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米手机出口新加坡的金额

新手学堂018

2021年小米手机出口新加坡的金额,第1张

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小米公司昨天今天在新加坡召开发布会,宣布旗下红米和小米3正式登陆新加坡。其中,红米手机在新加坡的定价为169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809元,本周五就开始销售。而小米3的售价则是419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016元,将于3月7日起开始销售。

  去年,小米招募了前谷歌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负责公司的拓展海外市场。 巴拉表示,小米开拓新市场“就像是建设一家新公司”。小米团队需要重头开始建设新业务,包括物流、用户支持、发布、售后服务。

  小米即将登陆新加坡

  那么,小米为什么选择新加坡作为海外业务的第一站?记者今天联系了小米公司方面,对方表示,由于国际业务刚刚开始起步,他们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披露。如果未来有更进一步的举措,他们将及时向媒体公布。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易认为,小米出海第一站选择新加坡,是想借此首先打开东南亚市场。

  李易:新加坡因为本身属于亚太地区的结点型的吧,华人聚集也比较多,说中文、普遍话的人也比较多,整个地区的法制和经济也比较发达,所以我觉得选这个地方倒是可以的。因为毕竟能在新加坡站住脚的话,某种意义上讲,你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其实也就基本上打响了第一炮嘛。跟马化腾的策略应该是一样,马化腾拓展微信的国际化业务,最早其实也是选择先从东南亚,包括拉丁美洲这种欠发达地区,我觉得这个也很合理,因为发达地区都已经基本上被FACEBOOK渗透很深了。我觉得这跟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应该是一样的。

  小米副总裁雨果-巴拉表示,小米希望与人们建立一种高度接触的、端到端的关系。从客户访问网站到购买产品,再到体验小米的服务,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和合作伙伴的支持。新加坡各种基础设施更发达,这些工作更容易完成。另外,新加坡市场的规模比较小,失败的代价也比较低。

  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手机的价格对新兴市场更有吸引力,例如亚洲其他地区、拉美和非洲市场,因此小米应当首先进入这些市场。但是,飞象网CEO项立刚指出,小米首先选择新加坡而不是拉美和非洲,有保护自己品牌形象的目的。

  项立刚:第一,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市场,相对会比较集中,承受能力也不错,因为这个市场还不是欧美,对它的知识产权,对这些方面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稍微小一点,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相对小的市场去试水,应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市场品质各方面都比较高,比如这个手机到印度去了,到非洲去了,虽然说卖了但是对他品牌形象有很大影响,对新加坡其实影响好像还是比较正面的。

  雷军在海外也能取得成功吗?

  据小米方面透露,在起步阶段,小米将通过快递公司UPS从深圳向新加坡的用户发货。这是一种代价昂贵的做法。不过,在小米更好地了解新加坡市场,并知道如何开拓这一市场后,小米将直接在新加坡发货。为此,小米将在新加坡建设仓库。

  在中国国内,小米产品的发布往往会引发粉丝的狂热,到了海外市场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反应呢?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有几个品牌的国产手机在海外销售很火爆,但小米想要做得同样好,困难比较大。

  项立刚:国产手机其实在海外这么几家,中兴、华为、酷派,在全世界不管是非洲这些市场,甚至在主流市场,比如说欧美市场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像中兴甚至在美国还可以排到前几名。它们有一大半的手机都是在海外市场销售的,比如说华为,它一年的手机包括其他的终端销售近5千万,在海外销售的差不多有3、4千万。对于小米这样的厂商来说,在海外市场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两大难度:第一大难度,需要有渠道这方面的能力。像华为、中兴,它们以前做设备,做其他销售,在海外是有很多的分公司,有渠道,有这方面人员的。第二方面,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像华为、中兴它们事实上已经签了很多次产权方面的协议,也做了知识产权的交换,这方面能力是比较强的。小米因为时间比较短,它的知识产权积累是比较差的,它在美国、在欧洲去销售的时候,很可能会面临着知识产权的起诉和挑战,这对它来说也是一个影响。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杨雁霞

