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微信诈骗

新手学堂029

怎么预防微信诈骗,第1张

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们越来越依赖这款社交软件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出现,让我们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胁。在微信中,存在多种不同的骗局,包括假冒公众号、假冒好友、购物诈骗和钓鱼邮件等。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骗局进行介绍,并提供应对这些骗局的建议,帮助大家保护自己的账户安全和个人信息

## 1 假冒公众号

假冒公众号是指攻击者通过仿制正规公众号的名字和logo,以此欺骗用户关注并传播虚假信息,并有可能向用户索取个人隐私或财务信息。为了避免被骗,建议在关注一个公众号之前进行以下核实:

- 检查公众号名称是否与所期望的一致;

- 搜索公众号名称确认是否有多个相同的公众号,通常真正的公众号会被微信认证;

- 查看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是否与其名义相关,以及是否有名人或机构表态支持;

## 2 假冒好友

假冒好友是指攻击者伪装成用户的朋友或亲戚,以此向用户索要钱财或其他敏感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确认发消息的好友是否真正是自己的朋友或亲戚;

-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尤其是要求转账等敏感操作;

- 如果怀疑好友的身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核实,例如电话或视频通话。

## 3 购物诈骗

在微信中,存在大量的购物平台和商家。其中一些平台可能是诈骗网站或商家,并会以假冒品牌或商品等手段欺骗用户。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不要轻易相信低价商品或优惠活动,特别是来自不知名商家;

- 可以收集更多信息,例如查询商家的店铺评价或咨询他人的意见;

- 在进行任何交易之前,确认商家是否拥有合法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证件。

## 4 钓鱼邮件

钓鱼邮件是指伪装成正规组织(例如银行、社交媒体等)发出的虚假电子邮件,目的是引诱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为了保护自己的账户安全,应注意以下内容:

- 不要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或下载附件;

- 确认发送邮件的域名和真实地址是否一致;

- 在涉及敏感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操作,而非通过链接进入网站。

总之,在使用微信时,要保持警惕,避免被骗。如果怀疑自己遭遇了骗局,请及时联系相关机构并报案。

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社交软件,微信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不断受到各类骗局的威胁。在使用微信时,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媒体报道,谈一谈我在使用微信时遇到的骗局。

一、二维码骗局

最常见的微信骗局之一就是扫二维码。很多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朋友通过微信转发的或者是未知来源的二维码图像,要求我们扫描并关注它们。但一旦扫描后,便会导致微信闪退,或者是资金被盗等问题,从而成为受害者。因此,我们要小心细心地观察二维码的来源和内容,不轻易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

二、高额返利骗局

现在,很多商家将微信作为一种促销渠道,会通过微信发送一些优惠信息、优惠券并提供高额的返利。一些贪心的人会很容易上当受骗,将钱款汇入错误的账户,而获得的优惠却无从得到。因此,我们要多关注官方渠道的促销活动,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额返利。

三、虚假兼职骗局

在微信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虚假的兼职信息。这些兼职工作往往非常简单,收入很高,诱惑力十分大。但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骗局。当你回复了信息后,可能会被要求交纳培训费用等各种费用,如果你不小心交了,那么你将被赚到的钱全部扣除。在收到这类消息时,我们要认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并多加警惕。

四、微信转账骗局

现在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支付费用的便捷渠道之一,很多人都选择使用微信转账。但是,一些不良商家会利用这个漏洞,通过微信转账骗取受害人财产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果你遇到通过微信转账进行交易的情况,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了解对方的身份和资格,并多次确认交易的金额和账户名是否正确。

五、镶嵌病毒的诈骗信息

最后,还有一种微信骗局是会在微信中嵌入恶意病毒,并通过伪造官方认证的方式,消耗用户的资金和个人隐私。这类骗局十分危险,一旦点击,就极有可能导致自己的隐私泄露,财物损失,甚至被恶意攻击。因此,我们要谨慎打开和转发微信信息,尽可能避免涉及涉及个人隐私的主题。

总之,骗术百出,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任何来源不明的信息,并始终保持警觉,避免上当受骗。

虽然现阶段国家的防范诈骗宣传很到位,但骗子的行骗手段与时俱进,行骗理由更是五花八门,行骗技巧技术也越来越高,很多时候一不小心我们就会掉入骗子的圈套。

微信作为大众最常用的社交软件,周围亲朋好友沟通互动、日常工作沟通等都离不开微信,现在每10个人的手机,就有99个人在使用微信,在这种场景下,骗子肯定会盯上微信这个工具,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微信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那么在日常使用微信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防范掉入微信诈骗陷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目前最常见的一些微信诈骗手段。

