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换招牌事件,疑似自欺欺人?

新手学堂012

小米换招牌事件,疑似自欺欺人?,第1张

小米换招牌事件,疑似自欺欺人?小米换换招牌的事情,已经在中国各个地区引起大家热议,这件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起码感情上有些无法接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小米换招牌也是无奈之举,确实有些自欺欺人,可是也没有办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小米换招牌主要是为了提醒印度人,小米企业给印度带来经济利益:

小米换招牌也是一个无奈之举,毕竟现在印度抵制小米产品非常严重。这让小米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小米在印度的投资非常大。而且印度销售小米手机的数量可以说占到了小米企业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小米换招牌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有些自欺欺人。可是另外一方面,小米换招牌主要是为了提醒印度人,让印度人知道小米企业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毕竟如果失去小米的话,那么印度市场上其他手机品牌。教会顺势涨价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印度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所以小米才会换招牌,希望能够提醒印度人,目前的小米手机都是在印度制造,所以印度应该明白,小米手机对于印度的经济是有很大好处的,这才是小米真正的一些想法。

二、小米换招牌是希望引起印度人警醒,毕竟小米给印度带来就业:

小米手机换招牌另外一个愿望就是,让印度人能够警醒。你主要是告诉印度人,小米的产品是在印度制造出来的,因此帮助印度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如果小米手机离开的话,对于印度就业人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三、小米换招牌很难得到印度人认可,毕竟印度文盲占比太大:

小米换招牌实际上,很难获得印度人的认可,因为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统计。印度的文盲比例达到了30%或40以上。明白小米换招牌意味的人确实不会很多,这是小米自欺欺人的一个地方。

2010年4月,中关村银谷大厦。

雷军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名为小米的手机公司就此诞生。

同年8月MIUI内测版发布。11年10月,小米正式发布自家首款3G智能手机小米M1,雷军和他的小米的传奇旅程就此开始。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其自家的MIUI系统在安卓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内容,其易用性广受好评,也帮助了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不俗表现。小米1到次年下半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台。

2012年8月,小米手机1s、小米手机2发布,同样一开售便被疯狂的消费者一扫而光。

到了2013年,全球MIUI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

14年,小米全年累计销量暴增至6000万台,堪称业界奇迹。

15年,小米销量增速开始放缓,但小米手机4的累计销量依然破千万大关。至此,小米已独占全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小结:此阶段的小米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 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品牌层出不穷虽价格较低但质量堪 忧。小米凭借低廉的价格,较好的品质成功搅局,其低价策略符合当时大部分国人的消费水平,从而满足了其智能手机需求。

2 MIUI系统开创了定制系统的先河。比起其他品牌的原生安卓系统,小米的系统诸如取消应用抽屉等设计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3 主攻线上市场。当时网络购物正处风口,互联网的高便捷性使得小米品牌得以迅速传播。同时小米极具前瞻性的线上策略为其节省了大笔渠道成本,这也成为了小米手机售价如此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快速增长与扩张之后,2015年,小米出货量增速终于出现了下滑。

从内部看:

1 低价策略虽在前期帮助小米赢得大量市场,但其短板也显然易见:首先,微薄的利润使得小米资金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次,利润空间过小意味着降价空间几乎为零,这使得小米承担库存积压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迫使小米手机生产出货一直放不开手脚,反应在市场上便是小米手机似乎永远要抢、似乎永远处于缺货状态。

雷军开始被外界冠以“耍猴”的名号;再者,低价策略让小米越来越成为了低端、屌丝机的代名词,小米品牌形象每况愈下。

2 主攻线上市场的策略在前期非常奏效,但随着网购的逐渐成熟和其他品牌网络渠道的跟进铺设,小米的线上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群体正在逐渐由年轻人扩大到包括中老年人的全年龄段,线下市场重回大众视线——线下市场正是小米的一大短板,更糟糕的是,线上市场反倒由于假货等原因被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抵制。

从外部看:

1 国内正处于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酷派、金立、波导、乐视等新势力不断加入,其中不乏性价比极高者,消费者有了除小米之外的新选择。

2 手机市场在不断扩张下开始进行细分。OPPO、vivo主打年轻 时尚 ,华为主打商务,三星、苹果、htc则牢牢把控高端市场,小米并没有及时做出品牌定位(或者说其“发烧”定位的受众群体实在太小),仅靠性价比已经无法赢得消费者青睐。

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小米出货量增速的下滑。然而,当时的小米不知道的是,增速下滑只是一个开始,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们即将面临如同高空速降一般的衰落,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小结:

可以说低价策略对小米产生的影响很早便显露了出来。过分执着于性价比使得小米固步自封,仅仅看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对于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需求的细分化和消费升级,小米则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线下市场的重新崛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华为、OPPO等品牌线下布局可谓无孔不入,甚至全国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镇集,这些本应该最认同小米低价策略的低端群体反而被其他品牌收入囊中。这成了小米的软肋,这些品牌线下市场的深入如同一把钢刀正中小米心腹。

2016年2月24日,国家会议中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一片,小米5的价格尘埃落定——1999元 。依然是1999,小米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代机型:小米5。

实际上,随着通货膨胀和当年闪存成本的“突飞猛涨”这个价格留给小米的利润空间已经不言而喻,但小米依然坚持着自己高性价比的理念,坚持为消费者做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对于小米5的反应显然没有米粉们在雷军面前大声喊出小米5 1999元的定价时强烈——小米5全系列最终销量定格在920万台。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手机销售成绩。但是不同的是,小米旗舰机本身定价偏低,销量本该更高才是。

更何况,同样是1999元,上一代小米4系列销量达到了1400万台。随着自家旗舰的失利,小米全年出货量由2015年的6490万台降至当年的4150万台,市占率更是由去年的15%应声暴跌至89%,市占率跌出前五,即将成为“others”的一员。

2016年对于小米而言无疑是难熬且失败的一年。2017年小米似乎做出了一些改变。

2016年10月,堪称小米里程碑的经典之作小米Mix发布。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万家灯火中,团圆饭桌前,小米Mix赫然登上春晚,出现在千万家大荧幕之上。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小米Mix,借着4457万元的天价广告位,伴着新年钟声的袅袅回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这场价值四千多万元的豪赌,却落得满地狼藉。

小米Mix最终成为了叫好不叫座的教科书式产品。实际上,Mix本身是小米炫技产品,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销量不好并不是其主要问题。

作为国内用户能够真正买到的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Mix却只开了一个好头,最终落得一个狗尾续貂的下场。小米Mix一经发布便广受业内人士好评,但宣传和教育上的不足使得大众并不能接受Mix这样的“异端”。

春晚广告看似高端但实际上只是一群 科技 宅的自娱自乐,春晚的受众最终是大众群体,米粉或许能看出Mix的出众之处但普通大众第一次看到她时可能会以为那是一台显示器或者平板电脑。

因此这个天价广告并没有对圈外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实际上,小米Mix在春晚上的宣传短片仅有短短的30秒,导致这次广告宣传虽面积广泛但教育性并不高,大众对于“全面屏”“陶瓷机身”等概念依然是一头雾水。另外,小米Mix因产能等原因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这使得其与自身高达三、四千元的身价极其不符。

最终,小米Mix成为国内智能手机走向全面屏时代的开山鼻祖,但自身也只能成为米粉心中的一段难忘记忆了。

同年4月,万众瞩目之下,无数米粉心中之最——小米6正式发布。

依然是雷军,依然是掌声雷动,但1999的起售价,已然不再。

也许是认为小米6足够优秀,也许是成本压力过于巨大,小米6起售价最终确定为2499 。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小米6都是一款绝对优秀的产品,或者说是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也不为过。她是无数米粉心中的一代经典,是一代神机,是一件艺术品,她被界内人士津津乐道,她的影响持续至今,她催生的大批“米6钉子户”直至今天,数量仍然巨大。

然而讽刺的是,与这样一部小米史上最优秀的产品相伴的,却是小米史上最惨淡的旗舰机销量。

从专业角度来讲,米6绝对是成功的,但从商业角度来看,米6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小米6最终销量仅550万台,成为当时小米史上旗舰机销量最少的机型。

Mix与米6两款优秀作品的陨落成为了压垮小米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小米几乎进入了全员一级战备状态。

小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小结:

小米多年积累的问题在16、17年全面爆发。

首先,小米对于线下市场的忽视之严重超出想象。线下市场捉襟见肘使得小米在商超、手机城等地点几乎销声匿迹。手机卖场里,随处可见OPPO、vivo的推销员卖力讲解,而小米专柜或是没有,或是藏于最偏僻的角落。

而三四级市场甚至是村镇市集市场则被OV两家完全垄断,小米没有任何机会。在当时,大城市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国内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全部来源于三四级市场。

