。就算我望穿回忆,我无法将你望穿,正如世人望着那杯中、你怀中的我,永远被你所披着的那件玻璃外衣隔断。
更何况,你从始至终都像未解之谜般—— 既淡然,又茫然。其实,我早已习惯了被爱得遍体鳞伤,又岂敢奢求,能够在你爱水的包裹下,保持安然无恙?我不要什么浪漫,我只要你永久舍不得斩断与我相系的那一线羁绊;因为我知道:烟花易冷,开得越璀璨、越辉煌,也就谢得越凄惨、越冷淡;因为我晓得:韶华易逝,挥霍年华、放纵光阴的浪漫,纯粹只是幻梦一场。
我不要跟你做什么同池戏水的鸳鸯,我只要跟你做一双大雁,深秋南回时,不至于影只形单;我不要跟你做什么比翼共舞的凤凰,我只要跟你做一对飞燕,初春北归时,有你做个伴。我是叶子,你是杯子,谢谢你—— 长久以来,用你的强悍,包容了我的柔软。
何以为报?不必多言,我那沁人心脾的芬芳,必然只在你怀中浮动、飘散。矛盾的你,一面光亮,一面阴暗;纠结的我,一半刚强,一半神殇。
你说:“人生长乐,能和你相依相伴,也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趟!与宿命的争战,我,当仁不让!” 对,你很乐观。我说:“人生苦短,对于你,哎,相见恨晚!红尘万丈,空余一声长叹!” 对,我很悲观。
可就是这样子的你我,手牵着手,背起装满约定的行囊,走在了通向婚姻殿堂的路上。下一站,在哪个方向?我才不管!只要有你在我身旁,都无妨。
我那如欧也妮般的美,无需渲染,也唯有如艺术家的你,才懂得欣赏;你那如曹孟德般的善,无须标榜,也只有似史学家的你,才会去称赞。我本平凡,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茶叶,是你默默的支持与殷殷的期盼,成就了我飘浮萦绕的馨香。
仿佛我是影,你是光,没有你,便没有我似的。这辈子跟着你,就算吃的是残羹剩饭,穿的是破衣旧裳,我也绝不会觉得有半点儿辛酸。
因为我明白:一片好的茶叶,绝不会嫌弃泡它的水是净还是脏,心净叶自香!恨的,是你冷冰冰的瞳孔,爱的,是你暖洋洋的胸膛;恨的,是你寒凄凄的眉宇,爱的,是你火辣辣的心房;恨的,是你轻飘飘的上进心,爱的,是你沉甸甸的责任感。一个肩膀,撑起一条大江;一条脊梁,顶起一座巨山,男儿,就当如你这般——奔放、伟岸。
天涯海角的距离,仍隔不断,思念的惆怅。但愿,青鸟传信为探望。
我在此处,君在何方?即便迢遥万里,我那浮动的暗香,也能串成丝丝缕缕的哀怨,跨越层峦叠嶂,将你的心,捆绑!我知道,你嫉恨虚假伪装;我知道,你讨厌年少轻狂;我知道,你鄙视信誓旦旦。所以我知道:如果有那个必要,你会为我去蹈火赴汤,天塌下来,你也会一个人去扛。
红尘滚滚,我绝不会傻得要死地问你:“太多的蛊惑,一辈子,你如何去抵抗?” 因为我相信——相信的力量!杯,此生此世,泡在你的怀中,静待腐烂,我也绝不追回遗憾。黄昏,残日坠落向埋葬幸福的方向,你和我,跑着、跳着、笑着,追赶、追赶…… 那最终的归宿,值得你我用一生去向往。
想必年华逝去之时,再看曾经日月沧桑,必定会无限回廊。恍惚醒转,幽幽茶香,抒怀欣然…… 呵呵,前天就看到你的求问了,本想敷衍应付一下混点分,不过后来竟有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欲望,所以就自己深层次创造了。
里面是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的,主要关于爱情,不知是否适合楼主你?还有,谢谢你给我的灵感,真是感激不尽!。
7茶的情诗 赏析一、这一首诗的原诗如下: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腾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工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沉浮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地
轻轻地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甜的雨露
二、有关赏析如下:
首先,作为一首抒情诗,这是寄托了诗者的一种情感在茶与水中。内心的情感与实在的茶水能够联系在一起,说明他们之间有种关联,是某种特质上的关联。而茶与水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状态,与他们自身的特质是有关的。若不是茶叶的干枯、柔柔,那怎么泡也不会展开、舒散;若不是水的无私、博大,也不会让茶叶躺在里面。当然,这种融合需要一种适当的环境或者氛围,那就是水的温度,若非开水、沸水,也不会将那最苦的一滴泪化作最甘的一口茶。
这种茶与水的交融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而作者把这种现象与自己内心的情感相联系,更是他们之间的一种契合。
曾经泡过茶,看着茶叶的翻滚,或升或降,在里面慢慢的舒展,真的觉得这就是人生。人如一叶茶,来到人世间,慢慢的成长,绽放,走向最终的成熟。这过程中,有被开水烫着一样的痛苦,但也正是痛苦给了茶叶新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茶叶完成了使命,与水成为一体,也最终安静的躺在水底;恰似人经历了各种的悲欢离合,最后尘埃落定,安静的躺下。这不是泡茶,分明就是一段人生。
当然,换个角度看,也许很不一样:
第一层:茶是女子,水是男子。
水的细腻、热烈,让这茶像花一样绽开,散发出那浓郁的香气和迷人的光彩。
第二层:茶为男子,水为女子。
水做的女人给了男人重生。让男人在她的世界里熠熠生华。
但不论怎么比喻,二者总是有一种契合,在水里相溶,在水里缠绵,一盏茶的功夫(其实有时候用不了这么久),决定一种颜色,呵呵,成就了一个新的生命。
还有更露骨的:无论你怎么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轻轻地落下……除非是机器人,要不都会 积攒在最深处的。
呵呵,或许曲解了张错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8古人对饮茶有什么抒情的好词语呢ò《饮茶歌》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饮茶歌送郑容》唐·皎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公元1854年,北京前门外正阳楼开业,是汉民馆出售涮羊肉的首创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使这一美味更加驰名。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
提及涮火锅,最常见的一套说辞是成吉思汗(或忽必烈、或拔都等元朝开疆拓土的王公贵族)当年大军急行之间,让厨子弄出来的吃食。
或者更具体到火锅的形制上,是拿士兵头盔。更有一些老饕为了坐实这说法。
老北京涮羊肉的来历,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1引用原古诗词来描述一些古人品茗的情景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唐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尝茶
