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滑看点怎么关闭

新手学堂013

小米上滑看点怎么关闭,第1张

小米上滑看点怎么关闭方法如下:

点击设置图标,进入手机的设置界面,下滑屏幕找到锁屏、密码和指纹选项,点击进入该选项。点击密码栏下的锁屏密码选项,输入现有的锁屏密码。

点击打开“直接显示屏幕密码”界面,在下方的弹出框中选择确定即可。

小米

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小米出货量232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64%,重回世界前五。2018年3月27日,小米首次在上海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小米MIX2S。

2010年4月,雷军与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

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联合创办小米公司。

一、前言和图赏

注:前言篇幅较长,主要回顾小米冲击高端和MIX系列历程,节省时间可直接跳过前言。

几年前,小米手机还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这也是该品牌的烙印。

1999元,小米从发布第一台手机以来,就是以性价比闻名于手机圈,凭借着独特的互联网运营,减去了经销商成本,但是同样的,性价比成为了小米手机的束缚。

有着性价比这个重要前提,使得小米不敢投入大量研发,尤其是高端市场,小米更是少得可怜,在当时,没人会想买一台5000元的小米手机,如此循环,难以破冰。

2015年初,主打高端旗舰的小米Note登场,顶配版非常罕见地采用了2K分辨率屏幕,售价3299元,而且请了明星代言,还处于懵懂的小米,发布了定位高端的系列。

最终反响也都知道了,表现并不尽人意,最重要一点是小米品牌调性尚未树立,几乎是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布Note系列,再加上产品一味堆料,忽略了体验。

2016年,小米Note 2发布会,雷军只花了半小时就讲完了这台机型,当所有人都以为发布会结束的时候,大屏幕出现了MIX,当点亮屏幕的那一刻,全场欢腾了。

是真的欢腾,笔者当时蹲在电脑旁看发布会,印象深刻。

当时的智能手机面临一个选择,该往哪个形态发展,是折叠?是翻转?小米MIX初代给了一个答案——全面屏,自此的很多年以后,智能手机屏占比开始扩张,从18:9比例到刘海屏,再到水滴屏,然后是挖孔屏。

一位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如此评价小米MIX初代,它指明了智能手机未来设计的方向。

随后的几年里,小米布局高端市场,陆续发布了MIX 2/2S,一直到2018年的MIX 3,这个系列按下了暂停键,开始专注于数字系列,并将Redmi品牌独立,后者接任性价比大旗,小米则是冲击高端市场,结果各位也都知道了,凭借着小米10系列、小米11系列,这个品牌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在此期间,虽然也有MIX Alpha、MIX FOLD这些机型发布,可是都不属于基础序列,米粉心心念的,仍然是迭代更新——MIX 4。

现在,它来了。

配色方面,小米MIX 4提供影青灰、陶瓷白、陶瓷黑三种配色,全部采用Unibody全陶瓷机身,且首发轻量化一体精密陶瓷,有什么用?来看图赏环节。

手机包装

手机包装

印有“世上没有完美,但总有人追求完美”

打开包装

揭开手机保护膜放入手机后,看起来就像是一整块玻璃,这里说一下MIX 4采用双曲面屏形态,但有一部分用户仍然喜欢直屏,有的说曲面屏容易误触,有的说不如直屏好看,可是就目前而言,MIX 4这种微曲的形态,非常适合当下,而且个人认为息屏颜值绝对高于直屏(每个人有每个人看法,防杠),同时MIUI还有算法减少曲屏误触,这个后面说。

手机正面

手机正面

这块屏幕是MIX 4最重要之处,采用了全新CUP全面屏,号称是历经三代技术迭代,拍照区域和显示区域全部达到400ppi,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或者是其它颜色显示,都完全看不到居中的镜头(居中较为明显的区域是原厂保护膜的挖孔),实际屏幕完整显示。

手机正面

手机正面

为了达到这一显示效果,小米MIX 4首创了微钻排列,维持像素数量及RGB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子像素面积,减少光线遮挡,实现100%全像素显示,还有着独特电路设计、ITO透明引线,相比去年展示的初代,还有着马赛克、纱窗、像素密度等问题,而这次MIX 4的屏幕,在显示效果方面,真正做到了正常屏幕的高度统一。