这些地方恰好互联网发展较为落后,大部分人仍没有网购习惯甚至不会网购,小米长期耕耘的线上市场对比其他品牌虽仍有较大优势,但在小型城市或城镇村集却无的放矢,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OV两家耗费巨大成本苦苦经营的线下渠道终于有了回报,在17年迎来爆发。

其次,长期坚持的性价比理念已经成为小米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小米长期走低价战略,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几乎无法挽回的“低端、屌丝”印象。

在手机市场四处开花的16、17年,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随着消费升级从生存发展需要升级为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各个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花费高额成本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而小米此时显然已经落队很远了。

2010年创立,一次次创造行业神话,一次次突破极限的小米,终于遇到大麻烦了。

回顾一下2016-18年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全面雄起,索尼、htc销声匿迹,三星在经历16年爆炸门事件后也节节败退。而国际手机厂商吐出的这一大块肥肉,却几乎半点没有落在小米嘴里。

无论是华为长年的技术积累,还是OPPO、vivo不懈的线下耕耘,在2017年前后都赢来了巨大回报。反观小米,似乎成了一个要啥没啥的穷小子,值得闷声吃瘪。

2018年5月31日,小米8正式发布。没有期待,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这就是一款…手机,或者具体点,是一款小米史上最平淡无奇的一款手机。

现在来看,这也许是小米的一种妥协,实际上也是对于危机的应急式的处理。小米6叫好不叫座的伤痛或许太深,本就深陷危机漩涡的小米无法再次承受。

小米没有资格再去折腾了。

稳妥成了小米唯一的路:造出一部适合所有人用的手机,以销量为核心,以利润为纲领。

然而,没有惊喜、亦没有失望的小米8,却带来了令人惊讶的销量。

或许是想让小米6身上的讽刺更深一点。这款所有米粉皆不看好的手机,却豪取1000万台的销量,成为了小米的救命稻草。

小米8在销量上的成功也帮助小米在当年重返全国前五,小米全年总出货量更是破亿台。

然而,小米8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小米危机的化解呢?

显然,表象的成功并不能掩饰深层的危机。小米的危机非但没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小米全年销量虽然破亿,但销量大头全部在价格低廉的红米头上,这些手机只是走量,利润微薄

再者,小米8的成功只是因为产品特点本身所带来的,它从机身正面到背面全部模仿iPhone X设计,几乎没有小米自己的特色,成为了像《小时代》那样的叫座不叫好的爆款。

这样的作品,赚快钱跑路或许还可以拿来一用,但对于小米这样体量的公司,如此做法,堪比杀鸡取卵,长此以往,必将自绝后路。

市场是残酷的,小米8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小米品牌形象和口碑加速崩塌。

市场上,更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放弃小米,中年人选择华为商务旗舰来展现自身身份气质,而年轻人选择OPPO、vivo展现自己的年轻活力,选择小米的,似乎真成为了没有追求的“穷屌丝”。

“友商”也迅速抓住机会,开始落井下石:荣耀开始频繁在社交平台和小米“亲密互动”,甚至荣耀CEO赵明也时不时侃上两句,视频网站上出现的荣耀旗舰与小米8的横向评测越来越多。

荣耀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拖住小米,使小米成为和荣耀同等档次的品牌,从而让华为独享国内高端市场。事实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荣耀已经做得非常成功。

当年的小米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抄袭、缺货、耍猴、饥饿营销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OPPO、vivo已经开始高端品牌的建设,而荣耀的老大哥华为更是一家独大,独霸整个国产手机高端市场。更加危险的是,OPPO、vivo也相继推出主要面向线上市场的z、iqoo、realme等高性价比产品针对小米。

小米面临着不仅新的市场无法开拓,固有市场还要被分一块肉的危险。

小米8的成功,看似成了小米公司最后的回光返照。

小结:

小米在这三年内持续走下坡路的核心原因是未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化,没有针对市场变化做出战略调整。小米6在销量上的失败让小米公司被迫推出小米8。而小米8在设计上的失败使小米陷入了两难境地,甚至是更黑不见底的深渊。

2019年1月18日。红米独立。

无需多言,无需修饰,这四个字对于小米,各个雷霆万钧。

2月20日,小米9发布,圆润机身,超薄机体,超轻手感,一眼望去,似乎怎么也不像是小米家的产品。

我来评价的话,小米9是一款失败但伟大的产品。

失败是因为其惨淡的销量:仅仅247万台的可怜销量打破了小米6的最低纪录,也让她的生命周期提前结束——小米9仅在发布9个月后就宣布下架。

但她的伟大,在于大胆的尝试。小米9是一款完全不同于小米以往思路的手机,小米9在早期便投入大量宣传,更是斥资请王源作为品牌代言人。

其轻薄的设计也属于小米手机中的异类。这表明小米终于开始向市场妥协,开始研究市场需求,以此调整自身战略。

但小米显然还是被危机吓昏了头,病急乱投医,小米9完全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是模仿OPPO R系列成功产品的结果,其自身几乎找不到小米的一点影子,甚至机身颜色也偏女性化。

