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是如何创下912亿的纪录的?

新手学堂06

天猫是如何创下912亿的纪录的?,第1张

在跳动了24个小时后,水立方演播大厅上的数字停在了91217017615。91217亿元——2015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阿里巴巴又创下了新的历史。

水立方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在场的包括媒体、工作人员的近千人紧张工作、等待了24小时,为的就是这样一个时刻。

91217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2015年上半年中国GDP总量为29万亿,意味着天猫在24小时内完成的交易额,占据了半年全国GDP总量的3%。也意味着,阿里巴巴一天的销售额已经可以跻身2014年全球国家GDP前120名。

同时,这个数字也是阿里在双11过去6年总和的777%,从2009年开始至今,天猫双11已经走到了第7个年头,从最初5000万元销售额27个品牌,到今年年的91217亿,实现了千倍增长。

2015年阿里是如何创下新纪录的?以下是在过去的24小时内,记录下的这次天猫双11每一个重要和有趣的时间节点。

今日凌晨,双11购物节正式拉开序幕。2015年,天猫双11再破记录,1分12秒销售额破10亿元,其中,无线占比77%。

接下来要为大家刷天猫双11的数据了。据摩根大通预计,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商品交易额将达750亿至800亿元。你觉得会是多少呢?

3分30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30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7795%。

5分45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50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7597%。

12分28秒,交易额破100亿,去年达到100亿用了37分钟。

22分49秒,交易额160亿元,超过2014年美国“黑色星期五”线上交易总额。

30分49秒,交易额超191亿元,已超2012年双11全天的交易额。无线交易额占比7423%。天猫CEO张勇感慨,31分钟完成191亿元交易额,这是3年前全天的量。现在每秒还有3万笔支付,而这是去年支付宝支付的峰值,今年已经变成一个常态。

不到34分钟,突破200亿。截止33分53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200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 74%。

第50分钟,交易额达234亿。

61分钟,250亿。去年达到200亿用了7小时17分钟。

1小时14分,300亿元。

截至今日早晨9:52:22分,天猫双11成交额超过500亿元,快要追平去年全天记录了。

11:50,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571亿元,打破2014年双11全天交易额纪录。

截止11月11日上午十点,成交额TOP 10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四川、湖北、河南、福建。全国县域交易额前十排名为:江苏昆山、浙江义乌、四川双流、浙江慈溪、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江苏张家港、浙江余姚、浙江乐清、福建晋江。 有你的城市吗?

12小时49分23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达到600亿元。离1000亿还远吗?

水立方现场联系阿里技术负责人。今天凌晨,阿里支付系统最高每秒创建14万笔,支付85万笔。2009年,交易每秒为400笔。他说,今天0点的时候非常紧张,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黑天鹅”事件,幸好挺住了。30分之前,他们是比较紧张的;30分过后,大家就安心了,还有部分程序员去睡觉了。目前为止,系统运营非常顺畅,大家可以放心买买买。在7号园区的有800多名程序员一起奋斗。为了双11,他们从5月份开始准备。

16时39分,700亿。

水立方现场联系天猫数码家电事业部总裁印井,印井谈:电器城交易的最大亮点是用户参与感。第一小时就突破50亿大关。中午12点之前,交易额突破100亿。其中,iPhone的成交量相比去年实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

17时07分,交易额:711亿,无线占比:69%,比例开始有所下降。

17时20分,阿里公布农村淘宝交易额TOP10土豪村。(前十名中有三个来自刘强东老家江苏宿迁。)

17时26分,天猫公布交易额前三甲,小米、华为、苏宁交易额排前三。紧跟其后的是优衣库、魅族、海尔,乐视TV排在第九位。

截至17小时28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719亿,超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单日零售额。

17时54分, 订单总量超过36亿,超去年峰值。Top5热门线路:上海-北京,上海-杭州;杭州-上海;广州-上海;上海-广州。

18时,菜鸟跨境网络连接国家和地区数量为224个,全球仓库数量74,跨境专线数量16个。出口单量Top5: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单量Top5: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

菜鸟电子面单生成量超过1亿。

19时,750亿!