手机正面

CUP显示区域面积为02cm²,占据整片屏幕面积的02%,据说就是这么一小块面积,成本却超过一整片常规旗舰机屏幕,成本大幅上升,而且生产程序复杂。

参数方面,MIX 4这块屏幕为667英寸,AMOLED材质,分辨率为2400x1080,支持P3色域,JNCD 034,dE 04、HDR10+,支持120Hz刷新率+480Hz触控采样率,10bit色深,以及True Tone真彩显示、前后双传感器、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Dolby Vision。

经查验,小米这块屏幕来自于华星光电,准确地说是小米和华星联合研发,据官方介绍,他们投入了百人专项团队,耗时3年,总投入成本超过5亿元,而且申请了包含高透过率屏幕设计、底层软件自研算法等60多项专利。

如何评价这块屏幕?在说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屏下和升降式前摄的冲突,两者都实现了无开孔全面屏,都能完整显示一块屏幕,但后者由于是机械结构,增加重量和厚度,且占据寸金寸土的内部空间,所为过渡更合适,屏下摄像头则是符合升级规律,从刘海到水滴,再从挖空到屏下。

先说优点,尽管市面上已经有屏下摄像头的机型,但从视觉来看,MIX 4这个方案,是笔者目前见过最为优秀的屏下摄像头显示效果,没有之一,做到了和其它屏幕区域显示完全相同。

遗憾当然也有,就是屏幕素质,现在旗舰机型基本都是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包括峰值亮度、色准、面板都有很高的水准,比如小米11 Ultra,属于顶级行列,而屏下摄像头还是新技术,硬说它是顶级显示那肯定吹牛,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小米MIX 4的显示效果,以我个人看完全够用。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设计方面,MIX 4后置为矩形相机模组,位于左上角,属于常规造型,没有小米11 Ultra那样独特的辨识度,整体依然是小米这两年的设计语言,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太大亮眼之处,正当我对设计有些失望的时候,拿在手中却改变了看法。

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MIX 2全陶瓷的质感,仔细观摩发现确实是Unibody全陶瓷机身,而且首发全新的轻量化一体陶瓷。

在笔者印象里,传统陶瓷没有大规模使用手机的原因,除了成本比玻璃更高,再就是重量,但是有一说一,陶瓷温润如玉的质感,是玻璃或其它材质不可比拟的。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可是MIX 4上手并没有那么重,经查机身重量只有225g,和部分玻璃材质的旗舰机型差不多,究其原因要归功于该机的轻量化陶瓷。采用的是高纯纳米氧化锆复合材料,这种专业名词很难懂,只要知道相比传统陶瓷轻了30%重量就行了,但依然是陶瓷原本的质感。

小米方面介绍,小米MIX 4轻量化一体陶瓷制作工序相当复杂,相比传统陶瓷多了25%,需要46道工序,如果有毫厘之差,那么整炉陶瓷全部报废,不得不说,这是MIX系列对陶瓷工艺的又一次 探索 ,不吹不黑,对于全陶瓷机身+机身各种元器件,MIX 4做到了能接受的重量。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瓷器 历史 悠久,最早追溯到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瓷器,到了宋代更是分为五大名窑,因此对于国人来说,陶瓷是一种 历史 悠久、温文尔雅的象征。

颜色方面,小米MIX 4除了陶瓷黑和陶瓷白,然后就是这款影青灰,据说灵感来自于北宋年间的传统陶瓷珍品影青瓷,色调呈青绿淡蓝,如璞玉一般。

为了实现这种配色,该机采用了高纯纳米材料配方,辅以氧化铌稀土金属氧化物及多种金属氧化物作为色料,然后分别溶解、沉淀、高温煅烧等工序,造就现在这种配色,看着似乎有些混沌,但仔细看却有着透亮的质感。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笔者这种外行人略知道一点,烧制陶瓷最难的就是浅色,像影青灰这种,过程不能有任何杂质,稍有不慎就会谬之千里,可能会有人问,为啥白色就可以呢?这是因为大部分陶瓷烧制之后,原本的颜色就是白色,所以影青灰的烧制过程,想必是难上加难。

可能各位大佬也看出来了,之前我评测的手机里,没有一款有着如此详细的机身介绍,这是因为握在手中,MIX 4真机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艺术品质感,所以聊得多一些,但是光说没用,有时间可以去线下体验真机,上手肯定惊艳,尤其是陶瓷的细腻手感。

