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顾客手机满意度排名苹果第一、华为第二、小米第三?

新手学堂015

如何看待中国顾客手机满意度排名苹果第一、华为第二、小米第三?,第1张

首先,苹果以862%的满意度位居榜单冠军,变成消费者满意度最高手机品牌:华为以855%的满意度屈居第二,变成消费者最满意的国产品牌手机小米以831%的满意度位居第三,变成唯二提升80分的国内品牌,下面排行分别是:OPPO,荣耀、iQOO、红米,vivo、三星,之上所有品牌行业平均值为801%。

从榜单可以看出,苹果和华为是消费者满意度最高2个品牌,而小米虽然平时的负面新闻看起来比较多,但绝大部分小米客户还是对小米手机上表示感激的。我认为,苹果能够成为满意度最大的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干iPhone13表现的确实很好,这款手机的配置获得了更新,但价格对比前代型号有一定下降。

对于小米尽管在互联网上异议持续,调侃声也很大,但适用小米的消费者仍然许多,加上这几年小米在高端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因此消费者满意度可以排到第三名,以在今年的公布的小米12SUltra而言,这款手机的起市场价达到5999元,但客户认同度很高,现阶段这款手机在电子商务平台有超过2万个的用户评价,并且好评达到98%,可以看出,小米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与认同,坚信伴随着产品力的不断提高,对小米令人满意的消费者还会变得更多。而华为手机则依扦鸿蒙系统所带来的体验升级,备受客户的肯定,即便在一系列封禁下,华为公司推出最新款型号越来越低,而且还不适用5G,却也消费者的口碑。

更不用说,苹果的售后维修服务在国外基本是独一份了吧!不论是官方的短时间无理由退换货,还是真的碰到机器故障,可以获得妥当处理,都足以让顾客提高品牌认同度了吧!自然,对我而言,我自己的满意度除开硬件软件的优秀感受之外,就完全来自用了这些年苹果的产品,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一切产品质量问题啊!不论是2015年的iPhone6s,或是2016年的iPadPro,现如今尽管不太用了,但是依然都能用啊!但对干的品牌满意度,并不是简易表现在口口声声,最后其实会表现在你所采用的全部设备上,而不仅仅是手机上。

看你是为了性能还是价位呗!

说小米性能不如苹果的 都是在放屁没用过就说小米不如苹果!

原来我也和很多人一样 都是在放屁 说苹果比小米好!但自从我朋友跟我的苹果比较后 我就认输了 我的IPhone运行RMVB高清视频都要卡死了人家小米一点都不卡!真地 不信你也可以找朋友比一下,而且手机上网开网页等特快 我的IPhone开1个网页 我朋友的小米都切换到第4个网页了!

虽然我哥们的小米属实比我的强悍!但我依然喜欢苹果 因为哥买的是价位 不是性能!

买小米的人有三种:

第1因为钱不够还想用好手机(上班族与家里蹲等人)

第2有很多人买小米是为了性能(手机爱好者与发烧友)

第3也有人因为小米是中国手机的骄傲才买的(这样的都是愤青)

打了这么多字 希望被采纳 哈哈

消费群体一般属于年轻热爱生活,有追求的年轻人。

在属性方面,苹果品牌所表达的含义是高科技。

在利益方面,苹果品牌所表达的含义是通过定位独特吸引年轻人群的利益。

苹果每当有新产品出来之前都会灰常灰常保密,这样正好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俗话说的好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人们尽全力去猜测,这也就达到了苹果宣传的目的。上市后的饥渴营销政策也是人们对苹果的产品趋之若鹜,争先恐后。

扩展资料

苹果品牌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通过对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分析,发现很多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苹果公司的成功因其有出色的品牌战略,主要体现为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及对消费者忠诚度的成功锁定。

苹果公司品牌战略对中国企业有诸多启示,首先让中国企业意识到品牌意识的不足,如对品牌认识存在误区、创新意识不足、盲目的品牌延伸。其次有助于中国企业通过准确定位、特色营销、人才贮备以及不断创新等构建自己的品牌战略。