20时20分,780亿。马云即将上台演讲。

马云说,他对今年的双11很满意。阿里没有给自己定目标,而是要把细节做好,这才是真正做好了双11。双11让大家忙了有结果。很多商家很激动,他们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被社会认同而快乐。

现场记者问:“作为消费者的话,不少人参加双十一是因为这一天便宜实惠,您觉得以后的双十一会一直这样下去吗?”马云答:“会保持优惠的价格,变成商家拼价值的地方。”

20时50分,交易额超795亿。无线占比:668%。已覆盖229个国家和地区。

21时,交易额超过800亿。无线占比:68%。还有三小时,提前完成摩根大通预计的800亿目标。

全球交易Top5: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一带一路地区热度Top:俄罗斯,以色列、乌克兰。

马上要开始敲钟了。去年在纽交所敲钟的几名代表今天全部来到现场,已做好敲钟准备。纽交所总裁Tom Farley也出现在水立方现场,与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阿里CEO张勇一起,出席纽交所开市钟仪式。

22时28分,总交易额突破847亿。

23时42分,交易额:896亿。无线占比:68%,已覆盖232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现场大屏幕已经关闭。

0点到来,大屏幕上出现最终数字:

2015年11月11日23点59分59秒,天猫2015双11狂欢节总成交额:91217017615,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亿元,无线占比6867%。

1、首先打开小米钱包app。

2、点击余额。

3、然后找到交易记录即可查看自己的消费、转账等账单。

4、小米钱包是由小米集团出品,基于MIUI系统的APP,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交易,功能多样化的服务。小米集团于2016年初收购捷付睿通获取支付牌照。MIUI有的支付安全检测使得小米钱包的支付环境有了强大的后盾,同时小米钱包快捷绑卡就送众安支付安全险。

根据公开可查询到的信息显示,高自光早年曾在腾讯任职,2014年2月份正式加入小米,2017年开始主管小米有品的电商业务。2019年小米有品交易额突破百亿元人民币,高自光获得雷军赏识,于2020年4月份升任小米集团副总裁。

作为80后,高自光是小米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同时也是首位从小米内部晋升的高管。

据悉,高自光离职前主管小米网和小米之家等新零售业务,是小米拓展线下渠道的重要人物。不过,小米方面多位高管表示,高自光离职属于个人原因,下一步去向待定。同时,高自光的离职也不会影响到小米线下渠道的扩张计划。

高自光(左二)

另外,小米集团副总裁 、中国区区域管理部负责人尚进将接替高自光接手和主管小米线下业务。

不能单单从购买东西来判断增加多少米久值的。

米久值的增加不单只是消费金额,涉及很多其他因素,是一种动态分值。米久值是根据用户近12个月在小米的购物金额、交易频次、互动行为、信誉价值、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个人信息等维度,综合计算得出的分值。由基础分、购物分、活跃分以及信誉值组成。每月1日计算并更新最近12个月米久值。

扩展资料:

米久值的相关资料:

1、计算周期,米久值为动态分值,在每月1日计算用户近12个月购物金额、交易频次、互动行为、信誉价值、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个人信息等维度综合分值,计算完成后更新米久值分数。

2、信誉值是衡量用户信誉行为的综合评定值。根据账户信息、评价历史、购物历史、购物合规、购物信用5个维度综合评估。有信誉值降低行为发生,米久值会降低,可享受的权益会随之减少。

3、基础分规则,基础分是由账户信息、信誉分数、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综合评估得出的分值。信誉提升,会有助于提升米久值。

5、购物分规则,购物分是近12个月在小米商城的消费行为,包括购物金额(实际支付金额)、购物频次(有效购物天数)、购物品类、购物年限等综合计算得出的分值。消费越多,越有助于提升米久值。