下面再看几张Unibody全陶瓷机身和影青灰配色。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机身顶部为红外、UWB、麦克风、哈曼卡顿标识

机身底部为扬声器、麦克风、USB-Type接口、SIM卡槽

机身R角

包装附赠120W充电器、数据线、Type-C转35mm数据线、手机壳

另外MIX 4还弥补了Unibody全陶瓷机身的一个缺憾,就是信号,陶瓷有着很坚固的硬度,天线带怎么办?笔者发现了小米设计师细心的一点,MIX 4屏幕和边框中间有一个小A壳(面壳),一般是缓冲手机跌落的屏幕破碎,而小米MIX 4把A壳做成了金属材质,仔细看的话,能看到天线的小窄条隐藏在内。

二、系统体验

笔者手中这台MIX 4运行的是基于Android 11的MIUI 1253,之前小米手机评测说过很多次了,这里介绍几个MIX独有的特点,以及MIUI新增的部分功能。

功能方面,这块屏幕基本齐全,比如DC调光、护眼模式、色彩风格都得到保留,且支持120Hz刷新率,同时支持AI大师画质引擎,拥有超分辨率增强、视频画质增强、动态画面补偿等显示功能。

系统内置一项名为边缘防误触的设置,主要是减少双曲面带来的误触,有三种模式可选,支持自定义区域大小。之前一些瀑布屏机型也有这种功能,实际使用效果明显。

MIX 4充电支持有线/无线快充,包含四种充电模式,默认是常规的恒温充电,还有疾速充电模式,以及无线充电50W、100W模式,这部分后面详细说说。

该机新增了智能充电系统,号称能够延长25%电池寿命,分别是夜间智能充电模式、时域智能充电模式,以及电池 健康 度显示。其中夜间智能充电是解决晚上睡觉的时候充电,避免电池饱充。

举个例子,临睡前给手机充电,基本是1个小时就充满了,剩下几个小时都是饱充,影响电池寿命,所以MIX 4这套算法是,如果检测到用户睡眠,那么手机就智能充至80%,然后根据闹钟时间,在用户快醒的时候充满电量,属于AI学习辅助,一天两天肯定感受不出来,估计得半个月学习时间。

安全方面,除了之前的照明弹、隐匿面具等,主要是新增了防丢功能,官方号称小米史上最强防丢机制。

主要功能分为五种,不关机、不断网、不泄密、不被盗用、不兼容其他手机卡。触发丢失模式的情况下,不关机是指锁屏关机需要验证密码,常规操作。

不断网就有意思了,我们都知道,手机丢了拔卡就断网了,查找手机功能相当于废了,而MIX 4内置了虚拟SIM卡,即便是拔卡也能定位,自动联网,产生的流量完全免费。

不被盗用则是SIM卡和手机绑定,解锁才能用,而且绑定之后,手机不兼容其它手机卡,也是解锁才能用。换句话说,只要小米MIX 4有电,就能实现丢失定位。那么问题来了,直接拆了卸电池怎么办?所以这项功能感觉更多是噱头,还是不要丢手机为好。

最后说一下广告,之前笔者说过很多次的内置App广告,MIUI 125最新版减少了许多,比如天气、日历等,底部的广告没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少吧。

三、性能和亮点

核心配置上,小米MIX 4首发搭载骁龙888 Plus处理器,其实大部分用户都很熟悉了,相比骁龙888,主要升级了Cortex-X1大核,其主频从284GHz提升到了3GHz,同时AI引擎通过拉高频率和软件优化实现了综合性能提升,算力每秒32万亿次运算(32 TOPS),AI性能提升超过20%。

从之前骁龙888的表现来看,性能属于绝对的旗舰,但功耗和发热有些不尽人意,而骁龙888 Plus反而再次提升频率,它的功耗预计会更高,MIX 4的应对方案是新增均衡模式。

官方介绍,均衡模式将限制手机能耗,达到控制发热目的,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处理器降频,开启性能模式则释放性能,是行业内为了控制温度常见的做法,据小米官方数据,开启均衡模式的MIX 4,比骁龙888手机的温度还要低。

