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verticle-align:middle实现CSS垂直居中。
通过vertical-align:middle实现CSS垂直居中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但是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vertical生效的前提是元素的display:inline-block。
2、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垂直居中。
随着越来越多浏览器兼容CSS中的flexbox特性,所以现在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水平居中的方案也越来越受青睐。
通过display:flex实现CSS垂直居中的方法是给父元素display:flex而子元素align-self:center
这个跟CSS水平居中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flex-direction上有所差别,一个是row(默认值),另外一个是column。
3、通过伪元素:before实现CSS垂直居中。
具体方式是为父元素添加伪元素:before,使得子元素实现垂直居中。
4、通过display:table-cell实现CSS垂直居中。
给父元素display:table,子元素display:table-cell的方式实现CSS垂直居中。
5、通过隐藏节点实现CSS垂直居中。
创建一个隐藏节点#hide,使得隐藏节点的height值为剩余高度的一半即可。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CSS水平居中,原理一样。
6、已知父元素高度通过transform实现CSS垂直居中。
给子元素的position:relative,再通过translateY即可定位到垂直居中的位置。
7、到垂直居中的位置。
8、通过line-height实现CSS垂直居中。
设置子元素的line-height值等于父元素的height,这种方法适用于子元素为单行文本的情况。
通常首选方法是使用 flexbox 居中内容。只需三行代码即可: display:flex ,然后使用 align-items:center 和 justify-content:center 将子元素垂直和水平居中。
如下代码:
html:
css:
使用grid(网格)与flexbox非常相似,也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尤其是布局中已经使用网格的情况下。与前一种flexbox技术的唯一区别是它显示为栅格。
如下代码:
html:
css:
使用css transform 居中元素,前提是容器元素必须设置为 position:relative ,然后子元素使用 left:50%和 top:50% 偏移子元素,最后使用 translate(-50%,-50%) 以抵消其偏移的位置。
代码如下:
html:
css:
最后,表格居中是一种旧技术,在使用旧浏览器时,您可能会喜欢这种技术。前提是容器元素设置为 display:table ,然后子元素设置为 display: table-cell ,最后使用 text-align: center 水平居住和 vertical-align: middle 垂直居中。
代码如下:
html:
css: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关注,也欢迎光临我的个人博客 https://github.com/BokFang
在这里总结一下CSS水平居中、垂直居中的各种方式。应该说非常全了。
总览一下:
用法:在父级元素的样式中添加 text-align:center
效果图:
用法:在元素样式添加 margin:0 auto ,使其margin-left和margin-right平分块级元素那一行剩余的宽度。
效果图:
当然如果你的块级元素没有设置width,那么div就会占满一行,也就没有水平居中的说法了。
如果由多个块级元素,则可以使用 inline-block 配合 text-align:center ,将 inline-block 写在需要居中的元素样式上, text-align:center 写在父级元素上。
效果图:
使用flex也可以轻松做到多个块级元素水平居中
用法:在父级元素样式增加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效果图与第三个一样。
当然,多个块级元素能用的居中方法,在单个块级元素上也同样可以使用。
使用 display:table 配合 margin:0 auto ,可以达到不定宽块级元素居中效果。
效果图:
使用绝对定位给元素一个left:50%,然后再加一个margin-lelt:-(宽度的一半)
效果图:
不过缺点很明显,就是你知道元素宽度而且得固定不变,所以是比较蠢的一种写法。
效果图:
效果图:
这个方法和水平居中的第6个方法一样,就不多说了。
效果图:
这个和水平居中的第7个方法一样,我也就不多说了。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缺点也比较明显,需要计算。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需要在html中加入 <table>标签,比较低效,我就不详写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Google搜索一下。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关注,也欢迎光临我的个人博客 https://github.com/Bok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