4、活跃分规则,活跃分是根据近12个月用户手机、电视绑定且活跃,智能产品关联且活跃数量计算得出的综合分值。关联且活跃智能产品数量越多,越有助于提升米久值。

小米之家—米久值

文 | 贺乾明

编辑 | 程曼祺

《晚点 LatePost》获悉,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销售一部总经理高自光今日离职,下一步去向待定。高自光离职前统管小米网、小米之家等新零售业务,是小米目前拓展线下渠道的核心人物。

高自光于 2014 年 2 月从腾讯加入小米,2017 年单独负责小米有品电商业务,用两年时间将交易额从零做到百亿人民币,得到雷军认可。他是小米首位从内部晋升的 80 后高管,也是小米最年轻的副总裁。

接下来,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区域管理部负责人尚进将接替高自光,统管小米中国区线下业务,向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汇报。

尚进曾在金山工作多年,当过雷军技术助理,并投资参与创办搜狐畅游、麒麟影业等多家公司。尚进于 2013 年加入小米,早期负责小米互娱方面工作,后调岗至中国区和卢伟冰、高自光一同推动小米线下渠道扩张。

从外界看,高自光这次变动略显突然。9 月 20 日,他还在微博上发布关于小米之家的消息。多位小米高层称,高自光离开是个人原因,不会影响小米线下渠道的扩张计划。

2020 年 6 月,华为手机业务在美国制裁下前景不明,新冠疫情冲击下优质商圈出现了不少低价店面,小米敲定了新一轮线下渠道扩张策略——统一装修风格和服务水平,整合此前多个规格不同的门店类别,统称为小米之家;用小米自研的零售系统管理配货,提高货物流转效率;面向经销商谈 “整体资金回报率” 能超过 10% 的故事,而不是强调单部手机的高毛利率,后者是小米竞争对手 OPPO、vivo 在线下渠道占优的关键。

高自光是这一策略在执行层面的主要负责人。他在两个月前被提拔为小米集团副总裁,并调岗到中国区,向卢伟冰汇报。

此后不到半年,华为遭受美国进一步制裁,丧失从供应链上获取高端芯片的能力,被迫让出手机市场份额,小米线下渠道扩张计划加速落地。

看准华为留下的空当,卢伟冰在 2020 年 11 月举行的红米新品发布会上称,2021 年要让每个县城都有小米之家。半年后,卢伟冰再次对外宣布,小米还要在乡镇市场开设万家小米之家。

小米之家门店数量在今年 4 月达到 5000 家时,高自光曾接受采访称,小米的单店产出(手机销量、销售额)要比竞争对手高,“大概是隔壁(指竞争对手)的 3~5 倍”。

增长的门店数、更高的单店产出,并未给小米带来更多的手机市场份额。据小米财报,截至 6 月底,中国大陆的小米之家门店数量超过 7600 家,比第一季度结束时多了 2600 家,增幅达 52%。但同一时期内,小米在线下渠道的销量份额只增长 114%,从线下每卖出 100 台手机有 7 台是小米的微增为 78 台。

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总裁王翔被多名分析师追问线下渠道表现。他回应称,培养新店增加手机出货量需要时间,这是小米的挑战。

与此同时,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上还面临着比上半年更激烈竞争。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荣耀 8 月在中国市场出货份额达 152 %,超小米成中国第三。

在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下滑的趋势下,荣耀市场份额恢复挤压了小米的增长空间。

与此前作为华为互联网子品牌时不同,拥有线下大型经销商股东的荣耀,出货量 70% 来自线下渠道。荣耀正加大力度拓展线下渠道,最新动向是十一期间开设超过 300 家门店,基本都在购物中心。

荣耀也在恢复在手机之外的业务布局,独立后发布了平板、笔记本、手表、电视、路由器等产品,并推出了 “荣耀亲选”,拓展数码产品之外的品类,支撑其在购物中心中开设高端门店。

按照王翔的说法,小米接下来仍会继续在中国大陆扩张线下渠道。一位接近小米之家业务人士称,小米之家门店年内有望突破 12000 家。但与上半年每月新增 1000 家的速度相比,目前小米的速度已在放缓。

小米在2022年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和经调整净利润85亿元,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这说明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业务表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也是可行的。

除了总收入和净利润,我们还应该关注小米的其他指标,例如市场份额、产品创新、品牌价值等。另外,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智能化的趋势,小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实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用户体验。

同时,小米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也是值得关注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忠诚度,如何应对国内外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等都是小米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小米在2022年的业绩表现非常优异,但仍需继续加强自身实力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保持持续的增长和竞争优势。

有没有考虑装个股票软件,比如BIYAPAY?