若干年后,人们也许会这样记录中国科技界曾经的重要事件: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云计算逐渐成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如同现实世界的水电煤,云计算成为互联网领域的连接器与能量供给源,各类互联网服务以此为基础发展繁茂。正是看到了占据云计算这一互联网基础领域的必要性,科技巨头纷纷加码云计算,国外的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国内的阿里、腾讯,不计成本围绕云计算展开了布局。

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唯一有实力比肩阿里、腾讯的“雷军系”,在占据了足够多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之后,也感受到了云计算的发展潜力,在低调开展云业务几年后,于2014年宣布了“All- In云服务”战略,并表示在未来三到五年间投入十亿美元大力发展云业务。

云计算本质上是一门巨头的生意,只有形成规模优势才能降低成本,以期获得盈利,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后,出海寻求业务的扩展成为行业领先者的必然选择。与阿里海外业务的拓展带动了阿里云的海外布局类似,近年来以小米为龙头的雷军系业务,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进而极大推动了旗下云业务——金山云的海外市场战略。而反过来,云业务的海外加码,也为小米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支撑。

巨头的云之争:从国内到海外

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阿里云、腾讯云与金山云作为前三甲,合计占据了国内公有云IaaS营收637%的市场份额,且与后来者的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作为公有云市场最后的窗口期,前三者的胜出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今后若干年的市场格局,后来者只能望其项背。

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需要足够量的业务来作为发展的基础,三者的胜出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以阿里、腾讯及雷军系庞大的业务体量作为依托。而在国内市场趋向于饱和,大家不约而同把战略转向海外,也是水到渠成。

作为阿里增长最快的业务,阿里云的海外布局要早得多,2014年,阿里云在香港建立节点,此后将全球基础设施覆盖面拓展至美国、欧洲、日本、中东、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区域,为阿里的核心业务电商、金融、物流等业务提供支撑。

腾讯云于2016年初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腾讯云全球范围内运营36个可用区,在香港、新加坡、硅谷、法兰克福等地建有一级节点。在QQ和微信海外用户双双破亿、游戏出海需求强烈的大背景下,腾讯云的海外布局虽然较晚但发展迅猛。

金山云的海外布局始于2015年,以北美数据中心的建设为开端,时至今日,已经覆盖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区域,印度、俄罗斯节点也在建设中。在小米国际化如火如荼、雷军系业务集体出海的时刻,金山云以给雷系提供云基础服务为契机,加大海外布局。

雷军的云战略:全面加码打造生态云

云作为互联网发展至今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业务,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未来绝大部分互联网服务必将依附于云而生存。面对阿里、腾讯的强大攻势,金山云背靠雷系生态,通过为雷系企业提供云服务为基础,逐步扩大发展市场,在巨头环伺的云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径。

雷军的云战略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以雷系业务之庞大,投资及关联企业众多,包括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YY、猎豹移动、迅雷、凡客、多看、UC、拉卡拉……,与其在云计算这一领域使用别家服务,不如自己建设,也能够更好地聚拢旗下企业,盘活业务。

2014年雷军在一个小范围会议上的讲话,对于云战略可窥一二:“我们有独特资源和兄弟公司支撑,因为我们的整个体系里面需要一家基础的云服务公司,我们的生命线全在那里。要么我自己干,要么让兄弟公司干”。“而且还有小米的Ecosystem,整个生态系统已经非常完善,我们可以推进我们的生态系统使用金山云服务,这样才有竞争力”。

从云战略的规划中,金山云之于雷系的重要性,已经十分明显,这也是雷军敢于喊出投入十亿美元大力发展云业务的原因所在。12月12日,金山云宣布完成D轮3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9亿美元,成为国内估值最高的独立云服务商,粮草充足的金山云,也得以有资本与阿里云、腾讯云一决高下。

雷军的格局显然不止于国内,曾喊出“做世界级企业必须开拓海外市场”的雷布斯,近几年海外业务风生水起,时至今日,小米已进入60多个国家,在13个国家里排名市场前五位。在印度,前三个季度排名市场第一,在乌克兰排名第二,在白俄罗斯排名第一。小米生态链企业出海远征也是频传佳绩,伴随着兄弟公司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对云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成为雷军不计成本加码云计算的根本因素之一。

