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细节进阶之深入行内元素

html-css015

CSS细节进阶之深入行内元素,第1张

相信大家对行内元素的认识大多是不换行,不能设置宽高,又或者是来自经典的垂直水平居中内联元素的面试题,把line-height设置成父盒子的高度,但在昨天练习切图的过程中,发现将一行内联元素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很困难,特别是包含img元素,于是决定深入了解一下这行内元素的细节

     1.分类:内联元素分为替换元素和非替换元素

MDN上对可替换元素是这么说的

翻译过来就是

这些特殊的行内元素,虽然不换行,但可以设置宽高,四周padding和margin

而普通的行内元素(非替换元素,向span,a等)不能设置宽高,四周margin无效,四周padding有效,

但上下padding比较特殊,不会撑大内容区,但会撑大行高(line-height),下面我们细说

!此处注意:虽然替换元素特殊,但也是行内元素,下面介绍行内元素的一些概念

每个行内元素都有一条基线,规则如下

1.非替换元素中的基线是英文字母x的下端,什么意思,如图,红色的就是这个非替换元素的基线

2.替换元素中的基线就是margin-bottom的外沿

有了基线的知识,我们现来说说一行的行内元素是怎么排列的,只有两步

1.找到本行第一个行内元素,确定它的基线

2.找到下一个行内元素,确定它的基线并与第一个基线对齐,以此类推,直到排完本行内的所有行内元素

等一行的行内元素都排完了,这一行的行框就确定了,为什么叫行框,那肯定是把一行的行内元素都包含进去的框嘛,所以说行框的高度就是本行内最高的行内元素的top line 到最低的行内元素的bottom line。

line-height就是行内元素的内容区+padding,也就是一个行内元素的top line 到bottom line的距离

所以设置line-height为父盒子高度的一半就可以把元素挤到中间。

设置行内元素和本行框基线的对齐方式

如果只是后端的同学由于没有前端的同学帮忙写,对界面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CSS框架而不必太纠结于CSS的原理和具体语法细节,其他的任何情况,都建议要学习CSS的语法细节和新特性。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类似于“有了jQuery还要不要深入学习js”。我们在用jQuery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觉得js也不过如此,挺简单的嘛。当你深入去学习js的时候,你会发现“新世界”,好多js的语法或者概念你听都没听过。

总的来说,如果不深入学习,当页面的效果不符合自己的预期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所以框架或者库只是帮你快速开发的工具,而对CSS和JS深入的理解才是支撑你提高的根基。

展开全部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浏览器是如何读取选择器,以识别样式,并将相应的样式附于对应的HTML元素,达到美化页面的效果。Chris Coyier曾在《Efficiently Rendering CSS》一文中说过“浏览器读取你的选择器,遵循的原则是从选择器的右边到左边读取。换句话说,浏览器读取选择器的顺序是由右到左进行”。比如说: div.nav >ul li a 上面的实例来说,浏览器首先会尝试在你的HTML标签中寻找“a”元素,接着在匹配“li和ul”,最后在去匹配“div.nav”。这就是前成所主的“选择器从右到左的原则”。 选择器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选择器的最右边(在这个例子中就是a[title]部分)部分被称为“关键选择器”,它将决定你的选择器的效率如何?是高还是低。 老版本的浏览器可以过滤掉不匹配的选择器,而直接匹配更高效的选择器。记得David Hyatt在《Writing efficient CSS for use in the Mozilla UI》说过:“这个关键选择器可以大大提高选择器的性能,少检查一个给定的元素规则,就可以更有效的将样式匹配给对应的HTML元素。”那么如何让关键选择器更有效,性能化更高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把握一点“越具体的关键选择器,其性能越高” 那么什么样类型的选择器,其性能高?什么样的类型的选择器性能低呢?下面我们就针对两个问题来展开具体的学习。 CSS选择器的效率 如果你阅读了本站的有关于选择器类型的介绍的话,你对选择器并不会感到陌生。就算你没读过,我想CSS选择器不会让我们觉得是新东西,比如我们常用的基本选择器“元素标签选择器div”、“id选择器#header”、“类选择器.class”,或者说我们很少见的伪类选择器“:focus”以及更复杂的css3选择器“:nth-child”等等。 选择器有一个固有的效率,我们来看Steve Souders给排的一个顺序: id选择器(#myid)类选择器(.myclassname)标签选择器(div,h1,p)相邻选择器(h1+p)子选择器(ul >li)后代选择器(li a)通配符选择器(*)属性选择器(a[rel="external"])伪类选择器(a:hover,li:nth-child) 上面九种选择器的效率是从高到低排下来的,基中ID选择器的效率是最高,而伪类选择器的效率则是最底。详细的介绍大家还可以点击Writing efficient CSS selectors。 综合上面的顺序,我们清楚的知道,id和类名用于关键选择器上效率是最高的,而CSS3的仿伪类和属性选择器,虽然使用方便,但其效率却是最低的。我们下面一起来看几个实例的对比: div #myid 效率要比下面的高: #myid div 第一种选择器比第二种选择器效率高,大家或许会问为什么?其实根据前面所介绍的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第一个选择器的“关键选择器”使用了 “ID选择器”,而第二个选择器的“关键选择器”使用的是“标签选择器”,对比下来,“ID选择器”效率高过“标签选择器”,所以说第一个选择器的效率要高于第二个选择器。 在类名或ID名前面加上标签也会致使选择器效率变低的,比如说: div #myid 上面两个选择的效率要高于下面的选择器: p#mydiv p.myclassname 来自Mozilla的几点建议 David在《Use efficient CSS selectors》中介绍了几种书写高效率的CSS选择器的方法,下面我将他们移到这里来让大家参考: 写道 1 避免普遍规则 2 不要在ID选择器前加标签名或类名 3 不要在类名选择器前加标签名 4 尽可能使用具体的类别 5 避免使用后代选择器 6 标签分类规则中不应该包含一个子选择器 7 子选择器的问题 8 借助相关继承关系 9 使用范围内的样式表 如果你不够清楚上面所讲的是什么,你可以点击这里,他会让你更容易了解这些规则。 我们应该怎么做 前面说“ID选择器”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么今天我们写样式,为了提高选择器的效率,是不是我们要在每一个文档的HTML元素中都加入ID名呢?我想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的。对于一个有语义的代码编写和如何提高性能,以前他们之间如何的平衡?其实这个选择器的效率低一点,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大型的网站,产生大量的流量这就会有差别了,也就很值得我们去对他进行优化。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的去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比如说,一般情况下哪些选择器的使用效率更高。来看两个简单的例子: #myid 上面的选择器高于下面的: p#myid 后者的写法我发现还是有很多朋友这样写,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需要在ID前面加一个标签?难道你同一个页面会有多个相同的ID不成? 我们接下来在来看一个实例,用于列表上的,比如说我们制作导航菜单的: #nav a 高效于: #nav li a 上面只是介绍了两个常碰到的实例,在这里说这两个实例,主要目的是让你在今后的编写样式时,能注意这方面的的细节,从而加快你的代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