BIYAPAY是一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港股、美股交易服务平台,已取得美国证监会(SEC)旗下的RIA牌照,能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便捷程度,无需专门申请一个海外银行,可以通过充值USDT方式,既可实时参与美港股和数字货币交易。 当然,合规向来是用户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交易平台的信任背书。BIYAPAY在美国已取得美国证监会(SEC)旗下的RIA牌照!在Google商城或是应用 Store可以搜索到BIYAPAY进行下载,也可以到BIYAPAY官网(在微软必应搜索BIYAPAY)使用相机/浏览器扫码下载。

7月6日报道,小米招股于上周截止,整个上市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经历了估值争议、暂缓CDR、招股首日遇冷、抽飞等波澜之后,再出现场外大户暗盘成交价跌5%的状况。

香港首支同股不同权的新股小米(股票代码:1810HK)将于下周一(9日)挂牌,市场消息称小米在场外大户暗盘成交价为1615元,较招股价17元低5%,交易额达22亿港元(2800万美元)。一通、耀才与致富等券商提醒客户,若小米在周五(7月6日)的散户场外交易中破发,持货较高的融资认购客户若不愿补仓,下周一正式交易时可能被代为卖出。

市场消息称,小米一手中签率为100%,即人人有份,认购人数为11万人,其中超过25万人申请一手。小米上市公开招股超额倍数为85倍,冻结资金为230亿港元,与之前的超10倍认购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最初的预期。

6月29日,小米估值争议落定,小米在港IPO发行价最终定在17港元/股,位于17-22港元招股价区间的下限,以此计算,小米上市估值为539亿美元。据小米招股书显示,小米集团全球发售股份数目约为218亿股,以每股定价17港元计算,小米融资额为3706亿港元。小米将于周五(7月6日)正式公布分配结果,同日券商将设有散户暗盘交易。

在小米IPO波澜不断之时,又遭遇了侵权官司。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袁弓夷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合称小米公司)侵犯3GPP标准必要专利一案。原告称,小米公司未经其授权许可,在国内生产销售的小米5X、小米Max2、小米Note3等12种小米系列手机使用了涉案专利技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及相应合理支出。

一路争议不断的小米,也一路打破着记录。有消息称,小米上市后或将在10个交易日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创下港股史上最快纳入恒生指数的纪录。小米7月9日正式挂牌上市后,他未来的走势也将继续成为关注的热点。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文 | 韦世玮

2020年开篇不久,“投资公司”小米又开始有所行动了。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雷军的小米产业基金已经开启贪婪模式。

从1月16日起,小米集团通过旗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先后投资了帝奥微电子、灵动微电子和翱捷 科技 等八家半导体公司。

这一波操作,距离2019年11月19日,小米第一次投资速通半导体才过了不到半年。至此,小米供应链投资版图一隅,半导体布局已扩展至19家,覆盖Wi-Fi芯片、射频(RF)芯片、MCU传感器和FPGA等多个领域。

小米的造芯梦并未停止。

去年10月,智东西曾针对小米的供应链投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围绕小米的生态链和供应链投资战略,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进行了梳理。(《小米突围战:两年投资12家供应链企业的布局与厮杀,雷军还有多少底牌?》)

小米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透露,截止2019年6月30日,其共投资公司超过270家,总账面价值2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8%。与此同时,截至8月20日,它已投资12家供应链公司,覆盖半导体到智能制造领域。

其中,它所投资的8家半导体公司,不仅在短期内为自身的“AI+AIoT”双引擎战略提供了续航动力,同时也为它长期冲击芯片研发市场,打通产业链“经脉”埋下了技术伏笔。

而这些,都是小米在澎湃S2芯片流产后,针对半导体领域所进行的产业链“自救”与新打法。

随着小米在2020年以来的一系列投资动作,智东西决定再次聚焦小米的半导体投资规划,在探究小米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与进展的同时,也从中摸清它隐藏在背后的战略思路和变化。

与此同时,小米的产业链投资战术是否真能开创出新的技术布局玩法?长路漫漫,小米的造芯之路又体现了雷军的哪些野心和期待?