另外是最近新增的内存扩展,MIX 4可扩展3GB运行内存,调用部分闲置的ROM空间用于RAM运行,提升等效内存容量,将RAM和ROM通过算法优化融合起来。

除了骁龙888 Plus,该机还有着满血版LPDDR5内存+UFS 31闪存,以及首发3D石墨烯均温板,这是一块石墨烯制成280微米厚度的均温板,和之前的均热板相比,导热效率更高,面积为1206mm²,处理器和主板周边都有覆盖。

说了那么多,来跑个分。

经过实际测试,小米MIX 4安兔兔跑分为830506,其中CPU和GPU成绩都高于普通骁龙888机型,拉高频率得出的性能,是一次小幅升级。

存储方面,MIX 4配备的是UFS 31闪存,顺序读速度为1950MB/s,顺序写速度为737MB/s。

四、影像

影像方面,MIX 4就显得比较常规,对比目前旗舰机型,比如自家的小米11 Ultra,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综合表现要比小米11更好,多了一颗长焦镜头。

参数方面,小米MIX 4后置为一亿像素主摄(HMX,1/133英寸,OIS光学防抖)+1300万像素自由曲面超广角(FOV120 ,6P)+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5X光学变焦,OIS光学防抖)。

具体表现如何,来看样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笔者所处区域为疫情防控,所以不能出门拍摄高楼大厦,只得在小区内简单拍摄,希望理解。

1、白天样张

建筑(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49)

建筑(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50)

建筑(5X变焦拍摄 f/34 ISO-50)

植物(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82)

植物(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100)

未开启超广角(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50)

开启超广角(800万像素 f/2 ISO-50)

其中自由曲面镜片可以做到120 大视野,硬件级防畸变,超广角镜头用了一套全新的算法,启用超广角镜头之后,主摄也会随之拍摄,两张照片融合一张,其中中心区域是主摄画面,边缘则是超广角拍摄的画面,保持样张解析力。

2、夜间样张

建筑(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1603)

植物(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3412)

完全没有光线的植物(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8400)

完全没有光线的植物(开启夜景 f/2 ISO-1601)

未开启夜景(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4386)

开启夜景(主摄默认1600万像素 f/2 ISO-1604)

从MIX 4的拍摄样张来看,算法依旧是小米惯用的暗部提亮、高光压制,夜景模式改为拍摄多张合成,然后再进行计算,但效果要比之前评测的小米10好一些,后者如今算法也上来了,可以预见,以后的手机相机开始发展计算摄影,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大底、高像素。

五、续航和充电

续航方面,MIX 4内置4500mAh电池MTW多极耳电芯,既然搭载频率更高的骁龙888 Plus,那么功耗表现会是如何?使用安兔兔压力测试功能来进行超级耗电测试。

压力测试是安兔兔评测内置的一项功能,通过进行高负载运算来测试设备性能的稳定性,需要CPU进行了大量计算,故此耗电量相比视频、日常使用等场景更大。

测试条件:不插SIM卡、设备连接Wi-Fi、开启定位、电量完全充满、屏幕亮度调至最高,关闭所有后台服务。打开安兔兔压力测试,不间断测试,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设备剩余电量。

在超级耗电测试下,小米MIX 4坚持了180分钟,和上次评测的骁龙870机型(4500mAh)相当,最主要原因在于新增的均衡模式,该模式以降频控制了功耗和机身发热,使得MIX 4续航甚至超过了部分骁龙888机型。

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机前30分钟的压力测试,仅消耗了9%电量。

最后是续航估算,因为这项结果是基于CPU一直处于满载的情况下获得,考虑到我们日常使用和亮屏时间,所以这个数据要换算为倍数,得出MIX 4能有6个多小时的持续使用时间,注意是持续使用,并非日常熄屏、回消息等。

充电是小米手机历来的强项,几乎每次旗舰都有所突破,小米MIX 4更是达到了100W无线快充,但默认的是50W,需要手动开启100W充电模式。

有线方面,默认是120W有线快充,但并非持续高功率,同样提供了手动开启选项,打开疾速模式之后,才能发挥120W的完全速度。

经过实际测试,小米MIX 4恒温模式下21分钟充至100%,其中9分钟充入55%电量,疾速模式下,120W充分释放,15分钟就充至100%,9分钟充入72%电量。

