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HTML的结合方式
CSS与HTML的结合方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外部样式、内部样式和内联样式。
①外部样式
当样式需要应用于很多页面时,外部样式表将是理想的选择。在使用外部样式表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改变一个文件来改变整个站点的外观。每个页面使用标签链接到样式表。标签在文档的头部:
_
或者可以像下面这样在标签import一个样式表,不过不建议使用。
___
@import"main.css"_
②内部样式
当单个文档需要特殊的样式时,就应该使用内部样式表。你可以使用标签在文档头部定义内部样式表,就像这样:
_
___
_r_color:_ienna}_
③内联样式
要使用内联样式,你需要在相关的标签内使用样式(style)属性。
_
Thisisaparagraph
由于要将表现和内容混杂在一起,内联样式会损失掉样式表的许多优势。请慎用这种方法,例如当样式仅需要在一个元素上应用一次时。
二、CSS语法
CSS语法规则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选择器,以及一条或多条声明。
选择器通常是您需要改变样式的HTML元素。
每条声明由一个属性和一个值组成。两条声明之间被分号分开。
属性是您希望设置的样式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属性和值被冒号分开。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h1是选择器,color和font-size是属性,red和14px是值。
三、选择器
CSS的选择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基本选择器;一类扩展选择器。
①基本选择器
基本选择器包括id选择器,元素选择器和类选择器。
id选择器可以为标有特定id的HTML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id选择器以"#"来定义。例如下面代码指定id为red的标签中文本为红色。
#red{color:red}
元素选择器可以为相应的HTML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元素选择器前面没有任何字符。例如下面代码指定div标签中文本为红色。
div{color:red}
类选择器可以为标有特定class的HTML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类选择器以一个点号显示。例如下面代码指定class为center的标签中文本居中对齐。
.center{text-align:center}
②扩展选择器
扩展选择器是在基本选择器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
*选择器(*
{})可以为HTML的所有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例如下面代码指定HTML页面中所有文本为红色。
*{color:red}
并集选择器(选择器1,选择器2{})可以为多个选择器指定特定的样式。例如下面代码指定div和span两种标签中文本为红色。
div,span{color:red}
子选择器(选择器1选择器2{})可以为选择器1中的选择器2指定特定的样式。例如下面代码指定div中span标签文本为红色。
divspan{color:red}
父选择器(选择器1>选择器2{})可以为含有选择器2的选择器1指定特定的样式。例如下面代码指定含有span的div标签文本为红色。
div>span{color:red}
属性选择器(元素[属性="属性值"])可以为含有该属性且属性值等于该值的元素指定特定的样式。其中,元素和属性值可以省略。例如下面代码指定align属性等于center的div标签文本为红色。
div[align="center"]{color:red}
伪类选择器(元素:状态{})可以为该元素处于该状态时指定特定的样式。例如下面的代码指定鼠标悬浮在超链接上时文本为红色。
a:hover{color:red}
四、盒子模型
所有HTML元素可以看作盒子,在CSS中,"box
model"这一术语是用来设计和布局时使用。
CSS盒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盒子,封装周围的HTML元素,它包括:边距,边框,填充,和实际内容。
盒模型允许我们在其它元素和周围元素边框之间的空间放置元素。
下面的图片说明了盒子模型:
Margin(外边距)-清除边框外的区域,外边距是透明的。
Border(边框)-围绕在内边距和内容外的边框。
Padding(内边距)-清除内容周围的区域,内边距是透明的。
Content(内容)-盒子的内容,显示文本和图像。
默认情况下,标签的width和height属性指的是content(内容)的宽和高,我们在设置边框和边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想要让width和height是最终盒子的大小,可以设置下面的代码:
box-sizing:border-box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关于Web前端开发知识点之CSS的使用方式的文章,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在从事web前端工作和学习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web前端知识记得关注北大青鸟web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工作顺利,城市一名优秀的web前端程序员。
文章来源:原创_绲墓适_
rem由来 :font size of the root element,那么rem是个单位,单位大小由它第一代老祖宗的 font-size 的大小决定。现在前端码农们为了能在各个屏幕上看到一个健康的网页在默默的牺牲着自己的健康,因为不仅要知道rem是个单位,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能在不同分辨率下呈现的页面都很NB。
事故造成原因:
1.px单位在PC上很流行,在手机屏幕上一看,MLGB的,同样的12px却小的跟蚂蚁似的。
2.好不容易在iPhone4上调的正常了,换个菊花牌手机,MBD不堪入目了。
3.知道了rem的用法,但是html的font-size到底是多少才合适啊啊啊,妈蛋~。
好了,那么现在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之前,麻烦各位大婶要了解一些你可能不想了解的东东(警告:不了解这些就不能知道真相哟~):
1. 物理像素(physical pixel)
我们看到的每个屏幕都是由一颗颗我们肉眼难以看到的小颗粒(物理像素)组成的。
2.逻辑像素
是计算机坐标系统中的一个点,这个点代表一个可以由程序使用的虚拟像素(比如说CSS像素)。
3.设备的像素比(device pixel ratio)简称DPR
它的数值体现了物理像素和逻辑像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可以计算出该设备的DPR的大小:
DPR= 物理像素 / 逻辑像素
那么了解了上面这些概念,就可以知道,为什么css在pc上写着font-size=12px但是换到手机上却变小了?因为DPR啊啊啊,大哥~。
没错,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的DPR是1,但是手机却不同,可能是它可能是2,也可能是3。获取设备DPR的方法还是有的:
1.在JavaScript中,通过window.devicePixelRatio来获取
2.在css中,可以通过-webkit-device-pixel-ratio,-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和 -webkit-max-device-pixel-ratio进行媒体查询,对不同DPR的设备,做一些样式适配(这里只针对webkit内核的浏览器和webview)。
本人也在网上看了不少动态设置rem的文章,下面把几个常用的列举出来:
一,用媒体查询来设置html的font-size: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320px) {html{font-size:14px}}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360px) {html{font-size:16px}}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400px) {html{font-size:18px}}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440px) {html{font-size:20px}}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480px) {html{font-size:22px}} @mediascreen and (min-width:640px) {html{font-size:28px}}
二、利用js来动态设置
!(function(doc, win){vardocEle = doc.documentElement, evt ="onorientationchange"inwindow?"orientationchange":"resize", fn =function(){varwidth = docEle.clientWidth width &&(docEle.style.fontSize =20* (width /320) +"px") } win.addEventListener(evt, fn,false) doc.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n,false)}(document,window))
我要说的是最后一种,也是我认为目前比较好的实现方法:
利用js计算当前设备的DPR,动态设置在html标签上,并动态设置html的font-size,利用css的选择器根据DPR来设置不同DPR下的字体大小(这个方法很不错哦~)
!function(win, lib){vartimer, doc = win.document, docElem = doc.documentElement, vpMeta = doc.querySelector('meta[name="viewport"]'), flexMeta = doc.querySelector('meta[name="flexible"]'), dpr =0, scale =0, flexible = lib.flexible || (lib.flexible = {})// 设置了 viewport metaif(vpMeta) {console.warn("将根据已有的meta标签来设置缩放比例")varinitial = vpMeta.getAttribute("content").match(/initial\-scale=([\d\.]+)/)if(initial) { scale =parseFloat(initial[1])// 已设置的 initialScaledpr =parseInt(1/ scale)// 设备像素比 devicePixelRatio} }// 设置了 flexible Metaelseif(flexMeta) {varflexMetaContent = flexMeta.getAttribute("content")if(flexMetaContent) {varinitial = flexMetaContent.match(/initial\-dpr=([\d\.]+)/), maximum = flexMetaContent.match(/maximum\-dpr=([\d\.]+)/)if(initial) { dpr =parseFloat(initial[1]) scale =parseFloat((1/ dpr).toFixed(2)) }if(maximum) { dpr =parseFloat(maximum[1]) scale =parseFloat((1/ dpr).toFixed(2)) } } }// viewport 或 flexible// meta 均未设置if(!dpr &&!scale) {// QST// 这里的 第一句有什么用 ?// 和 Android 有毛关系 ?varu = (win.navigator.appVersion.match(/android/gi), win.navigator.appVersion.match(/iphone/gi)), _dpr = win.devicePixelRatio// 所以这里似乎是将所有 Android 设备都设置为 1 了dpr = u ? ( (_dpr >=3&&(!dpr || dpr >=3)) ?3: (_dpr >=2&&(!dpr || dpr >=2)) ?2:1) :1 scale =1/ dpr } docElem.setAttribute("data-dpr", dpr)// 插入 viewport metaif(!vpMeta) { vpMeta = doc.createElement("meta") vpMeta.setAttribute("name","viewport") vpMeta.setAttribute("content","initial-scale="+ scale +", maximum-scale="+ scale +", minimum-scale="+ scale +", user-scalable=no")if(docElem.firstElementChild) { docElem.firstElementChild.appendChild(vpMeta) }else{vardiv = doc.createElement("div") div.appendChild(vpMeta) doc.write(div.innerHTML) } }functionsetFontSize(){varwinWidth = docElem.getBoundingClientRect().widthif(winWidth / dpr >540) { (winWidth =540* dpr) }// 根节点 fontSize 根据宽度决定varbaseSize = winWidth /10 docElem.style.fontSize = baseSize +"px" flexible.rem = win.rem = baseSize }// 调整窗口时重置win.addEventListener("resize",function(){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setFontSize,300) },false)// 这一段是我自己加的// orientationchange 时也需要重算下吧win.addEventListener("orientationchange",function(){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setFontSize,300) },false)// pageshow// keyword: 倒退 缓存相关win.addEventListener("pageshow",function(e){if(e.persisted) {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setFontSize,300) } },false)// 设置基准字体if("complete"=== doc.readyState) { doc.body.style.fontSize =12* dpr +"px" }else{ doc.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function(){ doc.body.style.fontSize =12* dpr +"px" },false) } setFontSize() flexible.dpr = win.dpr = dpr flexible.refreshRem = setFontSize flexible.rem2px =function(d){varc =parseFloat(d) *this.remif("string"==typeofd &&d.match(/rem$/)) { c +="px" }returnc } flexible.px2rem =function(d){varc =parseFloat(d) /this.remif("string"==typeofd &&d.match(/px$/)) { c +="rem" }returnc }}(window,window.lib || (window.lib = {}))
忘了说了,手机淘宝很多页面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来适配终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