今年2月,在小米开年首个产品发布会上,在太空走了一遭的旗舰机小米10再次引起行业热度,其中撑起产品性能的主角,也从高通骁龙855升级到了骁龙865。

骁龙865“光环”加持的背面,是小米澎湃S2“暗淡”的第三年。

“自研芯片”一词,从2017年小米5C手机及其搭载的澎湃S1面世后,逐渐成为小米的又一软肋,而这也是一个早已被行业讲“烂”了的故事。

2018年,自小米旗下的半导体公司松果电子重组,成立南京大鱼半导体后,小米的自研造芯路在外界看来似乎已经停止了步伐。

虽然在一年后,大鱼半导体联合平头哥共同发布了名为U1的NB-IoT SoC芯片,面向物联网领域,内置GPS和PA(功率放大器芯片),支持北斗NB-IoT R13,却未在市场中掀起太大的浪花。回头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松果电子的官网也早已落满了灰,显示无法访问。

但与小米自研芯片进程缓慢相反的是,小米的半导体投资动作正逐渐加快。

2018年1月23日,小米旗下的紫米 科技 和雷军合伙创建的顺为资本,对从事集成电路(IC)研究和设计的半导体公司——南芯半导体进行了A轮投资,交易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打响小米踏足半导体投资战场的第一枪。

随后两年里,小米投资“引擎”不断加速,相继入股了云英谷 科技 、乐鑫 科技 、芯原微电子等19家半导体公司,覆盖显示驱动芯片、MCU传感器、Wi-Fi芯片和射频芯片等多个领域。其中,聚辰半导体、乐鑫 科技 和晶晨半导体3家公司,已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而小米的这股冲劲儿也延续到了2020年,并在市场展现出更猛的势头。

自1月16日以来,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在两个月内共投资了8家半导体公司,新增投资7家,远远超过以往频率。

据公开信息统计, 这8家半导体公司分别为帝奥微电子、速通半导体、芯百特微电子、Fortior(峰岹 科技 )、昂瑞微电子、翱捷 科技 、灵动微电子和瀚昕微电子。

1、帝奥微电子

成立于2010年2月的帝奥微,是一家混合模拟半导体IC设计及制造公司,其创始人兼董事长鞠建宏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正式创立帝奥微前,他曾在美国仙童半导体有着近十年的工作经验,负责芯片的设计、技术、应用和市场等工作。

目前,帝奥微面向消费类电子、智能家居、LED照明、医疗电子及工业电子等领域,提供相应的芯片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LED照明元件、超低功耗及低噪音放大器、高效率电源管理电子元件,以及应用于各种模拟音频/视频的电子元件。

截至2019年7月1日,帝奥微已申请65项各类专利。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

据江苏南通苏通 科技 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开信息,2019年6月30日,帝奥微已获得科创板上市入轨。

而在2020年1月16日,帝奥微也迎来了小米的一笔战略融资,其股东新增长江小米基金,持股1723%,但关于交易金额尚未披露。

2、灵动微电子

灵动微电子是一家MCU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11年3月,其董事长兼CEO吴忠洁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有着多家大型芯片设计公司工作经验。

在产品方面,灵动微电子基于Arm Cortex-M0及Cortex-M3内核,研发了MM32系列MCU产品,主要为F/L/W/SPIN/P五大系列,分别针对通用高性能市场、超低功耗及安全应用、无线连接、电机及电源专用,以及OTP(One Time Programable)型MCU。

据了解,MM32系列MCU产品已广泛应用于 汽车 电子、工业及电机控制、智慧家电及医疗、消费电子等市场。

实际上,早在2015年8月31日,灵动微电子就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但该公司在2019年发布公告称,其将于3月14日起终止股票挂牌,宣布退市。