小米忽视了自身品牌受众的需求,没有做好市场需求和自身品牌特色的融合,而盲目地迎合市场推出了小米9,非但大众不接受,就连米粉也是对其敬而远之,其销量自然以惨淡告终。

但至少小米9的出现意味着小米已经意识到了企业自身的危机所在,已在谋求改变。事实上,小米的改变,也确实自此开始。

“由于红米主要定位中低端入门机型,一定程度上使得小米的品牌形象被低端笼罩,对于小米发力中高端造成了拖累,不如就将红米单独运营。” 小米集团CFO周受资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红米的独立,标志着小米的高端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2019年5月28日,红米K20发布,依然是掌声雷动,依然是1999,只是台上喊出价格的人,从雷军换成了卢伟冰。

1999起售价的回归告诉大家,从前的那个小米回来了,那个经历了米6、8、9三代痛苦转型的小米终于回来了。

从此,中低端市场的大旗,正式由雷军交接给了卢伟冰。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卢伟冰不断活跃于各大互联网平台,到处鼓吹红米手机并有针对性地碰瓷荣耀。

视频网站上,荣耀手机的横测对象逐渐由小米换成了红米,在经历了note7、k20、k20pro等几代机型的更迭后,红米彻底坐实了中低端市场。

而雷军,他要去干真正的大事了。

小结:

红米独立是小米极其关键的一步棋。在当时,每况愈下的小米内外兼优。

从内部看,产品线混乱,产品定位不清晰都是促成和加重小米危机的原因。过于坚持性价比使得低价高配机型影响自家高端机销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推出的产品除了性价比别无特色,推向市场没有受众也是当时的小米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外部看,其他品牌正在设法蚕食小米的大本营——线上市场,而自身品牌形象的崩坏也使小米处于极度被动的地位。

说到底,小米并没有找到自身特色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较为合适的切入点,处于既无法完全以性价比为核心,也无法完全向市场妥协的两难境地之中。

2020年2月,小米冲击高端的首款产品——小米10、10pro亮相,定价3999、4999起。

这是真正的旗舰。

旗舰的配置,旗舰拍照,旗舰的系统,旗舰的体验同样还有…旗舰的售价。不管外界看法如何,小米10用其惊艳的表现堵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嘴巴。

截至2020年11月,小米10销量已经破800万。3999的高售价丝毫没有阻止消费者的热情。

同年8月,小米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小米10至尊纪念版,同时将售价提高到6000元档次。

2020年12月,小米11发布,21年3月,小米11Pro、Ultra发布,小米手机售价上探到7000元级别。

但需要说明的是,小米高端旗舰并非不“性价比”,与同级别竞品相比,小米产品配置往往更高,用料往往更足,可谓是重新定义了性价比一词。

与此同时,红米在中低端市场坐实后,也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价格不断上探至3000元档次。现在,小米、红米产品定位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价格区别:两者价格定位时有重叠。在后来的发展中,红米也不仅仅是中低端,而是与小米形成了部分并列且各自明确的消费市场。

小结:

此时的小米,已然在高端市场牢牢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全国手机市场均不景气,各大手机厂商出货量均下滑的情况下,小米出货量却逆势增长2400万台,总出货量达到了146亿台。在经历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实践后,小米终于得到了一口喘息的机会。然而,商场如战场,小米面临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小米成立初期借助快速建立、成本低廉的线上渠道取得性价比优势并迅速打开市场。小米的性价比理念帮助其收获了大批粉丝,并在前期帮助小米销售了大量产品。

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国内手机市场急剧变化,行业洗牌加速,淘汰出局者逐渐增加,小米未能及时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也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米的性价比优势最终成为累赘,不但影响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阻碍了小米整体的转型。

而在手机增量市场下沉的过程中,小米也未能及时调整线下布局,使其错失了最宝贵的三四级手机增量市场。

但小米最终是通过哪些手段做到转危为安,成功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的呢?