接着我们来看无线充电,需要搭配小米100W帆船风冷无线充电底座,以及120W充电器。

无线模式分为50W和100W两档模式,其中50W无线充电耗时48分钟充至100%,100W无线则是29分钟充至100%,速度直接翻倍,超越了大部分有线充电速度。

六、MIX 4的 探索 之路

在MIX 4发布之前,历经了1000多天,然而立项在2018年年底,也就是说小米打磨了将近三年时间。

三年打磨一款机型,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也就是这种期待,再加上初代的惊艳,使MIX 4无形中期望拉得太高,尽管它的表现绝对符合 探索 的意义,但赋予MIX系列之后,似乎没有太大革新?

要说这个问题,我们先抛开CUP全面屏、轻量化一体陶瓷,直接看产品本身,纸面参数来看,MIX 4搭载骁龙888 Plus处理器,后置依然一亿像素主摄,120W有线充电+100W无线充电,属于常规更新。

那么MIX 4 探索 意义在哪里?其实是“内功”,雷军多次提到,小米高端手机以后要死磕体验,什么是体验,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是需要的时候就要有,比如手机信号,然后是控温,若是按照小米之前的风格,完全可以只说120W慢速充电,而这次特别加入了恒温模式,以及均衡模式和防丢功能。

做这些,就是为了让MIX 4更有实用性,而不是一味堆参数,让数据好看,可以说它和以往的MIX系列机型都不一样,在 探索 的基础上(CUP全面屏、轻量化陶瓷),开始注重用户体验。

我已经拿到MIX 4有几天了,前面的测试基本做完,但是最后总结这一块迟迟没写,原因是不想过早下结论,所以看完发布会,又看了许多网友对MIX 4的看法,一个问题是MIX 4配置还不如小米11 Ultra?

除去正常升级,影像能力确实比不上小米11 Ultra,至于自拍表现,雷军更是坦言现在的屏下前摄不如挖孔,但是要知道MIX 4还有上述特性,只能说两者定位不同,各有优势。纵观来看,小米数字系列在于突破,是从1到2或者更多,而MIX在于创新,是从0到1。

最后说个题外话,雷军年度演讲中,谈到一个往事,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当时雷军意气风发地说出小米要做全球第一的时候,被人嘲讽而且哄堂大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现如今小米做到了全球第二(2021年Q2),所以当雷军说出三年之内,小米手机做到全球第一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嘲笑,甚至没有人质疑。

讲真,每次在网上看到雷军,很难想象他能在10年之内把小米手机做到全球第二,彻底改变了手机市场规则,就像MIX系列一样,永远在 探索 的路上,勇敢且充满激情。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手机的功能以及操作方式已经趋同,就现有的造型而言,很难有特别大的创新,都是在原有的交互方式上进行优化和改良。为了探寻更多的可能,折叠屏手机诞生了,从现有的趋势来看,折叠屏可能是手机的下一个拐点,但目前来说,它还偏向于概念性质,无法大量的普及,像铰链、屏幕材质都是硬件上的难点,成本难以控制,售价会居高不下。

某种程度来说,现如今的折叠屏,都不是为了走量,更多的目的是为了秀肌肉,产品发布的目的是告诉大家有真机,随时也能用,不是庞氏骗局,虽然可能不是完全体,但我们手机厂商正在未来领域努力 探索 。

目前,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中,华为在折叠屏领域布局最深,自2019年11月首款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上市以来,两年多的时间,发布并上市了华为Mate X、华为Mate Xs、华为Mate X2三代折叠屏手机,虽然价格被市面上炒得很高,但华为确确实实拿出货了。因此,这也多多少少的刺激到了华为在国内的老对手——小米。

这些年,小米一直想摆脱早期的固有形象,走高端化的道路,但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火候,比如布局已久的环绕屏小米MIX Alpha,惊艳至极,但除了惊艳,对用户的操作习惯以及功能层次起不到变革性的作用,加上这玩意儿现货更少,话题度慢慢地就减少了。随着折叠屏手机的热度越来越高,小米也不得不进军折叠屏市场。

今天,我们评测的对象就是小米的第一部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它好用吗?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总结出以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一:平行窗口,高效操作更契合生活