在前不久的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上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让“小米+金山云”有了更为宏大的想象空间。小米IoT平台联网设备超过8500万,设备日活超过1000万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云服务产品目前存储的大数据量已经超过了200PB,小米生态云则覆盖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连接了大量的智能生态云服务,支撑小米IoT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这些数字意味着,小米已延伸至全球的硬件产品,为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金山云位于小米生态云最关键的位置——基础层IaaS,对于所有运行于小米生态云上的服务提供坚实支撑,通过连接数量庞大的用户,辅以云和人工智能技术,小米的生态得以持续深耕,而一个连接一切的生态帝国身影,也逐渐浮现出来。

阿里和腾讯的市值,加上小米的估值,这三个破千亿美元的重量级科技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新的角力才刚刚开始。

近几年,小米不断遭遇来自海外的专利纠纷,例如,来自欧美实体性跨国公司和非专利实施实体的专利诉讼。2014年12月,爱立信在印度起诉小米侵犯其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领域专利权;2015年12月,美国知名非专利实施实体之一Blue Spike公司起诉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2016年和2017年,小米又相继被General Access Solutions, Ltd、Sportbrain holdings LLC起诉专利侵权。小米急需大量高质量专利为其海外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小米在IPO招股书中披露其在海外已经拥有3500多件专利,这体现出小米已经开始通过自身创新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笔者在世界专利文摘库(SIPOABS)中进行了检索,对小米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检索结果表明,小米的海外专利大多数分布在美国、欧洲、墨西哥、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量之和占小米海外总申请量的82%以上,其中,美国占17%、欧洲占16%、韩国占14%、日本占14%、俄罗斯占14%、墨西哥占1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欧洲、韩国、日本、俄罗斯、墨西哥应该是小米比较重视的海外市场。除加强自主创新外,小米不断通过专利收购、专利许可等方式增加专利储备。

2012 年下半年开始,小米及其旗下控股公司不断与国外公司进行知识产权交易,为进军海外市场铺路。2015年10月,小米收购了博通公司的31件无线通信专利;2016年3月,小米购买英特尔公司332件美国专利,涵盖储存关联、控制逻辑、序列编码、电脑封装、手持终端、线路板等诸多领域;2016年6月,小米向微软购买1500余项专利,并获得1000多项专利交叉许可;2017年又与诺基亚签订专利许可协定。

小米在海外的影响力是非常的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海外有很多的国家她们因为经济的问题,所以经济发展不是很好,而且他们的生活也是有点拮据的,那么对于这些国家的人来说,小米这种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价格非常的低廉,不仅仅如此,而且也是非常的好用,这样的话就导致了海外市场的这些人民群众她们因为经济问题没有太多的资金,所以只能够购买小米的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好用并且便宜的手机就是最实惠的商品,所以说海外的市场对于小米来说是非常的大的,小米的影响力在海外也是非常大的。

价格低

那么小米的手机呢,不仅仅在海外,非常的低,而且在国内的价格也是非常的低的,但是价格低并不代表着小米的手机不好用,相反来说小米的手机在国产手机当中可以说是价格非常的实惠,而且使用体验也是非常好的一款手机,所以说它才能够做到今天的地步,正是因为他做到了便宜并且实惠的程度。

普及

正是因为小米手机才让,这些学生能够用得上这些手机,因为小米的手机价格非常的便宜,能够让学生也买得起,只需要几百块钱就能够买得起小米手机投想而知小米手机的价格是有多么的低呀,小米手机的使用也是非常好的体验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小米手机做到了价格低点,但是手机也是非常的好用,这是小米手机的一个非常普遍的一个特点,正是因为它便宜又好用,所以才让这个手机普及了这些学生群众。

总的来说小米是因为它价格低一点并且非常好用的特点,在海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有绝大部分的海外的人民群众都非常的喜欢小米手机

雷军是靠高通公司的帮助将小米手机卖出国外的。2014年,小米与高通公司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高通的芯片技术授权,并开始在海外市场销售小米手机。高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供应商之一,其芯片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小米手机的海外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小米还与其他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如印度的Flipkart、新加坡的Singtel等,通过这些合作,小米成功地将手机销售拓展到了全球范围内。