首先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小米初期所谓“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受众太小,无法在普通消费者人群中引起共鸣。从15年开始,小米的新slogan“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科技 的乐趣”明显更加亲民,而且受众面积更广,最近小米logo的更改更是朝着年轻化更进一步。

其次,小米终于对其混乱的产品线做出了一些调整:首先,明确并细分了各个产品线:如数字系列、Mix系列。红米Note系列、K系列等,一改以往产品线混乱的局面。

其次,分离红米为子品牌,主攻线上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精简小米产品线,专攻高端市场。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加速下沉,补齐线下短板。2017年小米开始在线下扩张小米之家旗舰店。接下来两年内小米之家数量剧增,目前为止小米之家已经覆盖全国270个县市。

再者,小米在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文化的营造上可谓费劲了功夫。

雷军的“老实人”人设经过长年积累已经深入人心,目前雷军本人就是小米最好的品牌文化和理念的宣传平台。而之前小米深受其扰的性价比屌丝机问题现在则被灌输新国货、新理念、理性消费等理念。

这些措施为小米培养了大量的米粉,小米的粉丝营销有多恐怖不必多谈。

最终小米与他的米粉们一同实现了消费升级,避免了被淘汰的命运。

小结:

直观来看,小米似乎仅通过小米10一款产品就成功实现了逆转,这看似不可思议,实际则并不令人惊讶。小米在小米10推出之前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

小米通过红米独立和雷军的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引起舆论关注,并借势传输自己的价值理念。

接着,小米于19年9月推出概念产品小米Mix α,这款小米炫技之作从未上市,却为小米赚足了眼球,其19999的售价更是明确传达了小米冲击高端的信息。

在红米K系列也取得了市场认可,稳固住中端市场后,小米10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一鸣惊人。

实际上,现在的小米虽说已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面临的问题却一点不比几年前少。

除此之外,小米目前的高端只局限于终端产品的高端、硬件上的高端,而在手机系统、生态链建设、售后服务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依然不像是一个高端品牌。

小米现在必须全民秉承高端思维、大店思想,像类似于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公关事件对于高端品牌的建设绝对是致命的。

虽说问题不少,但就产品而言小米目前还是足够优秀,最起码对于米粉而言,小米的性价比无需操心,买买买就完事了。

您好,请您前往您附近的维修点检测一下。

地址和电话查询:http://wwwxiaomicom/c/service/poststation/ 同时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杭州,西安,深圳和广州9家小米之家有维修能力。小米之家工作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到晚上6点。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智能手机类似电脑,死机,重启或无法开机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类。

1可能是您的系统中存在某些应用程序干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尤其是某些获得root权限的程序,因此为了手机的系统安全,请不要随意使用root权限。

2可能是电池进入了休眠,所以会出现不能开机,不能正常充电的情况,可以通过连接电脑充电或使用座充充电解决。

3可能是因为软件不兼容当前的系统版本,这点和电脑很相似,比如有些程序,在windows XP下可以正常使用,但在win7中就不能使用。这种情况需要等待该软件的升级。

4可能是个人在使用过程中,误删了系统文件,可以通过重新安装当前完整版系统解决。

5极少的机器可能是因为硬件出现问题,您可以前往您附近的维修点检测一下。

地址和电话查询:http://wwwxiaomicom/c/service/poststation/ 同时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杭州,西安,深圳和广州9家小米之家有维修能力。小米之家工作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或者您可以在订单中申请售后服务,我们会有工作人员和您联系的。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纷纷。相信很多人都听说了,小米公司最近被意大利罚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简述

根据Tech星球7月17日消息。最近,小米公司在意大利被处以320万欧元(约2176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对此,小米公司正在评估这一处罚背后的原因。

做出这一处罚的是意大利竞争管理局。该机构表示,该用户在使用小米手机时,手机出现了细微划痕,小米科技意大利有限公司以此为由拒绝进行保修期内的维修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外国市场保护主义在作祟,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国内手机产商的售后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02分析

为此,我特意去小米售后的官网去查询了有关售后条例。

其中,有几条条例值得深究。

第一条。外观件不能有磨损,也就是说手机的外壳不能有任何的磨损,如果有的话,小米官方是有理由拒绝保修的。

可是你要知道手机厂商的发布会,疯狂夸外壳,夸用料,夸手感。但是到最后你要售后了,外壳却不能有一点点的损伤。难道消费者没有权利把手机拿到手上使用吗?非要带手机套,贴手机膜才行吗?这就是所谓的花大成本做的东西吗?万一不小心被钥匙划到了呢?那你的售后就直接没有了吗?