先说一个生活中用机场景,如果你想在某宝买一件衣服,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会找到一大堆商品。若没有这个模式,大部分人的操作习惯是一口气把所有感兴趣的商品加入到收藏夹或者购物车,将其作为初选,然后再打开收藏夹或购物车,来回的切换界面,进行第二轮的筛选。

有了平行窗口,手机可以同时打开一个应用的两个窗口。具体使用时,内屏打开购物类的App,右边部分打开暂定的商品,左边部分上下滑动浏览,当你找到有比右边暂定商品更有感觉的商品时,直接点击,该商品会出现在右边这个界面,它就成了新的暂定商品。此举可以省掉很多来回切换界面的过程,操作更加高效。

该功能可以应用的场景非常广阔,比如使用QQ的时候,左半边看群里的消息,右半边看空间,两样都不耽搁。很多折叠屏手机都有类似的功能,但移植到普通手机中几乎不现在,因为屏幕的尺寸、长宽比例限制,强行移植会很鸡肋。

要打开小米MIX FOLD的平行窗口非常简单,设置界面找到“应用设置”,选择“平行窗口”,可以找到一堆应用的开关界面,但凡开启了的此功能的应用,都可以同时打开一个应用的两个窗口。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操作上有上下级关系的应用都支持,功能的覆盖面非常广。

优点二:大屏下的小窗模式,小窗有了更大的实用价值

小窗模式并不是折叠屏所独有的,但折叠屏可以发挥出小窗模式最大的价值。

上图是小米MIX FOLD在内屏使用小窗模式时的状态,因为屏幕更大,所以浮窗下层的应用视野更加开阔,遮挡的比例不会过高,对视线的影响会更小。我们能够应用到的实用场景非常多,除了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外,还可以一边视频会议、一边查询相关资料以便作线上报告,就算是一部手机,也能够提供非常强大的生产力。

小米MIX FOLD的小窗启动和所有的MIUI设备都一样,多任务界面下,选择左上角的小窗应用,会弹出一系列支持小窗应用的应用列表,选择一个你要使用的应用后,该应用会直接以浮窗形式浮现在桌面,此时的浮窗和底层桌面都可以操作。就过程而言,不算复杂,没有特别大的学习成本。

优点三:四扬声器,哈曼卡顿调教,更具立体感

小米MIX FOLD采用了四扬声器的设计,包括一对1216超大振幅的扬声器,等效于134cc音腔,响度非同寻常。机身设计方面,其顶部、底部各有两个扬声孔,全部都没有隐藏。听音效的话,四扬声器的声场很广,立体感非常强。

笔者测评过的手机有数百部之多,不吹不黑,小米MIX FOLD是测试过的机型中外放效果最好的一部,没有之一,很多看似普通的音乐,都能听出鸡皮疙瘩。其低频的下潜相当深,深到空灵,高频最大声音播放,不破音,同时把这两点做到极致真的很难。四扬声器在哈曼卡顿的调教下,音效确实突出。

优点四:液态镜头的引入,保证变焦风格的一致

图示部分最上面的镜头是800万像素长焦微距镜头,其创新之处是采用了液态镜头的设计,通过可流动的液体替代传统光学镜片,在外部驱动下调节内部液体压力或其他物理性质,进而改变镜片的外部形状,虽然不涉及焦段,但实现了焦距和焦点的变化。因此,该800万像素镜头兼具长焦和微距两种功能,它支持3cm微距、3倍光学变焦,最远能实现30倍数字变焦。

目前手机的镜头分工中,长焦和微距都是两颗镜头执行。其中,执行长焦拍摄要么是主摄数字变焦,要么是单独的长焦镜头拍摄。执行微距要么是用单独的微距镜头拍摄,要么是由超广角镜头代劳。好的长焦镜头,拍摄长焦没有太大的问题,出问题的地方在微距。

如果执行微距拍摄是使用微距镜头,对于中低端手机来说是悲催的,因为这个价格段很多手机的微距镜头都是凑数的,就200万像素,底还非常小,手机靠近之后再把光线一遮,经常都会拍得很黯淡;如果执行微距使用超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在处理画幅两侧时多多少少都有点畸变,在执行微距的任务中可能会放大。最关键的一点,每颗镜头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镜头就算是后期调教,风格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异。因此,微距镜头的引入,最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微距和长焦在风格上的统一。