现在小米的海外布局越来越大,它有可能成为海外第一的中国品牌。在很多年前,中国的科技发展并不是特别的先进,有很多国外的手机占据了中国市场,但是中国人身上的品质是非常多的,有很多领头人也开创了不同的中国本土品牌,研发的手机质量也比较高,价格很公道,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喜欢,而这些手机品牌自然不会放弃国外的市场,他们逐渐走向海外,出现在很多国家。

小米手机未来会占据海外第一的位置。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未来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料的到,而小米手机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多高,有很多人都使用小米手机,性能非常好,而且有很多的优点,虽然有手机发烫等缺陷,但是也在大家的可接受范围之内。2018年7月份的时候,小米手机在香港上市,创始人雷军也是很有自信的。这家公司也在不断的研发新技术,争取让手机的性能变得越来越好。小米手机自从2014年就开始走出国门,业务能力越来越强,按照这种增长速度,未来的发展确实是非常可观的。

小米手机物美价廉,国外销售量非常高。疫情问题的影响,很多人都没有换手机的打算,即使要换手机,可能也会换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因为有很多人都因为疫情丢失了工作。小米手机在2020年第3季度的时候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占比也提升了几个百分点,凭介绍性价比高,在中低端市场发展的非常好。

小米品牌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小米品牌不仅会设计手机,也会设计音箱以及其他的高科技产品,从而形成一整套的服务,如果家里安装一套小米设备的话,确实会让大家的生活比较方便。

IoT,简单来说,就是物联网,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简称,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既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又能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IoT是即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信息产业发展浪潮,可谓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IoT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作为一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产业,在最近几年终于迎来了大爆发,智能语音也成为继路由器之后的又一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带着新中心的浪潮,IoT产业也迎来了大爆发。

按小米CEO雷军的说法,小米的IOT战略经历了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以“参股+实业”来扩张生态链

小米的生态链布局,采取的是“参股+实业”的双向驱动方式 ,以“占股不控股”的模式不断扩张其生态链规模。

小米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表面上看,是小米已经形成的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和整个生态的环境,营销渠道有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实际上,却是小米对生态链企业“投资而不控股”的策略,这与苹果、Google等同样布局 loT 生态的厂商有很大不同。

小米的“造链运动”就是这么来的。雷军在布局IOT之初,就提出了“100 家生态链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至今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成为拥有上百家硬件厂商,其IOT开发者平台也接入了多达上亿台设备,成为目前“最大消费IOT平台 ”。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见效快,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但潜在的问题是,真正能够进入小米IOT平台的智能设备,大多来自于甘愿接受小米管控的小企业。市面上销量大、口碑好的家电、智能设备厂商都很难进入这个“圈子”,这就让消费者的选择极其有限。

2017年11月,小米对外宣布开放小米IoT开发者平台。

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小米IoT平台联网设备超过8500万台,日活设备超过1000万台,合作伙伴超400家,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雷军认为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在大会上,小米 科技 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初步完成了当初的目标,现在要开启小米IoT战略第二阶段,小米将全面开放IoT平台并启动小米IoT开发者计划,AI+IOT战略。

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AI”将成为关键词,小米方面表示希望能在AI 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所谓AI+IoT,就是人工能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能。但物联网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很有可能促进物联网行业的进一步起飞。

从小米第一阶段的IOT战略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到:

一,现在接入的智能产品主要有三种

1,小米自有品牌的智能产品,如小米手机、小米手环、小米音箱、小米智能空气净化器等

2,小米生态链产品,即小米投资入股的产品

3,第三方产品,这也是小米更加开放的表现。

二,小米布局AIoT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1,硬件优势

小米AIoT战略,也是以手机作为第一入口,然后以小米音箱、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智能灯等与家庭相关的智能产品作为辅助入口,进而建个人、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

雷军在2018 MIDC 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宣布,2018年小米IoT平台已连接了超过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遍布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日活设备超过2000万台,每日处理设备请求高达800亿次。内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1亿台,月活跃用户超3400万。

