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在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模式

新手学堂08

BYOD在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模式,第1张

一、BYOD的定义

BYOD是Bring your own device的缩写,通常翻译为“自带设备”,也可以称为自带技术。BYOD最先起源于IT企业,是指允许企业员工携带自己的设备进行办公,这些设备主要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在学校情境中的BYOD就是指允许学生自带个人移动终端进入课堂并用此参与课堂学习的技术应用模式。学生能够使用的自带设备多种多样,主要有移动电话(智能手机)、MP4播放器、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手机和平板。

二、BYOD应用于教学实践

BYOD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1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 BYOD模式使课堂上的学生人手移动终端设备,有效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自带设备,使学生能够与同班同学,其他学校的学生以及专家等轻松地进行项目协作、交流、解惑答疑等。

3为孩子准备的现实世界 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给孩子好的未来,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移动技术,BYOD可以说给学生提供尽早接触和掌握一些移动设备技术的机会,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学生使用自带移动设备进行学习,通过自己主动访问,获取知识,不再仅依靠教师作为“中间人”来传播知识,也不局限于课本所呈现的 静态信息;同时学生在移动设备终端上还可以通过文本,视频,或音频的形式与教室外的学习者共同合作,将课堂中抽象静止的概念、理论与课堂外具象多变的真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以获得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

BYOD应用于教学实践实例:

近两年,美国部分中小学提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终端设备,鼓励学校师生尤其是学生自带设备,旨在鼓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移动设备率远高于中小学,高校的学生相对中小学生自制力也较强,因而有一些高校也开展了BYOD行动。

某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以“将野外植物带进课堂”为主题展开的教学实践。首先,要求是人手一部安卓智能手机,教室内有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且学生手机上都装有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应用软件。如图所示,课堂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学生端,服务器,教师端 。学生端即是指学生的安卓智能手机,均是私人移动设备;教师端包括教室配备的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服务器则是二者连接枢纽,教学内容以电子信息的模式经过服务器达到师生间的双向传输和接收。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笔记本电脑将所需学习植物的照片和相关问题发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受后立刻存储 生成档案(服务器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存储并生成电子档案,以便日后师生可以登录随时随地查看学习),同时也将信息转发到学生的安卓手机上 ,学生接受后 ,打开NISS标本馆软件 ,利用其搜索功能进行查询 ,记录答案 ,完成后将答案反馈至服务器 ,服务器归档后再发至教师端的笔记本电脑 ,教师可选择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回答情况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圈点评价后可再次经由服务器回馈至学生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兴起,企业信息化快速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2014年我们领略到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威力,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所有这些技术元素拼装成了一组完整的新财富基因,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选择:颠覆,或者被颠覆。

  2015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企业移动互联的发展将迎来新契机。企业管理者们发现,员工手中的智能手机不仅能用来娱乐,同样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前几年已经布局了移动信息化的企业不仅尝到了随时随地移动化管理的甜头,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此前翘首观望的企业将开始尝试并规划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移动化战略,企业移动信息化必将大势所趋。

  企业移动信息化,不是旧瓶装新酒

  企业移动信息化虽然被叫得热火朝天,但实际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看到了移动化对工作效率、成本控制、业务发展等方面带来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实施移动信息化仍然是在摸索中。

  我们看到,移动信息化与传统信息化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真正的移动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从PC端向移动设备端的迁移,而是需要管理者对企业业务管理模式变革式的创新,比如移动应用的开发模式、前端后端部署方式以及系统的运维管理和用户终端的体验需求等等,这些都是过去传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曾遇到的问题。

  因此,企业管理者有必要抛弃旧有的思维套路,从移动的根本特性出发,重新思考布局企业在移动环境下的业务管理模式,从而最终实现“对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外提高用户粘性创造商业价值”的终极目标。

  独立的移动信息化平台受企业青睐

  在企业移动信息化起步初期,出于对企业的“稳健发展”思路,CIO们常采用逐步发展、步步推进,从周边向核心,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移动信息化。

  比如有些企业会在原有系统提供商的协助下,进行移动化的升级,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初步规避移动化风险,但众多的原有系统提供商,也只能针对各自产品提供自己系统的移动能力的升级,无法着眼企业整体的移动化战略规划布局,势必造成移动应用功能零散,应用信息孤岛,无法真正发挥移动信息聚合的优势,阻碍了企业移动管理的创新。

  更为头痛的是,因为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分散实施,同时也造成了各种移动应用开发商、移动平台技术提供商、移动安全提供商、终端厂商、企业移动应用商店等供应链的庞大,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难度加大,系统运维管理更加复杂,技术标准不统一,逐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风险与管理隐患。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至少在移动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必须能够实现统一规划和集成的移动信息化平台来作为独立支撑,管理各种移动应用的接入服务,实现集中的管理与数据服务,解决应用分发、升级零散以及设备绑定、监控等,从而实现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时代真正掌握信息管理的控制能力。