优点五:掌上PC模式,手机可以成为硬核生产力

打开小米MIX FOLD的内屏,屏幕三指左滑,可以快速进入掌上PC模式,此模式就是专为商务办公而生。

就整体风格而言,和Windows很类似,只要用过电脑,上手就会,根本不需要什么教程。

长按桌面的空白区域,可以快速的新建文件和新建文件夹。

我们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小米MIX FOLD的掌上PC模式最多可以打开5个窗口,如果要打开第6个窗口,会将已经开启的某个窗口最小化。暂不知道这个“5个窗口”中的“5”是不是个固定值,会不会受到应用所占内存空间的影响。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方便。

缺点一:外观设计有瑕疵,折痕太明显

拆封这部手机的时候,我把它放在手上掂了掂,第一感受就是这部手机的设计好合理,因为它基本上是对称设计,重心就在中轴线,两边的机身厚度也是差不多的数值,以往很少有折叠屏手机做到这点。但是,当我把它平放在桌面上的时候,就改变了看法。

背面近似一个平面,但是摄像头又凸出,导致手机可以“打快板”,这种体验感受真的很不好。举个例子,如果你拿着它坐在绿皮火车上看电视,手机就放在桌面上,一个加速,你的屏幕就上下晃,你舒服吗?

相反,一些不太对称的折叠屏手机,“打快板”现象反而没有这么明显,它们因为中间那条缝,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支撑线,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我相信小米设计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做个五五对称,拿在手机更舒适,但可能没有考虑到摄像头凸出对平面放置的影响。都2021年了,也不指望手机厂商能把摄像头“凹”进去,但希望小米或者其他配件厂商能做一个把摄像头“凹”进去的手机套,避免那种很尴尬的摇晃。

此外,小米MIX FOLD的折痕还是比较明显。大屏状态下,无论哪个角度,都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折痕。折痕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是通病,但没想到小米MIX FOLD会这么显眼。不知道折叠屏完成时代,用玻璃会不会好很多,现如今就算是屏幕用玻璃的折叠屏,莫氏强度都不高。

缺点二:系统和折叠屏未完全适配

2021年6月份了,小米很多千元机都收到了MIUI125的推送,奈何我们手中的小米MIX FOLD一直都还是MIUI120。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系统根本没有完全适配折叠屏,很多细节的地方都没到位。

折叠屏一个比较精髓的考验就是内外屏的互切。但小米MIX FOLD很多细节优化没做好,很多应用界面内外屏互切的时候,不能自动转换,关闭或打开都会息屏,需要按下电源键才能重新亮屏,亮屏后解锁桌面才能回到原来应用的界面。此外,bug也多,有的应用内外屏互切的时候,有一定几率强行拉伸比例,就像上面这张图一样。

内屏是个大屏幕,本应该分屏很有效果的,但在小米MIX FOLD中,相当一部分第三方应用比例不适配,无论是竖着放还是横着放,界面都是被强行拉伸的。虽然系统有提示“应用可能在分屏模式下无法正常运行”,但还是感觉有点怪,就好比天价买个宝贝,卖家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说该宝贝某某地方有瑕疵。这种系统暂时没有解决分屏的应用,不应该锁了禁止启动分屏吗?

虽然用着不太爽,但它可以通过后期的OTA进行改善,不知道MIUI团队什么时候能想起他们的折叠屏产品。

缺点三:尴尬的屏幕设计,根本就不适合打 游戏

在发布会上,雷老板对这部手机的 游戏 性能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但我们实际的 游戏 体验相当差,因为它的屏幕就是反 游戏 设计。以《王者荣耀》为例,我们拍了几张小米MIX FOLD和普通手机在 游戏 中的对比。

先说外屏,小米MIX FOLD采用了27:9的屏幕比例,同样的位置,不但三熊坑可以尽收眼中,还能看见河道右侧的部分草丛,本来是好事,但画面中这两道大黑边,着实辣眼睛。