-苹果公司

你好,你这个问题很犀利啊,我个人见解是这样的,以均价来看,iPhone行货4999的价格比小米1999多出了3000块,而购买的人多出无数倍,这让我不禁非常想要探究到底是什么带来了这个差价,或许就像讨论过程中很多人说的,就算你都把它讨论明白了,也无法改变大家的选择,但我只想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大家,尤其是iphone用户拼命反击的同时,也希望在无人的角落能够仔细想想我说的对不。

说在前面的话:以均价来看,iPhone行货4999的价格比小米1999多出了3000块,而购买的人多出无数倍,这让我不禁非常想要探究到底是什么带来了这个差价,或许就像讨论过程中很多人说的,就算你都把它讨论明白了,也无法改变大家的选择,但我只想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大家,尤其是 iphone用户拼命反击的同时,也希望在无人的角落能够仔细想想我说的对不。另外,抱歉我不大敢把这个帖子发在iphone用户的阵营,我怕我接受不了大家的反驳,尤其是缺乏理性的反驳。

话说就在九月初iPhone5发布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虽然 iPhone5另很多果粉失望,但大家在吐槽iPhone5的时候还不忘借机贬低一下小米,这让我这个小米手机的用户很是难过,于是我发起了一个讨论,那就是iPhone比小米贵出的3000块到底是怎么来的,尤其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用户是如何接受这3000块的差价呢?请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这是个很重要的前提,因为消费者是出钱的人,厂家的所有营销、品牌这些东西,最终还是要转换成消费者的利益。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我始终承认iPhone是要比小米强的,或许功能、性能方面的对比各有千秋,但在工业设计、品质等方面,的确是iPhone要强出不少,这里的问题是,这些差异值3000块吗?不过在有关产品本身的讨论方面,倒还是有些有意思的讨论,我列举一下。

1,功能。这里比的就是iOS和android了,在讨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我一直是android的用户,但其实我每天都在用把玩 iPhone,因为家里有,我自己对这东西也很感兴趣,于是我经常会被iPhone用户求助去越狱、装软件。但另一个事实是,好多iPhone用户压根就没用过android,他们对于小米手机的认知就像我国某个城市的人对其他城市人的看法—“除这个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乡下”,很多人甚至提出一些在我看来啼笑皆非的质疑,例如“小米手机能收邮件吗?能同步日历吗?”之类,让我很无语,在这里我想说的是,android在功能方面不逊于iOS,建议先用用再说。我不是任何粉,我只想根据自己实际体验来评断,我想说的确是各有千秋。

2,性能。这里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iphone用户特别鄙视小米秀硬件、跑分。他们觉得这个特没意义。说实话我也觉得没啥意义,但弱势配置对实际应用带来了影响,那就有意义了,我们可以直接对比同时期的机型打开某个程序(如百度地图)的速度,这总是有意义的吧。我比较的是iPhone4跟小米,小米的速度明显更快,4S的确快些,但差价就不只3000了。这时iPhone用户又来说了,我们iPhone效率高啊,cpu低那么多,速度却差的没那么多,看我们多先进,多环保。这时我想说的是,在待机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速度越快越好了,如果你要拼什么“低碳”、“环保”、“社会责任”的话,那的确是iphone好些,消耗资源少点嘛,不过这个在性能对比方面貌似没啥太大意义。

3,易用性。iPhone用户反复强调,他们在从没用过智能手机的情况下,iphone的上手速度特别快,这时我就笑了,难道他们忘了尝试往手机里拷贝个文件的时候,先要装个itunes,然后发现只能同步一些指定的文件时的痛苦了吗?android是更符合人性的,更自由的,所以要说易用性,不考虑这点真的是有失公允。

4,生态圈。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iphone用户挑战我最大的地方。iOS 有良好的生态圈,软件作者有很好的收入,能够有动力作出更精致的应用。这个我是认同的,这点上的确android差很多,当然,免费的应用差别就没那么大了,不过这也是一个系统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的必须——生态圈。但放到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来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讽刺的现实——绝大多数iPhone用户都在越狱,都在装破解软件,包括挑战我生态圈那个用户,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越狱,虽然他说只是为了装输入法,这就等于在打自己的脸了,你如此推崇这个生态圈,但自己却不愿意按照这个生态圈的规则去付费、去使用,那么这个生态圈对于终端用户到底意义何在呢?最终还不是跟android一样?