第二条。IMEI标签不能撕毁,丢失。也就是你买来手机时,手机背面贴的蓝膜。用来证明你的身份的东西。

怪不得那些大爷大妈手里的手机上,背面总是贴着那个标签,怎么都不愿意撕下来。但是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这不非常影响美观吗?为什么就不能贴在手机盒子上面呢?我的身份证,我的购买凭证都在这里。难道就不能证明“我是我”了吗?

03反思

我认为,中国的市场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大。所以才导致这些手机产商有这些如此“霸王条款”。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年初的老坛酸菜面。因为海外罚的钱多,国内罚的钱少,才有了国内用土坑酸菜,国外用坛腌酸菜的差别对待。

那么当中国的市场也有了如此高的罚款之后,你觉得这些霸王条款还能存在吗?

2022年7月12日,小米官方发布消息称将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治理的系列活动。并且它将对小米商店在架的APP进行隐私安全公告和官方上的管理。然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晚上,小米已经完成了全量在架应用的隐私安全问题的检测,并且成功的将11,375个应用进行下架。那么肯定会有人好奇,为什么小米突然要对11375款应用进行下架。其实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APP的上架门槛越来越低,那么流氓软件也是层出不穷。很多软件在不经意间就收集了用户的信息。对于这种流氓软件,小米表示十分的抵制,它开始对这种软件做出了一系列的反应。根据小米的官方显示这些所谓的清理软件有着不同的权限,并且很多的软件在用户使用时产生了弹窗,而这种行为就破坏了用户的体验。甚至有些清理软件,还有着直接扫描手机内存的功能,像这种软件很明显侵犯了用户的权益。当小米官方收到用户的投诉以后,小米商店直接先对这种软件进行了调查,并且将它们进行了逐步的下架。而且有些软件是无视手机的安全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广告行为。这些软件给小米手机的用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小米手机的官方立刻进行了检查,并且表示在未来小米商店上架的软件将会对其进行十分严苛的审核。以确保在小米手机上应用商店所下载的软件违规软件不会出现在小米的应用商店中。综上所述,小米手机之所以会下架这些软件,就是因为这些软件存在一些损害小米用户的权益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小米官方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小米官方对此进行了下架处理。

“小米公司被意大利处罚2000万”的消息顶部了微博热搜榜。顷刻间大家纷纷议论,人们都各执一端。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的讲下。

据了解,7月16日销售市场传来小米公司在意大利被惩处320万欧元的处罚。主要原因是当商品仍在保修范围内,出现刮痕或其他轻度缺点,小米方却回绝进行维修,危害到消费者的权利。

事发后一天,小米公司针对此次事件作出了正脸的回应。回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小米公司表明已经评定这一惩罚背后的真真正正原因是什么。第二,小米公司表态发言自称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的经营,而且遵循当地的最新法律法规,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状况。事儿仍在进一步的调研,现在还没有详尽的结论。

提及小米公司在海外被罚,就不难想到印度对小米的处罚事情。在今年初,印度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小米公司在调查中发现有逃税漏税的行为。该公司下达通知,规定小米追讨6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7亿元的税金。

实际上,这并非是印度近年来对小米的第一次暴打。在今年的五月份上下,小米被爆出在印度子公司遭财产扣留的消息,额度突破了48亿人民币。

实际上屡受打击的不止小米手机上一个品牌,前不久闹的沸沸腾腾的抵制华为行为都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个人行为。一些欧美国家资产国家并不甘丧失在通讯技术行业里的主动权,可是眼看自己在技术领域无法阻止中国追上,只能采取一些“特殊方式”限定中国公司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一事情也是相通的,小米为什么遭受本次天降之祸也是有原因的。

国外媒体针对中国企业的负面评价,往往不是只要我们从技术上确实有哪些缺点。而反过来,恰恰是因为西方国家国家体会到了来源于中国公司带给他们的不适感,觉得他们的发展趋势太快甚至要超过她们,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的打击中国知名品牌。

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需自己的产品扎实在任何时候都能挺直腰板。应对西方国家蛮不讲理的封禁和一些强硬的现行政策,大家能选自己把品牌发展壮大,把握更多的关键技术,不被别人受制于人。仅有这般,应对他的挑战和封禁的时候,我们才能敢于面对。

此外,大家需注意在外国市场销售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千万别触碰到各国的法律底线,这也是肯定不允许的个人行为。科学研究好当地的法律法规,更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市场销售。仅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拥有强大的关键技术和充分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中国企业在谈判桌提升有分量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