紧随着小米半导体产业链投资的扩大,小米也将投资的目光聚焦在灵动微电子的MCU技术优势上。今年1月19日,灵动微电子获得长江小米产业基金投资的战略融资资金,注册资本增至5668万元,增幅1988%。

与此同时,小米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晓波成为灵动微电子新任董事。

3、芯百特微电子

相比于小米投资的其他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的芯百特则显得尤为年轻。

据了解,该公司创始人兼CEO张海涛从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毕业后,赴美求学获得了加州大学微电子系博士学位,并在高通、TriQuint和RFaxis公司有着十余年工作经验。同时,他也曾带领研发团队负责苹果iPhone5/6和德州仪器WiFi射频终端项目。

芯百特主要利用高性能射频芯片技术,进行无线通讯射频器件的设计和研发,产品布局5G、Wi-Fi和IoT等领域,面向通讯设备、消费电子、 汽车 电子、医疗电子和智能设备等多个市场。

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Wi-Fi 5前端模块(FEM)、5G通讯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开关等产品,与小米、联想、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等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1月21日,芯百特也披露其第一笔股权融资情况,长江小米产业基金投资5603万人民币,持股占比433%,成为该公司第七大股东。

4、峰岹 科技 (Fortior)

成立于2010年5月的峰岹 科技 ,是一家较为低调的IC设计公司,主要研发电机驱动控制专用芯片。

据调查,创始人兼CEO毕磊在2012年曾入选国家中组部的第八批“千人计划”,而CTO毕超在2015年同样也入选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这是我国针对引进归国人才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人才政策。

与此同时,毕超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导师、IEEE高级会员,并曾担任新加坡 科技 局资深科学家,在电机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

▲峰岹 科技 CTO毕超

目前,峰岹 科技 在中国和新加坡分别设立了两大研发中心。

它通过多项三相、单相无霍尔直流无刷驱动等核心技术,研发了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全系列产品,包括三相BLDC专用控制芯片、单相BLDC专用控制芯片、电机专用MCU系列等,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无人机、消费电子、家电电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2014年4月,峰岹 科技 获得了交易金额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而今年1月21日公开的战略融资,则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兴创投等机构投资,其中小米投资12972万人民币,股权占比187%。

5、昂瑞微电子

对刚刚搬了新家的昂瑞微来说,小米在2月20日投资的31071万人民币,无疑是个喜上加喜的好消息,在此之前,昂瑞微已经七年未曾进行增资。据了解,这笔投资后小米股权占比为698%,成为昂瑞微的第三大股东。

与此同时,这笔投资昂瑞微也将用于5G手机终端的射频前端芯片,以及新一代物联网SoC芯片的研发中。

昂瑞微成立于2012年7月,是我国重要的射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厂商之一。

它通过长期积累的CMOS、SiGe、GaAs和GaN等射频工艺,面向手机终端和物联网领域,研发了2G/3G/4G/5G射频前端芯片、蓝牙低功耗(BLE)芯片、双模蓝牙芯片、低噪声放大器等一系列射频前端和无线连接芯片,量产芯片已超过200款。

据了解,昂瑞微研发的芯片已覆盖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家居等消费领域,客户包括三星电子、富士康、中兴、TCL和联想等在内的厂商。

6、速通半导体

与其他传统芯片厂商相比,成立于2018年7月的速通半导体也较为年轻,是一家Wi-Fi 6芯片设计公司,但它却是小米2020年半导体投资中唯一非新增投资的企业。

实际上,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在2019年11月19日就已入股速通半导体,成为该公司第六大股东,而这也是小米2019年在半导体领域的最后一笔投资。

基于速通半导体在Wi-Fi 6领域的芯片研发技术,小米决定加大砝码,并于今年2月20日领投该公司的A轮融资,耀途资本跟投。至此,速通半导体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040万人民币增长至1300万人民币,增幅25%。