5,品质、做工、工业设计。这个不讨论了,结论就是iPhone胜出,屏幕就是好,拍照就是好,做工就是好,我接受。

好了,产品本身就讨论这么多,结论是功能、性能、易用性各有千秋,生态圈iphone更好但在中国意义不大,品质iphone胜。那么回到那个问题——这些差异值3000块吗?相信对于一个理性人、经济人来说,应该是不值的,那么这3000块的差价从哪里来呢?

这时有人提出了品牌,提出了营销,这方面的差异我承认存在的,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利益是什么?没有利益就一文不值,于是可以得出以下我最想说出的结论了——这3000块差价来自于“廉价的优越感”和“普适的认同感”。

先说廉价的优越感:iPhone用户不愿意承认优越感这个词,更不愿意承认廉价这个词,因为难听,请容我慢慢道来。iphone用户相对小米用户有没有优越感,一定是有的,否则我也不会发起这个讨论,最直白的道理,是iphone用户本来就比小米用户多花了3000块啊,怎能不优越?问题是他们更愿意把这种优越归结到产品本身,但前面的讨论你也看见了,产品本身的差异不值3000块,于是你的优越其实就来自于价格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汽车领域,开宝马的人就是比开qq的人有优越感,但就车本身来说,你能说差十倍吗?说到廉价,是因为3000块虽然看着不少,但如果多花3000块就能获得优越感,那其实还是非常廉价的,屌丝们从来没有跟高富帅距离如此之近,你没法跟明星、富人、权贵住一样的房子、开一样的车、吃一样的饭、泡一样的妞,但历史上第一次,你可以跟这些人用一样的手机,你说这3000块值不值?更何况对于很多人来说,话费可以报销,于是购买合约机就等于不花钱,那就更加廉价了,一分钱不用花。所以我说,这是廉价的优越感。

再说普适的认同感:iPhone俨然成了一个符号,符号的特点就是不关注符号本身,只关注这个符号代表的意义。有个网友在讨论时跟我说,“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啊,iPhone是大家都说好的,当我要买手机的时候,不知道买啥,又有足够的钱,那就买iPhone了,大家都说好肯定不会错嘛”,这就是普适的认同感,买了iPhone,那就进入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互相认同,这个团体一致对外,比别的手机用户具有优越感,而这些的代价只是3000块而已,何乐而不为呢?

写在最后的话:罗嗦了一大堆,得出了这3000块的差价来自于“廉价的优越感”和“普适的认同感”,我知道一定会遭到普遍的批判,很多我的朋友也说我发起的这个讨论很幼稚,无意中得罪了很多身边的人,这就像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认同的普适价值观,最好不要去挑战它。其实我也没有挑战的意思,只是想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你可以骂我,我也不反驳,还是那句话,只希望某天在某个无人的角落,你能够想一想我说的话,当然只是各人观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来有关苹果i-phone 那无与伦比的人气和全球市场的疯狂销售成绩就给了这句口号最强有力的证明。众所周知,在手机市场如此饱和的情况下,苹果iphone 一上市就引发了抢购热潮,在中国,六七千元的苹果iphone手机销售场面极其火爆,导致产品一度断货,却还有大批消费者前往办理预约购机手续在翘首以待iphone ,苹果手机自上市以来就在市场上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状态,让其他品牌羡慕不已。不得不说,某些人抢着掏钱买苹果手机的架势给

人“抢白菜”的感觉。iphone真的是“白菜”

吗?中国人显然没富裕到那个程度。

2苹果手机的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现代心理学揭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引发各种需要。因此,作为消费者来说,其购买、消费行为都会受到其消费心理的支配。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或选择某一品牌,乃是因为这种商品或品牌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生理的或心理的需要)。有了这种购买商品或品牌的需要或欲望便产生一种驱动力———

购买动机,然后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最后实现消费。这么多人趋

苹果手机的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

段思岚胡靖茼

摘要:在手机市场如此饱和的情况下,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价格并不低,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

了极高的销售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基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结合国内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分析苹果手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期望能在深入理解苹果手机消费群体心理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这类心理力量服务于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