唐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引用原古诗词来描述一些古人品茗的情景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唐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尝茶 唐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3古人对饮茶有什么抒情的好词语呢ò《饮茶歌》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饮茶歌送郑容》唐·皎然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关于品茗的诗从古到今品茗的诗很多,有重大影响的应该是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栩栩如生的"七碗茶"的描写了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和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的苏息否?
5边工作边喝茶的佳句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
茶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6关于品茗的诗从古到今品茗的诗很多,有重大影响的应该是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栩栩如生的"七碗茶"的描写了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和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的苏息否?。
7古人四件雅事诗句古人十大雅事你会几样呢?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棋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
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
“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书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浓厚的“文字情结”和“书写情结”,这充分地体现在殷商时期大量的龟甲、兽骨上,也体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还体现在春秋战国以来的缣帛、竹木简牍、符节、石刻、兵器、货币、纸张上,各种各样的载体,都留下了我们祖先精美的书迹。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结,先贤才逐渐将汉字的书写升华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如果按一般所说,书法艺术是从汉末开始进入自觉状态的,那么,书法艺术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在这两千年的历史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虽历经战乱浩劫、天灾人祸,以致大量的经典之作我们已无缘得见,但侥幸存留至今者仍令我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让我们对古人仰慕不已。
画我们的国画,一支毛笔,一张宣纸,纵横恣肆,写意流畅。中国人很早就在自已的生活环境中发现了美,并按照自已的审美习惯用画笔描绘出来,古人从表现神、描绘宗教故事发展到画山水、花鸟。
士大夫们以虚无的胸襟、玄学的意识体会自然,表现自然,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客观自然的再现,在中国山水画家的眼中,山水的美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于它体现了“道”,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一开始就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人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这是对“自然”、“道”与山水基本关系的论述。核心理念在于“天人合一”。
茶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
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
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茶之为物,产自崇高的山,吸收天地的灵气,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
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香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如孟子所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
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花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花是重要的题材。
古曲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玉树后庭花》等。民乐有《茉莉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以花为题材的诗歌、绘画更是不胜枚举,就连刺绣、陶瓷等传统工艺品,花卉图案也是重要的装饰物。
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仍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人潮涌动,盛况依然,我认为,国人好花,不仅仅好其花形,更缘于花文化的精髓:花韵。人们欣赏花,不仅仅欣赏它的色、香、姿等自然美,更是综合自己对花的感受,赋予它一种风度、品格。
自古就有“不清花韵,难入高雅境界”之说,人们现在赏花,更是神重于形。好兰者,好其高雅脱俗;好菊者,好其独立寒秋;爱荷者,好其出淤泥而不染;好梅者,好其临寒斗雪。
诗“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余秋雨。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
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心与心之间,被巧语、算计、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