一、虚假购物领取礼品诈骗

作者朋友亲身经历的事情,微信好友发送了关于免费领取华为手环的二维码,扫码领取后支付35元坐等收货,当收到来自黑龙江的手环快递时,发现是某多多平台3元塑料手环,作者朋友认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就开始尝试联系卖家,结果卖家寄件手机号为空号。这种骗局的物品多种多样,除手环外,作者亲眼所见的还有“某名牌口红”大礼包。

二、朋友圈海外代购诈骗

前段时间海外代购人员层出不穷,有朋友圈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也有半生不熟别人介绍的专业代购人员,大家冲着“物美价廉”,一时间,“代购”这个职业成为了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但所代购商品虚假,代购人员收到钱后拉黑微信等等被骗问题接踵而来。

三、免费领取榴莲骗局

骗子以发广告到朋友圈集赞免费领取榴莲为诱饵,让转发免费领取榴莲广告到朋友圈,保持12小时不能删。下图是让转发的东西。骗子通过添加领取人员微信吸粉,当然不会真送,当好友加到一定数量直接卖群变现或虚假刷单快速割韭菜(庞氏骗局),更有甚者会观察一段时间后,通过更换与好友相同的微信头像、昵称进行借钱等诈骗。

四、交友诈骗

交友诈骗中,咱们今天介绍最常见的“杀猪盘”诈骗,诈骗分子以网络交友为由,诱导受害人投资理财、赌博等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包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的人设,通过各种炫富、日常聊天等方式维护感情,待骗取对方信任后,就开始以“为了俩人共同奔向富裕买房结婚”等借口开始诱骗受害者参与投资理财、赌博。更有甚者借着受害人以小投资换取高收益,一夜暴富成为豪门的心里,开始卖惨、以暂时资金困难、生病着急用钱等手段向受害者借钱等方式实施诈骗。

五、刷单诈骗

说到刷单诈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看到的宣传语“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的兼职广告,目标人群是缺少社会经验,无固定收入却有侥幸心理,期待赚钱的人群,如学生、在带带孩子的宝妈等。通过发放入职流程、填写入职申请表等方式,打造一个看上去非常“专业且正规”的刷单工作机构,以此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不法分子通过发放小额任务单,立即返款的方式,进一步完全获得受害人的信任心。通过发放中级单,提高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单数,再加上“卡单”“系统故障”等早已设计好的借口,让受害人掉入一个循环做任务,循环支付的模式。 为追逐“做任务就可以得到返款+佣金”这样一个骗子讲述的目标(实际是不可能完成的)去付出真金白银,结果就是骗子的账户金额越来越多,受害人逐步变得一贫如洗。

六、招嫖信息诈骗

骗子把微信演变成诈骗平台,以提供“招嫖”、“特殊服务”为幌子,利用美女穿着暴露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通过各种撩骚撒娇卖萌对一些空虚寂寞之人趁机下手。比如18年的下半年,温州永嘉警方接到一位冯先生报警,称自己被骗。原来是冯先生通过微信查找附近的人,添加了一位头像是美女的微信号。在和“美女”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告诉冯先生,可以提供“特殊服务”,但需要先缴纳服务费、保证金、健康费等费用,并称服务完成后,部分费用可以退还。随后,冯先生将多笔款项通过微信转给“美女”。但当转完账后,对方就再没回信。冯先生意识到被欺骗后,在微信上斥责对方,没想到几分钟后,冯先生收到了对方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背景模糊,似乎是在车里,几个大汉坐在车里手拿刀棍,从屏幕里盯着他。对方回复他称,“我们已经上门了,就在楼下!你不让我们继续做生意,我们就到你家讨个说法。”冯先生无奈,只好给对方转了钱。结果,对方再无回复,也没上门来服务,冯先生最终报警。其间,冯先生通过微信给“美女”转账上万元。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一、多重验证

  在涉及钱款时,群众要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在不能确定真实身份时,可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此外,可以选择向对方银行汇款,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转账。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核实对方信息,确认钱款去向;另一方面,对方能通过短信通知得知转账信息。二、保护个人信息

  社交平台的发展加大了保护个人信息的难度,民众将越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致使受骗的概率升高。

  为避免骗子借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民众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防止骗子利用AI技术掌握大量个人信息并对人物性格、需求倾向等进行刻画,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三、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青年人要及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告诫老年人在接到电话、收到短信时,只要是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被骗。

四、拒绝诱惑

  民众应当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提供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