除了进一步扩大工程研发团队外,速通半导体还计划将这笔投资用于Wi-Fi 6 SoC产品的研发和量产中。

据悉,该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有着较为丰富的Wi-Fi 6标准化经验,此前已在全球范围内研发了超20款Wi-Fi、蓝牙和蜂窝4G的无限SoC芯片组。

现阶段,该公司亦正在加速下一代Wi-Fi 6芯片组的研发和量产工作,以进一步满足市场对Wi-Fi 6芯片的强劲需求。

7、翱捷 科技

翱捷 科技 是一家主要研发移动终端设备、物联网、导航以及其他消费类电子芯片的基带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15年,并在2017年8月获得了阿里巴巴的和深创投投资的A轮融资,阿里巴巴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175%。

有着丰富的融资历程的翱捷 科技 在今年2月24日,获得了由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兴证投资等机构的战略投资入股,注册资本亦从363亿美元增长至375亿美元。其中,小米的认缴出资额为51917万美元,占比138%。

据了解,翱捷 科技 创始人兼董事长戴保家硕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还拥有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创立翱捷 科技 前,他还曾担任射频芯片公司锐迪科的董事长兼CEO。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2017年收购了Marvell公司的移动通信部门(MBU),成为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之一。

目前,翱捷 科技 的产品线已覆盖2G/3G/4G/5G和IoT在内的多制式通讯标准,并成功研发了移动通信基带芯片、Wi-Fi芯片、LoRa芯片和多模物联网可穿戴芯片等多款通信芯片。

8、瀚昕微电子

成立于2017年3月的瀚昕微电子,是一家快充协议芯片公司,包括数模混合芯片、电源芯片等。目前,该公司已拥有LDO(low dropout regulator)、电压检测、锂电池充电、快充接口识别和USB充电协议端口等多条业务产品线,广泛覆盖玩具、智能电表及快速充电等领域。

据了解,瀚昕微电子不仅与TCL、SK海力士在2017年达成了数千万战略投资合作,同时还是高通、华为和展讯等公司的快充协议供应商,快充协议芯片的累计出货量已将近1亿颗。

就在一周前的3月10日,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宣布新增对外投资,正式入股瀚昕微电子,认缴出资3086万人民币,持股占比992%,成为该公司的第四大股东。

与此同时,瀚昕微电子的注册资本也从原来的27778万人民币,增长至31121万人民币,增幅1204%。

不难看出,小米的半导体产业布局和雷军惯用的“一手生态链,一手产业链”投资路径相同,也将“鸡蛋”放在了两个篮子里,一个是自研芯片,一个是产业链投资。

但从实际情况看来,小米的自研造芯路走的并不顺畅。

据了解,小米在2017年推出的澎湃S1是一颗64位处理器,采用28nm制程工艺和八核心设计,并包含了4颗22GHz主频A53内核、4颗14GHz主频A53内核,以及4核Mali-T860 GPU。

对于互联网起家的小米来说,澎湃S1的诞生虽然已很不容易,但雷军将小米半导体研发的第一枪打在了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那么这颗芯片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在性能、工艺和功耗等方面却仍显疲软。

随着坊间传言澎湃2芯片因无法突破功耗性能瓶颈,以及高管团队无力承担芯片研发和流片等环节巨额开销,小米原本声势浩大的自研造芯计划渐渐悄无声息。

虽然随着松果电子公司的重组,大鱼半导体在2019年与平头哥联合推出了NB-IoT SoC芯片,但却表现平平,未能真正刷新行业和市场对小米“造芯能力不足”的标签。

那么,雷军磕磕绊绊的自研造芯梦该醒了吗?目前看来,这个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在产业链投资领域熟能生巧的小米,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渐渐开辟出了一条具有“小米特色”的半导体供应链投资路,从侧面弥补了自身半导体研发实力不足的短板。

据智东西梳理发现,在过去两年小米投资的19家半导体公司中,其通过的投资主体除了雷军合伙创建的顺为资本外,还包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简称长江小米产业基金)、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紫米 科技 )、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珞珈梧桐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People Better。

