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

JavaScript06

js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第1张

1、number类型

① number类型包含整数和浮点数(浮点数数值必须包含一个小数点,且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

浮点数会自动转换为整数,如下:

let num = 1.00

console.log(num) // 输出:1,自动转换为了整数

② 浮点数的最高精度是17位,看下面的例子:

let a = 0.1

let b = 0.2

console.log(a + b) // 输出:0.30000000000000004

上面的例子,结果竟然不是0.3,至于其他变成语言,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关于浮点数计算会产生误差问题,其他有些变成语言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③ NaN:非数字类型,特点:涉及到任何关于NaN的操作,都会返回NaN,而且NaN不等于自身。如下:

let name = 'lisi'

console.log(name / 10) // 输出:NaN

console.log(NaN === NaN) // 输出:false

④ isNaN()函数用于判断是否是一个非数字类型,如果传入的参数是一个非数字类型,那么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⑤ isNaN()函数传入一个参数,函数会先将参数转换为数值,如果参数类型为对象类型,会先调用对象的valueOf()方法,再确定该方法返回的值是否可以转换为数值类型,如果不能,再调用对象的toString()方法,再确定返回值;

⑦ 数值转化:

Number(),转型函数,可以用于任何数据类型

parseInt(),将值转换为整型,用的较多

parseFloat(),将值转换为浮点型

2、string类型

① 字符串类型中的单双引号作用一样;

② 字符串有length属性,可以取得字符串的长度:

let str = 'Hello world'

console.log(str.length) // 输出:11

③ 字符串的值是不可变的,要改变一个字符串的值,首先要销毁原来的字符串,再用另一个包含新值得字符串区填充该字符串;

④ 字符串转换:

String(),转型函数,适用于任何数据类型(null,undefined转换后为null和undefined)

toString()方法可以把一个逻辑值转换为字符串,并返回结果(null、undefined没有toString()方法)

let ab = 'zhangsan'

let bc = null

let cd = undefined

console.log(ab.toString()) // 输出:zhangsan

// console.log(bc.toString()) // error 报错

// console.log(cd.toString()) // error 报错

console.log(String(ab)) // 输出:zhangsan

console.log(String(bc)) // 输出:null

console.log(String(cd)) // 输出:undefined

3、boolean类型

① 这个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

② Boolean(),转型函数,将某个值转换为Boolean类型

4、null类型

① null类型被看做空对象指针,只有一个值,即null值,所以在用typeof操作符去检测null类型的值得时候,结果是object类型;

② 如果你定义了一个变量,但是想在以后把这个对象当做一个对象来使用,最好将该对象初始化为null值

5、undefined类型

① 只有一个值,即undefined,如果声明了一个变量,但是未给变量初始化值,那么这个变量的值就是undefined:

let name = 'zhangsan'

let age

console.log(name) // 输出:zhangsan

console.log(age) // undefined,因为声明了age,但是没有给初始化值

② 调用函数时,应该提供的参数没有提供,该参数等于undefined;

③ 对象没有赋值的属性,该属性的值为undefined;

④ 函数没有返回值,默认返回undefined。

以上就是javascript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html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数组的索引按照32位且无符号定点整数存储,也就是说数组索引最大值为 2 32 ,而数组以0开始,所以实际最大值为2 32 - 1

对于 & | ^ ~ 以后单独再说,主要说明 <<, >>, >>>

ECMA相关位运算说明

完整的位运算步骤

js能精确计算(运算结果)的数值范围是 [-2 53 , +2 53 ]

js能表示的纯整数数值范围是 [-1.8x10 308 , +1.8x10 308 ]

js能表示的纯小数数值范围是 [ -5x10 -324 , -1) ∪ (+1, 5x10 -324 ]

IEE754标准就和js中的正则表达式,unicode编码一样,他不是js特有的东西的,而是一种国际上通用规范,

目的其一,方便;

目的二,使程序可移植性强。

(在js中定义的数值,解释器会帮我们把值转化为IEEE754标准的64位浮点型,如果是位运算,解释器会把值定义为32位整型)

了解他之前,先看一个示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创造出一种,利用有限的8位机器数,尽可能多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呢?

假设,机器位为8,有如下的一段2进制编码:

符号位 :0表示正值, 1表示负值;

指数位 :就是我们理解的平方数,在这里由于是2进制,所以,指数位的010暂且表示为 2 010 = 2 2 ,且指数的表示范围为0 ~ 7之间。(一会说这样做的问题)

数值位 :就是我们要表示的真实的值的部分,但是,这里的1010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10进制 的10,因为我们要在这解决上述定点数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设计才能让一条整数,小数共存的数据表示在一个硬件中呢?且简单易懂?

但是,以(0.)作为约定的数值位默认头是有问题的,比如:

真值 +0.001010 以我们自定义规则转换成的二进制为,

0000 0010 ,因为机器位数为8,超过的8位要舍去,10就被丢掉了,损失了精度且保留了多余的,没有意义的0 。

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4

看来,我们现在需要对规则进行一些修改,我们尝试以(1.)作为约定的数值位默认头,还是以真值 +0.001010为例 ,那么这个真值可以改写为

1.010 x 2 -3 == 1.010 x 2 -011

这回可操蛋了,因为之前我们约定的指数部分的表示范围是0 ~ 7,这个-3可怎么办呢,聪明的你肯定想到了,何不把指数位置的第一位也规定为符号位呢?这不就可以表示正负数了吗,没错,是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多一个符号位的判断会增加机器的运算复杂度负担,那么可以用补码啊?没错,但是,如果通过指数进行数值比较的时候(注意:在对两个值进行判断的时候,例如 3 >4,计算机浮点运算器会对 3 和 4 对应的64位浮点数指数位数值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等,直接返回true或false,如果想等,再进行数值位的比较),又要增加负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可推理出

真值 +0.001010 == 1.010 x 2 -3 == 1.010 x 2 -011

得指数真实表示的值为 -011 + 偏移值 011 == 000

真值 +0.001010 的自定义2进制编码值为

0000 0100

经过以上的求证,得到新的8位机器数浮点数约定如下:

所以,图1-1使用我们新约定的浮点数规则解码,得到:

1.1010 x 2 010-011=-1 == 0.11010

+0.11010 == 0.9140625

先说间隙值

再说数值范围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IEEE754,由于js使用的是IEEE754双精度浮点格式(64 位),所以我们就针对64位说明。其实,和我们上面自己胡编乱造的规则基本一样,

IEEE754双精度浮点格式

符号位1,指数位11,数值位52,偏移值 2 11-1 - 1 == 1023

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证明

因为数值位是52位,加上约定的隐藏头1. 那么就是 53位,超出的部分舍弃,所以就是精度损失

但严谨来说,应该是不包含小数

已经证明过

我们先把0.1 和 0.2 转化为2进制

很明显,0.1 和 0.2 都无法用2进制精准表示,呈现出的是无限循环。

我们看一个实例,来看看IEEE如何做舍入处理的

(例子是IEEE754单精度浮点格式(32 位),没找到64位的,自己懒得算了。。不过可以说明问题)

0.1被IEEE754双精度浮点数舍入处理后的值为

0.0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10

0.2被IEEE754双精度浮点数舍入处理后的值为

0.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10

0.1 和 0.2 在转换后都被进位了,所以实际值,比真实值要大一点点,所以0.1+0.2比0.3略大,暂且这么来理解,因为浮点数的运算比定点数要麻烦,又由于10.1假期结束,至此一阶段笔记到此结束,之后的二阶段再补浮点数运算的笔记

参考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

http://c.biancheng.net/view/314.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11083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805079/article/details/8523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