  衔接上面的话题,在如SAP、IBM等传统系统软件商移动平台方案满天飞的市场情形下,以金蝶云之家为代表的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一个可执行的企业移动化战略极需要一个成熟高效的标准化技术平台作为支撑,而这个平台需遵循统一的开发标准、管理标准、整合标准、安全标准,通过企业构建的标准体系,规范各个供应商的移动化工作,在满足逐步推进的情况下,依然保证移动信息化的聚合和创新优势,规范的后期运营维护服务,降低应用运营维护成本。

  借助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企业移动化不容易受到在业务接口方面原有业务系统开发商的制约,尤其在央企和大企业中更为明显。

  企业的移动标准化体系建立可以充当移动化实施方和传统系统提供商之间的隔离带,同时收回企业对信息化的管控权利,真正地做到被服务而不是被控制。

  那么,金蝶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具备哪些特性呢?作为企业移动战略的基础支撑,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要从开发、安全、管理和整合四个层面采用标准化技术,来规范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

  1、统一的移动开发标准

  移动应用开发的标准化是企业移动化管理的基矗企业的一个移动应用可能涉及多个系统的开发商支撑服务,因此统一的标准化移动应用开发语言、跨平台的支持、标准化的插件扩展接口等,势必减少企业在移动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沟通成本,实现跨平台代码复用、开发人员的复用。

  目前,App开发模式有三种:web app、Native app和Light app(轻应用)。轻应用=Web app + Native app。轻应用,满足了客户,不需要下载,即搜即用,可充分解决用户需求的应用,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统一的移动管理标准

  针对移动应用管理标准的建立,须从企业移动应用版本管理、应用运维控制、消息推送、报表统计等方面做到过程可控制、成本可量化,并且借助标准化还可以方便企业自由实现供应商的随时可替换性。

  3、严密的移动安全标准

  由于移动设备的随时随地特性,对企业级移动应用提出了更高级别的信息安全标准要求,以能全面应对 BYOD(自带设备) 带来的安全风险。

  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移动安全策略是分散在MAM(移动应用管理类产品)平台与后端服务集成系统中,形成整体的安全体系,在可以确保足够安全的前提下为移动端提供服务,具体的说是必须兼顾三个层面的标准:终端安全、传输安全、服务安全。

  4、开放的系统整合标准

  信息化的迭代更新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从长远规划来看,一套标准化的移动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标准应该是开放的、通用的、全面的,而不是私有的、封闭的。他能够快速的完成与各个系统提供商的业务整合,能够聚合不同业务商不同协议标准的服务,为移动信息化提供数据保障。

  总之,一个灵活的、创新的企业移动化战略需要移动应用开发商、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提供商、管理系统提供商等多种角色共同支撑实现,它们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

  移动应用开发商发挥移动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高体验、低成本的移动应用;管理系统提供商则发挥业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在需求、数据支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而金蝶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将负责为企业提供移动战略的标准化,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和量化移动化成本,加强企业移动信息化的控制权利。

是安司源科技创立的一款软件名字。

企业密信是安司源科技为适应移动办公BYOD需要,面向现代企业推出的加密即时通信应用,可实现企业高效,安全的业务沟通交流。

企业密信支持主流的即时通讯特性,包括语音、文本、、短视频、文件等即时信息发送以及网络通话功能。

扩展资料

企业密信采用了端到端加密,信息在服务器端亦为密文,充分保护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另外为适应企业内部对信息传播的管控需要,企业密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掌控能力。企业密信支持私有化部署,使得企业可以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内部即时通信平台。

企业密信是安司源科技为应对互联网移动办公的网络威胁,保证企业通信数据安全打造的即时通信应用。企业密信全面支持安卓、iOS、Windows、OSX和国产操作系统,以数据安全加密为基础主打纯净通信,帮助企业降低沟通与管理成本,提升办公效率。

用户可将系统部零在企业自有服务器或指定的云服务器中,使得用户信息、通信内容、文件等数据完全处于自主可控的范围。

提供了消息回执、只看某人、群黑板报、加入特别关注等多种消息高效处理功能,用户管理,可与用户组织架构深度结合;后台可设置聊天记录保存时长或清空聊天记录,可以实现对信息安全的掌控。

安司源官网--企业密信

  不小心把办公软件卸载了可以重新下载办公软件即可。

  办公软件指可以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简单数据库的处理等方面工作的软件。包括微软Office系列、金山WPS系列、永中Office系列、红旗2000RedOffice等。目前办公软件的应用范围很广,大到社会统计,小到会议记录,数字化的办公,离不开办公软件的鼎力协助。目前办公软件朝着操作简单化,功能细化等方向发展。讲究大而全的office系列和专注与某些功能深化的小软件并驾齐驱。另外,政府用的电子政务,税务用的税务系统,企业用的协同办公软件,这些都叫,不在限制是传统的打打字,做做表格之类的软件。

  办公软件有多重分类方法,可以按平台进行分类,也可以从品牌的角度进行分类。随着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风潮)的进化和发展,智能手机与类书平板的出现带来了平台的差异。在2007年前,能使用办公软件的平台都是桌面电脑,因此办公软件只有Windows、Mac OS X和Linux三种;2007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手机开始逐渐具备电脑的功能,办公软件率先出现在了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和iPhone的手机系统。2009年又出现了Android平台,Blackberry 10平台和微软自主开发的Windows Phone 8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