而在小米徐徐铺开的半导体投资版图背后,长江小米产业基金则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基金目标规模120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小米以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扩展。但与其他重点投资物联网企业的基金不同,这一基金的对外投资则主要聚焦在半导体领域。

智东西发现,目前长江小米基金在企业工商信息查询平台上公开的对外投资共24笔,覆盖手机及智能硬件、电子产品核心器件、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新材料及新工艺等领域。

其中,该基金半数以上的投资落在了半导体领域,共计13家,已然成为小米投资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武器。

目前看来,“天使投资人”雷军的半导体投资梦,正蓄足了力向前冲。

2020年,不仅是雷军宣布启动小米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后的第二年,同时也是小米造芯梦的第三年。

现阶段,小米的半导体投资版图已布局MCU、FPGA、RF、GaN和IP等多个领域,逐渐实现了从半导体材料、电子元器件到IC设计等全产业链覆盖。

但不难发现,小米的造芯梦正在转舵,从最初雷军瞄准的移动终端芯片市场,慢慢朝着物联网市场发展。

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小米的智能手机产品硬件依然采用高通芯片为主,而自己的半导体投资重点则布局在应用范围更广泛的AIoT领域。

例如,小米投资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的半导体公司超过8家,包括无锡好达、晶晨半导体、芯原微电子、安凯微电子和昂瑞微电子等。

这无疑是小米在2018年市场掀起的AIoT发展风口下,落的重要一步棋子。

据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报告数据,2018年我国的AIoT硬件市场规模已达到5000亿元,而这一数据到2020年预计将突破万亿。

随着2019年年初,雷军宣布要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人民币在AIoT领域,小米的研发投入费用亦逐年上升。

今年2月13日,小米发布自愿性公告公开了最新收入及研发费用。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的研发费用预期约为70亿人民币,并计划加大在5G+AIoT领域的重点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司在IoT方面的优势。

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的研发费用预计将超过100亿人民币,比雷军在2019年承诺的5年内达到100亿研发投入提前了4年。相比之下,2017年小米投入的研发费用仅为3151亿,占总营收275%。

从另一角度看,小米更倾向于走“投资双赢”的造芯路。简单地说,小米即是那些半导体公司的“金主”之一,同时也是它们的重要客户。

以小米在2018年11月投资的晶晨半导体为例,该公司以研发多媒体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为主,包括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在内的公司均为其客户。其中,2018年晶晨半导体对小米的销售金额约262亿人民币,占同期营收1106%。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关系,小米的AIoT业务在2019财年中亦拿下了不错的成绩。

据小米2019年Q3财报数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数达到2132百万台,同比增长620%。

除此之外,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小米电视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以169%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出货量第一。

由此看来,小米正以不断加速的半导体投资布局,彰显它在AIoT与造芯浪潮下勃勃野心。

但小米的造芯路,光有野心是仅仅不够的。在半导体投资版图的背后,小米仍在忍受着“缺芯”和“缺技术”软肋的刺痛。就目前看来,小米要真正站上行业制高点,成为如雷军所说的一家“伟大的公司”,它依然缺少一颗“芯”。

回看小米造芯的舆论场,一面是行业对小米自研芯片的调侃和质疑,一面又是资本市场对小米战略投资的好奇与期待。

现阶段,就小米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和具体发展情况而言,其造芯突围仍是一场漫长持久战。一方面,小米仍在等着松果电子的“东山再起”,并希望“新秀”大鱼半导体能后来居上;另一面,虽然小米正不断扩大半导体投资版图,却尚未真正撼动国内头部玩家的市场地位。

不可否认,小米投资半导体公司虽有助于自身AIoT业务的丰富与扩展,但归根结底,这些投资对小米自身芯片研发技术的加持力度如何?能否真正给小米带来技术创新?我们还不得而知。

小米逐渐加速的半导体投资布局,在短期内能为自身的“AI+AIoT”双引擎战略提供发展动力,丰富和壮大自身的AIoT业务。但从长期来看,小米雷军的造芯梦仍道阻且长。