最关键的一点,按键的位置还是在原比例的位置,就算是自定义也不能往两侧移,这就意味着你打 游戏 手指要更靠近屏幕的中心,这种设计真的“睿智”。

再说外屏,小米MIX FOLD两侧的视野变窄了,底部的视野变宽了,这种视野比例的调整对 游戏 来说,完全就是debuff。

以钟馗为例,同样的位置,用小米MIX FOLD出钩就直接飞出了屏幕外。而事实上,就《王者荣耀》这款 游戏 ,钟馗的技能还不算特别远,很多大法师的的poke范围都远于钟馗的二技能,朋友在看到我测试时的这一现象后戏谑道:用小米MIX FOLD打《王者荣耀》,就别玩中路了。

还有一点,内屏就算是不玩《王者荣耀》,玩其他 游戏 也很尴尬,因为它的刷新率只要60Hz,而很多 游戏 都开放了90FPS、120FPS模式。大屏不能开高帧,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缺点四:千元机主摄,没有OIS光学防抖

液态镜头的引入,是小米MIX FOLD的亮点,但这无法掩盖千元机主摄的尴尬,该机主摄传感器为三星ISOCELL HM2,自家千元机Redmi Note 9 Pro同款,且没有OIS光学防抖。俗话说得好,夜景是相机拍照优劣的分水岭,通过夜景样张的对比,大家就应该清楚这部手机真实的拍照水平。

同一镜位的样张对比,可以发现小米MIX FOLD夜景实力就是和Redmi Note 9 Pro一个水准,与小米自家旗舰小米11 Ultra相比,色彩寡淡,涂抹也更严重,整体宽容度也不行,底小太多,被压得太死。

小米缺摄像头吗?博主真不这么觉得,三星GN2都能拿首发,完全能调一些给折叠屏用,加上折叠屏本身就是秀肌肉的产品,任何一个厂商都会很舍得堆料。造成这样的原因,个人猜测(仅个人猜测)和小米MIX FOLD重点营销的澎湃C1影像芯片有关,该ISP芯片可能还没能适配那些更大底的摄像头。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小米MIX FOLD就是一个半成品,有惊艳,也有明显瑕疵。它因为折叠屏的设计,可以执行更多玩法,很多地方的堆料也很足,比如哈曼卡顿调教的四扬声器,液态镜头等。瑕疵方面,塑料的屏幕,千元机的镜头,可以“打快板”的背部整体等。

因为我清楚小米MIX FOLD本身就是实验品的定位,所以它有缺点能理解。目前,该机外观及配置方面缺陷已经不可逆,只能期待小米的下代折叠屏能够改进,但是,软件方面的bug,还是希望MIUI的工程师能够早日修复,将系统、UI补全,像应用比例不适配,内外屏互切的那种不流畅以及内外屏互切出现的bug,都可通过OTA升级实现修复,就看MIUI什么时候能想起这批买小米MIX FOLD的小白鼠。

重启手机。

点击打开手机设置,在手机设置界面,点击打开便捷辅助按钮,在便捷辅助设置界面,我们点击打开智能侧边栏按钮即可。

小米MIX4是目前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的旗舰机型,同时也是自MIX2后小米旗下首款Unibody全陶瓷机型。

直接关闭侧边栏。

1、打开手机设置,点击特色功能选项。

2、在特色功能页面,点击全局侧边栏。

3、在全局侧边栏页面,将全部场景中开启的开关关闭即可。

你可以借助第三方的软件,例如美图秀秀之类的。

下载安装到手机,用它打开之后,就可以编辑,修改了。

网上应该还有其它软件,你下载了安装使用就可以了。

1、在使用小米mix3的过程中,从手机的屏幕底部往上滑,停顿一秒左右即可打开小米mix3的后台。

2、打开小米mix3的后台管理页面之后,按住要关闭后台的应用往左或者往右滑都可以关闭该应用的后台的,或者也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即可一键清理小米mix3所有的后台程序了。

小米mix3是小米手机在2018年10月份的时候发布的,该机是一款滑盖手机,也是小米手机中的首款滑盖智能手机,根据官方数据,小米mix3的滑盖寿命可以达到30万次,机身背面配有竖置摄像头和指纹传感器。

在处理器方面,小米mix3采用了骁龙845处理器,相比于上一代产品性能提升30%左右,四个大核心的频率最高可达28GHz。而在拍照方面,小米mix3配备2400万+200万像素前置双摄,后置则采用双1200万像素双摄,支持AI梦境虚化、视频实时美颜、960帧慢动作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