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应该如何正向社交?

新手学堂035

微信朋友圈应该如何正向社交?,第1张

利用朋友圈进行正向社交,关键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晒出爱好。

我就很赞同那些在朋友圈晒自己爱好的人

很多时候,你的爱好就是你所擅长的事。将爱好晒出来,也是向所有的朋友展示你最具魅力的时刻。

将自己的爱好或是自己所擅长的事展示给别人看,也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果某一天你在朋友圈看到某个朋友发了个图文,内容刚好也是你非常喜欢的东西,你会不会有一种发现宝藏的惊喜呢?

这里提一句,如果是微商,可以在发圈时用九宫格或者vlog的形式,搭配容易引起潜在客户共情的文字,升华顾客在广告层面的“核心体验”。

广告大神东东枪老师曾说过:“产品或品牌真正打动别人的地方,未必是产品优势,而往往是一项‘核心体验’,这是消费者真正买走的东西。”

第二,晒出生活

。晒出生活并不是把所有邋里邋遢的事都往里面扔,而是要做到精致的记录。

所谓“精致的记录”并不是说你要炫美炫富,而是尽情发现生活点滴,记下身边那些有意义或是值得纪念的事情。也不要无病呻吟,为了发圈而发圈。

在平淡的生活中以平淡的事发现生活的美好,从中秀出自己的魅力。

第三,晒出改变

。有些人觉得,曾经的自己就是“黑历史”,害怕被别人揭开。

相比于现在的状态,历史越“黑”,说明改变越大;改变越大,说明你越优秀。

一个可以狠下心努力改变的人,就是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

以过去与现在作对比,以叙事、谈心、自嘲等形式,用“两个时空的自己”为模板来告诉朋友:我是一个一直在进步的人!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18到60岁的微信用户比例分段如下:

18-24岁:占比约为14%,是微信用户中最小的群体之一。这些用户通常是大学生或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会用微信来与同龄人交流,分享生活和工作经验。

25-34岁:占比约为38%,是微信用户中最大的群体之一。这些用户通常是职场人士,他们会用微信来与同事交流、管理事务、与朋友保持联系等。

35-44岁:占比约为26%,这些用户通常是中层管理人员或者是家庭主妇。他们会利用微信来管理工作和家庭生活,还会与朋友聊天,分享生活经验。

45-54岁:占比约为13%,这些用户通常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退休人员。他们会利用微信来管理工作和生活,与朋友分享生活经验,还会用微信来阅读新闻和获取相关信息。

55-60岁:占比约为9%,这些用户通常是退休人员。他们会利用微信来与子女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经验,还会用微信来获取相关信息。

总体来说,微信用户的年龄分布比较均衡,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短信时代将结束,微信等社交工具获得更大机会。“就像BP机的时代结束一样,这意味着短信时代也许很快就会结束。”艾媒CEO张毅表示,短信量的下滑是一个标志,数据流量占主导的年代开始了,微信等社交工具会有更大的机会。根据工信部的最新统计数字,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21%。按照去年我国手机用户增长11%来计算,2012年人均短信发送量下滑了9%左右。“2013年短信业务出现负增长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电信专家付亮说。

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21%,增幅为四年最低。 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这显示用户的增长并未带来短信量的同步增长。

付亮对记者表示,人均短信发送量下滑的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年,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人均持有的手机量在上升,而实际上每个人发送的短信量未必因拥有手机的增多而上升。其次,新增加的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使用短信的习惯,有一些甚至看不懂短信,这部分用户的增加也影响了人均短信发送量的下滑。

对于来自外界产品对短信业务的冲击,张毅认为,产品本身的更替只是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短信诞生20年来并没有任何的改进,用户对短信失去了新鲜感。“2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张毅说。

“短信本身有致命的问题。”付亮说,相对于语音通话业务资费的迅速下降,短信业务的资费已经失去了相对优越性。“十年前,1分钟通话双向收费,每分钟4毛钱,而短信只要1毛钱。但现在多元化的替代方式多了,短信在资费上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统计显示,2012年手机网民数净增064亿人,达到4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也就是说,手机上网分流了用户对短信的使用,因为流量费比短信费更便宜。

付亮说,短信本身的缺陷导致发送量下降是既有的趋势,微信等应用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虽然运营商依然是通信领域的巨人,但是用户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短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者。

去年,腾讯与央视“3·15晚会”合作,微信首次成为央视晚会收集线索及与观众互动的重要通道。

“微信等手机应用本身的优势更令人瞩目,多媒体文本的模式开拓了用户的自身需求。”付亮对记者表示,除了微信,YY语音、手机旺旺,甚至飞信等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手机应用都在一步步蚕食用户的短信发送量。

“准确地说是类微信的产品正在逐步替代短信,比如新推出的手机QQ 2013的视频通话功能很强大。”张毅说。

他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在“大微信时代”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运营商能做的只能是减少这个趋势对其盈利的影响,在短信业务上应考虑深入的服务,比如针对用户过年群发短信这一习惯,运营上可以推出更多的促销活动。

“语音、短信和移动上网这三大业务很难在短期内被完全取代。现在语音通话的资费在这五年内已经下降了很多,运营商提供套餐基础包中大多包括了很长时间的语音通话时长。”

付亮表示,将短信业务转移到商业促销、自动办理业务和网页确认工具方面,短信对于运营商来说仍有很大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