活跃的物联网设备为海量数据获取及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小米布局AIoT战略的硬件优势。

2,大数据优势

2018年7月,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小米大数据产品总监赵辉华曾表示,小米有三亿的用户,在三亿用户中有超过日活21个的千万小米应用,这些应用都沉淀到云服务上;在大数据全局搜索方面,小米已经接入了16类的垂直内容,日均用户量是1600万,日均请求量四千多万。

3,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AI+IoT 是如今小米最有想象力的业务,远胜于手机。大到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小到闹钟、移动电源、电动牙刷,小米生态链已经形成了一张大网,小米凭借着用户量、设备数与数据积累,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随着 5G 商用的加速,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有明显的飞跃,因此 IoT 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AIoT领域,小米布局很早,积累也较为深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体系,且线上线下渠道也都已打通。这是小米AIoT战略布局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对于小米来说,推动AIoT战略加速落地,不仅是时机成熟,更是势在必行,所以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大动作!

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2018年第二次开发者大会上,小米AIoT将开放全面升级,Zigbee方案接入到小米IoT平台,云云互联,可以与其他云,并支持标准蓝牙Mesh

在落地应用上,小米开始在AR(owlii)、智慧酒店(全季酒店)、智慧家装(爱空间)上进行落地。

AIoT平台将接入智能门锁。

2018年,小米也开始向海外扩张IoT业务,2018年2月,智能电视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小米2018年年度财报,2019年3月19日,小米发布了2018年财报。

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413%。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19亿台,同比增长298%。

2018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为438亿元,较去年增长869%,也成为小米2018年增速最快的业务。

从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来看,2018年全年达到251%,而2017年为205%;2018年第四季度,该业务营收占比甚至达到了336%,而2017年同期为242%。IoT业务无疑成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最大亮点。

根据财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约为151亿,同比增长1932%。拥有5个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约230万,同比增长1091%。

此外,小爱音箱累计出货量超900万台,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840万,同比增长2255%。报告期内,小米也开始向白电领域进军,分别在2018年7月和12月推出了米家空调和米家互联网洗烘一体机。

从2018年的年报可以看出,今年开始,小米的动作也确实比以往更频繁。

1月11日,他们宣布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雷军称小米将在未来的5年内,持续在AIoT领域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ALL in AIoT;

2月26日,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成立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

3月7日,小米成立了AIoT战略委员会,由IoT平台部、人工智能部、生态链部、智能硬件部等十几个核心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

2019年4月2日,小米决定拆分松果电子部分团队为大鱼半导体,新部门以后将专注AI、IoT芯片研发,而松果电子继续研发手机芯片。

而这些动作背后都有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AIoT战略要如何深入?设备层面,小米已经积累了五六年的优势,很显然,想要真正把握住这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只有由设备下潜到基础核心技术层面,包括芯片、人工智能、连接技术、边缘计算等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无数次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对全产业链的把握,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以不变应万变,小米跑得更早,所以也有更多的时间积淀这个能力。

我们看到,在小米前进的路途上,也在不停的思考,及时更新战略。胜不喜,败不骄之余,小米的AIOT战略也有不得不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一,AI技术先天不足

IoT是一个生态,并非是单一的设备模式,核心驱动力肯定离不开AI技术。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成了整个生态的关键词,小米希望在AI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小米在AI技术上的不足,导致小米的IoT模式不够完美,甚至还容易遭到外界和投资者的“挑刺“。

所以,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小米之所以和百度合作,原因有二

1,在国内的互联网巨之头中,百度是最早选择“All in AI”的玩家,数据上的优势加之时间上的红利,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尤其是以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的出现,打开了国内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先河。在DuerOS的合作名单中,已经出现了美的、海尔、TCL、vivo、海信、HTC、联想等超过130家的合作伙伴,在AI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小米在硬件场景上的布局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2,百度也是这场合作的受益者,小米庞大的IoT基础和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百度的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训练样本,也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除此之外,DuerOS和小米IoT在场景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百度和小米的合作便意味着,小米的供应链优势可以丰富百度人工智能生态,将AI技术应用到更多场景,进而为DuerOS和小米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研发资金不足

AI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生态打造,是一件相当长周期的事儿。拿百度在AI技术领域的投入为例,5年前就一直持续砸资金,直到今天还谈不上形成规模化收入。所以,技术是需要积淀的,需要长期研发,共同攻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解决的。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与主流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和美团比,小米身上的硬件痕迹过重,缺乏应用服务的场景支持,少了大数据这一侧持续训练和学习的支持,玩AI的难度就更大一些了。

在人工智能方面,华为终端今年预计投400亿研发iot物,百度每年在此技术的投入均在15%以上,阿里在未来对达摩研究院投入1000亿以上。而小米姗姗来迟,在2016年才涉足AI研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小米将继续在AIoT上投资100多亿元。

三,IoT芯片“核芯”不足

从IoT的开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处理芯片。目前国内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将这三个层级全部做好。小米做到了最大普及程度的消费级硬件设备,百度、阿里则是拿出了操作系统,华为在芯片和硬件上更为侧重。

从物联网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几大方面。除了网络层之外,其他方面则厂商争夺的重点。而从产业环节而言,芯片无疑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为此,想要构建自主生态,打造低功耗连接,芯片的作用不可言喻。

小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都不得不依赖其他企业。例如,在手机AI芯片、IOT 芯片方面,小米都缺乏实力,无法像华为那样依托自家的麒麟芯片实现自主的产品以及技术迭代。这也导致了小米在高性能、低功耗IOT芯片方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华为。

相对于手机芯片,物联网芯片本质上还是通信芯片,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对于小米而言想要进入也并非易事。

以华为这么大的投入力度,在芯片自主研发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自2004年开始,华为就开始布局自主研发芯片,2009年才研发出第一颗K3芯片,并且还是试水。之后更是经历了多次实验,才在2014年成功研制麒麟芯片,并最终应用到华为手机之中。由此可见,芯片的研发难度有多大。

小米自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以来,第一款NB-IOT芯片在2017年底才推出。虽然在时间点上,并没有落后很多,但是显然华为等厂商已经抢先一步。从布局方面来看,首款NB-IOT芯片的推出,小米IOT生态布局也趋向于进一步完善。

而且,在小米的IOT产品系列中,除了手机这个核心产品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其余产品大多依赖生态链企业去研发制造。问题是,这些生态链企业也和小米一样,面临“缺芯”的困扰。

所以,未来小米需要在IoT芯片领域加大研发力度。

四,生态链并非固若金汤

小米在布局生态链的过程中,采用“占股不控股”模式。看似明朗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

借助小米品牌的声誉以及小米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迅速发展,更有数家企业年营收迅速从零增加至超过十亿元,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名声,但是随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成功,一些质疑也伴随而来,担忧它们过于依赖小米将难以持续发展壮大,去小米化呼声日益严重!

以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典范--华米为例,2015年、2016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其营收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24亿元,到2017年、2018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降低到八成以下,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305亿元、4748亿元,华米也不忌言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自有品牌Amazfit业务发展所取得。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华米虽然依赖小米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是小米方面带来的净利润较低,而它在2017年、2018年取得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拓展自有品牌业务。

小米生态链企业,依托小米的销售渠道,离开小米将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同时,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管控虽然越来越弱,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不仅如此,竞争也是生态链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在内部,同一类别产品有多家企业竞争,例如,同时做智能锁的云丁、云柚和绿米;同时做空气净化器的睿米、琭珞含章和星月电器。

在外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进军IOT市场的速度,华为与硬件厂商合作,在智能家居领域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OPPO、vivo、TCL 则是共同合作,宣布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显然,IoT已经成了厂商们的第二战场,生态链企业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

结语:

5G时代的到来,IoT业务也成为众多手机厂商发力的对象。OPPO和vivo在2018年联合多家家电企业成立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华为在日前的AWE上宣布升级IoT战略,余承东还定下了三年内拿下中国三分之一IoT设备的目标。

2019年,是5G商用部署的元年,而5G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海量物联网的连接提供支持,它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是物联网体系成熟的必要条件,可以预见,从今年开始,随着5G商用的进程逐渐推进,IoT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希望小米一路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